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792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一板栗栽培.docx

教案一板栗栽培

一、教案头

授课标题

项目、板栗栽培

学时

6

地点

英窝

授课班级

林业103

课次

第次课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

第次课

年月日第节

第次课

年月日第节

第次课

年月日第节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教学组织

 

预期成果

 

教学材料

 

作业

 

参考资料

 

课后小结

 

二、教案正页

设计要点:

1、分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两大部分设计;2、统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方法手段、重难点解决策略、师生活动、时间分配等要素;3、以“科学设计、详尽规划、教无定法、保障效果”为总尺度。

附注

项目、板栗栽培

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

一、教学条件

场地:

林盛教学基地

备品与材料:

材料:

本地区主要经济林树种园

备品:

修枝剪、手锯、绳子、木桩、木棍等

二、教师条件

配备两名教师:

一名专职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资料的查找和搜集、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对学生的评价;一名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生产任务的实施,给学生做操作演示,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

三、学生分组

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训练的机会,可将学生5-6人分为一组。

要求每个小组男女生搭配;理论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搭配。

四、预习

为了更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好本次课的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可适当提前1-2天时间让学生预习或复习以下内容:

●板栗栽培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进行考勤及提问并引入新课(5分钟)

1、考勤并提问预习情况

2、教师说明本次课教学内容——板栗栽培。

步骤一、资讯(10分钟)

1、教师告知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本次课要求每名学生能够利用课下收集到的信息制定从板栗的品种选择、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到采收等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方案,达到知道板栗的主要品种,会进行板栗的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正确采收的目的。

2、告知学生本次课应完成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课以结合当前季节和现有条件出发,要求以自己所制定栽培方案为蓝本,对板栗的树体进行客观识别,模拟进行板栗栽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并实施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学会板栗栽培常用基本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操作完成后展示成果,进行小组及个人评价,最后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找到解决办法,对不合理的地方大胆提出改进意见。

要求技能操作符合技术规程的要求,并且用时短。

步骤二、计划与决策(20分钟)

在课外确定板栗栽培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课上各组相互讨论方案,提交生产工具和资料清单,并按照计划准备生产工具和材料。

步骤三、实施(170分钟)

(一)、示范(45分钟)

教师先示范土壤、肥料管理的基本措施及基本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其间将定干、几大主枝的修剪培养、几大侧枝的修剪培养、辅养枝的修剪培养,最后达到将板栗栽培中常用基本树形整形修剪成型的操作全过程演示出来,以达到学生模仿的效果。

教师在演示的同时,边做边讲解以上方法什么时间做、怎么做,为什么做,并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做示范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做必要记录。

(二)、模仿(60分钟)

1、学生模仿教师完成上述土壤、肥料管理的基本措施及常用基本树形的整形修剪操作。

2、教师纠正学生模仿不当之处,并指出其原因,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

3、教师做小结,总结学生模仿的过程,表扬任务完成得好的组,更要指出缺点。

(三)、布置新任务(5分钟)

在完成步骤

(一)、

(二)的基础上,思考板栗栽培还能采用那些方法进行土壤、肥料管理和树形,并思考这些方法针对具体板栗应该如何进行操作?

(四)、实际操作(60分钟)

1、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分组实际操作。

2、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首先回忆教师的操作过程,如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提问。

3、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适当加以指导,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

步骤四、检查、评价(20分钟)

教师检查各小组提交的展示成果,要求操作结果符合技术规程要求,并且用时短,然后评分,对优秀的成果加以表奖,对存在的不足加以指导,最后填写评分表。

步骤五、总结(45分钟)

归纳、讲解、统一操作标准

板栗栽培

一、概述

壳斗科栗属树种,在中国栽培广泛,北自吉林,南抵海南,东至黄海之滨,西至云贵高原。

垂直分布海拔50-28OOm,越向南分布越高的趋势。

主产区集中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地形以丘陵山地谷地、缓坡及河滩地为主。

板栗寿命长,适应性广,一年种植,多年收益,被誉为“铁杆庄稼”。

我国板栗品质好、抗逆性强,为世界其他几种栗所不及,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近年来大力提倡发展的主要经济林木。

板栗是中国特产干果,全身是宝。

营养丰富,可生食,可炒食、磨粉及制成各种菜肴、糕点、罐头等;有健胃、补肾的药物价值。

木材坚硬,纹理通直,抗腐,耐湿,是良好的军工、车船、家具制造用材,枝叶、树皮、刺苞可提取拷胶;叶子可用作饲养柞蚕,花是很好的蜜源。

二、主要砧木和优良品种

(一)主要砧木

栗属树种原产我国的有板栗、锥栗和茅栗3种,均可作砧木。

板栗,为主要栽培种,分布很广,以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和北京郊区栽培最多。

锥栗,分布在长江流域各地。

茅栗,分布河南、安徽、陕西、山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二)优良品种

全国板栗品种多达300个以上,可划分为4个栽培区,即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较适宜栽培区和丹东栗栽培区。

1最适宜栽培区

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蓟县)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南部、陕西北部(秦岭以北)。

主栽品种各地不同,品种很多。

北京主栽品种:

燕红;天津蓟县主栽品种:

燕魁;山东主栽品种泰山红、宋家早等;陕西北部(秦岭以北)主栽品种:

寸栗、明拣栗等;河南主栽品种:

豫罗红、红油栗等;安徽北部主栽品种:

大红袍、迟栗子等;江苏北部主栽品种:

尖顶油栗等均非常出名。

2适宜栽培区

包括湖北、湖南、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陕西南部(秦岭以南)、甘肃南部等。

品种也很多。

3.较适宜栽培区

包括广西、福建北部及广东北部。

品种相对较少,但也不乏好品种。

4丹东栗栽培区

包括辽宁和吉林南部集安地区。

主栽品种:

辽丹61号、辽丹58号、辽丹15号等。

另外还有伊吹、国见、丹泽等日本栗品种引种。

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结果习性

板栗实生苗需6-8年以上才开花结实,15年以上才能进入盛果期,嫁接苗通常栽植翌年便可开花结实,3年生便有一定的产量,10-11年可进人结果盛期。

1.根系生长特性

深根性树种,侧根细而发达,20-60cm的土层内根系最多,最深可达120cm,水平分布为枝展的3-5倍,树冠边缘的密度最大。

根系损伤后,愈合能力较差。

断根后需较长时间才能萌发新根。

因此,出圃移栽和土壤耕作时切忌伤根过多。

2.芽的类型及其特性

芽分花芽、叶芽和休眠芽3种。

(1)花芽:

为混合芽,着生枝条上端,肥大饱满。

粗壮枝条上的花芽可以抽生结果枝和雄花枝,瘦弱枝条上的花芽只能抽生雄花枝。

(2)叶芽:

幼树时着生枝条顶部和中下部,结果期着生枝条中下部。

芽体瘦弱,萌发抽生发育枝。

(3)休眠芽:

为隐芽,着生枝条基部,或多年生大枝上,树干上。

芽体极小,一般不萌发,处于休眠状态。

受到刺激,可抽生徒长枝或普通发育枝,利于更新复壮。

3.枝条类型及其特性

枝条分结果枝、雄花枝、发育枝3种。

(l)结果枝:

由枝条顶端花芽萌发形成,枝条上着生有雄花序和混合花序〔雄花序基部着生有雌花簇)。

多较粗壮,长度变化大。

结果母枝是抽生结果枝的上年生枝条。

多是上1年生的结果枝,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多少与树龄大小、结果母枝本身的强弱有关。

(2)雄花枝:

由较弱的花芽萌发形成,枝条上除了叶片就是雄花序。

多较细弱。

(3)发育枝:

由叶芽或休眠芽萌发形成,是构成树体骨架的主要枝条。

根据生长强弱,可分徒长枝、普通发育枝与细弱枝。

徒长枝:

多由休眠芽萌发形成,枝条长,芽体小,生长旺盛,不充实,一般难成结果母枝。

可通过合理的修剪控制,2-3年后能抽生结果枝。

普通发育枝:

由叶芽或休眠芽萌发形成,生长健壮,是扩大树冠和结果的基础。

生长充实的,可转化为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而结果。

细弱枝:

由瘦小叶芽萌发形成,生长细弱,长度不足lOcm。

4.花芽分化

雌雄同芽异花,风媒传粉结实。

雄花序在新梢生长后期开始分化直至树体进人休眠期前,分化期长而缓慢。

雌花序是在雄花序分化基础上进行,于冬季休眠后开始,分化期短而速度快。

因此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及萌发前增施速效氮肥、合理修剪等,都是促进雌花序形成的有效措施。

5.开花结实

板栗是在气温达13-14℃时开始萌发,经抽枝展叶到6月初雄花盛开,雄花盛开期雌花开始开放,雄花序开放顺序是渐次向上,且花期长,利于授粉。

雌花授粉期较长,可保持1个月,从柱头露出后7-26天为授粉适期,最适授粉期为9-13天。

自花授粉结实率不高,品种间差异悬殊,栽植应注意授粉树配置。

座果率较高,但由于授粉不良、营养不足、病虫危害,易引起落果。

“空苞”现象较为普遍,与品种本身特性、授粉不良、树体营养不足、缺乏微量元素硼等有关。

因此,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增加座果率和减少空苞率。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日照和温湿度

板栗喜光,忌庇荫,对气候要求不严,耐高温和低温能力强,要求充足水分但花期降雨不能过多。

光照不足,影响正常开花结实。

宜栽培于日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或开阔的地带。

栗树对气候要求不严,在年平均气温8-22'C,极端最高气温35-39℃,极端最低气温-25℃,年平均降水量500-15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

但以年平均气温在10-15℃,生长期平均气温16-20℃,年平均降水量600-1400mm的地方生长最好,雨量过多妨碍授粉受精而降低结实率,也常引起栗苞开裂而致坚果裸露、霉坏。

果实发育期间过于干旱,易引起栗实发育不良而产生“空苞”。

2.土壤

对土壤也要求不严,以微酸性、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为好。

pH值大于7.5,含盐量大于0.2%,地下水位离地面不足1.5m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粘重土壤生长结实不良。

四、栽培管理技术

(一)苗木培育

主要采用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方式

1.播种繁殖

板栗播种繁殖,因其结实迟,后代变异大,逐渐被嫁接繁殖所替代。

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培育砧木苗。

(1)选种:

选择丰产优质、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20-30年生的母树上采收无病虫害,并已成熟的种子。

最好选中果型晚熟品种的种子。

采收后进行沙埋贮藏。

(2)播种:

播种分春播和秋播。

春播需保湿沙藏催芽2-3个月,秋播不需要。

北方采用春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华北多在3月上旬进行。

南方可春播也可秋播。

栗果贮藏困难可秋播,秋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

播种方法:

采用横向开沟条播方法为好,播种沟深l0cm左右,行距30-40cm,株距10-15cm,每667m2播种100-150kg,产苗量8000-12000株,覆土厚度3-5cm为宜,播后为防止水分蒸发和床面板结,覆土后可再覆盖一层细沙作物秸秆、谷壳之类。

播种前先用40-50℃温水浸种2-4h,再用1%硫酸铜或1/300的福尔马林浸泡10min,播种沟内最好先放置Pt菌根剂,再将截去幼根尖端的萌芽种子平放于沟中。

(3)播后管理:

播种后条件适宜l-2周幼苗出土,若气候干旱适量灌水。

幼苗放叶后施第一次追肥,施肥后立即灌水。

栗种具双胚性,若1种出2苗,应间除1株,以利集中养分,促进苗木生长。

6月左右第二次追肥,以腐熟稀释的人粪尿为好,也可施用硝酸铵或硫酸铵,每667m2追硫酸铵4-5kg。

秋季苗木停长后,施有机肥料,以利苗木越冬,在整个生长季,应及时作好中耕除草、排水、灌水、防治病虫等项田间管理工作。

2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可保待母树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果、矮化树体、便于密植、利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1)砧木选用:

砧木可采用实生板栗苗,也可利用野生板栗苗。

苗圃培育嫁接苗,干径达lcm以上实生苗均可作砧木。

山区就地嫁接最好选用干径达3cm以上的野生砧木,不宜太粗,否则容易出现嫁接愈合不良和树体空心现象。

(2)接穗的选择与贮藏:

接穗应在生长健壮、丰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成年母株上采取,以树冠外围或上部发育充实健壮的枝条最好,从其中选择粗壮充实的结果枝或普通发育枝作接穗。

接穗应随嫁接随采穗,注意接穗保湿,避免干燥影响成活。

(3)嫁接:

板栗枝接一般在春季,南方也可在秋季,方法主要采用切接、插皮舌接、劈接、腹接等,其中插皮舌接操作简便,砧穗接触面大,成活率高。

主侧枝缺枝补空,多采用插皮腹接。

生产上要根据砧木接口的大小来决定嫁接方法。

(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应及时除萌、松绑、防治病虫害,还应做好两项工作①立支柱。

②摘心:

新梢长到约50cm时摘心,以后连续摘心1-2次促使副梢生长,多长侧枝,树冠圆满紧凑,促进枝条充实,提早结实。

(二)栽植建园

板栗的栽培形式,通常归纳为三大类:

一是庭院和“四旁”栽植的散生栗树。

二是栽苗培育的成片栗园。

三是野生砧木就地嫁接形成的山地栗林。

1.栽植造林

(1)选择园地:

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好、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质地疏松、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

地下水位高于1.5m,碱性较重的河滩地,背阴溜风的山坡都不宜栽培板栗。

(2)栽植技术:

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栽植。

平地林粮间作可适当稀植,每667m2栽20-30株。

山地可适当密植,每667m2栽40株或更多一些。

为了幼树早期丰产,可每667m2栽56-111株,树冠覆盖率达80%以上时,回缩或间伐。

栗树根深,需大穴栽植,穴径及深度应不小于0.8m,且需在土壤熟化,基肥施足后栽植。

2.就地嫁接

以山地野生板栗作砧木就地嫁接良种板栗,可保持优良品种特性、提早结实,还可充分利用山区野生资源,扩大板栗栽培范围。

同时,不需育苗移植,节约采种劳力。

(三)土肥水管理

1园地土壤管理

主要任务是保持水土、翻地改土、中耕除草与合理间作。

山地栗园,首先要搞好保土、保水、保肥工程。

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造林当年秋季翻地深度30-40cm。

坡度不大可全面翻地;坡度太大,应在树盘下进行块状翻挖,利用刨出的砂砾石块,树根残桩等围置于树冠下坡,以增加截水保土能力。

中耕除草1年要进行多次,其中最重要的有2次。

第一次于杂草旺盛生长的5-6月进行,此时铲下的杂草容易腐烂作肥;第二次于临近采收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便于拣拾栗子。

提倡全面中耕,如果坡度太大在根际周围进行块状中耕。

合理间作即在栗园间种作物增加经济收入,扩大林地覆盖,利于水土保持,阻止杂草丛生,改善小气候条件,还可以耕代抚,起到用地养地的目的。

2.施肥

(1)基肥:

通常施用有机肥,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收后,最迟于冬季结冻之前结合翻地全面施人。

施用量可按生产lkg栗实需要5kg有机肥计算。

(2)追肥:

1年施2次,第一次4月上中旬进行,以速效氮肥为主。

第二次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施入,追施速效氮、磷、钾肥,以促进果实饱满和提高栗实品质。

如以人粪尿为追肥,成龄树每株不能少于25kg。

如以硝酸按或尿素为追肥,成龄树每株不能少于0.5kg。

第二次追肥时,成龄树每株可加施过磷酸钙0.5-lkg。

近年来,板栗生产普遍推行根外追肥,于花期6月喷施0.2%浓度的硼肥,并结合喷施0.3-0.5%浓度的尿素与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果实发育期的7-8月喷施0.5%复合肥,以提高座果率,减少空苞率,增进栗实品质。

常用施肥方法有环状、放射状、穴状等3种。

3.灌水

板栗比较耐旱,但在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水,春夏新梢加速生长期和夏秋果实迅速膨大期需水最多且最重要。

此时缺水,影响新梢生长和果实的迅速增长,不仅使果实变小,而且糖和淀粉的含量较低,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适时灌水特别重要。

(四)整形修剪

1.幼树整形修剪

生产上常采用的树形有主干硫层形和自然开心形等两种树形。

(1)主干疏层形树体比较高大,中心干明显,树冠2-3层,层性清楚,主枝5-7个,膛内通风透光较好,空间利用率高,能够丰产,适于山地栽培。

现有的实生大树,多属这种树形。

其整形修剪过程如下:

①定干:

定植当年在离地面8O-l00cm处,选择着生有饱满芽的上端进行短截。

定干高度应因地制宜,土层深厚肥沃,或间种作物的栗园定干可以高一些,瘠薄的山地栗园定干可以低一些。

幼苗生长旺盛,可以当年定干。

苗木势弱,可下一年定干。

②培养主枝:

定干后第二年,选择树干上部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中心干培养,并留长80-100cm短截;其下选择3个分布均匀,方位错开,枝角较大,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第一层主枝培养,并留长80cm短截。

定干后第三年,将中心干顶端直立生长的1年生枝条短截,在剪口下方选择2个生长较旺并与第一层主枝错开的枝条作为第二层主枝培养,同时留长7Ocm左右短截。

此外,还要将第一层主枝上的1年生枝条适当短截。

如果主干条件好,树势旺,可延至第四年截除干顶,再依次于第二层主枝的上部插空选留1-2个枝条,作为第三层主枝培养,整成1个比较高大的主干疏层形。

在培养各层主枝、建造树体骨架过程中,对主枝以外的枝条可视苗木生长状况而予取舍。

生长旺盛,除与主枝有竞争力的旺枝非去不可外,其余的枝条可适当多留一些,以缓和树势,促进幼树早期结果。

苗木生长较弱,主枝以外的枝条应少留或不留,以使养分集中于主枝的生长发育。

③选留侧枝:

在培养各层主枝的同时,选择主枝两侧斜生的枝条作为各级侧枝培养,第一层主枝上的第一侧枝与中心干距离70cm左右,第二侧枝距离第一侧枝40cm左右,第三侧枝距离第二侧枝60cm左右,第二层主枝上的侧枝之间的距离可适当缩短,如果树势不太旺盛,对侧枝可以不短截;树势旺盛,侧枝过长,对侧枝则应适当短截,以防树冠松散,同时尽量保留一些弱枝,以缓和树势。

(2)自然开心形:

树体一般不高,没有中心干,2-4个主枝斜上生长,树形开张,成形较早,膛内通风透光好、结果也好。

嫁接栗树多用此树形,适于肥水条件优越的密植丰产栽培,整形修剪过程如下:

①定干:

与主干疏层形同样处理,定干可低一些。

②培养主枝:

定干后第二年,于剪口下抽生的枝条中,剪除顶端生长旺盛、直立性强的枝条,同时选留均衡生长、位置错开、开张角度较大的3个枝条作为主枝培养,并短截,留长80cm左右。

③选留侧枝:

自然开心形树冠开张,冠内空间较大,且主枝不多,所以主枝上的侧枝应尽量保留。

树势中等、侧枝长度不超过50cm的可以不短截,以促进结果枝的形成。

其他枝条的处理,同主干疏层形。

利用多年生野生砧木,或利用3年生以上实生幼树作砧木嫁接的植株,因其根系发达,嫁接当年的生长量很大,抽生的2次枝也旺,可以早定干、早成形。

利用这类砧木时,多嫁接2个以上的接穗,甚至利用原有的树体骨架进行多头枝接,易于形成自然开心形,也有的形成主干疏层形。

整形修剪时,应遵循“因树作形”原则。

如适于整作自然开心形,夏季应行摘心处理,除去上部旺盛直立枝条的同时,培养出3个主枝并利用主枝上当年抽生的2次枝条选留出第一级侧枝,在嫁接当年便可形成树冠的骨架。

如适于整作主干疏层形,可通过夏季摘心,选择出1个旺盛的直立枝条作为中心干,在嫁接当年利用主干上的其他3个枝条作为第一层主枝培养,翌年接着培养第二层主枝,以及在第一层主枝上选留侧枝,即在嫁接后第二年基本形成树冠骨架,比一般苗木提前一年整好树形。

在整形过程中,还要尽量保留细弱枝和下垂的枝条,以缓和旺盛的生长势和控制树冠外移,促使枝干加粗生长,提早开花结实。

2.结果树整形修剪

(1)清膛修剪:

将树膛内的雄花枝、发育枝全部疏去,仅仅留下树冠外围的结果枝。

清膛修剪能使养分集中到结果枝上,但易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树冠表面一层结果,树体容易衰老。

(2)实膛修剪:

是一种先进修剪方式。

修剪时根据树势、地力、枝相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修剪方法。

所谓“集中”,就是多疏少留,促进养分集中供应;所谓“分散”,就是少疏多留,避免树体生长过旺影响结果。

山地栽培、土层瘠薄、肥水不足、老弱病残树、结果母枝少、细弱枝条多等情况下,宜采用“集中”修剪方法。

反之,宜采用“分散”修剪方法。

1株树,骨干枝的处理也宜采用弱“集中”,强“分散”的原则,区别对待。

实膛修剪后树冠比较紧凑,树冠结果层厚,适于密植栽培,局部更新复壮及时,树体生长发育均衡。

实膛修剪技术要点:

①过去没有修剪过或采用清膛修剪的栗树,应从创造或改造为实膛修剪的树体结构入手。

首先确定需要保留的主枝,然后除去重叠枝、交叉枝及多余的主枝。

枝条先端远离主干,枝干本身又光秃的主枝或侧枝,有发育枝或徒长枝的先端回缩,以抑前促后,缩小树冠。

在树膛空隙处适当选留一部分枝壮芽大的徒长枝,作为内膛更新的预备枝培养。

②利用徒长枝培养结果枝组。

选择徒长枝必须注意枝条的强弱、着生的位置和方向。

选留离主枝基部较远,生长不太旺盛,容易形成花芽的徒长枝,及枝条背下向上斜生和枝条两侧斜生的徒长枝。

因为这些枝条长势比较缓和,容易培养成结果枝。

剪去从主干或主枝基部萌发的生长特旺、不易培养成结果母枝的徒长枝。

背上生长的徒长枝也应剪去,否则容易形成“树上树”,与主枝竞争。

处理徒长枝时,采用有空就留,没空就疏,生长正常就放,生长过强就压的方法。

③疏除膛内的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徒长枝。

④合理修剪树冠外围的1年生枝条。

树势较强,结果母枝粗壮,保留所有结果母枝,同时保留结果母枝下部1-2个雄花枝或发育枝,以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

树势较弱,结果母枝细弱,只保留顶端1个结果母枝,其余的枝条疏除。

⑤适时回缩结果枝组。

枝组衰弱、结果不多或枝组过多、膛内密闭,通过回缩,对局部枝条进行更新与复壮。

通常选择枝组基部有徒长枝的地方回缩,以促进徒长枝抽生枝条而培养新的结果枝组。

枝组基部无徒长枝,可于枝组基部留下3-5cm长的短桩进行回缩,以促其基部休眠芽萌发,再培养为新的结果枝组。

3.老树更新修剪

栗树更新能力很强。

老树更新修剪,主要是“集中”式的回缩修剪,即将大枝从中下部甚至从基部截去,以促使新枝萌发,重新形成树冠。

此外,还要大量疏除衰弱的枝组和细弱的1年生枝条。

更新修剪的程度须因树而异。

对极度衰弱,不能抽生结果枝的大枝,可回缩到有徒长枝或由隐芽萌发出来的发育枝的地方,利用徒长枝或发育枝重新形成骨干枝;对还能抽生结果枝的大枝,则要疏除细弱枝、病虫枝以及过密的枝条。

衰老栗树的更新修剪,宜分年进行,1年回缩1-2个大枝,以利边复壮边结果,在老树更新修剪的同时,还应结合采用钩镰刀将主干及大枝上的青苔等寄生物刮去,并将栗树粗糙开裂的表皮刮平。

刮皮之后刷上石灰与硫磺粉等配制成的白涂剂。

以减少病菌虫卵在树皮裂缝内的寄生,促进树皮的增生,利于树势的复壮。

常两年刮皮1次。

修枝刮皮从落叶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的一段时期内都可进行。

(五)低产栗树改造

1.高接换头

高接换头宜用插皮舌接方法。

操作要点:

一要保持枝干主从关系,尽量采用多头细桩高接,少用或不用大抹头式的截干低接,要因树制宜地固定骨干,主枝长留,侧枝短留,截枝处粗度不宜大于5cm。

二要牢固支撑新梢,因为树大招风,容易吹折新梢。

2.腹接补枝

在树干上或大枝光秃带外侧进行腹接补枝,以充实内膛空间的结果层次,将带有2个饱满芽的接穗削成长6-8cm的马耳形削面,在枝干光秃带的外侧每隔45cm处开"T"宇形切口,将接穗沿切口插入皮层内,后用泥巴涂抹并以塑料薄膜绑缚。

要求插深插紧,包扎严实。

3.综合整治

高接换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