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6019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docx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填空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简答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与教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二)学与教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 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2 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选择填空

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1.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5个阶段。

12.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感官-感受)型、(直觉-思考)型和(直觉-感受)型。

简答

1.什么是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2)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3)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方面揭示了认知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用图式来说明,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的。

平衡:

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2)前运算阶段(2-7岁):

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4.什么是自我意识?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方面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5.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哪些?

1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2 冲动型与沉思型

3 辐合型与发散型

4 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6.简述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以下8种:

1)语言智能:

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

2)数理逻辑智能:

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

3)空间智能:

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才能。

4)身体运动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

5)音乐智能:

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

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和与人交往能力。

7)内省智能:

认识自己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能:

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识和分类的能力。

论述

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不仅制约着学习内容的深浅,还制约着学习方法的选择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3)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积极开发儿童的潜能。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选择填空

1.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B)

A.学解自述题B.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

C.学习游泳D.小孩害怕打针

2.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3.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也就是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被托尔曼称为(潜伏学习)。

4.如果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称之为(负强化)。

5.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能够诱发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泛化)。

6.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7.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分别为(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8.苛勒指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9.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3个过程。

简答

1.简述意义学习的实质。

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

实质性的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是在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2.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新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并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论述

1.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个体在认知生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动作表征阶段、映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三个阶段。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知识观:

1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2 知识并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

3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与个体之外。

(二)学习观:

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三)学生观: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教学上的应用:

(一)支架式教学:

认为可以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首先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

指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

(三)探究学习:

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第四章学习动机

选择填空

1.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韦纳)。

2.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努力)。

3.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

6.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层次。

其中前4个层次统称为(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称为(生长需要)。

8.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9.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3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可控性归因)。

10.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所倡导的。

1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3.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4.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简答

1.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

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

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