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76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鸡兔同笼数学题.docx

鸡兔同笼数学题

鸡兔同笼

2、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120人给小树浇水.其中六年级学生1人提2桶水,四年级学生2人抬一桶水,他们一次浇水共180桶.四年级和六年级参加浇水的各有多少人?

3.鸡兔同笼,上有头20个,下有脚48只.求鸡兔各多少只?

1、大小两辆汽车共同运216吨货物,小汽车运了7小时,大汽车运了8小时,已知小汽车5小时运的数量等于大汽车2小时运的数量,则大汽车每小时运多少吨?

2、笼子里有鸡兔共27只,兔脚比鸡脚多18只,问:

有鸡兔各多少只?

3、有182只兔子,把它们分别装在甲乙两种笼子里,甲种笼子每笼装6只,乙种笼子每笼装4只,两种笼子正好用36个,问:

两种笼子个多少个?

4、一个大人一餐吃2个面包,两个小孩一餐吃1个面包,现在有大人和小孩共99人,一餐刚好吃了99个面包,大人、小孩各有多少人?

5、四年级共有52位同学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36棵,求:

有多少名男生?

6、有面值分别为2元、5元、10元的邮票共34张,价值共计178元。

其中5元与10元的邮票张数相等,问:

各种面值的邮票各有多少张?

7、公园门票出售5元、8元、10元共100张,收入748元,其中5元和8元的张数相等。

各种票售出多少张?

8、犀牛、鹿、鸵鸟三种动物共有26个头,80只脚,20只角。

犀牛有4只脚,1只角;鹿有4只脚,2只角,鸵鸟有2只脚。

三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

1、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鸡有()只、兔()只。

2、小明计算20道竞赛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道倒扣3分。

结果小明考得60分,小明做对了()道题。

3、松鼠妈妈采松子。

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可以采12个。

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

这几天中有()天下雨。

4、个体户王小二承接了建筑公司一项运输1200块玻璃的业务,并签了合同。

合同上规定:

每块玻璃运费2元;如果运输过程中有损坏,每损坏一块,除了扣除一块的运费外,还要赔偿25元。

王小二把这1200块玻璃运送到指定地点后,建筑公司按合同付给他2076元。

运输过程中损坏了()块。

5、100名师生绿化校园,老师每人栽3棵树,学生每2人栽1棵,总共栽树100棵。

老师栽树()棵,学生栽树()棵。

6、30枚硬币由2分和5分组成,共值9角9分,2分硬币()枚,5分硬币()枚。

7、某校数学竞赛,共有20道填空题。

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某题没做该题得0分。

小英结果得了69分,那小英有()题没做。

8、蜘蛛有8只脚,蜻蜓有6只脚和2对翅膀,蝉有6只脚和1对翅膀。

现在这三种昆虫18只,共有118只脚和20对翅膀。

蜘蛛有()只,蜻蜓有()只,蝉有()只。

9、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约定每中一发记20分,脱靶一发扣12分,两人各打10发,共得208分,其中甲比乙多64分,甲中了()发,乙中了()发。

10、鸡、兔共有脚96只,若将鸡、兔互换,则有脚84只,鸡有()只,兔有()只。

 

鸡兔同笼问题讲解及习题

鸡兔同笼

一、基本问题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假设法”来求解.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

例1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

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244÷2=122(只).

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

122-88=34,

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

答:

有兔子34只,鸡54只.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

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

还说例1.

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

88×4-244=108(只).

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

(88×4-244)÷(4-2)=54(只).

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

244-176=68(只).

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

68÷2=34(只).

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

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

现在,拿一个具体问题来试试上面的公式.

例2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16支,花了2.80元.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

解:

以“分”作为钱的单位.我们设想,一种“鸡”有11只脚,一种“兔子”有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

现在已经把买铅笔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利用上面算兔数公式,就有

蓝笔数=(19×16-280)÷(19-11)

=24÷8

=3(支).

红笔数=16-3=13(支).

答:

买了1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

对于这类问题的计算,常常可以利用已知脚数的特殊性.例2中的“脚数”19与11之和是30.我们也可以设想16只中,8只是“兔子”,8只是“鸡”,根据这一设想,脚数是

8×(11+19)=240.

比280少40.

40÷(19-11)=5.

就知道设想中的8只“鸡”应少5只,也就是“鸡”(蓝铅笔)数是3.

30×8比19×16或11×16要容易计算些.利用已知数的特殊性,靠心算来完成计算.

实际上,可以任意设想一个方便的兔数或鸡数.例如,设想16只中,“兔数”为10,“鸡数”为6,就有脚数

19×10+11×6=256.

比280少24.

24÷(19-11)=3,

就知道设想6只“鸡”,要少3只.

要使设想的数,能给计算带来方便,常常取决于你的心算本领.

下面再举四个稍有难度的例子.

例3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解:

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

=4.5,

“鸡”数=7-4.5

=2.5,

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答:

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

例4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解:

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年,兄年龄是

14-4=10(岁).

父年龄是

(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

这是2003年.

答:

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例5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

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解:

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

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

蜘蛛数=(118-6×18)÷(8-6)

=5(只).

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

18-5=13(只).

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

再利用一次公式

蝉数=(13×2-20)÷(2-1)=6(只).

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

答:

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

例6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

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

52-7-6=39(人).

他们共做对

181-1×7-5×6=144(道).

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

兔脚数=4,鸡脚数=2.5,

总脚数=144,总头数=39.

对4道题的有

(144-2.5×39)÷(4-2.5)=31(人).

答:

做对4道题的有31人。

以例1为例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以简单的X方程计算的话,我们一般用设大数为X,那么也就是设兔为X,那么鸡的只数就是总数减去鸡的只数,即(88-X)只。

解:

设兔为X只。

则鸡为(88-X)只。

4X+2×(88-X)=244

上列的方程解释为:

兔子的脚数加上鸡的脚数,就是共有的脚数。

4X就是兔子的脚数,2×(88-X)就是鸡的脚数。

4X+2×88-2X=244

2X+176=244

2X+176-176=244-176

2X=68

2X÷2=68÷2

X=34

即兔子为34只,总数是88只,则鸡:

88-34=54只。

答:

兔子有34只,鸡有54只。

公式1: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公式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3:

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4:

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5:

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公式6:

4×+2(总数-x)=总脚数(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2×35=70(只)

鸡脚比总脚数少:

94-70=24(只)

兔子比鸡多的脚数:

4-2=2(只)

兔子的只数:

24÷2=12(只)

鸡的只数:

35-12=23(只)

方程法

一元一次方程

解: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解得

鸡:

35-12=23(只)

解: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解得

兔:

35-23=12(只)

答:

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注:

通常设方程时,选择腿的只数多的动物,会在套用到其他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上,好算一些。

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

设鸡有x只,兔有y只。

解得

答:

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抬腿法

方法一

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

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方法二

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还剩下94-35×2=24只脚,这时鸡是屁股坐在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24÷2=12只兔子,就有35-12=23只鸡。

方法三

我们可以先让兔子都抬起2只脚,那么就有35×2=70只脚,脚数和原来差94-70=24只脚,这些都是每只兔子抬起2只脚,一共抬起24只脚,用24÷2得到兔子有12只,用35-12得到鸡有23只。

鸡兔同笼公式  解法1:

(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

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例1(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分析如果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

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

①鸡有多少只?

  

(4×6-128)÷(4-2)=(184-128)÷2=56÷2=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

鸡有28只,免有18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鸡数=(每只兔脚数×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分析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

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解:

(2×100-80)÷(2+4)=20(只)。

  

100-20=80(只)。

  

答:

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