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856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

摘要:

本课题以小学1-3年级学生的数学心理素质为研究对象,将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素质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意素质,作为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教学安排,采取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有了较好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正得到大力地提倡和贯彻执行。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积极构建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课程体系。

应该说,新课程的实施正是这一需要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无论是从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从对教学方式的要求而言,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分别是: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

而情感与态度这个目标则表现在: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思路

数学心理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由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素质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意素质(情感和意志)两部分构成。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

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

情意素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趋力,它主要以兴趣和意志为核心。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对数学情感的倾向性表现,数学学习的意志是学习者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意志,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来看,由于受到以考试分数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影响,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重数学知识的落实,轻学科心理素质的培养。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有学生表现出数学学习兴趣和意志的缺乏,他们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定的困难就容易退缩。

还有一些学生,数学成绩虽好,但思维品质较差,体现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特性和敏捷性等不同方面。

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国外关于数学心理素质的研究所见不多。

国内有个别学者和教师曾对中学生的数学心理素质培养作过研究,他们对数学心理素质的内涵作了理论探讨,也通过课堂教学尝试进行数学兴趣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

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它们中少有实践性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系统性。

因此,本课题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心理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希望通过研究:

一能探索出一系列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学策略;二能积累一些典型个案,为学生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三能丰富相关内容的研究,同时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数学心理素质及其重要性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知、情、意等方面,因此数学心理素质的构成也相应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知,即认知。

数学认知能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五个能力构成的,即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情,即情感。

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等。

意,即意志。

数学学习中的意志是促进数学学习的内在力量,它是依据学习者对数学学习的动机去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动力和保证。

从以上论述可知,学生数学心理素质是由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素质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意素质构成的。

因此,学生数学心理素质具有以下要素:

1、数学思维水平,这是数学心理素质的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以数学问题、概念、定理、法则等为载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般性认识,同时发展数学思维水平。

2、情意素质,其核心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趋力。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对数学情感的倾向性的表现。

这种倾向性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有联系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兴趣可以引起学习数学的动机,而动机又是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内趋力,它支配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二)数学认知素质及其培养

数学认知素质以思维为核心,要培养数学认知素质,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这五方面的思维品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思维品质的统一结构,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表现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标志。

思维品质体现了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能的差异。

小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培养他们迅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通过抓他们计算的正确率,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抢答来进行。

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数学运算中既做到正确,又做到迅速。

另一方面注意教给他们一些要领和方法。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重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利用了数学应用题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如引导小学生认识数量关系,重视一题多解的训练等。

另一方面结合学科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揭露其根源的思维品质。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方面培养他们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重点放在概括能力上。

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命题(判断)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逐步使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条理化。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一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习常规加以训练;二是在小学生中提倡解决问题的新颖性,让他们善于挖掘解决问题的各种新方法;三是鼓励小学生通过自编应用题以及有选择的观察、设计来提高自己思维独特性的水平。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一方面培养小学生善于对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提出的假设和思维的结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思维策略的培养,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不盲从。

另外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

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在言语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概念,训练学生言语表达的规范性,给小学生提供充分的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表达与练习的机会,从而训练小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三)学习兴趣及其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如果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然也有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

因此,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

小学生会通过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的学科。

2、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4、加强直观性,引导动手操作。

5、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有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意志。

2、力求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其他活动为辅助形式的一系列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3、根据对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积累教育经验,从而为全体学生辅导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我校部分低年级学生为对象,将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素质和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意素质,作为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的最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安排,确定以下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1、一年级的学生,以情意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力,同时加强对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2、通过课堂教学、专门的思维训练(主要是兴趣小组集中训练、作业训练的方式)等形式,加强对二、三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3、利用心理辅导课的形式,以相关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数学心理素质发展。

4、对于二、三年级中出现的,比如数学成绩较差、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意志力较弱的学生,我们通过分析其数学心理素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作为个案研究。

各年级具体实施安排一览表

年 级

研究内容

研究方式

评估方式

一年级

以学习兴趣和意志力培养为主,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注意对具体形象思维的应用

课堂教学、心理辅导、趣味数学游戏

观察法、比较法、家长评估、课题组成员自评

二年级

思维培养与情意培养并重,

并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

课堂教学、小组思维训练、心理辅导课

思维品质测量、成绩反馈、比较法、问卷调查

三年级

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个别特殊学生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辅导

课堂教学、

学习小组思维训练

思维品质测量、

比较法、问卷调查

五、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被试的确定:

由于本课题的实施涉及到三个年级,课题研究的开展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实施形式,因此考虑到实施的方便,我们直接选取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被试。

其中一年级以组长杨银花和组员丁婉君、郑玲萍三人所教班级为实践对象;二年级以潘文红、牟艳两人所教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三年级以王慧和陆熙婷两位所教班级作为研究对象。

(二)编制思维品质测验题和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学生原有思维水平,我们参考了《小学数学培优集训》系列、《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活动试题汇编》等书籍,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编制了二、三年级使用的数学思维测验题。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为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反馈实验效果,我们还根据课题开展情况设置了一些简单的调查问卷,以主观题为主,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

(相关资料见附件5和附件9)

(三)数学心理素质培养实践

1、情意素质培养实践

情意素质培养主要包括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培养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在一、二年级实践中的主要内容。

(1)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如果小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

因此,为了激发并维持好一、二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①在教学中创设丰富情境,营造愉悦的气氛。

我们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经常性地在教学中创设故事性情境、疑问性情境、探索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等课堂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②巧设练习形式和题目(包括作业)。

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有游戏、开放性练习、比赛等。

同时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作科学的安排,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另外,家庭作业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教材配套的练习题目设置重知识性,轻趣味性,学生容易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对学科的兴趣培养作用不大。

为了能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也能感受数学的趣味,我们会不定期地布置一些结合着趣味例题讲解的“校本家庭作业”以补充配套练习。

③制定表扬和鼓励制度。

小学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和鼓励制度,不仅能够使他们增强自信,而且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我校少先队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在课堂上我们设有“积极发言奖”、“回答正确奖”、“积极思考奖”,对胆怯不敢举手的学生设“勇敢奖”,为后进学生设“进步奖”,给未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设“谦让奖”、“友爱奖”等多种奖项。

每一个奖项我们都用小红花代表,每朵小红花后面都写有相应的奖项,每个学生累积得到五朵小红花就能换取一朵“数学智慧星”。

这样的教学,不仅给学生创设了更多感受成功、体验进步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学中“教养”、“教育”、“发展”、“社会”等诸多功能的作用。

(2)学习意志培养

作为情意素质的另一方面——学习意志的培养,我们采取的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心理辅导课形式。

人的意志品质由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四个基本因素构成,意志力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这四个特性上。

培养意志力要先摸清孩子意志品质方面的薄弱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比如,对做事情虎头蛇尾,一开始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是不能长久坚持的孩子。

通过分析其意志品质,明确其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

我们会在其确定目标之后,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同时,在行动过程中帮助他们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

通过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意志的薄弱环节就得到了扭转。

再如,对做一件事开头犹犹豫豫,难下决心,而干起来之后能够较好地坚持的孩子。

我们知道他的优势在执行计划,而决定计划方面薄弱,内、外因素干扰使他难以果断做出决定。

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一般通过在一个行动的起始阶段,帮他分析利弊因素,尽快确定目标,培养它的果断性。

(具体操作见附件6)

2认知素质培养及具体实施

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认知素质的培养是本研究的另一重点,根据二、三年级思维发展上的具体特点,思维素质的培养实践,我们主要以三年级为对象,二年级进行适当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为对象,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数学思维水平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体现在数学思维品质方面。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

因此,我们的实践主要是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两个方面进行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训练的形式,主要作了以下一些实践尝试:

(1)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

   语言是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人们习惯于把它与训练学生的数量运算、形体空间之间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语言与思维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影响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反过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加精确。

在整个小学阶段培养数学初步逻辑思维的同时,必须同时培养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注意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这一基本语言单位。

在陈述和回答问题时,逐步培养小学生简明、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我们主要在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专门思维训练中进行培养实践。

兴趣小组是由二、三年级实验班(以三年级为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自愿报名基础上产生的,其中二年级一个班,三年级两个班,每班20人,一般利用放学后的放心班时间进行,两周一次。

考虑到二、三年级学生特点,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有较大难度,本课题中没有专门研究。

灵活性的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

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以下是我们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的方法。

①一题多解。

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学习和作业练习中,我们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②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就是把问题的题设或结论略加变化,而不做本质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仍可以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解决,从而把握方法的本质。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较为常见,实践说明一题多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有很大作用。

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要培养他们迅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采取的措施:

①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重点通过抓他们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课堂提问抢答来进行。

②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在数学运算中既做到正确,又做到迅速。

这一点我们主要在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中予以贯彻。

独特性的培养: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思维独特性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习常规加以训练;

②是提倡解决问题的新颖性,让他们善于挖掘解决问题的各种新方法;

③是通过给条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有选择的观察、设计来提高自己思维独特性的水平。

④给学生提供一定条件,经常性地让学生自编应用题,并互相交流。

  六、研究成果

(一)通过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两学期共开出了校公开课28节,杨银花老师获得区数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潘文红和丁婉君两位老师均获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

另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撰写了相关论文15篇,教学反思21篇,教学案例7个,个案辅导1篇。

其中有5篇论文获奖,省级1篇,市级1篇,区级3篇;另有2个教学案例分获区级和片级奖。

(相关论文及获奖情况详见附件8)

(二)形成了以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特色

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将情意素质培养作为重点。

研究者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将知识的落实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相结合。

他们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作了适当调整,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我们经常性地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

如故事性情境、疑问性情境、探索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等课堂情境,将各知识点结合的具体情境中,一般每课的设计中都有一定的情境安排。

另外,课堂中我们还采用了灵活、丰富的练习形式:

有游戏,开放性习题、竞争等。

在课堂练习时,我们经常安排60秒抢答游戏。

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

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既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还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在课堂练习中,开展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谁是小能手”、“小组对抗赛”等竞争活动。

这种竞争,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

我们还在课堂学习和家庭作业中建立了完整的表扬和奖励制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及时奖励和肯定,让学生能较多地得到表扬,体验成功,从而维护他们的兴趣。

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现在经常性地表扬和赞美学生已经成为我们许多老师教学活动中的习惯。

(奖励制度见附件2)

在二、三年级的实践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们除了采用以上的一些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外,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都是以思维素质培养为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例题讲解,经常向学生呈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课堂练习中注意既抓速度又抓准确度的训练。

此外,还有三年级课堂中设有5分钟的"思维对对碰",兴趣小组的"简单列举"思维训练活动,"小侦探柯南"推理思维训练等等,这些新的措施都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训练题见附件3)

(三)激发、维护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通过对情意素质的培养实践,我们明显感觉一、二年级实验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高于非实验班。

上学期末,为了了解课题研究的效果情况,我们进行了“我喜爱的学科和任课老师”的小调查,相关情况如下:

表1 一年级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喜欢数学学科和数学老师的数据对比

喜欢数学学科

喜欢数学老师

实验班

88%

84%

非实验班

79%

72%

(注:

实验班调查人数共179人,非实验班调查人数共113人)

表2 二年级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喜欢数学学科和数学老师的数据对比

喜欢数学学科

喜欢数学老师

实验班

85%

82%

非实验班

76%

70%

(注:

实验班调查人数193人,非实验班调查人数105人)

从上面两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应该说一、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还比较高。

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学科和数学老师,且在喜爱程度上明显高于非实验班,不过从这个数据中我们还无法分析出对数学的喜爱是否与课题实践有关。

表2 二年级实验班中喜欢数学的原因调查结果(可多选)

内容

数学很重要

课堂生动有趣

喜欢数学老师

作业不枯燥

经常能被老师表扬

百分比

65%

90%

81%

85%

95%

在表2中,我们看到对数学学科喜欢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常能被老师表扬、课堂生动有趣和喜欢数学老师三个原因。

而其中前两项正是我们课题中重点实施的,这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们的研究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有较好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改善了思维品质,成绩稳步提高

在对认知素质的培养中,我们利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和作业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由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两个方面很难用量化标准来测量,因此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和家长的反馈来了解实践情况。

三年级实验班,在课题开展的初期没有特别的变化,但通过近半个学期课堂教学的改变,以及部分学生的兴趣小组训练,加上我们经常性的自编练习训练。

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比以前明显灵活多样,在解决问题方面也较以前自主独立,并多了许多自信。

另据部分原先做数学作业速度慢、较拖拉的学生家长反映,通过速度与准确率的经常性训练,学生现在作业习惯改变了,而且速度和准确率都有明显提高。

此外,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上看,表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近一学期考试成绩都较为稳定,后进生数量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根据以往的情况,一般二年级开始,就会出现一些学习不认真、做作业很被动、成绩老上不去的同学,这同他们数学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强有关。

通过注重对一年级的数学情意素质的培养,本学期的二年级实验班中还没有明显的作业不认真完成,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现象出现,也没有成绩很差的后进生。

(五)积累了包括教学情景集、家庭作业练习、思维品质训练题在内的大量实践材料

我们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