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8010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发展战略.docx

十二五发展战略

十二五-发展战略

各位书记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们这个班非常紧张,一天半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丰富,可以算是倾盆大雨。

我这最后跟大家做的一个交流,我希望把这个气氛稍微调整一下,能够稍微放松一点。

前面都是在职的大领导说了一些非常严肃的课题,我们后面我尽可能跟大家说的轻松一点。

作为开场白,对我们这个书记班,我们基本上全部做到了县、市、区的同事们,有这么一个聚会的机会我觉得非常难得。

大概省里面好像没有专门这个县、市、区书记的一个专门的会议。

一般大概就是在省委扩大会的时候,大家有机会。

省委扩大会讲老实话重点是在各个大市,所以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我开场白想作为一个老党员给书记们简单说两句话。

在座的有很多我很熟悉的老朋友,也有很多新任书记,我尤其想对新任书记说几句话。

书记这个岗位非常荣耀、非常崇高,在中国现有的政治架构和政治生活当中,书记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岗位。

这个岗位意味着光荣、意味着责任。

到现在讲老实话,各种社会矛盾纷烦复杂,经济建设发展的压力也非常大,书记这个位置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我也想说一句不一定很中听的话,书记这个岗位光荣、重要、压力背后,我想还要补一句话,也很危险,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自己有本人稍微有一点了解的,在座有不少同志熟悉的我想稍微说一个案例。

王武龙原来跟我是大同行,原来是徐州弱电厂的厂长,我是金陵石化的老总,我们还有过一些业务上的合作。

根据我的观察与思考,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胆子并不大的一个人。

我个人认为是书记岗位“害”了他,这个害是加引号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在担任市委书记之前他基本上没有问题,在工厂厂长期间计经委主任一直到当市长,想当年南京市长第一人选是本人,他是第二人选,因为当时中石化没肯放我。

人生的道路有的时候跟长江一样,上游的一块石头就可能改变下游的走向。

说的不客气一点,假如当年是本人去了,他没有到后来的市委书记的岗位。

我差不多有80%的把握,我认为他不会走到今天。

所以对书记这个岗位,我们原来观察人生、观察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平视的,到了一定的位置有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书记位置,你稍不在意可能就变为俯视,这时你就要开始警惕了。

所以我想给书记们,尤其是新任书记们稍微说一点个人的感受,这是作为题外话。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战略

第1节“十二五”的制订

今天省委组织部交给我的题目是关于“十二五”,前面基本上都是在职领导跟你们做交流。

我作为一个已经退下来的,叫我来讲“十二五”,大概组织部稍微了解一点,对这个“十二五”规划,刚才王奇部长把我的简历简要做了一个介绍。

从学校出来以后,我基本上一辈子没离开过经济工作,从南大出来以后就参加我们祖国的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然后到了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当时有机会参与政府层面的五年计划的编制。

到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我在省政府工作,江苏省第十个五年计划最大的亮点就是沿江开发。

在座的所有同事全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沿江开发这个主意当年是由本人向时任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提出来的。

是在去泰州视察的路上,我向回良玉同志建议的,得到省委的采纳。

江苏人身在其中,可能没有引起太深的感受,当然我们很多沿江的同志还是有些感觉的。

但是当时我们的邻居上海,对江苏这个沿江开发战略高度警觉,专门搞了个“173”来应对江苏的沿江开发。

所以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也就是说我算介入得比较深了。

到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特殊情况,因为主管规划编制的常务副省长,因为主管规划编制的常务副省长到北京银监会去了,那时候按照省政府的分工,是由我分管联系现在的发改委。

所以当时按照省政府的分工是由我分管主持江苏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制订。

第二节回顾建国以来十五计划的八条体会

这样本人这一路走来,对这个五年计划,当然十七大以后把它改为,十七大在经济领域有两个重要的词汇变化。

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就是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我们国家从第十个五年计划之后,就改为五年规划。

这一路走来对这个五年计划、五年规划有一些感悟,也算是有些感情。

当年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这个人比较喜欢钻牛角尖,我回顾了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十个五年计划。

我概括了八条体会,当时在全省的计划系统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其中比如有一个现象,叫做计划经济年代无计划,反而是市场经济年代,我们的长远规划中长期计划得到了比较好的实施。

背后有很多现象我总结了有八条,今天没时间给大家详细说了。

所以这样到我们国家即将面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候,我就这时候开始退下来了,但是有个思维惯性,我就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资料作了一番整理,然后自己做了一番思考,叫做有所感悟吧。

 

第二章十二五-规划

第一节“十二五”规划的两大选择

这样的话当时在全国大概开始讲“十二五”规划,我大概算最早的一个,就是在09年的11月份在我们泰州的姜堰。

对江苏省的大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我给他们做过一场交流,就开始谈“十二五”规划,从09年11月份到后来,我们国家的以及省的“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了,我这个09年当时对“十二五”规划的一些研究和思考,我觉得跟中央、跟我们省委的一些考虑总体是比较高度吻合的。

这样就是说对五年计划、五年规划这一番思考,当时我对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一开始自己就不敢到处乱讲,因为这个结论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是一个什么结论呢?

我先把这个结论简单告诉大家,经过收集资料,经过一番思考,当然结合中央的一些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对“十二五”规划的一些部署,作了一番思考。

比如说,当时我们的总书记总理都开始提出来要编制“十二五”规划,要特别注重对环境的分析研判。

我就专门对国外环境、国内环境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分析。

后来我也参加过一些国家层面,和我们省这个层面,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十二个部分。

当时全国分了几个组,江苏是在华东这个组第四组,我们的罗书记,当时罗省长是第四组的副组长。

我也参加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一些座谈,也贡献了一些意见,我当时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走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了。

中国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候,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在座的很多同志都坐车,有的还自己会开车,车子到了十字路口有两大选择:

一个选择就是直行;第二个选择就是拐弯,无论你是左拐还是右拐你一定要拐弯。

我的结论就是中国到了“十二五”,乃至“十二五”以后更长的时期,中国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又一次要拐弯了。

就是一直往前走,走不通了,要拐弯了。

所以我把“十二五”开始的这个时期,把它说成是新中国第三次重大战略转折,这个结论要出来,要勇敢一点把它说出来是要克服一些障碍的。

因为现在改革开放32年下来,大家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说要拐弯?

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我当时是基于这么几个大的方面的分析:

一个叫做我们所处的背景形势的分析。

背景形势,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听了很多报告,很多报告的第一个题目往往都是叫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对过去背景的一个描述,讲老实话这个比较好讲,因为是对过去。

对五年规划,乃至后面更长时期的背景形势实际上需要带一点预测,要一点前瞻,这个是比较难讲的,我这个说的是对未来背景形势的一个预测。

当时我分了这么几个方面:

叫做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军事背景、外交背景。

这么一些大的背景,收集一些资料对它进行分析。

分析以后觉得这些大背景条件下,中国再一直往前走走不通,当然今天没时间把这些展开。

比如,那时候我说的最大的经济背景就是后危机时代。

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叫后危机而不是叫危机后,这当然有一系列的说道,今天没有机会展开来说。

最大的政治背景,就是在座的很多同志这一次学习班,叫新一届,对中国而言最大的政治背景,就是这一场大换届,从乡镇一直到我们最高,都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这一场大换届。

中国朝向法治化社会前进,现在构建了法律框架,但是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法制社会,现在还是人治色彩为主。

在这时候这场换届对中国未来的政治生态社会发展,乃至于经济格局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这一路下来,譬如说我其中分析的,因为我在省政府分管过国防军工,叫军事背景。

军事背景我个人认为,叫做美日韩联合军演,标志着全球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产生一个转折。

这个判断现在已经被很多的我们国际关系的事实所证明,这个要稍微简单解释一下,美日韩联合军演,表面上是针对朝鲜的,背后实质是针对中国的。

因为中国原来的军事战略,是以本土防卫为主,这时候我们中国的未来发展遇到了重大的战略瓶颈制约。

 

第二章十二五-规划

第二节中国未来发展遇到的战略瓶颈制约

三大瓶颈之一:

第一就是我们巨大的人口压力。

现在我们的GDP到了全球第二位,但是我们的人均GDP是全世界第124位。

我们有两百多个产品的单个品种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但是用13亿一除全部倒退到全球150位以后,人口压力。

现在有一个大家都非常头疼的,生态环境压力,前面两个压力只有中国人自己靠自己,没有别的办法,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吞。

太湖蓝藻了,我们能不能从国际市场进口一个干净的太湖放到江苏,说这个太湖太脏了我不要了,做不到,只能自我消化。

第三个最要命的,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中国本土的能源资源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全面小康,更不要说现代化。

现在我们的原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高达55%,绝对量已经超过2亿吨,铁矿砂已经出63.5%,铜矿已经超过50%。

就是说本土的能源资源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全面小康现代化。

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脉,并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

在什么地方?

绝大多数在中东地区,我们要千里迢迢远洋运输。

所以这几年我们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坚持本土防卫,我们绝不侵犯别人一寸土地。

但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国在军事上要突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限制,开始走向远洋。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向国际上派维和部队,为什么要参加去打击索马里海盗参加护航。

特别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开始着手建造航空母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

在这时候,中国为了维护自己未来发展的经济命脉,尤其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的护航,中国要开始突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走向远洋。

这时候美国联合它的小兄弟搞了一场美日韩联合军演,它的基本战略目标就是要把中国重新压制回第二岛链、第一岛链,乃至于侵入中国的专属经济区——黄海海域。

这个时候我们关起门来说一句,不可以作为外交语言说的话,这时候老天爷也发怒了,来了一个日本的叫三合一灾难。

一定程度对它这个军演是个严重的冲击,这是另外一回事不去说它。

为什么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原来的美国,在中国搞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选择市场经济以后,美国的战略学家,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战略学家,对中国有一个基本判断,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你只要选择市场经济的道路,最后你的政治架构,你的国家体制迟早要走向资本主义。

这是西方一个普遍的共识,所以他们指望着中国能够悄悄地发生这个变化。

结果谁知道中国干了32年下来,突然我们去年全国的GDP总量到了397983亿,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是58783亿美元。

日本去年是58400亿美元,我们是58783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

突然之间中国站到了美国的身边,变成全球的老二。

这个结果美国人没有准备,全世界没有准备,就是我们身在其中中国人,我相信包括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没有想到2010年中国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突然站到了美国身边,这时候美国人由对中国充满期待,变为对中国发生重大政治变化的一个失望。

因此中美关系从原来前30年改革开放的缓和合作作为主基调,随着美日韩联合军演,这个基调转变为:

以遏制、竞争为主旋律,甚至于在局部会走向对抗。

后来在东海地区,现在已进一步发展到南海地区,当然南海地区背后,一直到包括台湾新一轮的大选,这些都是一些因素。

这个我就不详细说了,这些背景我今天没时间一个一个说了。

有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社会背景、军事背景、外交背景、文化背景,我今天只举了一个例子——军事背景。

对这些背景,对这些事态背后到底包含什么东西,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也是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更多地要看到一个事件背后它意味着什么。

这是当时做的一些判断,这是对我们背景形势的分析,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转折

第三节第一次重大转折

这一次拐弯,前面能够跟它媲美的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什么,第一次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讲,今年恰好是建党九十周年,叫中国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

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

把蒋介石赶到几个小岛上去了,这就是第一次转折,在说得简明扼要一点。

就是说共产党从在野党变为了执政党,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了共产党执政的新政权,用老百姓通俗的语言来讲叫改朝换代,改朝换代还不是一次拐弯吗?

肯定是拐弯了。

这是第一次重大转折。

当然这个转折以后,我们新中国把它稍微粗略地说,60年历史可以分为前30年后30年。

前30年大体上可以称为毛泽东时代,这时侯我们从在野党变为执政党,我们这个执政水平怎么样,我当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曾经跟老师讨论过,大概能打多少分?

老师说没去提过这个题目

我说我大概只能打60分。

我把这一段叫做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阶段,就是我们没有执过政,原来在野,这时候我们这个转折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共产党从在野党的时候,当时我们突出的是军事第一。

因为毛泽东有一个结论,在中国这个国度上,当然最近北京有一帮人主张说第二国际是对的,我们应该和平演变不应该搞战争,我对前面这一段我是不太同意,因为当时在蒋介石政权下面,他是要彻底消灭共产党,他是血腥镇压的,这时候你没有武装斗争,共产党根本不可能上来。

所以这是一个历史的现实所以毛泽东的结论叫枪杆子里出政权。

所以当时叫军事第一,部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毛泽东的一些语录。

就是说军事第一,当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家。

比如像朝鲜到现在叫先军政治,它还是军事第一,还停留在我们当年的年代。

军事第一随着共产党掌权了,就从军事第一演化为政治第一。

这是第一转折的本质。

因为毛泽东选取了一个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就是突出政治所以我们选了一个从军事第一到政治第一苏联模式我们在毛泽东手上.走了将近30年这也是我们现在党的90年。

假如回顾党的历史,讲老实话这段历史是十分沉重的一段历史30年当中,我们有20年左右在犯错误而且犯的是一些重大错误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中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党史第二卷都认帐的.当然后面我还补了一句话中国的社会关系紧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背后我有很多案例..

今天没时间跟大家说了,在这种情况下面中国要拐弯了,也就是说军事第一转到政治第一但是政治第一搞了近30年走不下去了,政治第一背后阶级斗争为纲,然后学用苏联模式。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30年下来我们走不下去了。

当然客观上是毛泽东去世了,历史是不可假设的。

假如说毛泽东像卡斯特罗这么长寿真的很难想象中国的历史会这么写,会不会发生苏东剧变都很难讲。

客观上毛泽东去世了。

邓小平复出这时候新中国发生第二次拐弯

第四节第二次重大转折

我这个拐弯用的都是很通俗的词,我觉得理论越通俗它越容易达到它的效果,实际上就是第二次重大战略转折。

这个转折还有一个国际背景,这个国际背景就是后来的苏东剧变,我们正是抓住了这个转折,不仅解决了国内的矛盾,也成功应对了苏东剧变,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政权的巨大的冲击。

这个转折它的本质含义,假如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政治第一,转向经济第一,政策第一搞不下去了

再搞下去。

我们用毛泽东自己的话,57年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人要被开除球籍了,邓小平在即将要开除球籍的巨大压力下面,叫石破天惊。

用通俗的语言,创造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这个理论叫什么?

发展是硬道理。

他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工作在发展面的全部给我让路,发展最硬,非常通俗,所有老百姓连农民都能听懂,叫发展是硬道理。

这时候我们从政治第一转向经济第一。

是不是这样?

现在这个简单的概括。

第一个重大新中国的历史转折,叫建立新中国。

共产党开始掌权,第二个转折叫改革开放,简单地概括改革开放。

它的本质含义就是从政治第一转向经济第一,我现在的结论就是

第5节第三次重大转折

中国到了第三次转折,这个转折同时也遇到了一个重大的国际挑战,就是我们现在国内,现在各种矛盾在积聚.有的矛盾甚至处于凸显期,或者说处于尖锐化,包括经济领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我们带来的一些重大的影响,也包括我们自己32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聚的很多的问题在经济领域,尤其在2011年表现出来.所以我对2011年用温家宝总理对前几年年度的概括,我概括了一句话,这句话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概括的,现在半年下来证实我的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家宝总理的几年他挺有意思,每年记者招待会上他用一句话,2008年他说:

今年有可能是中国最困难的一年.结果后来发生什么事在座的全知道.网上就评论了,一个说我们这个总理真有预见性,其实像汶川地震那样谁也预见不到。

讲老实你要预见到我们早就防范了,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就是这句话说坏了叫一语成籖。

后来到了2009年他讲了,这时候金融危机冲击了,他说2009年才是真正最困难的一年,到了2010年他又用一句话概括。

因为当时很多对金融危机。

最后的走向看不清楚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家。

最后说的结论里面,拼在一起觉得他等于没说。

他把所有的可能全说了。

说金融危机的走势有可能是u形,最好是v形,再不行可能是w形。

说上来又掉下去。

然后还有种说法,特别对美国有意见的,因为它闯祸的说可能是L型掉下去让它在底下爬一段L型。

你看U型V型W型L型。

所有的可能全说了,那时候看不清楚,包括美元走势、国际油价很多看不清楚,所以总理用一句话概括:

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然后2011年我就学他这个模式,当然今年记者招待会他没有按照我这个逻辑来说,我对2011年的概括,我说2011年是既困难又复杂的一年。

现在实践证明我这个判断是对的,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2011年最大的事是什么事,是转变发展方式。

但是现在落实程度还是非常不理想、宏观调控最大的题目是什么?

控制通货膨胀,但是现在通货膨胀如脱缰的野马。

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把它摁住,我今天本来有一段是专门讲2011年也没时间说了。

对2011年给大家发的提纲里面简单的有几句话。

2011年有一个总体判断,还有2011年身上有3颗印记

第一个印记是90周年、第二个是100周年、第三个就是有十件大事,这个我就没时间说了。

2011年因为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它非常重要非常能够看出来,现在我们遇到的经济积累了很多的矛盾。

现在已经到了讲句不客气的话叫不太捂得住的地步,特别值得引起大家重视的是在社会领域,社会领域我们中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人家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曾经用100周年走过的道路。

我们很多事情,包括最近出问题的高速铁路。

也都是这样,我们追求速度非常快,把时间像压缩饼干一样压缩了。

但是同志们,我们这30年当中也积累了,人家100年才有可能会碰到的社会纠纷矛盾冲撞和问题也同时把它浓缩了,所以现在社会领域积累的问题非常多。

最近为了红十字会的事,同志们也都知道了,天上掉下个郭美美。

一下子砸中中红会,红十字会搞得很被动。

我跑了4个市,最后在盐城开了会5个市,这一路走来跟五个市的主要负责同志,我在跟他们交换意见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了一段话。

最后他们突然觉得说我们整天忙忙碌碌没来得及仔细想,说吴省长你的这个概括正好是我们心里面感觉到的,我说你们现在有没有感受到一个一个叫做焦点的漂移现象,什么叫焦点的漂移。

就是过去我们地方主要领导包括你们在座的书记,让你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焦虑的或者心里面忐忑不安的,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要高项目招商引资。

担心这个地方发展得太慢了。

现在慢慢地开始叫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里面忐忑不安。

整天提心吊胆变成什么问题了,会不会什么地方有个自杀了,什么地方有一群人上访了、会不会网上有一个帖子把我们搞一下是不是变成这样了,现在我们很多的矛盾的焦点开始从经济领域慢慢的演化到社会领域讲老实话这也是党中央在考虑的。

我跟大家交流一点个人体会我们做市县区这一段。

是中国最关键要害的一环。

是我们政权巩固最为要害的基石,这一块非常重要,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既要吃透上头也要吃透下头我们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我们是躲不过去的,既不可躲也不可避躲不过去,你是最直接面对群众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怎样吃透上头,就是看看我们总书记总理,他们考虑什么问题。

你琢磨总书记总理考虑什么问题,这两年从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以来,只有看一个事,什么事?

就是每年年初,好比这次组织部把你们集中起来办班,每年年初这是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一个创新。

一个中央开会,他要代表政治局向大家报告工作。

一个就是集体学习,一个就是办学习班这学习班叫正省部级学习班,每年正省部级学习班是什么题目,这个题目就是高层领导,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09年是科学发展观。

10年是转变发展方式,今年是什么?

创新社会管理,现在我们的高层领导最为集中焦点,集中注意力到了社会领域

同志们!

经济建设的主要对象是物,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根本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

也就是说共产党的宗旨在人,所以党的最重要任务其实是在社会领域。

当然社会领域要做好一个经济基础。

所以经济这块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领域积累了很多的矛盾,社会领域现在悄悄的很多的问题矛盾在积聚,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这个经济第一开始走不下去了,这是国内的态势再加上我们同时也遇到一个讲老实话,类似当年苏东巨变的国际角色的变化。

这个变化当然到现在为止我们是把它控制在尽可能最小的范围,不要太多的影响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这就是什么?

叫西亚北非。

西亚北非实际上就是以美国为首的阵容。

向全世界推行它的价值观。

它的社会制度,制造的又一场类似苏东巨变的。

他们曾经把它叫做颜色革命。

现在到了马来西亚,它非常希望把这个东西引到中国来。

应对我们国内的矛盾,应对新一轮的特别是西亚北非国际局面的冲突。

我们依靠什么?

依靠又一次战略转折。

这个转折的核心要害,就是再一次我们从经济第一。

现在走不下去了,至于为什么走不下去了?

我等一会说下理由。

要转向我个人觉得不要再搞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哪个第一了。

叫做什么?

叫做我们从“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我们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的内容。

从经济第一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同步发展,朝向这么一个新的转折。

就是说我们下一步从“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

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放到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当然在这种时候不是说放弃经济工作。

我刚才前面说到。

我也给大家做了形象化的比喻。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刚才告诉大家中国397983亿人民币。

折算成美元当时的汇率58783亿美元。

全世界老二。

其实按照现在的汇率已经超过6万亿了,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要沾沾自喜,不要以为自己老二,中国人更多地要记住我们人均GDP是全世界一百位以后,这是对的。

但是毕竟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你的总量到全世界第二位了。

这一点不管你如何去评论如何去争议,中国已经是全球的经巨人,这一点已经没有太多争论的必要。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巨人了,所以现在处理国际很多的问题现在离不开中国了,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包括最近我们在Imf拿了一个副总裁,这一类的都是中国一个地位上升的体现,但是同志们我们扪心自问,中国这个巨人本质上实际上是一个残疾人。

就是一个人有两条腿,中国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经济建设这一条腿长我们到全球老二。

社会事业这条腿短。

从非典开始暴露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现在问题越来越多。

我今天来不及讲案例了,我本来这里面还有好多比较有意思的故事,没时间讲中国现在是一个跛足前行的一个巨人,在这个局面下面我们的选择包括在座的当书记的很多面临着,在我们前进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

这个选择也是一门课,叫战略选择,面临这个选择。

这个选择无非也是两大选择。

第一个选择你把一个腿长一个腿腿短。

你是瘸子,叫消极平衡。

我把长腿锯短两条腿不就一样长了,这叫消极平衡。

意味着什么?

现在也有一批人在说,现在经济建设太快了。

大家不要忙慢下来,那么这是一种消极平衡,长腿你有本事多长你尽量长。

东部地区你该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