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232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docx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手册》补充完善无错码

 

摄影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

 

 

2011年11月1日理事

目录

第一章:

相机种类----------------------------------1

相机的光学原理-------------------------2

镜头种类----------------------------------2

快门及分档-------------------------------4

光圈的作用及其分档-------------------6

胶卷的种类及感光度-------------------8

曝光及其控制----------------------------9

景深及其制约因素---------------------10

摄影构图及用光------------------------11

第二章:

部分名词解释

焦距----------------------------------------17

景深----------------------------------------17

超焦距-------------------------------------18

AF(AutoFocus)自动对焦--------------18

AE(AutoExpose)自动曝光-----------19

红眼----------------------------------------20

白平衡-------------------------------------20

第三章:

器材选购建议

相机选购建议----------------------------21

第四章:

滤镜

滤镜及其种类----------------------------24

第五章:

数码相机应用技巧及其误区

了解新机----------------------------------29

技巧----------------------------------------30

初学摄影出现的问题-------------------34

第一章

照相机的种类

照相机的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各式各样,这里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介绍部分类型的相机。

(一)按胶卷型号分类(画幅不同)

1、110照相机

体积小巧,每张画幅的大小为13*17mm。

2、120照相机

除可拍摄60*60mm的标准画幅外,还有画幅尺寸为45*60mm、60*70mm、60*90mm多种规格,优点是画幅大,因而影像像素多,适合高度放大,制作高清晰度、颗粒细腻、高分辨率的大幅照片,但是他体积大,笨重,胶卷成本高。

3、135照相机

画幅尺寸为24*36mm,胶卷宽度为35mm.

(二)按照照相机的外形和结构分类

1、平视取景照相机

2、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3、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三)特殊种类的照相机

1、一步成像照相机

2、防水照相机

3、水下照相机

4、广角照相机

5、全景照相机

光学原理

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照相机拍照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联系:

投影器f

镜头的种类

⒈镜头的口径(孔径)

镜头口径也叫有效口径,表示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同时还表示该镜头通光能力的大小。

用直径与焦距之比表示,如镜头通光孔径25mm,焦距50mm,其比表示,如镜头通光孔径25mm,焦距50mm,其比为25:

50=1:

2大孔径的镜头透光能力大,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中使用,而不需要借助人造光(只用现场光),这是小孔径镜头无法做到的。

但是大孔径镜头的制造工艺要求高,大孔径镜头的照相机价格昂贵。

而且当我们在日光下和普通环境的正常光线下使用大孔径镜头时,也不会经常把光圈开足到与镜头孔径同大的光圈值上,通常总得收小一些光圈。

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就显示不出它的优越性。

⒉镜头的焦距及分类

标准镜头的优点是:

①影纹细腻,层次丰富,适宜人像、风景等摄影。

②用它拍出来的人像和景物照片,其景物的大小和透视的比例适中,人眼看起来正合适、舒服。

③它的镜头口径大。

广角镜头的特点:

①视角大,即包括景物的范围大,拍摄的场景大。

②从拍摄效果看,广角镜头对景物有一定的夸张表现,这种夸张能给人以辽阔的感觉,而且焦距越短的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越夸张。

③广角镜头还有一个优点,它的景深较大,即使拍摄对焦略有偏差,也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④它的缺点是照度不匀,有时一张照片中心部分亮,四周部分暗。

至于广角镜头产生透视比例失真现象,是能采取某些方法予以纠正的。

远摄镜头的特点:

①景深短。

也就是在被摄主体前后一个极短的距离内景物清楚,拍出来的照片缺乏立体感,前后景物大小差不多。

②远摄镜头最大的特点是拍摄景物变形小,并能在离目标较远的地点拍摄。

在拍摄人物和动物时,一致引起他(它)们的惊恐和不自然现象。

变焦镜头的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焦距可以连续改变,也就是说视角是连续可调的。

变焦镜头最大的优点是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携带方便,使用简便,既不必在拍摄中不断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前后跑动。

它的主要缺点是口径通常较小,常会给拍摄带来麻烦,如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影响胶片的感光,如想用高速快门、大光圈时,往往不能满足需要。

使用变焦镜头后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还常常会使裂像镜聚焦指示失灵。

在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些。

变焦镜头大而笨重,易造成持机不稳。

快门及分档

⒈什么是快门

快门是相机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按下快门按钮,相机快门自动打开,并持续设定时间后关闭。

⒉快门分档

通常把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短叫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短,即速度快。

快门按曝光时间的长短也分为若干档,并要求相邻长时间快门是短时间快门持续时间的2倍。

分档排列如下:

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250,1/500,1/1000,…单位为秒(s)

由于快门速度盘面积小,故略去分母:

1,2,4,8,15,36,60,125,500,1000等,这些数字均是表示实际快门速度的倒数秒。

大于1秒的快门速度,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以便于区别。

2,4,8,15这是表示实际的快门速度。

相机快门速度标记盘上有“B”、“T”俗称慢门(也有人把1/30秒的各档,包括B、T档均叫慢门)“B”门和“T”门只是操作方式不同:

B门是按下快门钮,快门开启,松开快门钮,快门就关闭。

T门是按下快门钮,快门开启;关闭快门要重新按一下快门钮。

B门和T门快门速度不由相机自动控制,而是由摄影者人为随意控制,是特意为长时间曝光准备的。

使用B门或T门时,最好用快门线控制,相机用三脚架固定,可以保证曝光过程中相机有较大稳定度。

快门速度只能调节在标记上,不能调节在两档之间,否则容易损坏快门的机械装置。

标X的位置为闪光灯档,使用闪光灯时,快门速度须调到该挡。

一般为相机焦距的倒数,能持稳相机的速度也是焦距的倒数。

⒊快门的作用

①控制曝光量(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

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

②影响成像效果(成像清晰度)

这是快门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动体摄影时,如拍摄一溅出的水花用高速、拍摄雨滴成一直线的效果用低速。

另外在任何拍摄中都存在持稳相机的问题。

 

光圈的作用及其分档

光圈——直径可以改变的通光孔。

由几块金属薄片组成,处于组成镜头的多片透镜之间。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表示,记为F。

F=f(镜头焦距)/D(光圈直径)

当镜头焦距一定时,光圈系数与光圈直径(有效)成反比。

光圈分为许多档,分档的原则是,要求大光圈是相邻小光圈通光量的二倍,也即通光面积的二倍。

4,5.6,8,11,16,…记为F4,F5.6,F8,F11,F16…

F8的通光量是F11的二倍,F5.6的通光量是F4的1/2。

光圈可调定在两档正档上或之间的任何位置。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进光量,影响景深和像的清晰度。

调节进光量

光圈是通光孔,光圈大进光多,感光片获得的照度就大,因此光圈和快门共同控制曝光量。

影响景深

景深是指能在感光片上结为基本清晰像的景物纵深范围,这个范围越大,则称景深越大。

景深前界:

离相机最近的可以结为基本清晰像的点。

景深后界:

离相机最远的可以结为基本清晰像的点。

从景深前界到对焦距离叫前景深,从对焦距离到景深后界称为后景深。

从景深前界到景深后界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光圈大小可以使景深发生变化。

从相机上读景深:

先看使用的光圈值,如F16刻度在基线两侧所对的距离标尺读数,即为景深前界和后界。

如景深标尺上两个刻度16所对的距离标尺读数分别是景深前界2米,后界10米。

景深范围10-2=8米(调焦在3mm处)

同样调焦在3m处,用光圈F8,景深前界2.4m,景深后界4m景深为4-2.4=1.6m景深范围缩小了。

从F16到F8光圈增大了2档,景深缩小6.4m。

由此看出,光圈影响景深的基本规律:

光圈增大,景深缩小,光圈缩小,景深增大。

影响像的清晰度

影响像的清晰读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镜头本身所产生的球差和慧差(光学知识欠缺者可理解为像的变形),这种像差大小与光圈大小有关,光圈越小,像差越小;另一个是由光的波动性所产生的衍射现象,它影响清晰度的规律是光圈越小,危害就越严重。

于是相机就存在一个最佳光圈,使用这个光圈拍照影像质量最好。

大于这个光圈像差影响增大,影像质量下降,小于这个光圈,衍射现象增强,影像质量也下降。

每个相机最佳光圈不同,一般为最大光圈缩三档处,镜头质量高的在缩二档初,质量再差的在缩4~5档处。

胶卷的种类及感光度

(一)胶卷的种类

1.按尺寸分类:

有"120","135",等型号。

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2.按感光速度分类:

按感光速度有Iso100、Iso200、Iso400等等。

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我们曝光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

3.按色彩分:

有黑白片,彩色片,X射线片等等。

(二)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也是胶片所具有的感光能力和标志。

由于胶卷制造厂使用的「感光乳剂」不同,对于光线的灵敏度也不一样。

低感度的胶卷需要较多量光线照射,才能使卤化银晶体产生作用;高感度胶卷只需极微弱的光线照射,就可使卤化银产生作用。

所以感光度高的胶片在光线很弱的情况下就能感光,称为高速感光度(或快速)胶片;相反感光度低的胶片,则须在光线较强的场合下拍摄。

如果在同一光线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度的胶卷拍摄,其照相机的光圈或快门速度就应该有所变化,也就是说,高感光度的胶卷,光圈要小些快门速度要快些;低感光度的胶卷则相反,光圈要大些或快门速度要慢些。

曝光极其控制

(一)曝光量

就是参与曝光的光的总能量,用公式表达为:

曝光量=光强×曝光时间

摄影中曝光量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像的效果。

最佳曝光量公式:

最佳曝光量=8~10/胶卷感光度单位lx·s(勒克斯·秒)

(二)互易律

互易律也叫倒易律。

曝光量=光强×曝光时间照相时光强由两个因素决定:

景物亮度和相机光圈大小。

光圈一定时,景物亮度越高,光强越强,而曝光时间即为快门速度,故照相时胶卷的曝光量公式可改写为:

曝光量=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景物亮度。

从此公式中可以看出,在景物亮度一定时,光圈大1档,快门速度快1档,即通光孔(光圈)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快门开启时间(快门速度)缩为原来的1/2,曝光量不变。

(举例:

如水桶接水)

对某一景物拍照使用光圈F8和快门1/125S,现列出如下光圈快门组合值,仍对同一景物做几次拍照,其曝光量相同。

使用光圈F2.5F4F5.6F8F11F16F22

快门速度1/1001/5001/2501/1251/601/301/15

通常把光圈快门对等互补保持曝光量不变的规律叫做互易律。

互易律也有失效的时候,这就是光线太暗时和快门速度太高时,可能按以上规律推算会导致曝光不足,需要增加曝光量来弥补。

景深极其制约因素

影响景深的三因素:

第一,光圈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第二,调焦距离,调焦距离越大,景深越大。

调焦距离即摄距。

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

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么,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第三,镜头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如何取得最小景深:

最大光圈+尽可能小摄距+长焦距镜头

摄影构图及用光

(一)、构图的概念

1、什么叫“构图”

含义是:

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2、构图的目的

构图的目的是:

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

(二)创作与构图

1、主题的形成

主题是灵魂,是属于思想性的东西。

“意在摄先”是说在摄之前必须立意,意也就是主题,主题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主题一是摄影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二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2、陪体在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陪体深化主体的内涵。

画面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

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说明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典型性。

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

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处理,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的情况,我们说陪体虽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

3、环境对烘托主体的作用

1)、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它们的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于画在的四周边缘

A、利用一些富有季节性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前景用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C、突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

D、运用前景与背景景物作内容上的对比,

E、前景给予人们一种主观的地位感

F、前景的运用可增加画观的装饰美

G、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

H、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2)、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A、首先要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抓取其有时代特征的景物,使人们了解时代背景。

B、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

C、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

4、空白的留取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

画面上的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

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呼应关系的条件

空白的留取与对象的运动有关

画面上的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还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

5、画面要达到整体的均衡

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稳,甚至有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人物、情节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

均衡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加以运用。

即有意地违反均衡的法则,使画面人不均衡中造成某种动荡感,象受到外界冲击一样。

利用不均衡的变格形式来深刻地表达主题。

以上我们详细谈了关于画面构图与布局的五个关键的问题,可概括为:

1)主题在画面的位置和地位;

2)陪体在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3)环境对烘托主体的作用;

4)画面空白的留取;

5)画面要达到整体的均衡;

这对今后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很好地去运用和实践,找出画面布局的规律、重点手法,提高我们创用上的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6、介绍各种构图方式:

三分法、九宫格发、对称、框式、圆型、三角形、L形、曲线、黄金分割等等。

(三)摄影用光

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

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1、运用顺光拍照

顺光即光源从照相机方向正面照射到被摄体上。

其特点是:

亮度高,光反差小。

光照所形成的阴影都在被摄体的后面。

因被摄体正对镜头,所以被摄体表面受到的照明是一样的,因而缺少明显的明暗对比和反差,显得平淡,缺乏层次和色彩对比。

反映在照片上就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

用顺光拍摄的彩色照片的优点是:

色彩朴实,有较好的饱和度和透明度。

尤其拍摄老年人肖像,顺光可以掩饰面部的皱纹和斑痕。

另外,对脸部稍有凸凹不平的缺陷,还能起到一定的弥补和美化作用。

2、运用侧光拍照

侧光,光源从侧面斜角度照射到被摄体上,另一侧具有明显方向性投影,能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表面质感以及景物的纵深感。

侧光是拍摄彩色片比较理想的光线条件。

利用侧光照明,有利于浮雕、水纹、田垄等各种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的表现,同时也更有利于主体物与背景色调的区别,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在人像摄影中,如果测光的角度太大,将会在面部产生强烈地反差。

这样明暗对比将超过彩色片的宽容度范围,所以,在拍摄时,需要在暗的一侧加用辅助光,以减弱反差,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运用逆光拍照

逆光,光源从被摄体方向射来,正对着照相机镜头。

逆光光线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光线投射的角度高于被摄体,叫高逆光;另一种是光线投射角度低于被摄体,叫低逆光。

逆光的特点是,能勾画出被摄体的部分或全部轮廓,有助于增强被摄体的立体感;使背景色调浅淡,被摄体色彩明亮鲜艳,加深景物的空间感;对表面结构粗糙的物体,能表现出鲜明的质感;在拍摄人像时,因光线从背后照射,人的眼睛不受光线的刺激,表现自如。

第二章:

部分名词解释

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

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

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

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

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

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

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得原因。

AF(AutoFocus)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有几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

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

这种方式精确度有限,且容易产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不能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

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AE(AutoExpos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分可分两种:

入射式和反射式。

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控制,多用于低档相机。

反射式是测量被摄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分,可以分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等,各有优缺点,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

从控制过程上分,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控制、预定模式几种。

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圈,相机根据计算出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合;速度优先就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使用于拍摄动体;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足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程序控制是让相机按照预先编定的控制程序曝光。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

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