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90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docx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

呼啸山庄中自然与文明的对比

摘要】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作品。

在小说里,作者探讨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自然和文明冲击下的人性的扭曲和回归。

希斯克立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无疑是《呼啸山庄》的主线,正是通过两者的爱情悲剧折射了作者对自然人性的向往和坚持,对受到文明影响造成人性扭曲的痛斥。

艾米丽在故事最终肯定了人性的美好和希望。

在整篇的狂风暴雨后,给予读者和自己最后的宁静,这也是这部小说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在经历种种之后,人性的自然光辉依旧给了人们希望。

艾米丽探讨的结果,即人类生存状态的自然性,反之就是毁灭,给予后世警告和深沉的思考,有着不朽的精神意义。

一自然与文明

在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文明和自然的冲击。

自然,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类原始人性的美好状态,一如亘古存在的真正的大自然,人类生活顺应自然和自己的本性,人性与自然有着纯粹的共鸣。

而文明,可以狭义地理解为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进程的状态,也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国家的诞生,即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分化。

这时候的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受到了外在环境太多的影响,很多时候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异化。

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

所以两者就有了不断的冲突和妥协、对抗和缓和。

这种矛盾的状态是因为人类进步的本质决定的,但是在一次次妥协和缓和背后,更多的是人类牺牲本质利益换取眼前利益的表象。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人类的本性和自然,一切事物归于洪荒时,谁也无法否认真正深埋的本性和自然。

而这一切,即人类社会中永恒存在并困扰人类的话题——自然和文明,也成为艾米丽·勃朗特思考的中心。

艾米丽·勃朗特不仅仅是个小说家,而且也是位诗人。

无论从她的诗作中还是流传至今的《呼啸山庄》中,自然人性和当代文明都是举足轻重的主题。

这个主题在艾米丽·勃朗特的成名小说《呼啸山庄》里体现得更为明显。

《呼啸山庄》的典型人物莫过于希斯克立夫和凯瑟琳。

而人性与自然,自然与异化的冲突在这两个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小说里由于自然和文明的冲击带来的故事的跌宕起伏更是使得故事既充满了悲剧又充满了压抑后的希望。

二希斯克立夫和凯瑟琳爱情的异化

希斯克立夫是个来历不明的孤儿,呼啸山庄老庄主肖恩收养了他,给了他一个家。

在呼啸山庄里和凯瑟琳从小长大,互相爱慕。

那时候两人的爱情就像作者笔下英国南部广袤无垠的荒原一样,充满了自然的生机。

也像极了那荒原灰色石块以及不规整悬崖上开放的石南花,有着天然的契合和生命力。

两个人是出于最原始最朴素的内心爱慕对方,没有受到一点点外界文明的异化侵扰。

可以说,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爱情是爱情最淳朴的状态,吸引对方的就是存在于彼此的爱。

这种爱来源于内心,这种爱可以忽略外貌、装扮、金钱、地位。

但是由于凯瑟琳哥哥的阻绕,凯瑟琳和画眉山庄的林顿相遇,在哥哥和嫂嫂“现代文明”的计划下,凯瑟琳变了。

凯瑟琳回来的时候没有了衣衫脏乱的样子,而是穿着淑女的衣服,举止在别人意味深长的赞叹声里变得文雅。

而这一切使得希斯克立夫不知所措。

他没有看到期望中的凯瑟琳,那个和他一样做什么都出于自然本性的凯瑟琳,他看到了一个还不习惯文雅的淑女。

而后,凯瑟琳对林顿和希斯克立夫不自觉中进行了对比,最终选择了画眉山庄温文尔雅的林顿,放弃了粗犷自然的希斯克立夫。

而希斯克立夫也因为这一选择,离开呼啸山庄,直到多少年后带着莫名的财富回到呼啸山庄。

用那些财富和自己精心的计划报复着凯瑟琳——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用自己已经被异化的内心去毁灭了所有的人。

而对于凯瑟琳来说,在抛弃了自己内心真正自然的对爱情的坚持后,她便也死去了。

小说中曾经对凯瑟琳的爱情有着这样的描述: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立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互相感受到了。

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强的思念。

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

我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

我对林顿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

我完全晓得,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

我对希斯克立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

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

耐莉,我就是希斯克立夫!

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

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

”对于如此深刻的感情,凯瑟琳违背了自己的本性,选择了林顿。

为什么小说中凯瑟琳选择了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林顿,并没有很细致的心理剖析和描写,但是对于读者来说这个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或许凯瑟琳被受到文明教化过的知书达理的温文尔雅所吸引,也或许是看到了富贵装饰的穿着得体、举止优雅的林顿,真正决定性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书中给了我们确定性的描述,当凯瑟琳在画眉山庄疗养回来后,和希斯克立夫发生了争吵,其中林顿也来了。

当希斯克立夫看到林顿来了,起身要走,这个时候艾米丽·勃朗特在小说中揭露了凯瑟琳的想法:

“无疑的,凯瑟琳在这一个进来,另一个出去的当儿,看出来她这两个朋友气质的截然不同。

犹如你刚看完一个荒凉的丘陵产煤地区,又换到一个美丽的肥沃山谷;而他的声音和彬彬有礼也和他的相貌同样的与之恰恰相反。

他有一种悦耳的低声的说话口气,而且吐字也跟你一样。

比起我们这儿讲话来,没有那么粗声粗气的,却更为柔和些。

”这样的对比使得一切问题变得清晰明朗,也使得后边所发生的一切变的合乎逻辑。

诚然,林顿是个可爱的人,举止得体,性情温和,也爱着凯瑟琳。

与希斯克立夫强烈的不懂得掩饰的感情和奔放粗犷的举止形成鲜明的对比,凯瑟琳开始倾斜。

但是本性的自然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凯瑟琳嫁给林顿后,生活得并不幸福,即使林顿用他的温柔理解包容她,也丝毫不能减轻凯瑟琳违背内心的灼伤感。

这一切就如凯瑟琳说的那段话一样:

希斯克立夫对于她,是脚下深沉的岩石,无论时空如何变换,它都存在。

所以在希斯克立夫失踪后,凯瑟琳也变得消沉。

凯瑟琳也扭曲了自己的心灵,在希斯克立夫回来进行报复后,凯瑟琳也和希斯克立夫一样,对这些报复进行着自己的反抗。

他们两人如同相互扭曲的孩子,不肯坦诚内心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攻击折磨对方,而又在不经意时流露出那种深沉的爱,但是由于物是人非,时光变换,这种深沉的爱又转变成深刻的恨,变成扭曲的动力,更加加倍的折磨对方,由此变成了一个痛苦的循环,直至其中一个人生命的消逝,这种循环才被打破。

其实不论是希斯克立夫还是凯瑟琳,在一个消逝后,另一个都无法存活。

他们是如此的依赖,以致于精神和肉体的高度统一。

希斯克立夫就是凯瑟琳,凯瑟琳就是希斯克立夫。

三艾米丽·勃朗特的爱情观及其对自然和文明的探讨

这点可能就是艾米丽·勃朗特的爱情观吧!

我们对这个在19世纪英国生活的女子具体的生活状态已经无从考据,这个神秘而又深刻的女作家对于爱情的探讨,别的不得而知,但是至少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她对爱情的要求是很纯粹的。

艾米丽·勃朗特的爱情是自然的,是完全出自于人内心对爱情的本真渴望。

因此这样的爱情才会纯粹,纯粹到世俗人们无法想象和理解。

但是只要我们理解了艾米丽对于自然和文明的探索观点,相信贯穿于艾米丽小说中的爱情观也变得不难理解了。

相反,这种爱情观体现的自然观更是证明了艾米丽·勃朗特是多么奇特的一名女作家,同时,也是多么让人尊敬的一个女人。

艾米丽·勃朗特外表沉默寡言,但是内心却热情奔放。

她生长在旷野之中,有着天然的自然倾向。

在这个生活拮据的家庭里,勃朗特一家离群索居。

在这种环境之下,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成为了与作者环境以及经历极其不符的惊世之作。

艾米丽的小说中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她赞同人们顺应本性的生活,本性即自然,只有顺应自然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感情和生活。

在艾米丽一家的另一边,是工业化的城镇,艾米丽也看到了城市的生活。

她站在荒原广袤的大地上看到了远处热闹但是虚浮的城镇生活。

进步是整个社会的脚步。

但是从艾米丽·勃朗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所谓进步文明带来的影响的反思以及对人性自然的坚持。

在小说中,主要的两个主人公希斯克立夫和凯瑟琳双双经历了自然——异化——回归的历程。

在最后的结局里,作者用这样的描述给广大读者一个平静的有希望的交代: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

望着飞蛾在石南丛和兰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吹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土地下面的长眠者竟会有并不平静的睡眠。

”一切思念已经过去,逝去的人在地下获得解脱和长眠。

他们安静地长眠在曾经养育自己的荒原上,把一切恩恩怨怨埋葬在石南花下,获得了心灵的永久宁静。

这样清淡描写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

人性是美好的,亦是自然的,抛开那些由现代文明带来的人心的迷失和偏离,人们的心灵依旧是宁静的。

四结束语

《呼啸山庄》里探讨了很多问题,其中有关人性的扭曲和回归折射了艾米丽·勃朗特对于自然和文明的看法。

人类的生存状态是每个时代的人类都不可避免去面对并且思考的问题。

当这种天然的生存状态受到人类自身创造出的文明进程所干扰后,自然的平衡维持的心灵的宁静失去了根基,由此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艾米丽在她的小说里告诉了我们她的观点,那就是人类要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的生活,真诚地用自己的真实内心去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

只有这样,生存才有了意义,生存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纯真状态。

相反,如果违背了自己的内心,不当地对待不可避免的人类进步,即文明的进步,那么结果就是不安宁的焦灼,直至走向毁灭。

如上所述,自然与文明的矛盾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这个矛盾是由两个不可磨灭的存在构成的——人类和自然。

因此,艾米丽·勃朗特的探索对现在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事物的体验,坚持人应该按照本性和自然生存和生活,而面对不可避免的人类文明进程,应当理性,不能因为文明进程带来的虚浮而摒弃了自身的自然状态。

在当今世界,这个不变的真理仍旧实用。

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

呼啸山庄》是英国杰出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于1847年出版后,遭到了普遍的冷遇和严厉的贬抑。

直到1877年玛丽·罗宾森著的《艾米莉·勃朗特传》出版后,艾米莉的声誉才逐渐蒸蒸日上。

20世纪曾掀起一股“艾米莉热”,评论界对《呼啸山庄》的新的阐释层出不穷。

英国评论家赛西尔认为,艾米莉是个神秘主义者;玛格丽特·莱恩认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童年梦境的继续;凯特尔从阶级斗争学说出发,认为《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国小说家毛姆从弗洛依德学说出发,认为艾米莉是一个同性恋者等等,真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因此,有人认为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英国小说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认为:

“《呼啸山庄》是一本比《简·爱》更难理解的书,因为艾米莉是一个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

(1)本文从艾米莉的荒原情结、爱自由的天性和浪漫主义对其影响入手,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呼啸山庄》的自然观做一探讨。

一、自然:

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艾米莉于1818年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在世上仅仅度过了三十个春秋。

三十年来,除了求学和短期任教外出总共不到两年外,她全部时间都是在霍渥斯的牧师住宅里度过的。

霍渥斯是一个与世隔绝、偏僻闭塞、石楠丛生的荒原地。

除了读书,艾米莉最大的乐趣就是到荒原上自由自在地散步漫游。

夏洛蒂·勃朗特曾说:

“我妹妹艾米莉爱荒原。

在她眼中,最幽暗的石楠丛会开放出比玫瑰还要娇艳的花;在她心里,银灰色的山坡上一处黑沉沉的溪谷,会变成人间乐园。

(2)荒原滋养了艾米莉,培养了她那丰富、深邃的想象力,形成了她根深蒂固的“荒原(自然)情结”。

离开了家,离开了荒原,艾米莉就感到异常痛苦。

“从她自己的家,换到一所学校,从她自己那寂静无声、与世隔绝、然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换到一种纪律严格、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是她所无法忍受的。

”(3)到了外面的世界,“她从不感到快乐,直到她带着得来不易的知识回到那遥远的英国村庄,那古老的牧师住宅和寂静的约克郡群山”(4)。

姐姐夏洛蒂如是说。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除了遗传基因,儿童时代的早期经验在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个文学家、艺术家的生长发育来说,早期经验更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持久地影响文学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创作风格等。

而如此重要的早期经验正是从一个文学艺术家童年时代所处的“生境”中获得的…童年生境对一个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5)艾米莉

终生生活在荒原上,这种“生境”对她的创作及自然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态批评在文学实践上主张通过寻找文学作品中“自然”的缺席,分析“自然”形象的再现,揭露物种歧视的陈规旧习,批判人们对自然的熟视无睹和肆意破坏,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感悟和尊重,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细读《呼啸山庄》,我们发现,自然在这部小说中并不缺席,而且无处不在。

艾米莉笔下的大自然既温柔又狂野,既友善又冷峻,既多情又冷酷。

春季,我们可以看到那竞相开放的金黄色的报春花,嗅到那“温馨宜人的果树中飘来的一股股紫罗兰和桂竹香的芬芳”(6)(309),听到百灵鸟那婉转美妙的歌声,看到远方蔚蓝色的天空和身旁涨满水的小溪,感觉到温暖怡人的阳光;冬季,我们可以听到那怒吼的狂风,感觉到刺骨的寒气,看到沸沸扬扬的鹅毛大雪。

艾米莉笔下的大自然真可谓生机勃勃,千姿百态,气象万千,“那些群山环抱的幽谷,那些耸然壁立的荒原,在冬天,哪儿也没有它们枯燥沉闷;而在夏天,哪儿也没有它们超凡出尘(308)。

”山上的空气清爽宜人,沁人心脾,“从小山头上吹过来的每一阵清风都那样生机勃勃,无论是谁呼吸到这种气息,哪怕病在垂危,也会为之一振(267)。

”小说第二部第六章,画眉田庄管家奈丽·迪恩奉林顿之命把小林顿送往呼啸山庄,当小林顿问她呼啸山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时,迪恩描绘道:

“山庄不是那样藏在密林深处,也不是那么很大,不过你能够很好地看到四周的村野;还有那里的空气也更清新,更干燥,对你的健康更有利…你还会那么逍遥自在地在荒原上游逛…天气晴朗,你还可以带上一本书,把青坡翠谷当作你的书房(207)。

”这里,我们分明置身于美丽静谧的大自然,看到了在大自然中自由徜徉的人们,逍遥自在,怡然自得,真乃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生动画面。

然而,人与自然虽有和谐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斗争的一面,“呼啸”,正如画眉田庄的房客洛克伍德介绍呼啸山庄时所描述的那样,“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用来描绘在狂风暴雨恣意肆虐的天气,它坐落的处所那种喧嚣噪乱的情景…你只要看一看房子尽头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极力倒向一边的枞树,还有那朝一边伸着细枝、好像在向阳光求乞的荆棘,就会想见从山那边刮过来的北风的那股劲头了

(2)。

”一幅粗犷、蛮荒的大自然的生动写照映入读者的眼帘。

《呼啸山庄》中的自然,和生活在自然界的人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与人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

小说开头,洛克伍德拜访希思可利夫,谈到呼啸山庄时说,“整个英格兰再也找不出这么远离尘嚣的安身之处了,真是厌世者得其所哉的天堂

(1)。

”希思可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出走之夜,漆黑的夜晚,厚厚的云层,大约到了半夜,“狂风暴雨在山庄上头肆意发威,又是狂飙怒吼,又是电闪雷鸣…把房子角上的一棵大数劈倒了,一根粗大的枝干倒下来砸在房顶上,把东边那个烟囱垛的一边砸塌了,石块和烟灰都稀里哗啦地掉到了厨房的炉子里(85-86)”;当希思可利夫和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私奔后,凯瑟琳的脑膜炎逐渐恢复,这时正值初春天气,“在整个一片原野上…天空是蔚蓝色的,百灵鸟唱着歌,山涧和小溪都涨满了水”(135)。

一天早晨,林顿把一束金黄色的报春花放在凯瑟琳的枕头上,她异常喜悦,激动得两眼闪闪发光。

于是,去年初春新婚时那激动人心的幸福情景立即浮现在二人眼前。

老恩肖去世之夜,“大风围绕着宅子狂啸,在烟囱里怒号,疯狂咆哮”,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小凯瑟琳出世的第二天,“户外阳光灿烂,令人神清气爽,晨曦从百叶窗悄悄闪进静悄悄的屋内,轻柔温和地洒在卧榻和躺在上面的人身上”,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当伊莎贝拉逃出希思可利夫的手掌,带着重伤,冒着大雪来到画眉田庄的那天早晨,“樱草花和番红花都藏身在冰雪堆下;百灵鸟噤声无歌;小树的嫩叶给折腾成了黑色…阴沉、寒冷和凄凉都人不知鬼不觉地袭来了(172)”;希思可利夫死亡之夜,下着“倾盆大雨”;当故事接近尾声,哈顿和小凯瑟琳给那座象征着人类希望的小花园培土时,“正是四月,天气温暖舒适,一阵阵小雨和阳光使得青草一片葱绿,靠近南墙的两棵矮苹果树已经繁花满枝…周围散发着春天的芳香,头上是美丽柔和的蓝天”,这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的春天孕育着勃勃生机,必将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

小说结尾,洛克伍德到达凯瑟琳、希思可利夫和林顿的坟墓,“守望着飞蛾在石楠和钓钟柳丛中扑打着翅膀,倾听着和风吹过草丛的生息”,不禁感慨万千。

可见,《呼啸山庄》中的自然贯穿作品始终,并和人物息息相通,可谓物我齐一,物我交融。

《呼啸山庄》中的自然有时美丽怡人,有时恣意肆虐,不仅生机勃勃,千姿百态,而且还是人们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

当一个人受到打击而不能解脱的时候,当一个人遭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勇气的时候,如果他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切烦恼顿时烟消云散,他就会如释重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就是大自然的精神治疗价值。

《呼啸山庄》中的希思可利夫和凯瑟琳热爱自然,崇尚自由。

当他们和别人发生冲突感到不顺心时,就会跑到荒野中,向自然倾诉。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不感到饥饿,不感到疲劳,像两个天使,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野花,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悠然自得,逍遥自在,感到的只有自由和安适。

美丽的荒原经常使他们流连忘返,哪怕事后受到惩罚也不算什么。

正如迪恩所说,“他们主要的乐趣是一大早就跑到荒原上去,在那儿玩上一整天,事后的惩罚不过成了一笑了之的事儿(46)。

”小说第7章,在画眉田庄呆了五周后,凯瑟琳返回呼啸山庄,已经从一个野丫头被调教成了一个文明的守规矩的“大美人儿”,开始嫌弃希思可利夫,使希思可利夫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希思可利夫伤透了心,没吃晚饭,一个劲儿地干活,直到九点,“闷声不响,阴沉着脸回到自己屋里去了(56)”。

第二天早晨,他起得很早,带着一肚子气到荒原上,直到一家人都去了教堂后才露面。

这样,希思可利夫通过回归荒野解除了烦恼,获得了心灵慰藉。

在希思可利夫冒着漆黑的夜幕和暴风雨出走之夜,凯瑟琳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她“不顾轰隆的雷声和在她四周开始哗啦啦溅洒的大雨点”(85),一直呆在外面,“既不戴帽子也不围披肩,头发上和衣服上淋的雨水要多少就有多少”,简直成了落汤鸡,好像只有把自己浸泡在自然界的暴风雨中,才能减轻痛苦和烦恼,求得心灵的安慰。

凯瑟琳死后,林顿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变成了一个十足的隐士,辞掉了治安推事的职务,不再去教堂,避免到村子里去。

“(他)只局限在自己的林苑和庭院范围之内打发日子”,迪恩太太回忆道,“仅有的一点点变化就是独自一人到荒原上去遛遛,到他妻子的墓地上去看看”,以安慰自己这颗善良、流血、孤独、寂寞破碎的心。

难怪一向忽视“自然”的心理学家目前也开始探究环境状况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认为现代人疏离大自然是导致某些心理、精神疾病甚至“社会疾病”的症结,他们给身患这些疾病的人们开列的“灵丹妙药”是“回归自然”。

可见,大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最好滋补品,正如法国作家莫阿罗所说: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

”(7)

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大自然是缺席的;即使不缺席,也往往是人物抒发胸臆的背景、展示人类英雄气概的舞台和陪衬以及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以及失语和无言状态。

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批判和纠正这种倾向。

《呼啸山庄》中的大自然不仅气象万千,充满活力,不仅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息地,而且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蕴藏着生命和希望。

艾米莉描写和再现大自然的方式与众不同。

她不是一味地在静态中描写自然,而擅长在动态中表现鲜活的自然。

她笔下的自然是作为有生命的独立主体而存在的。

那飞奔的云、呼啸的风、颤动的沙沙作响的枝叶、潺潺的流水,无不给读者留下清新自然、栩栩如生的印象。

在呼啸山庄,每当解冻春回或者久雨初晴之后的宁静日子里,总可以听到大自然奏出的美妙的音乐——“山谷中小溪里,满满当当欢腾奔跳的潺潺流水传来了悦耳的声音。

这是在夏日树叶沙沙作响之前美妙的天籁”(158)。

在希思可利夫完成人间的使命、安详地迎接、主动地走向死亡之夜,万籁俱寂,安静得“不仅能听见下面吉默顿那条小河淙淙流水的声音,还能听见山涧流过卵石,穿过它漫不过去的那条大石头中间的小缝隙发出的哗哗、汩汩的响声(331)”。

这里,“欢腾奔跳的潺潺流水声”、“树叶沙沙作响声”、“小河淙淙流水声”、“水击卵石发出的哗哗、汩汩的响声”,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一幅绿水长流、青山不老、生生不息的活生生的自然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艾米莉的景物描写是所有英国小说里最有表现力的”,英国评论家塞西尔这样评价艾米莉观照自然的方式,“她觉得自然是一种有生命的力量的表现,并且能够使我们也感觉到它。

她的背景描写不是静物写生,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的动画片。

荒原象个动物似地享受着阳光;风以人的声音号叫或者沉默不语;秋天渐渐消逝时最后的花朵带着不安的忧伤垂下了头。

季节的变换不是作为静止的舞台布景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是象一幕幕生动的戏剧。

我们象某种原始宗教的信徒一样注视着大地之神在深冬僵死过去,到了春天又神秘地带着青春活力苏醒过来,迸发出花朵…在读过多数其他作家的作品之后再读艾米莉·勃朗特,就好象离开一个风景画展览会走到野外一样。

”(8)可见,艾米莉对自然的观照达到了最高层次,她笔下的自然不是处于被动的哑语状态,而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有声音,有动作,有生命的独立的存在。

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

艾米莉爱荒原,爱自然,更爱自由,“从她(艾米莉)的天性深处,发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呼声,她要求得到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缺少了这件东西,一切德行都是无意义的,一切欢乐都是邪恶的,一切希望都是可耻的,一切信仰都是卑鄙的;这件东西就是——自由。

”(9)姐姐夏洛蒂也说,“她在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许多开怀的乐趣,而她胜过一切、最最热爱的是——自由。

自由是艾米莉的鼻息;没有自由,她就毁灭。

”(10)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然人性的执著,使艾米莉形成了独立不羁、孤傲冷峻、愤世嫉俗、反叛社会的个性,使她更加怀恋童年,思念家乡,热爱自然,“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是对艾米莉个性的最好写照。

在创作生涯中,艾米莉深受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喜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和雪莱的作品。

浪漫主义思想的兴起,标志着西方文明史上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的到来。

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之父”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性本善,而人类创造的文明却使人的本性扭曲变形,“社会风尚里时时流行着邪恶和虚伪的精神,世态炎凉伴随着种种罪恶……科学和艺术永远伴随着虚荣和奢侈,人类的心灵、行为和情操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堕落。

”(11)。

浪漫主义者认为,现代文明使人性产生异化,而远离尘嚣的大自然才是符合人性的。

因此,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寻求自由的境界。

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艾米莉特别钟情自然,一直留恋童年。

的确,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时代是人生最真诚、最无私、最纯洁、最美好的阶段。

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能回归自己的童年,那么一切社会问题将不复存在,“天人合一”的局面就会重现。

因为,在人类的童年阶段,生产力非常低下,原始人类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与大自然混沌为一,即“天人合一”。

这时的大自然没有受到什么破坏。

所以,这时的社会又被称作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然而,童年岁月的流失和结束,现实世界的弊端和罪恶,世俗社会的偏见和压迫,都使艾米莉感到悲凉、痛苦和绝望。

只有荒原和大自然里才有自由,那里才是她生命的依托,她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

只有回归童年,保持童心,才能回归人的本真状态,实现自然、自由的理想人生。

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使艾米莉形成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这一观点贯穿在《呼啸山庄》中。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第一流的小说家,艾米莉明显地独立于十九世纪小说主流之外。

一个多世纪以来,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