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5949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中山大学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ppt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duetoPhysicalDiseases,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温盛霖,第一节概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是由于除中枢神经系统(脑)以外的躯体疾病直接导致脑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类精神障碍。

临床主要表现,1.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脑衰弱综合征)或行为障碍2.临床诊断包括主要精神病理综合征和导致精神障碍的躯体疾病的诊断,病因,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由其他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促发而成。

1.继发于全身性大脑外躯体疾病或障碍;2.性别、年龄、遗传因素、人格特征以及既往神经精神病史等可能影响精神障碍是否发生;,3.心理因素如应激状态。

长期的心理矛盾等可能削弱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4.环境因素和居住拥挤、环境嘈杂、潮湿、空气污染等为促发因素;5.生物学、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发病机制,1能量代谢障碍:

供给不足;2.中枢神经系统缺氧;3毒素物质作用中枢神经系统;4躯体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

内分泌疾病与维生素不足等;5对外源性有害因素发生应激反应;6中枢生化改变导致神经递质的改变;,临床共同特点,1精神症状一般多发于躯体疾病高峰期;2精神症状多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3精神症状多具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及随着躯体症状的轻重而多变;4病程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及处理是否得当;5患者多伴有躯体和(或)神经系统的病理体征及实验室的阳性现。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

(一)症状标准1、通过病史、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发现躯体疾病证据2、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躯体疾病相关,并至少有下列1项:

(1)智能障碍

(2)遗忘综合征(3)人格改变(4)意识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5)精神病性症状(6)神经症样症状(7)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者不典型表现3、无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足够证据(如酒精或者药物滥用,应激因素)

(二)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三)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病有关(四)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等,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区别,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多在躯体疾病的极期出现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不像有些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那样具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3、部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与功能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往往不典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依据,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并已有文献报导该躯体疾病可引起精神障碍。

2有证据显示躯体疾病导致精神障碍,如躯体疾病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

3有不典型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如患者在老年时才出现类分裂样症状,或抑郁症状伴不常见的症状,如幻嗅或幻触。

治疗原则,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

对精神症状的治疗(抗抑郁和燥狂、治疗精神病性症状、控制兴奋躁动)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护理包括安静、安全的环境和防止意外发生等。

第二节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一、病因由于各种细菌、病毒等为病原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全身感染,进而所产生的精神瘴碍。

二、发病机制细菌、病毒的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影响;感染所导致的水电解质、能量代谢紊乱、CNS缺氧、应激等。

三、临床表现1、急性期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意识清晰度下降、如嗜睡;意识范围狭窄;谵妄状态等。

意识障碍多出现高热,而程度随体温的变化而加重或者减轻。

意识障碍有昼轻夜重的特点等。

(2)精神病性症状感染患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思维联想方面障碍等精神病症状。

幻觉以视幻觉、听幻觉多见,内容较为固定。

(3)行为紊乱、欣快、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等。

2、感染后期或恢复期精神症状

(1)神经症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焦虑、疑病综合征等神经症综合征表现。

(2)人格改变主要发生在儿童患者。

表现行为模式改变。

四、常见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碍2.伤寒所致精神障碍3.病毒性肝炎所致精神障碍4.肺炎所致精神障碍5.疟疾所致精神障碍6.HIV感染伴发精神障碍,诊断原则,

(一)症状标准1、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有明显的感染历史3、在体检或者细菌学检查中可以发现与感染相关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所见

(二)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三)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原发性感染有关(四)排除标准:

与意识障碍其他病;分裂症,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原发感染性疾病,并积极寻找原发的躯体疾病。

2、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可加重躯体疾病的症状。

所以治疗要双管齐下,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控制精神症状。

临床用药需谨慎,尤其要注意肝肾功能损害、水电解质紊乱和精神药物及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3、支持治疗4、加强护理,第三节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由内分泌障碍引起该内分泌功能亢进或低下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障碍随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而改变。

(一)甲状腺功能异常1.甲状腺功能亢进:

早期、常伴有精神兴奋性增高的症状。

随病情加重,多表现为类躁狂样症状。

少数病人也可伴随淡漠,类似躁狂抑郁症;也可出现幻觉、妄想状态。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约40%以上的粘液性水肿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反应性、兴奋性和警觉性降低为其特征。

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以谵妄、痴呆最为常见。

痴呆为慢性进行性。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又称柯兴氏病。

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高,一般为5070%。

抑郁是最为常见的精神症状,其次是偏执状态,少部分病人可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的痴呆表现。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又称阿狄森病。

大多数的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

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抑郁、淡漠、缺乏主动性,也可为易激惹或焦虑。

有部分病人可出现周期性的幻觉、妄想状态。

(三)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精神症状,第四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结缔组织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出现精神障碍者约占2030%。

本病以女性多见,青壮年发病。

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者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可伴有人格改变的智能障碍和记忆障碍。

部分病人可出现类似躁狂抑郁症样的表现,少数病人可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

(二)系统性硬化症伴发的精神障碍(三)白塞病(眼-口腔-生殖器三联征)伴发的精神障碍,第五节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肝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又称肝性脑病、肝脑综合征,是由肝脏疾病所引起的肝功能不全而出现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病。

按起病的缓急可将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慢性与特殊型三种类型。

急性者最初出现多语等症状后很快出现昏迷(肝昏迷)。

慢性者最初为嗜睡,记忆与计算机能力降低,逐渐发展至痴呆。

特殊型者与慢性者相似,但症状常反复发作。

(二)心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又称心性脑病、心脑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的心脏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心性脑病的发生与脑供血不足有关。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易激惹等类似神经衰弱,意识障碍,或情绪低落,或出现幻觉妄想,个别病人会出现木僵。

(三)肺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又称肺性脑病、肺脑综合征。

在早期,病人在出现意识障碍之前,常有脑衰弱症状。

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间歇性的意识障碍,由嗜睡逐渐发展至朦胧状态、谵妄状态、甚至出现昏迷。

意识障碍是肺性脑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

在意识障碍的过程中,病人常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样的症状,也可表现为类躁狂症样症状,少数病人的精神症状类似癔症发作。

(四)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又称肾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所致精神障碍。

初期,主要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幻觉、妄想状态,或类躁狂样症状,或抑郁状态。

慢性肾功能障碍者可出现记忆减退、智能障碍。

随着肾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精神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常常是伴随发生。

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精神障碍2、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神经衰弱、谵妄、幻觉妄想、癔症样发作等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