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906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docx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六章记忆

第六章-记忆

一、单选题

1.为了要记住 "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 "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 ( )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阐述策略 D.组织策略 

2.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叫做 ( )。

 

A.机械记忆 L B.内隐记忆 C.重复记忆 D.有意记忆 

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4.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6.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 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 

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 D.使用字形编码 

7.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8.使短时记忆信息得到存储的有效方法是 ( )。

 

A.引起个体注意 B.采取有效的编码 C.复述 D.睡眠 

9.斯腾伯格对短时记忆的研究发现,对短时记忆项目的提取采用的是 ( )。

 

A.平行扫描 B.完全系列扫描 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0.对输入的信息暂时储存和加工,并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内隐记忆 D.工作记忆 

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视觉编码D.听觉编码

12、早期记忆研究的主要的实验材料为

A、无意义音节B、单词C、句子D、德文字母

13、一位亲眼目睹美国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这属于()。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14、有一种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编码,是该刺激的某种缩小了的拷贝,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种理论叫做(  )

A.模板假说B.原型假设C.特征假设D.鬼域模型

15、由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主要依靠(  )

A.注意B.知觉C.复述D.练习

16、早晨或晚上时间充分被利用进行学习,其效果往往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

A.前摄抑制干扰  B.倒摄抑制干扰  C.单一抑制干扰  D.双重抑制干扰

17、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经过复习转化来的记忆称为()。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登记

18、使用部分报告法的目的是:

A.增加被试感觉记忆的容量            B.鼓励被试采用某种策略记忆信息

C.揭示当时被编码,但可能被快速遗忘的信息D.说明“组块”在扩展记忆容量中的作用

19、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重要的方法是:

A.进行复述  B.避免干扰  C.加大记忆组块  D.把记忆单元划小

20.感知过的事物或对象再度出现时,人能够识别出来称为()。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

21.有预定目的,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

22.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23.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弗洛依德D.冯特

24.遗忘的规律是()。

A.进程均衡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少后多

25.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

26.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回忆B.再认C.识记D.保持

27."由大联想到小、强联想到弱、高联想到低"是()。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28."由学生联想到老师"是()。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29.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

30、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A.会议B.重现C.表象D.想象

31、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

3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2±2±2±3

33、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34、由火想到热,由久旱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

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

35、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A.物理特性编码B.表象(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D.语意编码

36、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B.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D.不随意识记

37、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

38、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

 39、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记忆。

A瞬时B短时C长时D运动

40、识记的材料在保持中会发生()的变化。

A量B质C质和量D以上都不是

41、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性的遗忘。

A暂时B永久C一般D特殊

42、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

A积极B消极C熟悉D情绪

43、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想象的形象。

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

44、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通过()接受信息的保持量为最高。

A听觉B视觉C视听同时D视听交叉

45、学生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是()记忆。

A形象B情绪C动作D语词—逻辑

46、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已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读出来,这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

47、遗忘的规律是()。

A不均衡的,先慢后快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C均衡的,先后一样

48、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主要条件是(  )

A.注意       B.复述  C.输 D.储存

49.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  )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50.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

A.7±2个组块        B.8±2个组块C.9±2个组块      D.10±2个组块

51、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    D.内隐记忆

52、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

A.遗忘         B.注意C.提取      D.联想

53、篮球比赛中,对于如何组织进攻、传球、上篮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54、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

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时效果较好(  )

%            % %                      %

55、关于遗忘的研究表明,不愉快的事情较愉快的事情更容易遗忘,人们总是记住过去的美好时光,这是因为:

A、刺激的干扰B、记忆痕迹的衰退C、记忆被压制D、提取失败

56、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记载或表达的方式称为:

A、编码B、加工C、表征D、感觉登记

57、长时记忆的编码性质是(    )

A.自然编码        B.视觉编码 C.听觉编码        D.语义编码

58.识记是人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它是(    )

A.信息的简单接受过程              B.信息的贮存过程

C.信息的编码过程                D.信息的提取过程

59.感觉记忆的存储形式是(    )

A.概念体系         B.语义 C.视象和声象            D.图式

60、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1、保持时间为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忆

62、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控制

A.组块B.注意C.复述D.编码

6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

64、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组块

A.5-9B.7-9C.5-7D.9-11

65、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

A.组块B.编码C.项目D.容量

66、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表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B.情景记忆C.动作记忆D.语义记忆

67、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注意B.感觉C.知觉D.思维

68.工作记忆也称(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情景记忆

69.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

7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71、通过()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

72、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运用了部分报告法,首先提出存在()记忆

A.瞬时B.短时C.长时D.内隐

73、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74、(  )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A.机械重复  B.精细复述  C.联想  D.回忆

75、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76证明感觉记忆存在的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