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5759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docx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1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

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

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

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制裁妖娆瞠目结舌良辰美景

B.震憾附和甘拜下风无动于衷

C.旁骛侥幸相形见绌取义成人

D.取缔追朔粗制滥造不胫而走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____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A.去伪存真也认同求索

B.辨伪去妄而且承认求索

C.去伪存真而且认同求解

D.辨伪去妄也承认求解

4.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  )。

A.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B.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C.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D.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

5.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②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③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④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⑤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A.⑤③④①②B.②⑤④①③C.⑤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⑤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管前路如何坎坷,世事如何难料,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一定会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

材料一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轮值主席张军赠送给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一份礼物——中国云南的咖啡豆、千年古树茶,以及壮族手工刺绣。

张军说:

“这些礼物乍看并不特殊,但实际上却非同寻常,它们来自中国云南的偏僻县城——过去几十年都处于贫困状态。

近年来,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鼎力扶持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云南的这些产品也进入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材料二

当听闻自己村社的产品走进联合国安理会后,村民们思绪万千,纷纷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云南孟连县天宇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萍说,2002年她嫁到孟连县富岩乡芒冒村时,贫穷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而现在这种状态被打破。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茶叶和咖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村容村貌,以及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澜沧县安康乡糯波村的茶农鲍宏光告诉记者,种植茶叶前,全家基本没有收入。

种植茶叶后,他家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茶地从最初的0.6亩发展到现在的20亩,收入已经相当可观。

他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有朝一日,我希望能去联合国分享我的喜悦。

云南壮族刺绣作品在联合国成为外交官珍贵礼物,广南县壮族绣娘张凤仙非常兴奋:

“壮族刺绣走到世界舞台,我太激动啦!

材料三

8.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5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4分)

【材料链接】名著中的名言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②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③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④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10.

(1)以上名言出自名著《________》(1分),这部名著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句名言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1.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2分)

 

12.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颜书丰腴,柳书清瘦,故称“颜筋柳骨”。

B.行书一般用笔灵活,笔法简便,具有流动之美;楷书则用笔规范,一丝不苟,给人端庄厚重的美感。

C.汉代最流行的书体是隶书,代表作有《张迁碑》《礼器碑》,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蔡邕、张芝和李斯。

D.欧阳询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家。

三、阅读(13~25题,共3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12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呜呼!

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

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

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

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释】①颀然:

高大的样子。

②公辅:

三公首辅。

③徇:

追求。

④假:

看待、对待。

③人主:

君主。

⑥毁誉:

毀谤和称赞。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又何间焉间:

__________

(2)小大之狱狱:

__________

(3)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博:

__________

(4)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望:

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