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789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XXXX铁矿开发利用方案

 

XX省XX市XX铁矿

模拟开发利用方案

 

院长:

XX

项目负责人:

XXX

 

XX省XXX设计院

二O一二年十月

附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附件:

1、编制委托书

 

附图:

1、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1:

2000

2、Fe1号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及通风系统图1:

2000

3、Fe2、Fe3号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及通风系统图1:

2000

4、开拓系统水平投影图1:

2000

5、采矿方法图1:

200

6、第24勘探线剖面图1:

2000

7、第16勘探线剖面图1:

2000

8、第8勘探线剖面图1:

2000

9、第7勘探线剖面图1:

2000

10、第19勘探线剖面图1:

2000

1.概述

1.1编制目的

XX省XX市XX铁矿是XX市2009年单独保留矿山,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及进行矿业权评估,特委托我单位编制模拟开发利用方案。

1.2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XX省XX市XXX镇XX村东1.0km处。

行政上隶属XXX镇XX村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112°55′54″—112°57′54″,北纬38°53′20″—38°53′46″,面积1.8615km2,涉及1/5万图幅编号J49E007020,工矿区各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工作区拐点坐标

点号

地理坐标

3度带直角坐标

6度带直角坐标

1

112°55′54″

38°53′33″

X:

XXX198

Y:

XXX07316

X:

XXXXXX

Y:

XXX7600

2

112°56′27″

38°53′34″

X:

XXX202

Y:

XXX08116

X:

XXX460

Y:

XXX8400

3

112°56′27″

38°53′45″

X:

XXX542

Y:

XXX08118

X:

XXX800

Y:

XXX8390

4

112°57′54″

38°53′46″

X:

XXX543

Y:

XXX10208

X:

XXX870

Y:

XXX0480

5

112°57′53″

38°53′22″

X:

XXX6804

Y:

XXX10184

X:

XXX130

Y:

XXX0480

6

112°55′55″

38°53′20″

X:

XXX6798

Y:

XXX07323

X:

XXX030

Y:

XXX7620

矿区位于XX市北东45°直距25km处,运距43.5km;北西距108国道XXX镇及XXX铁路XXX车站运距24km,距XXX镇北东方向运距13km,有柏油公路相通。

北西距XXX高速公路XXX出口29km,交通十分便利。

见交通位置图1—1。

 

1.3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XX铁矿区地处XX台背斜五台山块隆的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之上,北与XXX河新裂陷之代县凹陷靠近。

区内海拔标高1080.40—1654.50m,相对比高574.10m,一般比高在200—350m之间,属中高山区,地形切割较强烈,沟谷纵横,植被较发育。

本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具冬季寒冷、春季风沙、夏季干旱、秋季多雨的特征。

根据XX市气象站资料: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8.4℃,最高气温为2005年6月22日41.1℃,最低气温为1955年1月6日-27℃。

霜冻期为每年10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为1.1m,无霜期为150天。

年平均降雨量为453.7mm,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

年最大降雨量706.6mm(XXX年),日最大降雨量101.8mm(1977年7月30日),时最大降雨量37.3mm(1994年8月3日),年平均湿度56%。

年平均蒸发量1848.5mm。

距矿区最近的河流为XXX河支流XXX河,位于矿区西部,距矿区5.5km,河床标高950m±。

区内风向表现为:

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风、东南风,冬春季风沙较大,最大风速22.0m/s,年平均风速2.3m/s,一般风力5—7级。

矿区北西部10km处有10kvXXX变电站一座,工业用电增容较为便利。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高梁、谷子、黍子和土豆等。

主要矿业经济为近年来掘起的铁矿采选业。

本区地震烈度为Ⅷ度。

1.4矿山开采现状

该矿山经XX省国土资源厅拍卖获得采矿权,于2008年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同年XX省XXX设计院为该矿编制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开采矿区东部333资源量,采用阶段平硐开拓,设1580、1540、1500、1460、1420、1380平硐,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于2010年3月获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目前为有证合法生产矿山。

1.5编制依据

1、编制委托书;

2、《XX省XX市XX矿区铁矿详查地质报告》中国XXX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2012.7;

3、《XX省XX市XX矿区铁矿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6、采矿许可证(XXX000810175)

2.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铁矿石产品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2.1.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势

2008年2月23日,以宝钢为首的中国钢铁企业谈判代表团被迫接受巴西淡水河谷的涨价要求,铁矿石进口价提高65%左右。

国际铁矿石连年大幅涨价迫使我国加快国内铁矿石的寻找、开采力度,来应对国际寡头肆意提价的局面。

2.1.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据钢铁行业统计2011年我国产粗钢量已达7.1亿吨,全年国产矿石量10.24亿吨,进口铁矿石已达到8.2778亿吨左右,占到世界贸易量的60%,超过日本,成为世纪第一大矿石进口国。

2012年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持续低靡,预计一段时间国内矿石市场有望回暖,目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在110美元/吨上下。

2.2产品价格分析

2.2.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我省被誉为煤、铁、铝之乡,铁矿资源比较丰富,铁矿开发也成为不少县区的经济支柱。

据钢铁行业统计,2011年全省铁矿石产量为4656.4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44%。

XX市境内铁矿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当地铁矿粉近三年平均价格在930元/t上下。

因此,该矿床的开发既可提供钢铁原料,又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有益的项目。

2.2.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随着我省钢铁企业整合工作的展开,及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平衡,今后一段时间铁矿石价格有望走高。

3.矿产资源概况

3.1矿区地质工作简况

2005年1月20日,XXX地矿工程有限公司在矿区西侧对Fe1号矿体进行了铁矿预查工作,进行了1:

2000地质测量槽探等工程,编写了《XX省XX市XXX镇XX铁矿区预查地质报告》,提交铁矿334?

资源量653万吨。

2005年4月经XX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文号为XXX国土资储备字[2005]054号。

2007年,XX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委托中国XXX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编制《XX省XX市XX矿区铁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及公开出让提供地质依据。

全区累计查明(122b)+(333)+(334)?

资源储量为321.51万t,平均品位TFe24.34%,mFe18.96%。

现保有(333)+(334)?

资源量为316.10万t,平均品位TFe24.37%,mFe18.98%。

2012年7月,中国XXX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为该矿编制了《XX省XX市XX矿区铁矿详查地质报告》,作为本开发方案的主要依据。

3.2矿区地质

3.2.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庄旺组、文溪组及新生界第四系。

一、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文溪组(Ar13w)

广泛分布于全区,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片岩、石英角闪片岩、绿泥角闪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绿泥片岩、磁铁石英岩等。

绢云母石英片岩:

岩石呈灰白色、局部灰黑色,裂隙面呈黄褐色。

鳞片状、中-细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45—65%)、绢云母(5—15%),其次为斜长石(2—10%)、碳酸盐、钙铝石

榴石等。

副矿物有锆石、榍石、磷灰石等。

局部地段含铁质矿物。

绿泥角闪片岩:

岩石呈灰绿-黑绿色。

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普通角闪石(30—65%)、斜长石(5—20%)、黑云母、绿泥石及少量石英、钙铝石榴石、绢云母、碳酸盐等。

沿裂隙面常见有少量薄膜状、浸染状的黄铁矿化。

绢云母绿泥片岩:

岩石呈灰白-灰绿色、浅绿色。

鳞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少量斜长石、石英、透闪石等。

石英角闪片岩:

岩石呈灰绿-黑绿色。

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普通角闪石(30—75%)、石英(15—20%)、黑云母、绿泥石及少量斜长石、钙铝石榴石、绢云母、碳酸盐等。

沿裂隙面常见有少量薄膜状、浸染状的黄铁矿化。

黑云母石英片岩:

岩石呈灰白-浅灰绿色。

鳞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30—65%)、黑云母(15—25%)、斜长石、绿泥石及少量石英、钙铝石榴石、绢云母、碳酸盐等。

沿裂隙面常见有少量薄膜状、浸染状的黄铁矿化。

黑云石英角闪片岩:

岩石呈灰-浅灰绿色。

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角闪石(30—50%)、石英(15—25%)、黑云母(5—15%)、斜长石、绿泥石及少量石英、钙铝石榴石、绢云母、碳酸盐等。

沿裂隙面常见有少量薄膜状、浸染状的黄铁矿化。

磁铁石英岩:

新鲜面为灰-灰黑色、钢灰色,裂隙面为黄褐色。

粒状变晶结构,条带—条纹状构造、块状构造。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45—75%)、碳酸盐(5—10%)、透辉石、普通角闪石、绿泥石、云母、铁铝石榴石、鳞灰石等。

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晶体密集相连分布形成磁铁条带,多个条带相间平行分布,条带间间距不大,条带之外的磁铁矿多呈它形粒状分布,粒径0.006—0.4mm,多小于0.2mm,长轴定向排列,断续分布,含量10—30%;还有少量褐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

是本区主要的含铁矿层。

二、新生界第四系(Q4)

主要分布于XX村一带及河床沟谷中。

岩性为黄色亚砂土、粉砂土、粉砂质粘土及残坡积、河床冲积物等。

3.2.2构造

矿区内地质构造特征是受区域构造所控制。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而且比较复杂,多期构造叠加是本区的显著特征。

一、褶皱构造

矿区位于探马石—金洞梁倒转向斜南翼次级构造中,即刘家庄—韩家湾倒转背斜的北翼,该倒转背斜轴面向NE11°—18°方向倾斜,倾角75°—85°。

XX北铁矿区即产于该背斜的北翼文溪组地层中。

二、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分布于矿区外,以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

刘家庄—赵家湾平移断层位于矿区北部,断距200m,但对矿区内出露的铁矿体无影响。

3.2.3岩浆岩

主要分布于矿区外的北东和南东部,岩性为变辉长辉绿岩、辉长岩、变辉绿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3.3矿床地质特征

3.3.1矿体特征

XX铁矿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

矿区主要出露3条铁矿体,由西向东编号为Fe1、Fe2、Fe3号,各矿体主要特征见(表3-1)。

表3-1各矿体主要特征一览表

矿体号

总长度(m)

标高范围

(m)

厚度(m)

TFe(%)

mFe(%)

备注

平均

最厚

最薄

平均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高

最低

Fe1

3230

1628-1060

7.50

21.50

1.45

28.96

33.97

24.38

20.82

26.42

18.25

Fe2

1280

1590-1245

6.79

14.49

1.98

28.74

30.09

27.24

21.02

22.76

18.92

Fe3

530

1646-1423

4.81

6.99

3.19

28.34

29.20

27.35

20.91

21.63

19.96

合计

2600

1646-1060

6.37

21.50

1.45

28.68

33.97

24.38

20.92

26.42

18.25

Fe1号矿体:

该矿体呈层状分布于矿区中部23—1线、2—28线,是矿区内的主矿体,向东西两侧均断续延伸出区外。

矿体由28条探槽和及28个平硐控制,矿体总体走向为78°±,倾向342—355°,倾角介于74—89°之间,局部直立。

地表控制出露长度3230m,厚度1.45~21.50m,平均7.50m,TFe品位24.38—33.97%,平均28.96%,mFe平均品位20.82%。

矿体埋深0—10m,赋存标高1628—1060m。

Fe2号矿体:

该矿体呈层状分布于矿区中部2—28线,Fe1号矿体的北侧,相距20—50m。

由14条地表槽探工程,和5个平硐控制,矿体总体走向为75—83°±,倾向342—356°,倾角介于80—89°之间,局部直立。

地表控制出露长度1280m,厚度1.98~14.49m,平均6.79m,TFe品位27.24—30.09%,平均28.74%,mFe平均品位20.92%。

矿体埋深0—8m,赋存标高1590—1245m。

Fe3号矿体:

该矿体集中分布于矿区东南部18—28线,Fe1号矿体的南侧,与之相距20—40m,向东侧延伸出区外,局部被第四系及采矿废渣覆盖。

矿体由6条探槽和及2个平硐控制,。

总体走向77°±,倾向340—353°,倾角介于64—89°之间。

地表出露长度530m,厚度3.19~6.99m,平均4.81m,TFe品位27.35—29.20%,平均28.34%,mFe平均品位20.91%。

矿体埋深0—10m,赋存标高1646—1423m。

各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出层位较稳定,其顶板岩性为角闪片岩、少量绿泥角闪片岩或绢云母石英片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片岩。

区内地层包括矿体受区域变质构造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弯曲,形成了一系列挠曲、褶皱,矿体的形态、产状受褶皱构造控制。

区内含矿层位整体是连续的。

从坑道地质揭露可以看出,从纵向比较,各个平硐的见矿厚度与地表的矿体相差不大,但局部品位变化较大。

从横向比较,局部矿体较厚的地段是存在褶皱的部位。

整体来看,地表与地下浅部的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各矿体的间距有变化。

Fe1号矿体为区内的主要铁矿体,也是本区规模和资源量最大的矿体。

3.3.2矿石质量

一、矿石的矿物组成

(一)矿石的矿物成分

1.矿石矿物

矿石中主要工业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铁矿呈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嵌布于岩石中,粒度一般为0.01—0.7mm,含量15%±,其次为褐铁矿、针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3.脉石矿物

氧化物类:

石英。

硅酸盐类:

绿泥石、黑云母等。

碳酸盐类:

方解石。

磷酸盐类:

磷灰石。

主要为石英,石英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与磁铁矿呈黑白条带状分布于岩石中,粒度0.05—2mm,含量45—75%,次为方解石、绿泥石、黑云母、磷灰石等。

经光片鉴定结果统计,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赤铁矿等铁矿物含量较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碳酸盐类(表3-2)。

表3-2矿物含量统计表

矿物

磁铁矿

赤铁矿

褐铁矿

黄铁矿

石英

黑云母

绿泥石

碳酸盐

合计

含量(%)

15

1

4

4

60

3

3

10

100

注:

1.黄铁矿中包括微量黄铜矿。

二、矿石结构、构造

(一)矿石的结构

区内矿石多为中-细粒变晶结构,条纹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

由磁(赤)铁矿与石英、碳酸盐等脉石矿物组成黑白相间的条纹条带状构造,组成条纹条带最常见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钢灰色、灰黑色的磁铁矿及赤铁矿,与呈灰白色、白色的脉石矿物石英等条带相间分布,界线十分明显。

(二)矿石矿物嵌布特征

1.金属矿物嵌布特征:

A.磁铁矿:

多呈条带或条纹状产出,晶体形态有以下几种:

a.呈棱角状碎屑嵌布,这部分颗粒主要因动力变质作用,由一个较大颗粒碎裂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晶粒被硅质重新胶结

b.呈自形晶粒状单晶均匀分布,颗粒粗细不等,与脉石矿物紧密互嵌。

c.呈不规则团块状或它形粒状嵌布,团块常为连晶,晶粒边缘有时被赤铁矿交代。

d.呈细粒针状、棒状浸染嵌布,这部分颗粒含量较少,主要分布于围岩。

B.赤铁矿:

交代磁铁矿而形成,多数交代不完全,两者呈连晶形成半假象矿,当交代强烈时则形成假象矿,但有时仍见有磁铁矿的骸晶被包裹其中。

C.褐铁矿:

褐色土状、薄膜状、脉状分布,多沿裂隙分布,与针铁矿密切分布,其中分布少量细小条状、粒状晶质针铁矿。

D.黄铁矿:

细小粒状,半自形晶,粒径多在0.01—0.03mm,少量达0.06mm左右,稀疏分布于磁铁条带中,局部见黄铁矿沿裂隙分布成脉状,脉宽0.06mm左右,组成脉体的晶体相对较大,达0.03—0.15mm。

E.黄铜矿:

半自形粒状,粒径0.03—0.35mm,多数小于0.2mm,多与磁铁矿分布在一起,交代磁铁矿,两者常共生或呈连晶。

2.脉石矿物嵌布特征

A.石英:

它形粒状组成集合体条带嵌布,粒径多在0.05—1mm,晶体紧密排列,形成浅色条带,一部分分布在铁质矿物粒间,条带中有部分粒状铁矿物与之互嵌,并且有的晶粒中常有微细粒铁矿物呈包裹体嵌于其中。

含量45—75%。

B.黑云母:

自形-半自形板柱状集合体,多与石英、铁矿物互嵌,矿物常不同程度发生褪色,颗粒边缘有时具铁矿物析出的暗化边。

少量为杂乱嵌布,局部发生绿泥石化。

C.碳酸盐:

不规则自形-半自形粒状、蠕虫状或脉状分布,多分布于铁矿物中及附近,少量分布于石英条带中,粒径0.05—0.3mm,其中分解铁质明显,有部分菱铁矿。

含量10%。

D.绿泥石:

片状,粒径0.02—0.15mm,稀疏分布,常在铁矿物条纹中分布。

含量3%。

E.磷灰石:

微量,自形晶粒状,但粒度细小,一般为0.02—0.1mm左右,呈包裹体嵌布于石英中。

含量1%。

F.石榴石:

它形粒状、裂理较发育,晶粒中常包裹较多细粒铁矿物,与石英等脉石或铁矿物互嵌。

三、矿石的化学成分

经本次资源量估算,铁矿体TFe品位在24.38—33.97%之间,平均品位28.68%;mFe品位在18.25—26.42%之间,平均品位20.92%。

本次工作引用XX北普查区的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结果,铁是矿床中主要有益元素,有害元素主要为S、P、SiO2等,其中S含量0.003—0.58%,平均0.15%,P含量0.041—0.078%,平均0.05%,SiO2含量40.90—61.14%,平均48.24%,从以上可知,S、P含量较低,对矿石的采选影响较小,SiO2含量与mFe含量呈负相关,SiO2含量的增加会影响矿石的质量及选矿工艺。

无共生、伴生有益矿产。

铁矿体样品分析结果(表3-3)。

表3-3组合分析结果统计表

元素

SiO2

Al2O3

TiO2

CaO

MgO

S

P

Au

Ag

平均含量(%)

48.24

0.62

0.20

2.62

1.65

0.15

0.05

<0.07

3.48

根据组合分析结果,计算得(CaO+MgO)/(SiO2+Al2O3)=0.09,

属于酸性铁矿石。

物相分析:

本区铁矿物主要为磁性铁(mFe),其含量与全铁(TFe)的含量正相关;硫化铁(sfFe)在区内铁矿体中不均匀分布;碳酸铁(CFe)、硅酸铁(SiFe)的含量由深部向地表有变小的趋势;赤褐铁(OFe),含量相差不大。

3.3.3矿石类型

从以往物相分析结果看,地表与地下的赤褐相铁含量相差<5%,

说明本区氧化带不发育,其厚度较薄,几乎没有氧化矿与原生矿之分。

地下的赤褐相铁含量较大,可能是裂隙水较发育的原因所致,并且随着裂隙水的发育情况矿体的氧化程度均有所变化。

一、矿石的自然类型

根据矿石中所含主要脉石矿物的种类,本区铁矿石为石英型磁铁矿石。

石英型磁铁矿石: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少量碳酸盐、绿泥石、黑云母等,铁矿物为磁铁矿、少量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

二、矿石的工业类型

本区铁矿石TFe平均品位28.68%,mFe平均品位20.92%,有用铁矿物为磁铁矿,为贫铁矿石,需经过磁选加工方可利用。

(CaO+MgO)/(SiO2+Al2O3)<0.5,为酸性铁矿石。

且mFe/TFe<85%,为弱磁性铁矿石。

故本区矿石的工业类型为弱磁性需选铁矿石。

3.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4.1水文地质

一、矿区水文地质

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以及地形地貌单元的基岩山(变质岩)区,即基岩裂隙水区,区内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形起伏大,切割强烈,标高一般介于1170—1720m左右。

(一)地表水体

XXX河是矿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东支从矿区流过,该河流属XXX河一级支流,汇水面积约190km2,河流长度约15km,汇水区域沿XXX河两侧分布,西界在1087高地至五峰山一线,东界沿紫荆山—鹰愁梁—露头山分布,南界达到石地坪一带。

近期由于上游地段铁矿的不规范开采、选矿废水的无序排放,使XXX河流量变幅加大,2006年4月8日上午,用浮标法测得XXX河流经矿区最近点的流量约为65l/s。

经采水样分析得:

PH值8.15,属弱碱性、冷水、低耗氧、极浊的HCO3—Ca·Mg型水。

矿区内冲沟不发育,仅分布于XX村一带,多呈南北向展布,有利于雨季地表水排泄,沟内无泉水出露。

矿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除少部分渗入地下外,大部分沿冲沟处排泄,然后汇入XXX河。

XXX河属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最低标高1080m。

(二)矿区含水层类型与分布

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太古界石咀群文溪组变质片岩含水岩组,包括角闪片岩和绿泥片岩两种岩层,其次是矿区南侧存在少量的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岩组。

按分布及成因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现代河流冲洪积类砂卵砾石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等3类。

1.砂卵砾石含水层(Ⅰ)

XXX河主河底部现代冲积层含水层段主要由砂砾石及细砂层组成,厚5—15m。

卵砾石母岩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绿泥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

粒径0.1—150mm,最大粒径约1000mm,呈次棱角状、浑圆状。

属矿区内主要含水层。

矿区内无井泉,仅在矿区东部(界外)550m外有维一的一处泉水点,2007年5月下旬用体积法测流,泉水流量0.5l/s,未作水分析,但与相邻7.5km的郭家庄铁矿属一种类型,据郭家庄铁矿2006年5月采集的水样分析:

PH值8.12,属弱碱性、冷水、低耗氧、HCO3—Ca·Mg型水。

该含水岩组面积约0.1km2。

2.基岩裂隙含水层(Ⅱ)

经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岩石表面多呈碎块及土状,一般厚0—20m,风化层底界标高一般为1100—XXXm,据相邻铁矿资料,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50L/s·m。

平均渗透系数0.1187m/d。

属弱富水性含水层。

经采样分析得:

PH值为7.05,属偏碱性、冷水、耗氧中等、透明、纯净的HCO3—Na型水。

风化层底部的新鲜岩层段岩性由黑云母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石榴角闪片岩、磁铁石英岩等组成,基岩裂隙多被高岭土、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所充填,仅少量未充填的裂隙形成含水裂隙,基岩裂隙一般局部发育。

据全区7个钻孔的简易水文观察资料,基岩大部分地段渗漏轻微,相比较渗漏严重层位位于云母石英片岩及磁铁石英岩段,据相邻矿山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基岩构造裂隙段最大涌水量0.6821L/s,平均渗透系数为0.05765m/d。

属弱富水。

基岩裂隙含水岩组面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