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464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docx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早行

陈与义(宋诗)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呜。

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

“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

“驼褐”,是一种用兽毛(不一定是驼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

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

“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

“阑干”,纵横貌。

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

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

此其一。

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

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细致。

此其二。

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

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

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

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

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

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

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

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

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呢!

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

既进入梦乡,又怎么知道在过桥呢?

就因为他骑着马。

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并写。

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

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

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

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

“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

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

“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

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

“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

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

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第三种模式语言特色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1]。

  【赏析】

  金昌绪;杭州人。

《全唐诗》仅存诗一首。

  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这首五绝成为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绝不是偶然的。

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

引人入胜,耐人寻绎,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

  

  这首小诗以妍美的生活意象体现幽怨的情思:

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和煦的微风中飘拂着温馨的花香,翡翠般的绿叶装扮着一株株树木,显得特别清新可爱。

在一家庭院的树梢头上,有几只爱唱歌的黄莺儿正在欢唱着——突然,住室的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钗横鬢乱的红颜少妇,嗔怒地把唱得正欢的黄莺儿赶跑了,口里还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语着……

  这就是此诗要描绘的一幅生活画面。

人们不禁要问:

春光如此可爱。

黄莺儿婉转的歌声又那么悦耳动听,这位少妇为何无心欣赏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黄莺儿赶走呢?

原来,她的丈夫久戍边疆,遥遥千里,音容杳无,她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和亲人相见。

此刻,也许她在梦境中正走在去边地的路上,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和丈夫的会面,不知趣的黄莺儿偏偏在这个时候惊扰了她的美梦,她连这种虚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怎能不把一腔怅恨无端地向着黄莺儿发泄呢?

  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本篇正是如此。

它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

据史载,当时在唐朝东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朝廷曾先后派武攸宜、张守珪等进击契丹人。

天宝之后,契丹族更加强大。

由于边事频仍,到辽西一带戍守的士卒往往长期不得还家,甚至埋骨荒陲。

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

唐代有不少诗人曾写过这个题材,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就涉及张守珪击契丹事。

令孤楚也写过一首五绝《闺人赠远》: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

犹自在辽西。

”这两诗的主旨与《春怨》并无二致。

构思也颇为相似。

不过,《闺人赠远》虽不能把丈夫盼回,却毕竟在梦中同亲人见了一面,《春怨》连这种虚幻的美梦也没有做成。

怨情尤为沉重而凄惋。

它以颇富民歌风味的清新的语言,通过一个意蕴丰富的动作性细节的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在当时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与哀怨情绪,所以最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在结构上,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

为何“打起黄莺儿”?

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

是因为黄莺的歌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

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打消了。

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

所以,它不仅篇法圆净。

而且在结构上也曲尽其妙。

杨慎《升庵诗话》谓此诗“有神圣工巧”,倒也不算过分。

 

[1]辽西:

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

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

《楚辞•九歌•河泊》:

“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

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

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

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

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

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迭,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侧。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

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

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

“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

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

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

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

“好去莫回头。

”──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

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何庆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

“……‘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

第三句点出《折柳》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

北朝《折杨柳歌》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

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注释

[1]春风:

一本作“东风”。

[2]《折柳》:

即《折杨柳》,曲名。

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

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

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这一首描写农民生产劳动的词作。

象这类题材的词,在宋词中是不可多得的。

  上片,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

前三句: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

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

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

北宋大家苏轼,在《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中作五首》中,对农村曾有过一些风景画似的描绘。

“照日深红暖见鱼”写出了晴空丽日,日照碧溪,鱼儿欢快游弋的图景:

“麻叶层层蔴叶光”,绘出雨过天晴茂密的蔴叶层层泛着亮光,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蔌蔌衣巾落枣花”,描写出甘霖过后,连枣花落到衣巾上“簌簌”之声也听得真真切切的一线绿野风光。

这里的“数枝幽艳湿啼红”,描画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田园景色。

其生花之妙,不亚于苏轼。

  但是,词人并没有完全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

他把笔锋一转,奉劝人们“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

绘景生动形象,抒情真切幽邃。

短短二十六个字,三平韵,却跌宕起伏,清新自然,从而,为下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描绘出农民在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

过片“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

然而,“人间辛苦是三农”。

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

结句点题: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

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前后片上下呼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表达了清淡馨新的意境,质朴健康的情感。

  王炎由于做过主薄、知县等下级官员有机会接近农民和农村生活。

所以,他的词摆脱文人词以风花雪月、闺情离怨为题材的俗套,描写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南柯子》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贺新辉)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

宋人许《彦周诗话》云:

“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

孙氏霸业,系此一战。

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

如《四库提要》云:

“(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

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

”这话说得很对。

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

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

“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

“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

”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

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

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首诗标明“偶题”,应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

在作者的妙笔下,画意与诗情是完美地融为一体的。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

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

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

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

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

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

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

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

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

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

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

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

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

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

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那么,这首诗中的诗人之恨是什么呢?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

“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

”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

联系杜牧的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