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944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docx

油田开发地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一、懂得勘探的过程和勘探成果的计算

(1)、了解二维、三维地震,能识别三维地震剖面;

(2)、知道勘探体积和储量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参数的录取方法,储量丰度和采出系数;

(3)勘探过程中,钻井的作用是什么;探井,详探井,各有什么用途,要什么资料;

(4)、探井,详探井试油的目的(落实产能,求下限,落实钻探成果,求K值,原始压力,高压物性,地下流体性质)

(5)钻井和作业(井下作业)压井液比重的确定方法,压井液对油层的伤害表现及预防

(6)钻井取心种类和目的(开发后期取心直观,注水井水侵程度),井壁取心(观察油气层开发,加深电阻环认识),定向取心,分油基泥浆和取心。

直观油气显示,分析Φ,k,ρ和薄片坚定——岩性成分,胶结物含量,类别,胶结类型,油层的敏感性试验——为下步措施提供依据。

(7)裸眼测井和完井电测内容。

和多种组合测井图的曲线结合及各条曲线的主要用途(地球物理测井)(开发测井),裸眼测井主要为组合测井——解释油气层(电阻,感应,井径,自然电位,声波时差,侧向)。

下完井油层套管的叫完井电测——声幅,固井。

掌握油层解释标准,解释图版,特别是油水层。

(8)射孔。

泥浆压井射孔,清水射孔,半压井射孔,复压井射孔。

视地层压力,油层K,Φ而确定射孔方式,否则回伤害油层,影响产能——出油——二次污染——往往产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孔密的大小——油层完善细说,对产量也影响

(9)、完井方法:

总有来说有裸眼,筛管完井,固井射孔完井。

不同的油层,使用不用的完井方法。

碳酸盐地层裸眼,地层坚硬,不易坍塌。

筛管——地层疏松。

(10)改造油层的措施。

Kh/μ,一切措施都是为了提高Kh/μ,包括三次采油,三次采油——热采,注气,注聚合物,注细菌。

热采——火烧,注蒸汽;注气——二氧化碳,蒸汽,氟气,天然气。

三次采油均为降低μ,增加流体流动性。

1)、酸化。

溶解油层中的胶结物,使其增大Φ和K。

有盐酸和土酸之分,盐酸溶解C,土酸溶解二氧化硅。

但岩石中绿泥石和亲水油层则不宜酸化。

探井试油过程中,采用酸化措施时,是油砂做薄片鉴定,找出胶结物类型和含量,再进行粉末溶解试验,找出浓度和反映时间。

注意的是,酸化效果好坏不单单取决于酸的用量、浓度、排残酸的程度也十分重要,否则再次堵塞孔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酸液不能有未溶物进入地层。

2)压裂。

在高压外力的作用,把固体颗粒物挤入压开的裂缝中的过程。

酸化只能处理近井地带,而压裂可深入几百米。

酸化一般只是径向范围,而压裂增产的理论则是把流体由径向流变成线性流,所以效果要大的多。

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

加砂量,排砂量,压裂液的粘度,施工中注意连续性。

有效裂缝越长效果越好,加砂量越大,效果一般也好。

加砂排量大,使砂子进入更深,排量小,会形成短而粗的裂缝,同时造成施工困难和井筒出砂(沉降速度大于流速)。

压裂液的粘度十分重要,粘度的,携砂能力弱,造成的有效裂缝短而粗。

压裂方式可适用探井,生产井,我们了解以上技术后,就可以制定较为符合的方案。

3)排砂,是提高完善程度的方法之一。

4)挤柴油,溶解近井地带的有机堵塞物,如:

蜡,沥青。

(11)以上是勘探过程中探井试油一般采用的措施,勘探试油中,还要配合生产中,取压降资料。

(12)、四性的关系:

含油性,电性,物性,岩性

(13)、试油的目的

2、懂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和一些基本常识

(1)了解开发方案,熟悉开发方案中的一切资料、数据:

面积,储量,层系,油水井井数,各中压力资料(原始压力,含气和压力),油藏类型,地面地下流体性质,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单井数据,方案,地层压力数据,油层物性,岩石性质,胶结物类型,含量,胶结形式,油层的润湿性和敏感性,注采比,注水量,含水上升率,小层连通图,栅状图。

开发方案中开发储量计算公式,储量计算参数的取值原则和数值。

方案中实施要求和产量要求,实施步骤,了解断层和断层走向,封闭性。

(2)、会编制单井方案,首先要会地层对比,小层对比,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单井储量,单井生产后进行单井注采编制。

(3)、会编制各种试验方案,如注水试验方案,目的,要求,连通关系,注水强度,试验区面积和储量,注采比,试验步骤,分期试验要求。

(4)、掌握动态分析的各种方法,统计法,对比法,曲线法,表格法。

(5)会画采油曲线,注采反映曲线,多种等值图,Φ,K等值图,Φ,K直方图,含水等值图,有效厚度,构造图,水线推进速度的计算。

(6)会计算开发数据及了解每个数据的意义。

如,自然递减,综合递减等。

(7)会绘制水驱特征曲线,并能评价开发效果,能分析曲线,提出调整意见,能编制调整方案。

(8)、能综合评价开发效果,掌握方法,找出目的,提出措施。

(9)、掌握各种开发测井方法和原理并会运用。

(10)、会水文勘探

(11)、会油水井压力测试和压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压力数值的主要因素。

知道注水井分层调剖的方法,分层水量的计算方法。

(12)了解有其水分析化验的过程,会分析注入水,计算氯根。

(13)、会判断油井出水性质,地层水?

注入水?

(14)、注水井加强层,会绘制注水井指示曲线

(15)、温和注水,间歇注水,周期注水,多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如何换算。

(16)、注采比和含水上升,压力回升等的关系,有什么规律?

(17)、各种增产措施的效果对比

(18)注水后,油水在地层的流动规律

(19)、流体在地层单相流动,双相流动,多相流动的特征,为什么不能低于饱和压力下采油

(20)、什么叫做三大矛盾(平面,层间,层内),为什么说开发中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解决三大矛盾?

(21)、为什么要分层系开采?

分层系开采的原则?

一定的储层,厚度,流体性质,压力系数

(22)、注水井调剖方法

(23)、非均质程度的标志有哪些?

(24)、油井堵水方法和效果对比(暂时堵水和永久性堵水)

(25)、地下油水井粘度比十分重要,高粘度油藏和低粘度油层划分标准,采油特征曲线不一样,多阶段采油方式不一样——这是决定地面集输流程主要依据。

高粘度油层,主要采油期在中高含水阶段,80%的油在此阶段采出。

无水期到50%以后上升缓慢,以增加流动达到增加油量的目的,故而需增加生产设备和能力。

(26)、滚动扩边,主要是充分利用边缘探井出油井点,进行追踪C,在三维地震剖面上标上追踪深度,找出相应的点,进而追踪布井。

(27)、重新研究,认识四性关系。

含油性,电性,物性,岩性。

勘探过程中,由于资料较少,电测解释图有可能有误差。

极可能漏掉油层,开发后井数增加,资料增加,实践多了。

勘探时,电阻在1.0欧姆以上才能解释油层,开发后,有的井电阻在0.7-0.8欧姆就出油。

试油时,K在2md以上才出油,后来有的井1.5md也能出油。

(28)、老井复查的内容和作用。

(主要是钻井、录井、取心等油气显示,电测图未解释层)找新油层。

(29)、死油层的分析。

历年的水线推进图。

4、其它方面

(1)、了解集输站点情况,包括油水处理(脱水,注水处理),注水站,原油输送站,注水站出口泵压,原油处理能力,注水能力。

(2)、为什么要外输,温度高低和那些因素有关,外输排量——即流量,外输管线大小要注意,地面管线要堵,造成管线破裂。

(3)掌握悬空量油法和分注计量情况

(4)如何监督井下作业

1)井场:

管杆架空排放;管杆清洁、无尘土、无蜡、无垢;管杆无裂缝、洞,无损伤。

2)数据:

管杆丈量有记录,施工入井流量计量,处理液量计量准确并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3)各种计量容器摆放平放,施工有施工曲线(压裂)

(5)如何监督钻井

1)泥浆性能

2)按设计深度录取资料,油砂样取心,井壁取心,岩心摆放整齐,有深度记录,油气显示描述

3)井场有泥浆比重计,有荧光灯,有测失水仪

4)井场各种记录齐全——深度,钻时,油气显示,比重,失水,显示记录,遇卡解卡记录

5)钻杆,套管摆放蒸汽,有钢印有编号

(6)如何鉴定电测

1)射孔,发射率90%以上,有射孔曲线,对照射孔单看孔密,深度,厚度

2)开发测井

3)原始曲线质量

,以上是一些最基本的应了解掌握的知识,具备这些知识后,做规划、方案就比较的切合实际,实现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成功就有把握。

 

开发地质

           2.01 圈闭 

               能够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继续运移,并在其中储存起来形成油气聚集的场所。

           2.02 闭合度  

               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垂直举例。

           2.03 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闭合区的面积。

           2.04 圈闭容积 

               一个圈闭能聚集油气的容积。

           2.05 含油组合 

               相邻的一组生油层、储油层、盖层的总称。

           2.06 油藏 

               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界面、无游离天然气的聚集石油的单一圈闭。

           2.07 气藏 

               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气水界面,且只聚集有天然气的单一圈闭。

           2.08 油(气)藏  

                   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界面,且只聚集有石油和游离天然气的单一圈闭。

           2.09 构造油(气)藏  

               因构造运动使底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油(气)藏。

           2.10 背斜油(气)藏 

               由背斜圈闭形成的油(气)藏

           2.11 断层遮挡油(气)藏 

               受断层遮挡形成的油(气)藏

           2.12 凝析气藏 

               因压力、温度下降,部分气相烃类反转凝析成液态烃的量不小于150g/m3的气藏。

           2.13 油田 

               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油藏的集合体。

           2.14 气田 

               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气藏的集合体。

           2.15 油(气)田 

               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油气藏的集合体。

           2.16 特大油田 

               石油地质储量大于10×108t的油田。

           2.17 大型油田 

               石油地质储量大于1×108~10×108t的油田

           2.18 中型油田 

               石油地质储量为0.1×108~1×108t的油田

           2.19 小型油田

               石油地质储量小于0.1×108t的油田。

           2.20 大型气田 

               天然气地质储量大于300×108m3的的气田。

           2.21 中型气田 

               天然气地质储量为50×108~300×108m3的气田。

           2.22 小型气田 

               天然气地质储量小于50×108m3的气田。

           2.23 工业油(气)藏 

               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2.24 盐丘油(气)藏 

               由盐丘作用形成的油(气)藏。

           2.25 地层油(气)藏 

               因沉积连续性中断或储集层岩性变化形成的油(气)藏。

           2.26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形成原因与地层不整合面有关的油(气)藏。

           2.27 潜山油(气)藏 

               古地貌残丘、古断块山等古地形突起因风化、淋滤作用形成储集体,地壳下沉后又为不渗透所覆盖形成的油(气)藏。

           2.28 岩溶油(气)藏

               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被不渗透岩层覆盖形成的油(气)藏。

属于地层油(气)藏的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2.29 岩性油(气)藏

               由于储集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油(气)藏。

           2.30 生物礁块油(气)藏

               生物礁被不渗透层覆盖形成的油(气)藏。

           2.31 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由水动力遮挡阻止油气继续运移而形成的油(气)藏。

           2.32 复合圈闭油(气)藏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联合圈闭而形成的油(气)藏。

如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地层—流体复合圈闭、流体—构造复合圈闭及构造—地层—流体三元复合圈闭等油(气)藏。

           2.33 块状油(气)藏

               储集层厚度不小于10m、没有不渗透岩层间隔而呈整体块状,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2.34 层状油(气)藏

               储集层呈层状分布的油(气)藏。

           2.35 裂缝性油(气)藏

               以裂缝为主要储渗空间的油(气)藏。

           2.36 重质油油藏

               油藏温度下原油的粘度为0.1~10Pa·s、密度为943~1000kg/m3的油藏。

           2.37 焦油砂油藏

               油藏温度下原油的粘度超过10Pa·s、密度高于1000kg/m3的油藏。

           2.38 饱和油气藏

               原始油藏压力、温度下石油已饱和了天然气的油藏。

           2.39 未饱和油藏

               原始油藏压力、温度下石油尚未饱和天然气的油藏。

           2.40 原生油(气)藏

               在主要生油期后,分散状态的油气发生区域性运移,并在圈闭中聚集起来所形成的油(气)藏。

           2.41 此生油(气)藏

               原生油(气)藏受构造运动破坏,油气沿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面或沿不整合运移到新的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的新油(气)藏。

           2.42 原生气顶

               油气藏开发之前,在储层的压力和温度下,部分游离气因重力分异升至圈闭顶部的储层中而形成的气顶。

           2.43 次生气顶

               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从油中释出的部分气体未能随油产出,因重力分异积聚在圈闭高处而形成的气顶。

           2.44 油田水

               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

           2.45 油层水

               在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2.46 层间水

               夹在油(气)层之间地层中的水。

           2.47 束缚水

               油气运移进储层后残留在储层孔隙中与油气共存、在油气开采过程中不能流动的地层水。

           2.48 边水

               油(气)藏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4.49 底水

               油(气)藏含油(气)外边界以内直接从底部托着油(气)的油(气)层水。

           4.50 含油面积

               含油外边界所圈闭的面积,即含纯油区面积与油水过渡面积之和。

           4.51 含油内边界

               油藏中油水接触面与油层底面交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52 含气外边界

               气藏中气水接触面与气层顶面或油气藏中气油接触面与油气层顶面交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53 含气内边界

               气藏中气水接触面与气层底面交线或油气藏中气油接触面与油气层底面交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54 纯油区

               油藏含油内边界以内或油气藏含气外边界以外的含油区。

           2.55 油水过渡带

               油藏含油内边界至含油外边界之间的地带。

           2.56 油气过渡带

               油气藏含气内边界至含气外边界之间的地带。

           2.57 气水过渡带

      气藏含气内边界至含气外边界之间的地带。

  2.58 油水接触面

      油藏中油与水之间的接触界面。

油水界面并非使一个截然分开的面,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油水过渡段。

为了确定油藏参数,人为地确定油水过渡段中某一深度为该油藏的油水接触面。

  2.59 气水接触面

       气藏中气与水之间的接触界面。

2.60 油气接触面

   油气藏中油与气之间的接触界面。

2.61 油藏高度

   油水接触面与油藏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62 气藏高度

   气水接触面与气藏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63 油气藏高度

   油藏高度与气顶高度之和为油气藏高度。

2.64 油砂体

   含油砂岩中被低渗透的岩石所分隔的一些相对独立的含油砂岩体。

它是组成储油层的最小沉积单元,是控制地下油水运动的相对独立单元。

2.65 单层

   同一时间单元沉积的油砂体的统称。

2.66 砂岩组

   上、下以比较稳定的泥岩分隔的相互靠近的单层的组合,在垂向上是一个小的岩性沉积旋回。

2.67 油层组

   包括几个砂岩组,是相似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其顶底有较厚的稳定隔层分隔。

2.68 含油产状

   指岩心沿轴线劈开后,在新鲜断面上含油部分所占面积大小(即含油面积百分数)以及岩心含油饱满程度。

可分为五级,即:

油迹——含油面积小于5%;油斑——含油面积5%~40%;油浸——含油面积41%~75%;含油——含油面积76%~90%;油砂——含油面积大于90%。

2.69 有效厚度

   油(气)层中具有产油(气)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工业油(气)井内具有可动油(气)的储集层厚度。

2.70 夹层

   储层间或有效厚度之间的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

可分为层间夹层和层内夹层。

2.71 隔层

   储层之间,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对流体具有隔绝能力的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

2.72 标准层

   岩性和测井反映明显,分布广泛,易区别于上、下邻层的稳定沉积岩层。

2.73 旋回

   一套沉积地层在垂向上不同岩性的演变序列,反映了区域性构造变动或水进、水退等沉积过程的变化。

2.74 正旋回

   自下而上岩性逐渐变细的旋回。

2.75 反旋回

   自下而上岩性逐渐变粗的旋回。

2.76 复合旋回

   自下而上岩性逐渐由粗变细再变粗或由细变粗再变细的正、反旋回的连续组合。

2.77 韵律

   一个砂层内部垂向上不同粒级或渗透率的演变序列。

2.78 正韵律

   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或渗透率逐渐变低的韵律。

2.79 反韵律

   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粗或渗透率逐渐变高的韵律。

2.80 复合韵律

   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粗再变细(或逐渐变细再变粗)或渗透率变高再变低(或逐渐变低在变高)的连续韵律。

2.81 粒度分析

   岩石中不同粗细颗粒含量的分析。

2.82 粒度中值

   粒度累计曲线上重复百分比为50%处所对应的粒径。

2.83 沉积环境

   是指沉积物沉积时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地球化学条件等的总和。

2.84 沉积相

   是指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的总和。

2.85 沉积模式

   根据现代沉积环境及古代沉积相的研究,对于古代沉积作用机理所区分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成因类型。

2.86 沉积亚相

   在一个沉积区内依据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特征对沉积相所作的进一步划分。

目前沉积相级别的划分一般是:

陆相、海相、海陆过渡相为一级相;洪积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等为二级相;从二级相中进一步划分出的相区即为沉积亚相。

如河流相可分为河道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等。

2.87 沉积微相

   是沉积亚相的进一步细分,即四级相。

如河道亚相进一步细分为边滩沉积微相、心滩沉积微相、滞留沉积微相;堤岸亚相可分为天然堤沉积微相、决口扇沉积微相等。

2.88 洪积相

   洪积相是近物源区的一种沉积相。

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和基底潜山山麓,岩性为粗碎屑物,分选及磨圆度极差,泥质胶结,无明显层理构造,不含生物化石,见少量植物残体,岩体平面多呈扇形,属暴雨洪积产物。

2.89 河流相

   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沉积相。

沉积物主要由河道砂体和洪泛沉积物构成。

其底部常有一冲刷面,冲刷面之上为含钙砾、泥砾及火成岩砾石的砂岩,具交错层理,向上碎屑粒径变细,演变为过渡性岩性,旋回顶部为泥岩。

河道砂体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横剖面上岩性呈突变。

河间为洪泛时的细粒沉积。

属氧化环境,除少量植物根系、碳化树干外,很少发现其他生物化石。

2.90分流平原亚相

   河流在三角洲分流以后所形成的沉积相。

是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泥砂及有机物质充填了部分蓄水体,后又被分流携带的泥砂所加积而形成的三角洲水上部分。

分流平原位于泛滥平原与湖泊(海)的过渡地带。

垂向岩性层序为沙泥岩及粉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一般呈正旋回。

2.91 三角洲前缘亚相

   是三角洲的水下部分形成的沉积相。

沉积物以河口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水下河道砂为主。

砂层中以粉、细砂为主,常见低角度交错层理、重力滑动变形层理、席状砂与河口坝一般为反韵律或复合韵律。

泥岩常为绿、灰及黑色、含少量植物化石及生物碎片。

2.92 滨—浅湖亚相

   三角洲之间湖水深度在波及面以上的沿湖岸浅水形成的沉积相。

沉积物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生物灰岩。

是河流沉积、生物沉积及化学沉积经湖水再搬运堆积而成。

常见水平层理、不规则层理、波状层理、压扁层理及团块、干裂、虫孔、虫迹等构造。

化石丰富,为弱还原环境。

2.93 较深—深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