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引起高校强烈反响.docx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引起高校强烈反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引起高校强烈反响.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引起高校强烈反响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引起高校强烈反响
(一)清华大学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宣传情况及反响
4月26日晚,由清华大学师生创作并排演的,以“两弹”元勋、清华校友邓稼先为主题的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在新清华学堂隆重首演。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同期启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出席仪式并观看演出。
连续三天的首次公演《马兰花开》场场爆满,高涨的热情造成清华园里“一票难求”。
催人泪下却又令人奋进的精彩故事、演员们极富感染力的现场表演、兼具艺术性与创新性的精致舞台,使观众席中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5月17日~19日,《马兰花开》将在校内继续公演四场,成为弘扬清华精神、传承校园文化、鼓舞清华学子为“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有效载体。
1.《马兰花开》宣传情况
《马兰花开》在创作之初就一直注重宣传工作,从2011年10月创编工作启动后,就不断通过清华新闻网、校报《新清华》、清华电视台等校园宣传阵地开展话剧创编工作的宣传报道,从创编团队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作采风,到校党委书记胡和平看望剧组同学;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调研话剧创编工作,到校党委书记胡和平调研剧组集训„„《马兰花开》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动态地展现给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
据不完全统计,《马兰花开》在前期创作过程中通过校级媒体进行各类新闻宣传报道达10余次。
另一方面,从话剧2011年启动到正式上演,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及时跟进宣传话剧的最近进展,针对创编团队推出系列专访,发布在校内网站上,使话剧在上演前就在师生中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同时,通过在网络建立专题网站、在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区布置定期展览等方式,对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引导同学们回顾老一辈科学家们卓越贡献,得到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为增强宣传效果,还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与表达方式,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活动,相关线上活动一度成为人人网全站热门话题头条。
4月28日,清华新闻网开设“校园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专题,并在新闻网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专题引导图,截至5月15日,该专题一直不断更新,从首演的新闻报道到精彩剧照,从师生校友的观后感到创作团队的手记,从媒体的相关报道到话剧的介绍,专题全面生动地对《马兰花开》一剧进行了宣传报道,共发布稿件19篇。
5月10日出版的校报《新清华》头版头条报道了《马兰花开》首演的消息,并在“核心报道”版面以《<马兰花开>背后的故事》为题,对话剧从内容到创作过程,从反响到意义进行了2个整版的报道,在“清华视觉”版面进行了题为《马兰花开为祖国绽放》的1个整版图片报道。
《马兰花开》演出期间,清华电视台对演出进行了3-4次实况录像,对首演首场和校友专场演出进行了新闻报道。
清华电视台还派出学生记者对《马兰花开》的排演过程进行了跟拍,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3部话剧的宣传片,通过电视台进行多次的播放宣传。
此外,清华电视台还逐步推出了3期话剧主创、主演的访谈节目,有关话剧排演过程的纪录片也正在制作中。
4月28日,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精心准备了4000余字的新闻通稿,生动翔实地介绍了《马兰花开》首演的情况、师生的反响以及话剧创作背后的故事,并将新闻通稿推送给20余家媒体记者。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话剧成功上演后,许多党支部、团支部也以组织党支部生活、团日活动等形式,围绕《马兰花开》展开学习和讨论。
5月9日,“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全校性集中主题团日在学校第三教学楼举行。
许多团支部将邓稼先生前的同事、话剧主创团队成员等邀请到主题团日上,与同学们分享老一辈科技楷模身后更多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在对“中国梦”的深层体会中提升人生境界,坚定理想信念。
2.《马兰花开》演出反响
清华大学91岁高龄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40多名院士观看了首演。
作为与邓稼先相交甚厚的同乡及挚友,杨振宁说,邓稼先的故事非常感人,很高兴看到表现邓稼先科学报国的话剧在清华上演,这对于青年学生非常有教育意义。
今年75岁的清华大学核研院安继刚院士说,“过去那个年代科研条件差、环境苦,科研人员更多的是靠着一种精神,支撑着他们走过来的,在高校推动这个活动对教育青年大学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表示,以文艺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
已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学生艺术团话剧队一直活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线和文化育人的过程中,《马兰花开》的创作得到全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剧本经过清华师生集体创作,经过20多次修改和再创作,特别得到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先生和邓稼先好友杨振宁先生的大力支持。
《马兰花开》生动呈现了邓稼先成长成才、以身许国的壮丽生命乐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艺术魅力感染人、吸引人、教育人,是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的又一次传承、弘扬和升华。
学校要广泛开展话剧展演活动,充分发挥《马兰花开》的教育作用,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
导演李欣凌说“《马兰花开》正是给场下的观众带来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沟通,
给他们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感染。
我觉得干净地、纯净地、认真地、努力地、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岗位去为祖国做一些事情,祖国才能够强大,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邓稼先扮演者、新闻学院博士生梁植谈到饰演角色的体会时说,邓稼先的中国梦很简单,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让中国人拥有能捍卫国家和平的武器。
通过排演《马兰花开》,对自己的“中国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就是要在自己所学领域做出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电子系本科生赵旭表示,看完话剧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邓稼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清华人的楷模,为了国家发展,他不计名利,长时间隐姓埋名。
通过观看演出,现在自己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如何实现心中的“中国梦”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一位物理系的女同学说,剧中有四次出现邓稼先小时候的梦想,邓稼先的梦想传递出一种正能量,而邓稼先的整个生平事迹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梦:
从孩提时的稚嫩,到青年时期的受压迫至于反抗,再到留洋攻读最后回国报国,是一代人梦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梦想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激励一代人的中国梦的典范。
水利系大三的薛同学说,每次想到我们国家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历程都会十分感动。
剧中有两个场景十分感人:
当邓稼先刚刚回国却因为工作不得不与妻子分开到戈壁荒漠时,那个场景十分心酸;另外,在最后的大事记中,邓稼先的事迹直到1982年才解密,他不为人知那么多年,也让人心生敬意。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邓稼先他们靠着毅力一直奋斗着。
而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国家变得强盛,我们这代人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4月27日,校友专场招待演出结束后,老校友们纷纷走上舞台,他们一致对《马兰花开》给予充分的肯定。
邓稼先多年的同事、清华大学1963级工程力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力303班金其杰老学长赞赏地说:
“话剧《马兰花开》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我觉得这个剧本编得不错,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邓稼先、可信的邓稼先。
”
当晚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上,许多同学连夜发表感言,纷纷就邓稼先的事迹展开了思考和讨论。
一位同学说:
“《马兰花开》,绝对是一部值得每个清华人去
看、去体会、去为之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话剧。
”一位同学说:
“《马兰花开》有泪点、笑点,还有萌点,绝对的视觉盛宴,绝对的情感碰撞,绝对的精神大餐!
”这样朴素真挚的话语,足可见《马兰花开》给广大清华学子带来的冲击和思考。
3.《马兰花开》观后感(6篇)
忆老邓
——话剧《马兰花开》观后感
清华大学1963级力303班毕业生金其杰
2013年4月27日下午,清华校友会组织毕业50周年的校友在新建的新清华学堂内观看话剧《马兰花开》。
听说新清华学堂修得非常气派,音响效果也很好,想进去体验一下。
话剧《马兰花开》演绎的是清华校友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与氢弹过程中的事迹。
我们曾在邓稼先的领导下工作过许多年,因此对他的音容笑貌、为人处事非常熟悉,深怕编导人为地拔高美化他,把他写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打算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就走(此前我们也看过一些写他的文艺作品,但往往叫人看不下去)。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自己似乎慢慢地融进了剧中,一直看到了终场。
感到剧本编得不错,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邓稼先、可信的邓稼先。
文艺作品固然需要必要的集中、剪裁与提炼,但这些都应以生活的真实为依据,不能为了某种目的杜撰情节,把“假的”当成“真的”,其结果必然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让人感到受了愚弄。
1963年7月,我们班有6名同学,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力303班毕业后被分到了二机部九所。
那时理论部尚未成立,九所只有一个研究室叫一室,邓稼先是室主任。
第二年春天,14号楼建成后成立了理论部,邓稼先任主任,周光召、周毓麟等为副主任。
理论部成立之初,除少量专家与部分50年代毕业的技术骨干外,最多的是62、63、64年毕业的年青人。
如像剧中所显演的那样,全所充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急于要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力量的激情。
其实我们到九所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最多只赶上了一个尾巴。
当时最急迫的任务是要突破氢弹原理、完成氢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赶在法国人之前炸响我们自己的氢弹。
如果说原子弹设计还多少有些苏联专家留下的残缺不全的资料可参考,那氢弹则从无到有完全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实现的。
我们能参与这一过程真是莫大的幸运,如剧中人说的“做成了这件事就是死也是值得的了”。
话剧《马兰花开》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我们与老邓(不论他是理论部主任或后来成了九院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我们从来都叫他老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专家与一般科研人员的关系,但更是同事与朋友的关系。
与他相处不需客套、没有拘束和顾虑,可以在他面前大胆地说出你想要说的话。
在这里我举几件亲身经历的事说说,从中可看出他的为人为事。
六十年代末,一次老邓带队去院部交方案,坐的是空军的专机。
那专机其实是一架航测用的飞机,机仓内一个座位都没有,临时搬进了几个沙发让王(淦昌)院长、老邓与科工委二局的领导们坐,我们几个年青人则席地而坐甚或席地而卧。
因西宁天气不好飞机无法降落,只能在兰州过夜。
下机后我们去逛商店,想买一付军棋在机上打发时间。
正要付钱时老邓看见了,他二话不说就把钱付了,第二天在机上还和我们一起下棋。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许多年青人到了“当婚当嫁”年龄,但单位住房十分紧张,一套房子要住上两家甚或三家。
我被安排住进了与老邓同一套房中:
他住两间,我住一间。
那是文革期间,老邓已是院长,院部北京两边跑。
老邓夫人在干校,偶尔才回来几天。
两个孩子在外地插队,无人做饭。
他中午晚上吃食堂,早上啃面包。
有时面包放的时间长了都发霉了,就让我们帮他“处理处理”,我们只能把霉的部分去掉后烤一烤再给他吃。
我母亲每天晚上给他烧一暖壶开水,放在入门的桌上待他回来使用。
1971年夏,杨振宁先生要来老邓家看望他们夫妇。
在我印象中,之前他们已见过一次,但是在宾馆中见的,这次可能是杨先生提出要看看他们的家,所以就把我给“赶”了出来。
房子让出来后,往内搬了几张沙发,可能还有地毯,算成了一个会客室。
那天杨先生是晚上来的,请他吃“冰镇”西瓜,但那时哪有冰箱,只是把西瓜泡在自来水中而已。
好在70年代时北京自来水可能是地下水,所以倒是很凉的。
相当长的时间内计算能力不足是九所的一大困扰,老邓对此当然十分清楚,也十分着急。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已有些单位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性能较高的计算机。
我们很想了解些情况,于是老邓带着我们去了石油部在涿县的物探局,他们刚进了两套系统。
一共去了六七个人,当时九所没有面包车,只有一辆苏联产的老旧的嘎斯69吉普车。
我们让老邓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因为那个坐位稍软些,我们则坐在车后部两排相对的长条凳上。
那时北京到涿县的路况很差,车虽然走得不快,但仍颠簸得厉害。
现在想来其实此时老邓已经有病在身了。
从涿县回到北京已很晚,至少晚上八、九点钟了,没有吃晚饭,于是老邓让司机把车直接开到了西四丁字路口的一家小吃店,请大家吃了一顿馄饨与包子后再回的家。
老邓过去已很多年了,但凡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会对他留下深深的记忆。
母校校训中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老邓就是一个“厚德”之人。
感谢话剧《马兰花开》的编剧、导演与演员们的辛勤劳动,塑造了一个让人认可的邓稼先!
没有比真实更令人震撼
——记《马兰花开》校友专场
清华大学电视台主编,《马兰花开》总编剧覃川
4月27日下午是《马兰花开》校友专场。
在演出中,笑声和掌声都明显比前两天要少,所以一直担心这出剧作能否得到他们的认可。
没想到,当演出结束后,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却突然降临。
当时作为主持人的陈旭老师临时提议,邀请曾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的校友们上台。
在观众们的期待中,近20位老校友陆续走出。
尽管时间有限,他们对当年事业和情怀的回忆,仍旧赢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其中还有邓稼先的几位同事,他们用朴素的例子,给大家展示了邓稼先对生活的热爱和那种纯粹高尚的人格魅力,更是让现场观众高声喝彩。
他们几乎一致对《马兰花开》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这部剧作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那段伟业,让他们触景生情,重温往事。
他们也热情赞扬全剧的艺术水平和同学们的表演。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心潮澎湃。
这些或许无名的英雄们,大多连校友会的老师也不知道他们的姓名,许多彼此之间也并不熟识,今天是第一次才知道对方——是共同的母校让他们相聚在春天的清华园,更是《马兰花开》让他们站上这方舞台。
当听到他们不断对同学们说着“谢谢”,我忍不住对他们说:
“是我们该谢谢你们!
”当听到他们称赞这部剧“演得好”,我觉得比其他任何人的肯定都更加值得我们骄傲。
特别是有位邓稼先多年的同事(事后得知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力303班金其杰学长),非常认真地说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邓稼先、可信的邓稼先”——那一瞬间,我的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
而参加演出的同学们,许多都热泪盈眶。
小高、小辣椒,更是在十多分钟里一直泣不成声;希希也在不停地擦拭着满面的泪流。
是为了学长们而自豪?
还是看到自己饰演的英雄突然站在身边而激动?
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这一幕他们会永远铭记,会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在重要的抉择时刻不断涌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
现实中的生活尽管平凡而琐碎,但有价值的生活本身,一定比艺术的加工更加令人震撼。
哪怕从纯粹的审美意义来看,真实的力量也无与伦比!
背景链接(人人网上部分留言):
吴昊:
老学长说我们演的很真实,我就受不了了。
虽然书上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好像从来没有从心理上接受过,今天几位学长都认可了,就没有了防线。
章泽天:
深深被感动„„也觉得今天是最有意义的一场,因为那些隐姓埋名工作的人就在我们身边。
陆一:
能目睹活生生的真英雄,还能受到他们直接的激励,实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
据我所知在欧洲、日本还有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早已没这福分,失了元气了!
真实就是正能量。
吴昊:
第二次见小辣椒哭的如此伤心,整个妆都花了。
估计连她自己照镜子都认不出来了吧。
张可:
没有比真实更令人震撼。
而且,我相信,上台的,仅仅是昨天观众中参与过两弹一星研制的校友的一部分。
覃川:
回复张可:
校友会一直想弄清楚校友中到底有多少人参加过两弹一星,但许多情况根本无从查起。
不少人就像剧中小高和小辣椒一样在毕业时分手,但却未能再相逢。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
57天,马兰花开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马兰花开》制作人之一倪杰
3月3日到4月28日,57天。
57天,可以只是极平凡的半个学期,也可以做成一件注定极不平凡、可以久久为之铭记和骄傲的事。
很难用文字去描述这57天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可以称之为执着、信念、理想、责任,又或者,叫做奇迹。
57天前,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够想象57天后可以这样呈现《马兰花开》。
然而,它却真实地发生了。
共同缔造这一奇迹的有很多人,其中既有科协和学校的领导老师,也有外请的导演团队,更有关心支持我们的社会各界。
而此刻,我却特别想对这一奇迹最直接的呈现者和缔造者,一个注定光荣的团队,道一声:
真心地为你们骄傲,清华的同学们!
首先,是演员。
全剧演员共28名(后来又新补充了9名推景片的同学),其中话剧队员14名,招募演员14名。
演员团队的诞生是极为艰难的。
由于剧目的排练强度极大、业务要求又高,对参演同学的时间、水平、态度、毅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谁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坚持到最后?
谁能站出来扛起这部话剧?
第一时间,话剧队的14名同学加入到了剧组之中。
但,这也已是话剧队的极限。
曾有更多的话剧队同学申请加入,然而因为学业压力太大,最终被我们婉言劝离。
14人,只有总需求的一半。
怎么办?
我们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和深深的无力。
3月2日的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一个个打电话,一个个联系。
找研究生、找大四、找文科院系、找高年级学生干部„„随即,艺术团各队行动起来了,各院系团委行动起来了,艺术团许久未曾露面的研究生老团员行动起来了„„一位位同学挺身而出,一个个姓名开始闪耀。
终于,到了开始排练时,28名演员全部到位。
这28名同学,注定要创造奇迹。
57天,似短还长。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曾有连续57每天4-12小时重复做同一件事的经历,这其中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未曾投入其中的人所难以想象的。
更何况,其中还有一半的同学之前没有话剧基础,却要在这短短的57天里迅速成长为一名能与这部剧相匹配的优秀演员。
而且,还要兼顾好学习这一主业。
奇迹,就在样的不可能中,开始发生。
于是,我们看到,同学们在吃饭时也在揣摩人物背诵台词,为了演好哭戏不惜承受极为严酷的特训,排练间隙一有时间就翻开专业课本,半天之中重重倒地20余次只为演好摔倒,感冒严重到几乎说不出话来到了台上依然声音洪亮,骨折了脚崴了依然坚持上场绝不放弃,推景片的演员在没有照明没有参考没有视线的情况下一遍遍用记忆去精确走位„„特别是当4月21日我们面临很大困难时,所有人都行动起来、献计献策、自发苦练„„所以,当所有演员深深鞠躬谢幕的那一刻,当所有景片翻转过来“18罗汉”带着腼腆笑容向大家挥手致意的那一刻,我们怎能不热泪盈眶?
在话剧圆满落幕的此刻,我们也忘不了武文博、张正皓、聂子潇、闫皓白、刘慧凝等在前期长期参与话剧排练,最终由于剧目调整、工作需要以及毕业等原因无法上台的同学们。
你们,同样是英雄。
然后,是工作人员。
对你们,我难以用“赞美”这样的字眼,只能用百味杂陈的拥抱。
是你们,从2011年的夏天开始,一直奋斗到今天。
没有欢呼声,没有掌声,却默默地撑起了整个剧组。
德阳从剧目策划的第一天起,就配合覃川老师担纲剧本创作的重任,历时一年多,前后十余版,为剧本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梦然牵头剧务,管工作人员、管后勤保障、管信息联络,千头万绪,常常要顶着各方的压力和误解,默默吞下苦涩继续前行;黄禹牵头演员组织,一次次为了争取同学的利益而喜、而怒、而哀、而乐,为了应对同学们不可抗拒的请假,愣是学会了从演员到景片的各大工种,以便随时替入;子潇当了演员,又被撤下作为主要工作人员,他只是笑着说“好的倪老师”;还有太多的人为了这部剧而默默奔忙,灯光、音响、麦克、服装、化妆、后勤、剧务、多媒体„„最终,你们只是在掌声背后留下了匆匆奔忙的背影。
全剧现场执行工作人员中,共有我校同学35名。
你们,是扛起《马兰花开》的最坚强的臂膀。
同样也忘不了,团委宣传部视觉中心的同学用菜花和棉花做出了蘑菇云,摄影队每天派出同学为剧组照相数千张,电视台学生记者团扛着摄像机上下奔忙连夜剪片,合唱队的同学含着泪录制主题歌直到凌晨,军乐队和交响乐队的同学奏起了《生日歌》为剧组同学庆生,艺术团各队派出了“替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
这就是清华,这就是清华的学生!
在这57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彼此照顾、彼此帮助、彼此激励、彼此感动。
有了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马兰花怎能不盛放?
我以为,排演《马兰花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彰示,这世上没有永生、只有永恒。
而从你们,最可爱的同学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永恒的绵延剪影。
我
相信,若邓老在天有灵,也必将欣慰。
从25日到28日,各界嘉宾、杨振宁先生、邓稼先先生的子侄、曾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老学长、校内外师生、附中的小朋友们纷纷因《马兰花开》、因邓老而热泪盈眶。
这份感动,恐怕是对你们所付出的一切的最好褒奖。
奇迹,从来都伴随信念而发生。
57天,马兰花开。
马兰花开不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在《马兰花开》中饰演小辣椒、青年学
生魏慜慧
转眼《马兰花开》闭幕已经两天了,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们身边悄悄走过,但记忆却依然温热。
从《邓稼先》到《马兰花开》,我们走过了一个星期+57天的时间。
当我第一次捧起剧本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
分离、舍弃、牺牲、挫折,这都是成功必经之路上伴随的坎坷;而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他总是微笑着,关怀着周围的每个人,他默默无闻地工作到最后一刻,有他的故事注定是动人的。
虽然叫做《邓稼先》,但故事里却还有小高、小辣椒、大钢铁、小张、周光召„„九院里所有同志们都和老邓一样,告别家人、踏上征途、遭受挫折、分享喜悦,正是他们,让整个故事更加立体。
这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共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抑扬顿挫的乐章。
所以,我更喜欢《马兰花开》这个名字,因为每个人都是花丛之中小小的一朵马兰花,这些小小的花朵,最终汇成了一片怒放的花海,美得令人窒息。
我想老校友们所说的“真实”,大抵是因为他们都在故事中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回忆起那些奋斗过的时光,那是高于所有艺术形式之上的真实。
那一天,他们静静的坐在场下,看着台上五彩的光影流转,如同岁月在他们身上投射下深深浅浅的印痕。
他们微笑,他们感谢自己的故事终于有人诉说。
所有的形式在那一刻都不再重要,这就是艺术的终极意义——引起共鸣。
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
所以剧中所有杂糅的诸如舞蹈、多媒体等使这部话剧甚至更像一部舞台剧的因素,都是为了更好得讲故事。
童年的梦想、紧张的计算、受挫后的坚持,这些都远非能由几个人用三言两语讲清楚,所以,就索性不要说了吧。
沉默的力量不是更大么?
你说这不是话剧、这不真实,那是因为你仅仅看见了表象。
但我是演员,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如果这只是别人的故事,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在别人的故事里写满了自己的故事。
感动于学长学姐对邓稼先全面细致的了解,是他们带领我走近邓稼先;感动于老师和老学长对我们的指导,是他们让剧本更加贴近现实;感动于主创老师们对剧本一次次的反复讨论修改,从《邓稼先》7.0到《马兰花开》1.2,是他们奠定了整部剧的根基;感动于导演、副导演们的耐心指导,是他们教会我们用肢体说话;感动于主演们不辞辛苦的反复练习,是他们搭起了全剧的节奏;感动于景片后同学们的默默付出,是他们带动景片走出了一片自己看不见的风景;感动于音响、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