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781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 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docx

高考语文人教通用总复习文档学问清单夯基固源之实词与虚词

  一、文言实词常见类型

  1.一词多义

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

一般来说,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本义;这个词还有一些义项,都是由这个本义引申或比喻而来的,叫作引申义或比喻义;有时,一个词还有义项与本义毫不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之为假借义。

除假借义以外,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同时本义又与字音字形相关。

熟知这方面的语言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多义词。

如:

再如:

实词“间”常用的义项有以下几个:

①间缝。

《史记·管晏列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②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③缝隙,空隙。

《庖丁解牛》: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④介入其间,参与。

《曹刿论战》: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⑤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

“遂与外人间隔。

⑥断断续续,间或、偶然。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⑦挑拨离间。

《史记·屈原列传》: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⑧暗中,偷偷地,悄悄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⑨抄近路,抄小路。

《鸿门宴》: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

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

①利用通感方法扩大。

例:

②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的整体。

例:

  ③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

例:

(2)词义缩小

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

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

有的词语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

“让”在古代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示“责备”之义,如今只表示“辞让、谦让”之义了。

(3)词义转移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币”古代指礼物,今义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4)词义的强化、弱化

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

古义及感情色彩

今义及感情色彩

爪牙

武士 褒义词

坏人的帮凶 贬义词

偏执 贬义词

听话,不闹 褒义词

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

诽谤 贬义词

  3.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通假字包括三类: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类别

内涵阐释

举 例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反”通“返”,“知”通“智”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

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古今字

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

“莫”同“暮”,“益”同“溢”

  在阅读时遇到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4.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某个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意义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型及规律

例 句

译 法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其一犬坐于前(《狼》)

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用对待……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据……,按照……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在……,从……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在(当)……,每……

名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①译作“动+名”:

军,驻军

②换成动词:

目,以眼睛示意,使眼色;水,游水;面,面对着;刑,处罚

③译作“介+名+动”:

东,向东突围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

形容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亲,亲近;远,疏远;穷,到尽头;近,接触、沾染;轩邈,争高、争远

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前面有助词“所”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类 型

例 句

译 法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如:

活,救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形+宾=使+宾+形

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名+宾=使+宾+动+名

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形+宾=以+宾+为+形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名+宾=以+宾+为+名

  5.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

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而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

如“根本”中的“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中的“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再如《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相从”或“相许”,此处也为同义复用。

6.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

例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上相近。

例如:

“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并序》)句中,逼迫刘兰芝的是“兄”,“弟”只起陪衬作用。

二、文言虚词的特点

1.一词多类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对此要分清。

如“之”: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其中,例①是动词,译为“往”;例②是代词,译为“他”;例③是助词,译为“的”;例④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常见的此类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等。

2.同类异形

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

如①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等,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等;②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等,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等;③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等;④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等,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等。

3.特殊虚词

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

(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

诸(之于、之乎)、盍(何不)、叵(不可)、焉(于之)。

(2)虚词连用,如“藉第令毋斩”中的“藉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最后的一个词,如“矣乎”“云尔”。

(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

三、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及用法特点

(一)介词

介词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短语),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成为介词的宾语,因此介词结构也叫介宾结构(介宾短语)。

例如:

“以一当十”“不足为外人道也”。

2.有时介词可以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或它们的短语组合,这时动词性、形容词性已经虚化,其实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如:

“以逸待劳。

”(安逸的精神状况)“自其变者而观之。

”(变化的情况)“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不变的情况)“以少胜多。

”(少数的力量)这些仍然属于介词结构。

3.介词“以”后面的部分在一定语境下常可省略,其他介词后面的部分较少省略,例如:

“以(蔺相如)为贤大夫”。

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置,例如:

“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是以”即“以是”,“何以”即“以何”。

4.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是状语,例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忧患中才能生存,在安乐中常会灭亡。

5.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

表示动作的时间: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表示动作的地点: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表示动作的对象:

“今以钟磬置水中。

”(处置对象)“苛政猛于虎也。

”(比较对象)

表示动作的工具、方式:

“常以身翼蔽沛公。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表示动作的原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示动作的依据、条件:

“君何以知燕王?

表示被动状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二)副词

副词是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词,具有以下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不需要与别的词语组合,作状语。

例如:

“渔人甚异之。

”“少益嗜食。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后,不需要与别的词语组合,作状语或补语。

例如:

“王之好乐甚。

”(作补语,说明“好乐”的程度。

3.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主要有以下类别和功能:

(1)程度副词

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达到的程度,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心理动词。

①轻微程度。

少、稍、略等,翻译为“稍”“略微”“丝毫”。

例如: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夫妻心稍慰。

②加深程度。

愈、渐、益、弥、尤、更等,翻译为“渐渐”“逐渐”“越来越”“更加”“尤其”。

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离愁渐远渐无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③极高程度。

最、极、甚、殊、良、绝、太、特、颇、尤等,翻译为“最”“很”“太”“非常”“特别”“格外”等。

例如: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佛印绝类弥勒。

(2)范围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范围,或与行为动作有关的人物、事物的范围。

①表示总括。

悉、皆、咸、俱、毕、尽、举、凡等,翻译为“全”“都”“完全”。

例如:

“珍宝尽有之。

”“众人皆醉我独醒。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表示仅限。

唯(惟)、特、只、仅、独、直、但、止、徒等,翻译为“只”“仅仅”“唯独”“独自”“只不过”等。

例如: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无他,但手熟尔。

”“直好世俗之乐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③表示共同。

俱、并、齐、相、同、共、偕等,翻译为“一起”“共同”“互相”等。

例如:

“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3)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发生、持续或变化的时间。

①过去时间:

行为动作已经发生。

“曾”“尝”“既”“已”等,表示“已经”“曾经”的意思。

例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

”“人道寄奴曾住。

“向”“初”“始”等,表示“以前”“过去”“当初”的意思。

例如: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初,鲁肃闻刘表卒。

“素”“常”“恒”“雅”等,表示“一向”“常常”“平素”等意思。

例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安帝雅闻(张)衡善术学。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现在时间:

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正在变化。

“恰”“方”“正”“适”“会”等,表示“正在”“恰逢”“正好”的意思。

例如:

“会天大雨,道不通。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俄”“旋”“寻”“须臾”“顷之”“未几”“无何(亡何)”“已而”等,表示“没多久”“不一会儿”“片刻”的意思。

例如:

“顷之,烟炎张天。

”“未果,寻病终。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未几,成归。

“急”“遽”“猝(猝然)”“即”“立”等,表示“突然”“急忙”“立刻”“马上”的意思,说明时间紧迫。

例如:

“立诛杀曹无伤。

”“遽扑之,入石穴中。

”“此其志不在小……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猝然边境有急,国何以馈之。

③将来时间:

表示行为动作将要发生,或最终出现的情况。

“将”“方”“且”“欲”等,表示“将要”“即将”“将会”“打算”的意思。

例如:

“李白乘舟将欲行。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欲之南海。

“终”“竟”等,表示“最终”“终于”的意思。

例如: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赵亦终不予秦璧。

(4)频度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变化的周期、频率等。

表示“常常”“一再”“再三”“多次”“屡次”的,有“每”“数”“屡”“频”“累”等。

例如: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范增数目项王。

表示“再次”“又”“还”“第二次”的,有“复”“更”“再”“又”等。

例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再拜还入户。

”“春风又绿江南岸。

(5)语气副词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疑问等各种语气。

①表示肯定,确认语气。

必、诚、信、实、果、固、真。

翻译为“一定”“实在”“果真”“确实”“固然”等。

例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②表示否定、禁止的语气。

不、毋、勿、莫、未、非、靡、无(亡)。

翻译为“不、没有、不要、不能”等。

例如: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曰:

‘毋从俱死也’。

”“吾子未之思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

殆、盖、庶(庶几)、得无、无乃等。

翻译为“大概”“或许”“也许”“可能”“差不多”。

例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④表示疑问、反问语气。

胡、安、何、奚、焉、岂、宁、庸、其等。

翻译为“为什么”“怎么”“如何”“怎样”(疑问)或“难道”“哪里”“怎么”(反问)等。

例如: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割鸡焉用牛刀?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⑤表示祈求命令语气。

例如:

“吾其还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谦敬副词

表示谦卑或恭敬。

表示谦卑。

窃、辱、伏惟等。

例如:

“窃为大王不取也!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

表示恭敬。

敬、谨、幸、请、敢等。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三)连词

连词的主要特点:

1.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

与介词、副词比较,介词要与后面的名词、代词或相当的短语结合,只用来修饰动词;副词不需要与其他词类组合,也是只修饰动词、形容词;连词处于前后的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之间,不需要与别的词组合,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

如“朝而往,暮而归”连接时间状语和动词,“且战且退”连接两个谓语表示并列关系,“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假设性条件关系。

2.连词连接的前后词语或短语,有的是同类的,如“剑阁峥嵘而崔嵬”前后的“峥嵘”“崔嵬”是形容词,“彼与彼年相若也”前后的“彼”是代词;有的不同类,如“朝而往,暮而归”。

如果前后的顺序能够调换,则是并列关系,如果不能,可能是顺承、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

连接两个分句时,有的有对应配合的其他连词,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中,“且……尚……,况……”搭配,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很明确;有的前分句有连词而后分句没有,有的后分句有连词而前分句没有,可以根据语境补充出来,如“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则)师必退”“(虽)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

3.连词表示的前后两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有:

(1)表示并列关系。

与、及、而、且、且……且、既……且等。

翻译为“和”“跟”“同”“又”“并且”“边……边”“又……又”。

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

(2)表示层进关系。

而(以)、且、尚、尚……况……、犹、非惟……亦……、非独……亦……等。

翻译为“而且”“不仅……也……”“不仅……还……”“尚且……何况……”等。

例如: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表示承接关系。

而(以)、遂、乃、则、即、因、于是、然后等。

翻译为“于是”“就”“便”。

例如:

“樊哙覆其盾于地……拔剑切而啖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因跪请秦王。

(4)表示转折关系。

而、然、但、则、乃、顾、虽等。

翻译为“可是”“然而”“只是”“却”“竟”“竟然”“虽然”。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5)表因果关系。

以、为、而、故、是故、是以、则等。

有的用在原因分句,有的用在结果分句,翻译为“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就”。

例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表示假设关系。

若、苟、而、使、向、向使、设、即、自、诚等。

翻译为“如果”“假如”“果真”“真的”。

例如: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

(7)表示选择关系。

或、抑、其、非……则……(“非”是副词)、将、与其……孰若……、宁……不……等。

翻译为“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8)表示修饰关系。

而、以等。

连接状语和动词,翻译为“……着”“……地”或不翻译。

例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让步关系等。

(四)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不能独立使用,也不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

1.结构助词

(1)有的助词有比较实在的意思,与前面或后面的实词组合成短语。

①“者”与前面的动词、动词短语或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结合,整个短语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者”可以理解为“……的人”“……的东西”“……的方法(条件、原因、情况、结果等)”。

例如: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

②“所”与后面的动词、动词短语或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结合,整个短语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翻译为“(所)……的人”“(所)……的东西”“(所)……的方法(条件、原因、情况、结果等)”。

例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置人所罾鱼腹中。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亦余心之所善兮。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③“然”“焉”“者”“尔”“之”等在形容词、副词后面,补足音节,可以翻译为“……地”“……着”“……的样子”,或不译。

例如: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子路率尔而对曰……”“卓尔不群。

”“言之,貌若甚戚者。

(2)有的不与其他词语结合,用在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的实词之间,作为标志。

①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宾语与后面的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通常有“……之……”“唯……是……”“惟(唯)……之为……”。

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可也。

”“惟弈秋之为听。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

“之”“者”“之……者”“有……者”可以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有”是动词。

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③定语与中心词的标志。

“之”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可翻译为“的”或不翻译。

例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使句子独立性取消,整个主谓短语更紧密地成为句子的状语、宾语、主语等。

例如: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语气助词

语气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