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87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安徽文化概说.docx

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

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在理解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安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概况及特点,初步认识安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增强同学们对安徽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同学们研究、传承和发展安徽文化的积极性。

学习要求:

1、了解安徽建置沿革的大致情况,对自己所在地的古称由来有所了解。

2、理解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有关概念。

3、重点理解和掌握安徽文化的主要特点。

4、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安徽文化。

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本章教材内容,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一些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理解安徽行政区划的变化情况。

3、查阅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深刻认识并理解安徽文化的一些主要特点。

4、实地参观并考察一些历史名胜、古迹或纪念馆、博物馆,增加对悠久灿烂、丰富多彩的安徽文化的感性认识。

 

一般了解:

安徽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安徽建省经过、安徽建省后的建置。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华东的西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与江苏、浙江相连,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与江西为邻,北与山东相依。

全省东西宽约为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2006年来,全省户籍人口6593万余人。

安徽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因当时安庆已成省内政治中心,徽州已成省内商业、经济中心,故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为省名。

安徽简称皖,是因境内皖山而得名。

皖山,古称灊山,今称天柱山,在潜山、岳西境内。

相传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今潜山地区封了一个伯国,称皖国,山因名皖山。

又因安徽建省时的省会所在地安庆属古皖国,所以“皖”便成了安徽的简称。

一、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今安徽境内设县有25个,先后属九江郡(治寿春邑)、砀郡(治砀)、陈郡(治陈)、会稽郡(治吴)。

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又增置鄣郡(治故鄣)、衡山郡(治邾)、庐江郡(治番阳)。

汉初,今安徽境内仍为楚、淮南等异姓王封地。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69个县(侯国),涉及9个郡(王国),分属扬、豫、徐3个州,3个州分辖地区类西汉。

三国时期,今安徽境内分别为魏国、吴国所设扬州及魏国徐、豫4个州分领。

西晋仍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安徽境内仍分属扬、豫、徐3个州。

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安徽之地又是东晋和北方少数民族国家拉锯战之地,因此这一时期的区划和统属关系较为混乱。

南北朝时期,安徽江淮一带常成为南北拉锯战战场,江淮地区多为南朝所有,淮北地区常为北朝所据。

这一时期,南北政权滥置的一级区划在安徽境内最多时几达40个州,郡达百数,县达数百。

隋统一后实行州、县两级管理体制。

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并恢复西汉的州刺史分巡制度。

安徽境内设50个县,涉及3个州刺史分巡的15个郡。

唐前期,废郡改州,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

中唐时期,道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体制。

北宋时期实行路、府、县三级管理体制,将全国分为十五路,今安徽境内先后分属京东西路(涉及单、徐2个州)、淮南东路(涉及亳、宿、泗、扬、滁5个州)、淮南西路(涉及寿春府及庐、和、舒、濠4个州,六安、无为2个军,计7个二级行政区划)、江南东路(涉及宣、徽、池、太平4个州及广德军,计5个二级区划)。

南宋时期,今安徽境内先后由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路分领。

金国在今安徽境内设南京路(初为汴京行省)和山东西路。

元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实行行省、路(府、州)、散州(州、军)、州(县)四级管理体制。

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如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等。

南北朝以后开始出现行台省。

元之前的行台省一般都是应军事需要临时设置,未成定制。

元开始将行省的制度推行于全国,成为全国最高一级地方政区。

行省的正式名称是行中书省,与中书省(都省)为表里。

元统治者在首都地区设中书省(又称腹里),将西藏之外的其它地区分为10个行中书省。

今安徽境内分属3个行省,即中书省(腹里)、河南行省(前身为江淮行省)、江浙行省。

明朝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全国设置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北京和南京)地区直属中央六部,称北直隶和南直隶,今安徽地域属南直隶西部地区。

清初承袭明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安徽地域属江南省西部地区,设56个散州和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7个府及徐州、广德、和州、滁州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

二、安徽建省经过

安徽建省实际是一个历史过程。

安徽建省的先决条件是行政区域归于一统,这是安徽建省的基础。

今安徽境内各级行政区划统一在一个大行政区范围内,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今南京市)之时。

同年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创江南行省,后渐将今皖北地区纳入江南行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8月,撤江南行省,建南京,所属府、州、县直隶中书省,作为京畿直辖区,后改称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地域,还涉及今河南、江西、山东、湖北、浙江5个省部分县,今安徽为其西部地区。

此后300多年里,今安徽地区所属府、州、县一直统一在一个一级政区范围内。

清初建置承袭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南京为江南省。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

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三、安徽建省后的建置

安徽建省迄今300余年,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但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各级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变化很大。

清朝中后期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

安徽共设54个州县(4个散州、50个县),除砀山、萧县原属江苏省直隶徐州(后升为府)外,其余分属凤颍六泗道的有凤阳、颍州两府及六安、泗州两直隶州;属安庐滁和道的有安庆、庐州2个府及滁州、和州2个直隶州;属徽宁池太广道的有徽州、宁国、池州、太平4个府及广德直隶州,计涉及2个省9个府5个直隶州。

中华民国初期,废府、州、道,民国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境内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其余60个县还含民国南京政府期间分别划入江西、湖北省的婺源、英山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划入江苏省的盱眙县及由泗县分设的泗洪县。

民国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

1932年4月,实行首县制,全省分10个行政区。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因日军占领长江流域重要城镇,南北受阻,临时设置皖北、皖南行署区,行使省的权力,但规格比省小,后期又复置皖南行署,均为临时省级设置,省仍领导行署区,下领专区管县。

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

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

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

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省会驻合肥。

掌握:

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的基本概念、地域文化的概念、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一个概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的本义为化生、变化、造化。

“文化”一词连用出现则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含义是讲文治教化或以文教化,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涵义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个把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来并给它下定义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他认为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

最普遍的文化定义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义文化的概念,如《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就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体,就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区域分布,与历史上的自然区域、行政区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

地域内文化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文化的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内文化的分布状态与空间组合特征,地域之间文化的交融、渗透与整合,文化与地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态剖面,地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等。

三、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安徽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近来的考古发掘表明,安徽是一块早期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8年,在繁昌人字洞发现了距今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早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说明在数百万年以前,安徽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大批出土的新石期时代的文物遗迹,不仅表明当时的渔猎业、饲养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而且在出土文物中,石器的磨光、穿孔、角器的琢磨,陶器上的纹饰,也表现出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中,特别是在蚌埠双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史前时期最为复杂和完整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地区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对安徽地区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家学派,标志着安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西汉时期,安徽文化在继承道家思想和楚辞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发挥道家思想、同时兼采儒、墨、名、法等各家之长的《淮南子》一书,将道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产生了中国早期唯物主义的光辉著作,那就是安徽人桓谭写的《新论》,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学术思想之外,这一时期,安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典型的是东汉末年以庐江地区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长诗,代表着安徽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水平。

东汉末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均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呈自由解放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及其领导的建安文学集团,并造就了“慷慨以任气”的建安文学风骨。

这一时期,安徽地区进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都生机勃勃,出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特别是安徽的绘画艺术在魏晋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如曹髦、戴逵父子等的画作享有盛誉。

隋唐时期,由于安徽地区在先前经历的长期战争,加之远离隋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发展是有限的,除张籍、李绅、杜荀鹤等为数不多的诗人在文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之外,在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及绘画艺术诸方面则没有引人注目的建树。

由于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也随之南下,特别是皖南地区,远离战乱,这对安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宋期间,安徽一地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安理学,由图经发展而来的方志之学空前发展,文学领域成就卓著,出现了张孝祥、胡仔等较有影响的人物。

皖南地区尤其是皖南徽州成为安徽文化最发达地区,成为此后几百年我国学术文化的重镇。

安徽文化的再次兴盛是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形成了安徽两大文化的重心,即以桐城为中心的桐城文派、学派为主体的皖中之学或称之为江北之学,另一就是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南之学,由于其主要成就在经学方面,故又称之为皖派经学。

明中期以后,安徽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皖南的手工业、商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安徽人的文化创造性空前活跃,在科学技术以及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安徽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果,将安徽文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清朝后期,中国即将步入近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安徽文化,一方面传统的学脉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因子开始生成,具有鲜明的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在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安徽文化出现了从相对封闭的古典形态到接受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变。

安徽境域内古今、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志士,呈现出群星璀灿的局面,既有洋务运动的先锋李鸿章,又有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胡适与陈独秀,他们在继承安徽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安徽文化注入近代文明的精华,安徽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重点掌握:

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

安徽的三大文化圈:

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

一、安徽的三大文化圈

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一)淮河文化圈

1、淮河文化圈基本概况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

淮河文化圈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条件,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2、淮河文化圈基本特点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二)皖江文化圈

1、皖江文化圈基本概况

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现在皖江地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

2、皖江文化圈基本特点

(1)古皖文化源远流长

(2)皖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3)皖江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特点(4)开放创新意识浓

(三)徽州文化圈

1、徽州文化概念

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

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

2、徽州文化主要特点

(1)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

(2)徽州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二、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

安徽文化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

(二)安徽文化具有兼容性

(三)安徽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

(四)安徽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五)安徽文化具有开拓创新性

三、安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如何使曾有过辉煌和荣耀的安徽文化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为安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如何使安徽文化在得到很好传承基础上成功实现现代化转型,续写辉煌?

我们觉得传承和发扬光大安徽文化,可考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进一步挖掘安徽传统文化资源;

2、弘扬和发展安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不利因素;

3、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新文化;

4、努力构建安徽文化的时代精神;

5、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激活功能,利用文化发展区域经济;

6、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

 

思考与练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你所在地区历史沿革的大致情况。

2、何谓文化和地域文化?

3、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么?

各有哪些特点?

4、安徽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

5、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安徽传统文化?

6、实地参观并考察一些历史名胜、古迹或纪念馆、博物馆,深刻体会安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