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934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docx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八)

军职篇

一.总述东汉军制

东汉的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

中央军即位于京城洛阳的禁军,前文朝官部分已经大致介绍过了。

卫尉下属的南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各宫门司马统领一部分禁军,光禄勋下属的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统领一部分禁军,北军中候监管的五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城门校尉下属的各城门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

此外还有像执金吾手下的二百缇骑、五百持戟,太子宫下属的太子卫率统领的太子宫卫士等,也算是零散的禁军。

东汉禁军的规模小于西汉的禁军,这是源于光武帝在大致平定战乱后的大规模裁军。

【《历代兵制》(南宋陈傅良所着,老实说,此书之中的错漏之处也不在少数):

“光武久在兵间,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欲息肩,文书调度,一切务从简寡。

由是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

”】而且,东汉中央军的制度较西汉中央军的制度也多有不同,这在上文的各处已经分别叙述过了。

地方军则分布于全国各地,边境的郡国置都尉或属国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其余郡国境内的军队则由太守统领。

其实,东汉刚建立的时候,全国所有郡国都置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

建武六年(三十年)和建武七年,光武帝大致平定战乱后,开始大规模地裁撤地方和中央的军队,他让大部分内地郡国的军士回复平民的身份,以削减军事干支和恢复国内的资源生产力。

只在位于国家边境的郡国仍保留都尉或属国都尉一职,用以统领边境的军队,关于属国或属国都尉会在后文详解。

【《后汉书·百官志五》:

“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

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是岁(建武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

始遣列侯就国。

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

……(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诏曰:

‘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驾战车之兵士)、骑士(骑兵)、材官(善于山地作战的兵士)、楼船士(水军)及军假吏(军吏),令还复民伍。

’”】此后的东汉也延续了光武帝时的制度,所以东汉内地的常备军的规模较西汉大有缩减。

地方上有叛乱的时候,会暂时设置都尉一职,叛乱平息后则省。

【《古今注》:

“六年八月,省都尉官。

”应劭曰:

“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

”】汉安帝时,因为内迁在凉州、三辅一带的羌人屡屡叛乱,所以又设置了右扶风都尉和京兆虎牙都尉。

裁撤地方上的常备军应该说是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削减了军费开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并加强了地方上的生产力。

其不利之处是降低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难以及时地处理地方上发生的叛乱,并给私兵制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弊端在汉末黄巾之乱后尤为明显。

由于重点在介绍官制,所以本文不做太多此类方面的叙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地方军由都尉、太守统领,中央军由各朝官统领,那将军、校尉之类的是干什幺的?

在汉末之前,将军、校尉之类只有战时才会领兵,平时也就一挂名的闲职,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武散官。

当然,要除掉某几个有特定职权的将军、校尉(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之类)。

汉末之时,由于战乱连连,各地军阀各自割据一方,所以产生了以将军、中郎将、校尉的身份领州牧、刺史、太守,或以州牧、刺史、太守的身份领将军、中郎将、校尉的特殊制度,这种制度被称为“州郡领兵制”,其在除王莽新朝外的整个汉朝都从未有过。

汉朝的历代统治者大概是为了防止地方军阀地形成,而规定地方官和军职不得兼领。

【《后汉书卷二十二·马成传》:

“(马成)在事五六年,(光武)帝以成勤劳,征还京师。

边人多上书求请者,复遣成还屯。

及南单于保塞,北方无事,拜为中山太守,上将军印绶,领屯兵如故。

(建武)二十四年,南击武溪蛮贼,无功,上太守印绶。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得知,马成被任命为中山郡太守之时,必须上还其先前所拥有的“扬武将军”印绶。

同时,虽然没有了军职,但马成仍率领其原来的部属,这点证明了上一段所说的内地郡国由太守统领其境内的军队,而且各郡国境内军队的规模各有不同,有些郡国的境内屯有重兵,有些郡国的军队则羸弱不堪,军人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

“(梁)冀遂令徙(李)固为太山太守。

时太山盗贼屯聚历年,郡兵常千人,追讨不能制。

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

未满岁,贼皆弭散。

【《三国志·魏书十五》:

“(司马朗)迁元城令,入为丞相主簿。

(司马)朗以为天下土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国无搜狩习战之备故也。

今虽五等未可复行,可令州郡并置兵,外备四夷,内威不轨,于策为长。

”……议虽未施行,然州郡领兵,朗本意也。

】上文中说州郡领兵制是出于司马朗的本意,其实并不准确。

地方官加军职大概可以追溯到初平元年、一九零年的讨董联盟,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而后领冀州牧。

随后又有曹操行奋武将军,领兖州牧等。

虽然这些官职都不是皇帝亲封,但各个军阀头上的职衔却大多名副其实。

这些放在后文将军、中郎将、校尉篇再详细讲述。

东汉的大致军职按在军队中的地位从高到低来排,依次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军司马、军侯、屯长、队率、什长、伍长,这些官职都可以称之为军吏,即现在的军官。

【《周礼·夏官·大司马》:

“诸侯载旗,军吏载旗。

”郑玄注:

“军吏,诸军帅也。

”贾公彦疏:

“亦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军吏也。

”】

《后汉书·百官志一》:

“其(将军)领军皆有部曲。

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

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

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

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

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

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

门有门候。

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

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

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

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

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战时,除了统领全军的总大将以外,其余将军(或中郎将)各领一军,军是汉朝军队中最高的编制单位,人数从几万到几千不等。

《后汉书·百官志一》中说将军“有比公者四”,即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接近于三公。

《通典·职官十七》中说“后汉大将军、三公俸,月三百五十斛。

”即大将军和三公的俸禄同为万石。

又《通典·职官十七》:

“后汉官秩差次:

此制初因其旧,以后钱谷兼给,其旧数增减不同,事具禄秩篇。

其太傅、三公、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并不在此目。

”又蔡质的《汉官典仪》:

“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

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

”又应劭的《汉官仪》:

“度辽将军,孝武皇帝初用范明友。

明帝八年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事。

安帝元初元年,置真。

银印青绶,秩二千石。

长史、司马六百石。

”可见骠骑将军的官秩在万石和中两千石之间,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的官秩应和九卿一样,为中两千石。

其余杂号将军、度辽将军之类的官秩为两千石。

中郎将(包括左、右、五官中郎将之类的特殊朝官以及其余杂号中郎将)的官秩为比两千石。

将军手下还有军司马,官秩比一千石。

此军司马不同于将军府署的司马(《后汉书·百官志五》:

“(大将军)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

),应为校尉或将军的副官。

军之下有部,部由校尉所统领,校尉的官秩为比两千石(包括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北军五校尉、西园八校尉之类的特殊朝官),部的人数大多为数千人不等。

部之下有曲,曲由军侯所统领,军侯官秩比六百石,曲的人数不详。

曲之下有屯,屯由屯长所统领,屯长官秩比二百石。

【《商君书·境内》(又称《商子》,据说为战国时的着名法家商鞅所着):

“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

”】上文五后面应该脱“十”字,同时代的《管子》中说到: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

”可见五人制的单位为伍,而非屯,况且一“五人”屯长怎会和“百人一将”相提并论,所以应该是五十人为一屯。

汉朝屯的规模我不确定是否为五十人。

按《中华军事职官大典》(现代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工具书),屯之下还有队,队的长官为队率,官秩比一百石。

【《史记·张丞相列传》: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按《尉缭子》,五人伍,十人什以上,还有五十人队“属”和百人队“间”。

汉朝大多承秦制,或许队率带领的是五十人队,而屯长带领百人队?

关于部、曲、屯、队的规模,暂时我还没有找到详细的史料加以考证。

网上有人说:

【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

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

】我认为这纯粹是属于自己脑补了,倘若汉朝有如此明确的编制,为何一干史书中都查证不到呢?

当然也不排除我才疏学浅的可能,如果其他人有详细的史料补充,希望不吝赐教。

伍长和什长是前秦就已经存在的军职。

【《周礼·夏官司马第四》:

“五人伍,伍皆有长。

”《墨子·备城门》:

“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一帛尉。

”《尉缭子·伍制令第十四》:

“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

”】也就是说军中最底层的编制为伍,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

伍之上还有什,十人为一什,长官为什长。

汉朝也存在这两个军职。

《汉官旧仪》:

“五人为伍,伍长一人。

十人为什,什长一人。

百人为卒,卒史一人。

五百人为旅,旅帅(旅的统帅,并非指特定的军职,下同)一人。

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一人。

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将一人。

以上卿为将军。

”《通典·兵二》载曹操的《步战令》:

“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

督战部曲将,拔刃在后察,违令不进者,斩之。

三国时期的军制不同于东汉。

就以曹魏为例,上文所引的步战令中提到,伍长、什长之上有都伯。

另外,都伯之上有百人将。

【《裴注三国志·魏书九》:

“魏书曰:

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

”】可见,曹魏的底层军队编制为五人伍长,十人什长,五十人都伯,百人百人将。

详细的放在以后三国篇再叙述。

二.将军

总述将军

将军即军将,军队的统帅(率)。

【《说文解字》:

“将,帅也。

仪礼,周礼古文多作率。

今文多作帅。

”】将军这一称号应该是由晋国在春秋中前期所创。

【《通典·职官十》:

“晋献公初作二军,公将上军,则将军之名起于此也。

魏献子、卫文子并居将军之号。

】《通典》这个说法似乎不太靠谱,魏献子名舒,是春秋后期晋昭公、晋顷公时的六卿之一,和晋国先王晋献公的年代相隔有一百多年,怎么也不可能和卫文子(按《通典》注,卫文子为卫国将军文子,名弥牟)并为最早的两名将军。

但将军这一称号确实是应该由晋国首创。

【《墨子·非攻中》:

“昔者晋有六将军。

”孙诒让间诂:

“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

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

”】【《左传·襄公十三年》:

晋搜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

"伯游长。

昔臣习于知氏以佐之,非能贤也。

请从伯游。

"使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

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

战国中后期,各国领兵的将领几乎都已经被称为将军。

像战国后期的四名将“起翦颇牧”,李牧、廉颇为赵国的“大将军”,白起为秦国的“上将军”,王翦为秦国的将军。

(名号皆见于史记,大将军应该是确有的军职,而上将军可能指全军的总大将,而非专有的军职。

)战国末年,还出现了前后左右将军。

【《汉书·百官公卿表》:

“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

”】汉高祖刘邦建汉朝后,设置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

汉武帝征讨闽越、东瓯(古王国,位于今浙江、福建一带)、朝鲜、大宛(中亚古国)之时,又设置了伏波、楼船、横海、度辽等杂号将军。

汉武帝之后,前后汉还设置了其他名号的将军,但常规的将军号就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其余的将军史书中都统称为“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在汉朝和三国之时,只不过是史书中对常规将军号以外将军号的称谓,而非正式的官方称谓。

而与“杂号将军”相对的“重号将军”则是南朝梁以后才出现的称谓。

【《隋书·百官上》:

“天监(五零二-五一九)初,(梁)武帝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

……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

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

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

四征、四中,为二十三班。

八镇为二十二班。

八安为二十一班。

四平、四翊,为二十班。

凡三十五号,为一品。

是为重号将军。

”】《三国志》和其他有关三国的史书中,有些不知道名号的将军,就统一用杂号将军来称呼。

如【《裴注三国志·魏书三》引《魏略》: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少入军为部曲督,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遂镇守河西十馀年,民夷畏服。

”】又如【《三国志·吴书七》:

“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张)休、(顾)承(顾雍子)并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偏裨(将军)而已。

”】上文的史料也可以证明杂号将军高于偏、裨将军。

又【永安元年(二五八年)冬十月壬午,(吴景皇帝孙休)诏曰:

“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

其以大将军(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

武卫将军(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

威远将军授为右将军、县侯。

偏将军(孙)干杂号将军、亭侯。

……】上面引文中的这个杂号将军不是孙干的将军号,应该是陈寿所采用的史料中有脱字,故以杂号将军补之。

有人说重号、杂号的区别在于常置和不常置,其实不对,所有将军包括大将军在内都不常置。

太平之时,天下间少有战事,自然将军也就无用武之地;而战乱之时,兵祸四起,以常规的将军号不够封有军功者,所以出现了诸多杂号将军。

三国时,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应该都属于常规将军号,不属于杂号将军。

【《晋书·职官十四》:

“四征、镇、安、平加大将军不开府、持节都督者,品秩第二,置参佐吏卒,幕府兵骑如常都督制,唯朝会禄赐从二品将军之例。

”】【《宋书·百官上》:

鱼豢(《魏略》)曰:

“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

黄初中,位次三公。

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

”……鱼豢曰:

“镇北、四安,魏黄初、太和中置。

”平东将军,一人。

平南将军,一人。

平西将军,一人。

平北将军,一人。

四平,魏世置。

】大将军:

汉朝的大将军始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一二四年),因车骑将军卫青大败匈奴,汉武帝派使者进封其为大将军。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高阙。

……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一一九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再次大败匈奴单于,大将军卫青已经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故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号上又加大司马,为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以示汉武帝对卫青和霍去病的尊崇。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

◇集解如淳曰:

“大将军、骠骑将军皆有大司马之号也。

”○索隐案:

如淳云“本无大司马,今新置耳”。

案:

前谓太尉,其官又省,今武帝始置此位,卫将军、霍骠骑皆加此官。

】卫青之后,汉武帝死后,西汉名臣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独揽朝中的军政大权,此时的大将军地位已经大大超过丞相。

其后,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八年),去掉了大司马的加官骠骑将军(大将军),大司马和骠骑将军分为两个官职,大司马为三公之一。

汉哀帝建平二年(前五年),又废除了汉成帝时的制度,大司马后仍冠以将军号。

汉哀帝元寿二年(前一年),又再一次去掉大司马的将军号;从此,大司马和大将军、骠骑将军再无瓜葛,分别为独立的官职。

大将军是东汉的最高军职。

前文太尉部分说过,东汉的太尉偏文官,不领兵,且东汉的大将军大多数都位于三公之上。

而大司马只在东汉初和东汉末的时候才设置,东汉初的大司马在建武二十七年被改名为太尉,东汉末的大司马加设于初平元年,位在三公之上(见上文大司马篇),和大将军地位大致相仿,可能略低于大将军,参见建安元年曹操的大将军和张杨的大司马。

三国(魏蜀吴)的大司马普遍位于大将军之上,而大将军位于太尉之上。

证明大司马位于大将军上的史料。

【《三国志·蜀书十四》: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三国志·吴书三》:

“(建兴元年,二五二年)闰月,以(诸葛)恪为帝太傅,(滕)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诸文武在位皆进爵班赏,冗官加等。

”《三国志·魏书三》:

“(二三零年)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

”】证明大将军位于三公(包括太尉)上的史料。

【《三国志·魏书一》:

“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大将军曹操)下,不肯受。

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

”《晋书·职官》:

“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

”】又【宋书·百官上》:

“汉东京大将军自为官,位在三司上。

魏明帝青龙三年,晋宣帝(司马懿)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

其后又在三司上。

晋景帝(司马昭)为大将军,而景帝叔父(司马)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后还复旧。

”】宋书中说,大将军司马懿迁为太尉之时,大将军位在三公下。

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司马懿之所以被迁为太尉,是因为青龙三年(二三五年)的前一年青龙二年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蜀国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再组织北伐,故魏明帝空置大将军一职,调司马懿回京为太尉。

司马懿之后无人继任大将军,也佐证了我的想法,直到曹睿病重托孤之时(二三九年),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

一八四年到一八九年,何进为大将军。

一八九年,何进被宦官所杀。

《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列传》:

“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

一九六年,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

《三国志·魏书一》:

“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一九六年,曹操将大将军让给袁绍,自己则居司空兼车骑将军之位。

《三国志·魏书一》:

“(一九六年)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

於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

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

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

”这一点《后汉书·献帝纪》中的记载上面的引文有出入。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

“(建安)二年(一九七年)春,袁术自称天子。

三月,袁绍自为大将军。

”时间不同,《三国志》中为一九六年十月,《后汉书·献帝纪》中为一九七年三月。

《三国志》中是曹操让大将军给袁绍,《后汉书》中袁绍为自称。

而《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列传》:

“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邺侯。

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

操大惧,乃让位于绍。

”和《三国志》的记载相符,可见《献帝纪》中的记载为误。

又《后汉书》注引《献帝春秋》:

“(曹操)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之邺,拜太尉绍为大将军,改封邺侯。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记载:

“(一九六年,曹操进入洛阳之前)乃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

暹与董承并留宿卫。

”韩暹为大将军应该为误,韩暹不过是一个叛军首领(白波贼),受杨奉邀请才到洛阳护驾,按地位韩暹应当不可能位于杨奉之上。

而且《三国志·魏书六》:

“(杨)奉、(韩)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御乘牛车。

太尉杨彪、太仆韩融近臣从者十馀人。

以暹为征东、(胡)才为征西、(李)乐征北将军,并与奉、承持政。

”韩暹应该是征东将军,而非大将军。

此外,延康元年(二二零年),曹丕称帝之前,封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这个大将军应该是魏国的大将军而非汉朝的大将军。

《裴注三国志》:

“魏书曰:

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敦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

太祖曰:

‘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

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

’敦固请,乃拜为前将军。

”骠骑将军:

《太平御览》引《汉书》:

“武帝以霍去病为嫖姚(票姚)校尉,征匈奴,累有功,宠冠群臣,置骠骑将军,秩与大将军同。

”《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

“(霍去病)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卫青)。

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

”(颜)师古(注)曰:

“票音频妙反。

姚音羊召反。

票姚,劲疾之貌也。

荀悦汉纪作票鹞字。

去病后为票骑将军,尚取票姚之字耳。

今读者音飘遥,则不当其义也。

骠骑将军的前身为霍去病的票姚(《史记》中为剽姚,剽更贴近词意,或为票、剽互通,或为《汉书》传抄之误,但读音应该相同?

)校尉。

票姚音piǎoyǎo。

按颜师古注票音频(p)妙(iao)反(第三声),姚音羊(y)召(ao)反(第三声),古代的字典都是用这种方式解释读音的。

颜师古认为,霍去病从票姚校尉升为票骑将军后,其“票骑”仍取的是“票(剽)姚”的字义,即迅捷有力(劲疾之貌),因此“票”的读音应该还是“piǎo”。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并没有列票骑将军,而西汉应该也只有霍去病一名票骑将军。

《后汉书·百官上》中都称“骠骑将军”而非“票骑将军”,可见骠骑将军在东汉才被列入常规军职,但是说其为西汉的杂号将军又有些不妥,毕竟西汉没有杂号将军这一称谓。

骠骑将军的骠骑现在公认的读音应该念piàojì,骠音piào是现代的读音,骑音jì是古代的读音。

如果全按古代的读音,应该念piǎojì将军。

其实这些都是小节,字音和制度一样,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不必过于拘泥古制,用今人的习惯和规范也未尝不可。

前文已经多少交代过,骠骑将军是东汉的第二高常规军职,位于大将军和三公之下,车骑将军之上,官秩在一万石和中两千石之间。

【《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

“其将军不常置,比公者又有骠骑将军。

建武二十年复置骠骑将军,位次公,有长史一人。

”《汉官仪》:

“汉兴,置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骠骑将军在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都是常规军职,地位和东汉时大致相仿。

唐宋以后,各朝代的骠骑将军或置或省,皆非常规军职。

这里说明一点,死后追赠的将军号就不列了,以后各将军篇也同理。

一八八年,灵帝以董重为骠骑将军。

一八九年,董重被何进所逼,于狱中自杀。

《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

“(一八八年九月)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

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一九二年九月,献帝(李傕、郭汜)以张济为骠骑将军。

《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

“九月,以李傕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皆封侯。

一九四年秋,朱儁为骠骑将军。

一九五年,朱儁被李傕、郭汜扣留作为人质,不久后病发身亡。

《后汉书卷七十一·朱儁列传》:

“初平四年(一九三年),代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

明年秋,以日食免,复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

一九五年,朱儁死后,张济复为骠骑将军。

《裴注三国志·魏书六》:

“英雄记曰:

傕,北地人。

汜,张掖人,一名多。

(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屯弘农。

”《三国志·魏书八》:

“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张)济族子也。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

“(一九五年)张济自陕来和解二人,仍欲迁帝权幸弘农。

帝亦思旧京,因遣使敦请傕求东归,十反乃许。

车驾即日发迈。

李傕出屯曹阳。

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复还屯陕。

迁郭汜车骑将军,杨定后将军,杨奉兴义将军。

二一九年,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

之后,直到二二二年,孙权被封吴王、大将军之前,一直为骠骑将军,此前为车骑将军(二零九年,刘备上表请封孙权为车骑将军)。

《三国志·吴书二》:

“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的车即战车,车骑将军的骑即骑兵,所以车骑除了车马的意思外,也代指军队的战车和战马。

而车骑将军即统领战车战马的将军,当然这是起先的含义。

车骑的骑同骠骑的骑,应该念jì。

【《汉书卷二·惠帝纪》:

“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太尉灌婴将。

(颜)师古曰:

‘车,常拟军兴者,若近代之戍车也。

骑,常所养马,并其人使行充骑,若今武马及所养者主也。

材官,解在高纪(应用于山地的步兵)。

’”】

车骑将军始置于汉高祖元年(前二零二年),汉高祖以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