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488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毛概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选择题.docx

《毛概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选择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选择题.docx

毛概选择题

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C.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B.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A.公有制经济(√)B.合作经济()

C.私营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

6.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A.更要注重质的提高(√)B.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C.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7.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8.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

A.运行方式()B.调控方式()C.经营方式(√)D.管理方式()

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合作制()B.股份制(√)C.集体所有制()D.全民所有制()

10.按劳分配是()

A.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B.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C.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D.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13.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B.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14.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A.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B.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C.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D.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15.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

A.实施依法治国方略()B.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6.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A.新农村建设的条件()B.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C.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D.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17.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时间是()

A.20年()B.15年(√)C.10年()D.25年()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

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D.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国有经济(√)

C.合资和合作经济()D.集体经济(√)

4.公有制经济是()

A.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B.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D.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资产在数量、规模和比重上占优势()

B.国有经济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0分)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D.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7.股份合作制()

A.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B.是一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C.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D.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集体经济()B.私营经济(√)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9.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D.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10.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是()

A.科技发展水平低的结果()

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11.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

A.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B.理顺分配关系(√)C.完善分配制度(√)D.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A.失业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3.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所谓“新”,就在于它()

A.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B.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1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A.管理民主(√)B.分配公平()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15.建设创新型国家()

A.科技是关键(√)B.经济是保障()C.人才是核心(√)D.教育是基础(√)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选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A.工农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多党制()D.多党合作制()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邦联制()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D.民主自治()

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政治协商()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D.依法治国(√)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B.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8.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A.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B.基础()C.性质()D.主要内容()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B.人民当家作主(√)C.权利制衡()D.多党合作()

10.“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

A.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D.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二、多选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

这是因为()

A.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B.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C.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很尖锐(√)

D.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2.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

A.组织关系的领导()B.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C.政治原则的领导(√)D.政治方向的领导(√)

3.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

A.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各()

C.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D.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权力制衡()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

5.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

A.国家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D.政企是否分开()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7.实行村民自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A.民主决策(√)B.民主选举(√)C.民主监督(√)D.民主管理(√)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违法必究(√)B.执法必严(√)C.有法必依(√)D.有法可依(√)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其核心是()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0.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

A.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标志()

B.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

C.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选题

1.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

A.有理想(√)B.有文化()C.有道德()D.有纪律()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A.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道德建设()

4.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社会主义()D.实现大同社会()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C.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的问题()

6.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A.社会公德()B.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民族精神(√)D.思想道德()

7.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

A.科技()B.发展()C.创新()D.教育(√)

8.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团结——批评——团结()

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9.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

A.民族虚无主义()B.批判地继承、发扬(√)

C.完全吸收()D.文化复古主义()

1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创新(√)B.集体主义()C.与时俱进()D.共产主义()

11.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C.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同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

A.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坚持以德治国方针()

C.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选题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B.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C.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B.爱国主义(√)

C.团结统一(√)D.爱好和平(√)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

A.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

A.有道德(√)B.有文化(√)C.有纪律(√)D.有理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体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B.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

C.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民主法治()

D.坚持科学发展()

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C.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发展和谐文化()B.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8.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加强思想文化建设(√)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发展经济()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坚持改革开放(√)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

A.《共产党宣言》(√)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全世界和谐》()D.《论十大关系》()

11.“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陈云()B.邓小平()C.周恩来()D.毛泽东(√)

12.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A.保障()B.创新()C.发展(√)D.管理()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民主法治(√)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第一次把“和谐”写入我国现代化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党的文件是()

A.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B.中共十三大报告()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二、多选题

1.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著作是()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

B.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

C.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

3.和谐社会就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