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846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在西方,有上帝造人的故事,在我国,也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但这些都只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既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女娲造的。

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

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发掘了许多原始人的遗物、遗骨的化石,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其中元谋人生活在170万年前,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生活在70万年_20万年前的北京人化石,北京人会使用粗糙的石器和木棒,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分享劳动成果。

那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几十万年过去了,大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生活过的那个地方,又出现了另一种远古人----山顶洞人,他们的模样已经和现在的人没多大区别了,他们已经会人工取火,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能把野兽的骨头磨成骨针,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人那样赤身裸体了。

山顶洞人也生活在一个大集体里,与北京人不同的是:

这里每个人都是共同祖先的后代,他们生活的这个集体叫氏族。

就这样,人类社会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万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能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都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过着定居生活,都有了家畜饲养。

都会制造陶器

不同点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住干栏式房屋,有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

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以上例子说明,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华夏之祖

为什么中华民族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1相传,在四五千年以前,黄帝和炎帝都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从此,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息繁衍,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相传,黄帝和他的妻子嫘祖教人们挖井、制作舟车、养蚕缫丝,他的下属还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因此后世尊称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3中国古代的传说都十分推崇黄帝,后代的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后代的人还在现在陕西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造了一座“黄帝陵”。

传说,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yao)、舜(shun)、禹(yu)。

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们之间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叫做“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在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生产力进步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

这时期的战俘就不再被杀死,而是被当作奴隶,这样就渐渐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对立的阶级。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都城在阳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也从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就结束了,奴隶社会从此开始了。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相传夏朝已经有了历法,所以我们今天的农历,又被称作“夏历”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把自己比做太阳,老百姓恨透他了,咒骂他说:

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商朝,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做商,夏朝末年,商部落的首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失去民心,就团结周围的部落,起兵攻打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了夏朝,商朝建立了。

汤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有才能的伊尹等人做大臣,关心百姓,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商朝初期,曾多次迁都,后来盘庚当王的时候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都城才稳定下来,所以后人又把商朝称做殷朝。

盘庚以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在当时的世界上的是一个大国。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商朝青铜器的精品)等等。

在商朝的同时期,在商朝的统治地区之外,我国科学家在成都平原也发现了许多青铜器,有青铜面具,青铜人立像、青铜神树,这就是著名的三星堆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能烧制青瓷。

商朝有一种文字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叫做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现在已经读出来了一千多个。

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还有一种文字是刻在青铜器上的,叫做金文。

到西周时,这种字体发展为大篆。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成就是建立在广大奴隶的血汗上的。

奴隶们带着枷锁劳动;被奴隶主随意买卖;奴隶主祭祀祖先,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杀死奴隶来为他做殉葬品。

西周,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他是个有名的暴君,他施用“炮烙之刑”等酷刑来镇压人民。

在商朝西边的渭水流域,周部落迅速发展起来,周文王任用姜尚等人,国力逐步强大。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联合周围的部落,向商纣发动了进攻,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的军队在牧野展开大战,商朝军队在阵前倒戈,引着周部落的军队攻入商朝的都城殷,商纣看到大势已去,就只好自焚而死,这样,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定都镐京(今天的西安)。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国家实行分封制,周天子让亲属和功臣去做诸侯,把土地和人民赏赐给他们。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战时还要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内容)。

通过分封诸侯,西周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西周成了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影响)。

西周的青铜业、陶瓷业、农业继续发展,青铜农具得到推广。

但广大奴隶的遭遇和商朝一样悲惨,在西周的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奴隶被买卖的价格,一匹马加上一束丝,就能买到五个奴隶。

西周后期,周厉王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行,谁有不满,就杀死谁。

平民彼此路上只能交换眼色。

终于爆发了一场国人暴动。

即平民的武装暴动。

春秋时期

西周的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他为了让妃子褒姒发笑,竟然命令点燃烽火,各地诸侯以为北方的戎族来入侵了,匆匆带兵赶到京城来保卫周幽王,幽王和褒姒望着疲惫的将士,竟然开心的哈哈大笑。

后来戎族真的来了,幽王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的时候,就再没有诸侯来救援他了,结果幽王被杀死,西周就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到洛(今洛阳),东周开始了。

我国历史学家又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

诸侯争霸,春秋时候,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的共主,但地位大大下降了,他能够直接控制的地盘还不如一些大的诸侯国。

那些诸侯也开始不把他放在眼里,各个诸侯都想当上霸主,让别人都听从自己的摆布,各国开始了长期的争夺。

发生了许多的战争。

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是齐桓公,1他们齐国很富有,国土很大;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3管仲又向齐桓公建议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来号令诸侯,大大提高了齐国的影响力。

有一次,齐桓公召集诸侯开会,各诸侯都乖乖的来了,连周天子也派人来祝贺,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死后,齐国的地位下降了,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都起来争当霸主,晋文公做了国君后,他把晋国治理的很强大,晋楚双方进行了一次城濮大战(退避三舍),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了霸主。

过了很多年,楚庄王打败晋军,也做了霸主。

春秋末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到争霸的队伍,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忍受了三年的屈辱,才被遣送回国,勾践立志雪耻,发奋图强,睡在干柴上,每天舔尝苦胆,问自己:

你忘了亡国的耻辱吗?

(卧薪尝胆)。

他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后来他北上与诸侯会盟,也称霸一时。

争霸战争造成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1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2但由于争霸战争使诸侯国逐渐减少,也就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来齐国的卿大夫田氏,赶走了原来的姜氏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

这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这就是“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等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社会变革?

农业1从春秋时期,农业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农业生产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

(变革1)

2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的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还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变革2)

变法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是不能买卖的。

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把新开垦的田地出租给奴隶,自己就转化成地主,那些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成了农民。

(变革3)

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都进行了变法运动,其中,成效最显著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变革4)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起了什么作用?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

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二,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

三,建立县制,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地方,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内容)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一个诸侯国。

(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都经过了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改变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变革5)

战国后期,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不断地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六国的土地。

这时只有赵国实力还比较强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秦军大败赵军,赵国的40万俘虏全部被秦军活埋,从此以后,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抗秦国的进攻了。

(赵括,纸上谈兵)

中华文化的勃兴

文字、天文、历法上的成就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文字

陶器上的符号

甲骨文

青铜器上的金文

青铜器上的大篆

竹书,帛书

天文

有了日食现象的最早记录

甲骨文上有许多日食、月食记录

我国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766年

公元前630年鲁国的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历法

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历法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