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781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单选题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读扇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2题。

1.扇三角洲的特征是(  )

A.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分布在湿润区

C.沉积物大多为粉沙D.经多次堆积形成

2.图中的辫状河流

(  )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深

C.容易改道D.无结冰期

解析:

第1题,图示扇三角洲发育在河流出山口,不一定分布在湿润区;扇三角洲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下层是砾石、粗沙,上层大多为粉沙、泥土,经多次堆积形成。

第2题,图中的辫状河流是河流在冲积扇上多次改道形成;受山间河流水量影响大,流量不稳定,落差较小,河道较浅,可能有结冰期。

答案:

1.D 2.C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

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

“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3~5题。

3.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4.图

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

C.乙、甲、丙D.乙、丙、甲

5.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

C.地势D.基岩性质

解析:

第3题,壶

穴主要是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示大水潭的枯水期水位低于壶穴分布区,不可能对壶穴产生影响;则壶穴形成的季节应该是河流的丰水期,即夏季。

第4题,材料显示壶穴形成演化分为“碟”型、“倒Ω”型、“锅”型三个阶段,结合图示形状,可推断C正确。

第5题,壶穴成因为“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侵蚀程

度与流量、地势、岩石硬度等因素有关,与气温关系不大,故作用最小的因素是气温。

答案:

3.B 4.C 5.A

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6~8题。

6.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口地区100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的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堆积速率

8.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河流输沙量增大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强度变大

6.A 7.D 8.C [解析]第6题,①处1880年露出水面,而在1945年则在水面上消失,说明该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

其他三处在该时间段内沙洲面积增大,说明堆积速率大于侵蚀速率。

第7题,读图可知,河口沙岛群面积增大,反映了堆积作用明显,河道变浅,河流堆积作用大于海水侵蚀作用,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堆积速率。

沙岛主要是向北扩展,说明沙岛以北堆积作用强烈,故北航道航行条件不如南航道的。

第8题,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说明河流输沙量下降。

湖泊面积减小,对长江的调蓄功能减弱,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期输沙量增大。

降水强度变大,流域内地面受到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输沙量增大。

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输沙量减少。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D.三角洲

10.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第9题,H地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

第10题,从X到Y等高线变得稀疏,海拔降低,坡度减小,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流变宽。

答案:

9.B 10.D

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

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

据此回答11~12题。

1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

12.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

第11题,由材料可知:

首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成籽料。

第12题,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即冲积扇处,图中③刚好位于山口冲积扇而符合条件。

答案:

11.B 12.C

秦皇岛市北戴河向南直至滦河河口发育着我国最长的沙丘海岸,沙丘高约5~30米,最高42米。

下图为北戴河至滦河河口海岸地貌简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

A.河流堆积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D.冰川堆积

14.下列关于滦河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堆积物以砾石为主

B.沟壑发育,河网密布

C.夏季面积增长最快

D.适合建设大型深水港

解析:

第13题,海岸沙丘是海边大量沙土在风力作用下堆积形成的,B项正确;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泥沙沉积会形成三角洲地貌,A项错误;海浪堆积作用会形

成较浅的沙滩,沙丘海拔相对较高,C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D项错误。

第14题,滦河地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三角洲面积增长最快,C项正确;河口地区水流

速度慢,堆积物的颗粒小,以泥沙为主,A项错误;沟壑发育主要是因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河口地区流速慢,侵蚀作用弱,以沉积作用为主,B项错误;大量泥沙堆积,会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变浅,如果建港易造成港口淤积,D项错误。

答案:

13.B 14.C

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

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

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

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

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

据此完成15~17题。

15.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

A.毁林现象严重B.森林覆盖率提高

C.含沙量减少D.水库数量大增

16.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

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

17.针对1963~2002年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

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

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

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

解析:

第15题,图示时段内,河床基准深度总体上变浅了,说明河流泥沙淤积更严重,可能是河流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的,故A正确。

第16题,图示2002年

深水槽位置与1972年相比,距离北岸起点更远,说明深水槽位置向南移动了,因“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则主航道南移。

第17题,图示断面显示,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深水槽向南移动

,即南岸可能会出现崩岸现象,应加强南岸大堤的保护。

答案:

15.A 16.D 17.B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河流(  )

A.水流湍急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19.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B.位于干流凹岸

C.侵蚀作用强D.汇入处落差大

20.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有(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上游建大型水库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答案 18.D 19.A 20.C

解析 第18题,读图知,该河流河漫滩面积广大,说明河水流速较慢;西南地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右岸为沉积岸,河床平坦;河漫滩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说明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第19题,支流位于河流干流的凹岸,河床陡峭,汇入处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第20题,影响河漫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上游泥沙来量。

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会导致水库下游泥沙减少;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会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漫滩下游新建防洪大堤和河道不断疏通对河漫滩的发育影响不大。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Ω”,但在太行山险峻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

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

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其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

下面左图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右图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2)阐述镶嵌在太行山区峡谷中的曲流的形成过程。

(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

解析:

(1)题,曲流分布多的

自然原因,主要结合内蒙古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和生物的角度分析曲流形成和保存的原因。

(2)题,太行山峡谷中曲流的形成过程,主要结合曲流形成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峡谷形成的

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先根据材料中关于曲流形成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分析曲流的形成;再结合峡谷形成的条件,分析峡谷的形成。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曲流较少的人为原因,主要结合该地人类活动频繁的特点,从防洪大堤的修建和裁弯取直对曲流的影响方面作答。

答案:

(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侧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多植被,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期的保留。

(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

(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

22.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

图示区域内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

(2)简析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河漫滩的原因。

(3)科考队绘制样本区域等高线(等高距0.5米)图,研究干流南北两岸的地形差异。

推测与乙区相比,甲区等高线有何不同?

答案 

(1)流速较慢,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含沙量较大。

(2)位于干流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泥沙不易堆积);支流(入口处)落差大(流速快)。

(3)等高线排列密集,数值较小且递增方向不同(向北递增),比较弯曲。

[解析]第

(1)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河漫滩形成速度快,说明河流的堆积作用显著,河流的落差小,含沙量大。

结合该区域的气候、地形特点,从流量、流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归纳该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支流入口处位于干流的凹岸。

干流的凹岸水流急、河道深。

第(3)题,乙区靠近丰水期河岸,比甲区海拔高;乙区位于干流的凸岸,坡度比甲区的缓;甲区北高南低,乙区南高北低;甲区有支流经过。

根据上述特征,比较两区等高线的不同。

23.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四川、云南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图7),回答问题。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答案 

(1)聚落遗址位于河流的凸岸。

由于水流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刷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受洪涝影响小,适宜人类居住。

(2)沿河谷分布。

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3)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涝等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解析]第

(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流水的堆积和侵蚀作用分析。

(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

第(3)题,不利影响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

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

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

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

答案 

(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

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2)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

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粗,流速慢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细。

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

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

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

(3)赞成:

开发成旅游区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去处;开发成新城可减轻市区用地压力;开发可改善洲上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反对:

开发会影响河流自然形态,导致河流水文状况的改变;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开发后会影响其生存环境;开发可能会加剧对长江的各类污染。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河流流速及海水顶托等对泥沙沉积影响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题,结合河流流速与泥沙沉积的关系,结合图示三处采样点河流特征分析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第(3)题,这是一开放性题目。

在明确表明观点的前提下,达到观点与论证统一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