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951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docx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小学生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各位朋友大家好!

感谢朋友们利用休息时间来到这里,和我一起交流探讨有关孩子学习的问题。

朋友们,我们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您的孩子会学习吗?

您会引导孩子学习吗?

时常听到家长朋友说:

“我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呢?

天天手把手地教还是不会,天天陪着他写作业,有时要写到十一点。

你看人家某某,家长根本都不怎么管,人家孩子进门自己学习,成绩特别好,人家这孩子怎么养的……”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说:

“孩子学习就像给我学似的。

只要我不坐在身边,孩子写作业就特别慢,时不时地搞些小动作。

为此,每天晚饭后,我不得不和孩子一起坐到书桌前,监督孩子做作业,结果弄得我和孩子都很疲劳。

朋友们,您有这样的困惑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难道孩子智商比别人低?

难道孩子真的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

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以自己的方式研究探索世界。

有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与天赋的原始差别并不大。

有些孩子的“不聪明”和“没有天赋”主要是由不合理的教育造成的。

这种不合理的教育主要是指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孩子终生受益。

实际上,这也正是孩子在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分数、名次要重要得多。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改变并不明显。

据此可以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基本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已形成的习惯就难以有大的改进。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走出校门之后,把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大家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它不是否定学校的作用,不是在否定知识的作用。

它的深层含义是:

对于学校教师来说,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比学会知识更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

学会做人,历练品行,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掌握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才是终生受用的。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请大家先跟我做下互动:

1、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您都要亲自检查,并进行帮助吗?

不;有时;经常

2、您对孩子说:

“考试成绩排在班级前10名,我奖你一个玩具车吗?

不;有时;经常

3、您注意督促孩子的学习吗?

不;有时;经常

4、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您和孩子谈到的最多的是学习问题吗?

不;有时;经常

我们先来看看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入哪些误区。

一、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容易走入的误区

1、包办代替

孩子入学了,家长帮孩子抓好学习,这是正常的事,每位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会这样做的。

很多学生的妈妈曾向我抱怨:

“我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还不写呢,每天都要磨蹭到十点多,有时到十一点。

”据我所知,家长一直在陪读,孩子题不会家长帮忙做,孩子的作业着急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连作业要做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去记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孩子第一次没记清作业,家长帮忙问了,第二次又没记清,家长又帮忙了,那孩子还记它干吗,干脆省事不记了,等家长去问吧。

正是因为家长的包办,让孩子变得依赖,变得不负责,变得失去了动力——我不学家长着急,会替我想办法,那我还费劲地学什么?

于是,孩子学习越来越不主动,家长只好越来帮得越多,帮孩子问作业,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检查,还要为孩子收拾书包……,就这样,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情。

2、监督挑错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信任,孩子做作业家长不放心,怕孩子边学边玩,或者家长追求完美,怕孩子写字不好看,作业不工整不正确,于是每当孩子做作业,家长就陪在孩子身边,“这个字不好看,擦掉重写;这个单位写错了,重来;这个数计算得不对,重算;你看你,怎么这么粗心呢,认真点好不好?

……”于是孩子的作业只能在挑剔和指责中擦了写,写了擦。

有些心急的家长还会说:

“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呀,你的心在哪呀,是不是还在想着刚才的动画片?

我就说了,不让你看动画片,你看看……”家长的态度让孩子做起作业来很紧张,生怕出错,可是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家长越挑孩子的错就越多,家长的态度会越差,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哪还有兴趣认真写作业呢?

孩子怎么会对作业没有恐惧感?

3、关注过度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写作业很辛苦,一会儿进来看看孩子还有多少没有写,一会儿告诉孩子先休息一下,一会儿送来一杯果汁,一会儿送来一个苹果……家长过多的关注,会打断孩子的思路,同时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时常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做起作业来很烦,是呀,谁会愿意自己专心做事时总被人打断呢?

同时会让孩子觉得:

原来写作业是这么辛苦呀,要不然妈妈怎么会这么关心我呀……家长的过度关心给了孩子一种错觉:

学习是一种痛苦。

谁会喜欢做让人痛苦的事情呀!

于是,孩子慢慢开始不再喜欢学习,开始讨厌学习,需要妈妈督促着才不情愿地去学习。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责任心和兴趣被妈妈关心掉了。

学习成了为妈妈做的事情。

4、放手不管

还有一类家长,是顺其自然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完全放手不管。

如今很多父母上班忙,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学习也是爷爷奶奶辅导,平时比较溺爱,从入学起,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好,时常要抄作业,爷爷奶奶也辅导不了,只能哄着写些作业。

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好,每次考前都要加课补习。

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对学习有困惑或有情绪时,家长不能及时帮孩子疏导,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降低,长期的积累,孩子便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家长最容易走入的误区,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做法?

那么我们怎样走出这些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呢?

二、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1、家长要转变观念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存在着误区,他们以为学习时间越长,成绩会越好,所以当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时,就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于是家长会给孩子报提高班,给孩子增加作业量,希望通过增加学习量来提高成绩。

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分数的高低与学习时间不是成正比的。

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都会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味的延长学习时间,会使大脑产生疲劳,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会降低学习的效率。

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帮孩子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认真学习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应该做的,所以他们需要努力做好。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增加自己的知识,同时学会学习,为自己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个朋友问我怎样让孩子爱学习,朋友学历不高,朋友的爱人学历也不高,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是事业做得非常好,平时也在孩子面前说:

“上大学有什么用,现在大学生很多都找不到工作。

”我问朋友:

“你为什么不爱学习?

”朋友说学习脑袋疼。

家长这样的态度,会给孩子怎样的想法?

学习是痛苦的,连妈妈学习都会头痛;学习是没用的,那么多学习好的人还不都是给不识字的老爸打工?

那我还费力地上学干吗?

基于这样的认识,孩子怎么会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呢?

所以,这样的观念不改变的话,想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真的好难。

3、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快乐

一个孩子最愿意做的事是什么事?

是让他感到快乐的事;一个人最容易做成功的事是什么样的事?

我认为一定是他感兴趣的事。

为什么很多事情没有人教,但是孩子却能做得很好?

因为他们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怎样让孩子感兴趣呢?

是不是做起来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才会让他感兴趣?

如果是痛苦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有兴趣去做,就算去做了,也一定是被动的做,被动地做事时,很多潜能都不能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多费很大的功夫,效果还不一定好。

如果想让孩子主动学习,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那么,怎样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呢?

首先,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

在语言上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羡慕。

比如孩子刚上学时,可以时常对他说:

“你们的书好漂亮呀,内容也好,有歌谣,还有情趣对话。

我们那时就只有单词,老师上课讲单词,下课背单词,哪有你们现在这样的课有意思呀。

英语课你们一定很幸福。

”“哇,这道数学题你都会做了呀?

我可是到四五年级才会的呢,你好棒呀!

”“这个知识可是我初中时才学的,你怎么现在就会了?

不行,我得快学习了,要不然很快你就超过我了。

那怎么行呀?

回家你别写作业了呀,再写你进步更快了,我可不想被你丢到后面……”孩子对学习有了很高的热情。

其次,分享孩子的喜悦。

孩子可能用了很长时间才解出一道题,于是很开心地去和妈妈分享:

“妈妈你看,这道题我做出来了,费了我10多分钟时间呢。

”妈妈拿过本子来看了看说:

“这么简单的题用了十分钟才做出来,你还高兴呀,真是笨。

”如果家长这样说的,孩子会怎样?

很受打击,也许就对自己失望了。

“原来我很笨。

”经常这样,孩子当然不会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当然不会快乐。

相反,如果妈妈说:

“哇,你真棒,这么难的题都能做出来,妈妈知道你一定很努力地去做了。

妈妈真为你高兴呢,和一你样的快乐。

”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下次一定还愿意去努力,一定还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也愿意和妈妈分享成功的快乐。

再次,引导孩子亲其师。

有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

”当孩子喜欢他的老师,他就会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课,他就会对这位老师的课产生很大的兴趣,他就能对这门课轻松应对;相反,当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时,就会对他的课产生反感,就会对某门课的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老师,从而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对学习感兴趣。

4、正确指导孩子学习

首先,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绩影响很大,要想孩子学习好,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也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和各位分享一位智慧妈妈的育子故事:

孩子入学了,妈妈和孩子说好,每天放学后回到家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全家一起吃饭。

孩子也很听话,每天进门先写作业。

一天,因为学校里有事情,放学早了些,于是孩子和同学到外面去玩了,结果忘记了时间,奶奶看到孩子玩得很开心,也就没有去叫孩子回来,妈妈下班看到孩子在外面玩,也没有叫孩子,而是回家来做晚饭。

那天天黑了孩子才回家来,进了门妈妈很平和很温柔地问孩子:

“宝贝,作业写完了吗?

”孩子说:

“没有,我玩得太高兴了,忘记了。

”妈妈说:

“我们说好的,写完作业才可以吃饭,那你现在去写作业,等你写好了我们再一起吃饭。

”孩子去写作业了,妈妈做在那里做自己的事情,等孩子写好了,饭已经冷了。

爸爸说热一热,妈妈没有同意。

于是,一家人坐在那里吃冷饭。

饭后妈妈说:

“你看,因为你没有完成作业,一家人都只能陪你吃冷饭,我们还好说,奶奶那么大年纪了,吃了冷饭身体会不好的。

”“妈妈,我知道了。

”以后,孩子每天回家都是先写作业再去玩。

家长给了孩子明确的态度,孩子也就有了做事的标准,并养成习惯。

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认清这一点,不能搞错,不要代替孩子完成。

科学引导孩子学习,家长要帮孩子培养这些好习惯:

主动认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及时复习)、勤思好问、举一反三、学习致用、做事专注、不拖拉、睡前收拾书包等习惯。

其次,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家长帮孩子的方式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家长朋友们,当孩子遇到困难向您求助时,您是给孩子讲解如何解题,还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

当然,前者相对于家长来讲要省事得多,而后者,家长可能要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让孩子明白。

在我身边,很多家长朋友都选择了前者。

前者教会了孩子一个知识点,而后者是教孩子如何去理清思路,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读题,很多时候孩子做不出,是因为没有完全读懂题目,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再读题,也许在读的过程中孩子理解了题意,困难也就解决了。

如果孩子不能在读题中明白,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分析:

这道题给了我们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可能是做什么用的?

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

孩子自己做的才会印象深刻,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孩子也才能体会到自己攻克难题的喜悦。

当然,此时家长不要忘记分享孩子的快乐,并对孩子的努力加以肯定。

再次,不监督挑剔,不过度关注

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守在孩子身边,这样做既是对孩子的信任,也免得打扰孩子学习,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哪怕有错,也可以等孩子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再指出改正。

再者,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没有必要过多的关注。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放心,总是借给孩子送东西进来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在学习,也有些家长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一会儿送水,一会儿是送水果……家长过多的关注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孩子会以为学习很辛苦很痛苦,这样的想法不利于孩子学习。

所以,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帮孩子调节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孩子对作业产生反感时,家长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帮孩子做好调节,比如孩子觉得作业太多影响了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安排一下学习的时间,帮孩子做计时作业,把作业分成很多的小块儿,这样会感觉容易完成,不良情绪会得到缓解。

当孩子不愿意检查作业时,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游戏(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比如可以和孩子玩警察抓小偷游戏,让孩子做警察,把错题看成是小偷,把小偷都抓起来。

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奖惩,做得好可以得到小红花,一定数量换取孩子的小愿望,作业提前完成时节约出来的时间由孩子来安排,比如可以奖励和孩子一起下棋或读故事……总之,能调动孩子的情绪就好。

三、加强自身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也要经常学习。

试想,家长在那里打牌、看电视或玩游戏,而要孩子去学习,孩子怎么可能学得进去呢?

如果晚饭后父母各自看书或一起交流学习,那么孩子最可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初中毕业班的男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老师多次鼓励指导也不见成效,最后经过了解得知父母都不识字,于是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希望家长能和老师一起努力,老师建议父亲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这可难坏了家长,老师说:

“不识字没关系,您只要每晚吃完饭后拿着书,看不看都没关系,只要不把书拿倒,隔几分钟翻一页就可以了。

”父亲听了老师的建议,每天晚上都陪着孩子“看书”,看到不识字的父亲每天都在那里看书,孩子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接下来的月考中,孩子的成绩提升了很多。

但是父亲并没有就此停止,依然每晚陪孩子一起学习。

一段时间后,孩子终于说话了:

“爸,我知道你是为了让我自主学习,我明白了您的苦心,我求您了,不要再陪我学习了,干了一天的农活已经很辛苦了,不用再辛苦地陪着我了,我已经懂得了,我会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的。

”就这样在父亲的“陪”学下,孩子的中考成绩很好。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不用刻意去做,也就不会感到痛苦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朋友,与其把精力放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如把精力放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这将是对孩子一生的重大影响。

  

我们来看这样的两则新闻案例:

【案例1】为女儿逐校而居18年时间母亲搬家20次

“孟母三迁是择邻而居,我家搬迁则是为我逐校而居。

”高二女生赵思睿说,她18年的岁月里,父母搬家20余次。

母亲说:

“我要把上下学时间缩短,让女儿有更多时间学习。

”眼下,赵思睿从家到学校步行只需10分钟。

颜女士说,清晨上学女儿自己去,晚9时下晚自习课后,她去学校接女儿。

“这10分钟,是我和女儿唯一交流的时间!

”回到家,女儿回自己房间写作业、复习,颜女士写教案、看书,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才上床睡觉。

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她几乎从来没带女儿出外散步、逛街、吃饭,也不准许女儿去同学家、交朋友,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周而复始。

【案例2】

阮秋剑,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会熬夜看世界杯。

然而,他却从不会为学习熬夜。

“读了12年书,没熬过一次夜。

”高中时期,他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喜欢看足球。

刚刚参加高考的李乐,是韩寒和贝克汉姆的FANS,也是个十足的球迷,高三学习紧张,他仍然保持一周一次的踢球频率。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您认为哪个更有助于孩子成才?

您会选择案例1这样的教育方式吗?

你会认可案例2中男孩子的学习方式吗?

【案例推断】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案例1中的妈妈是位非常有责任心的妈妈,为了孩子成才,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孩子上学近,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18年妈妈居然搬家20多次,性格坚强刚毅的她格外关注女儿的成才。

为了给女儿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家中的电视基本成了摆设。

此外,电脑、手机等电器,她从不让女儿沾边。

她说:

“我以为,远离这些东西,女儿就不会被污染,就会单纯、快乐地学习!

”颜女士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为给女儿更多的时间,母女交流只有放学回家路上的10分钟,就这样孩子还要学习到深夜十一二点。

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时间利用到了极致,利用了可以利用的每一分钟。

这样的学习,孩子一定是优秀的。

而案例2中的两个孩子,都高中毕业班了,还有时间打球看球赛,真是不务正业,这么紧张宝贵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这么不懂得珍惜时间,一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您会不会有上述的想法呢?

事实会如我们所推断的样子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

【案例结果】

案例1中的赵思睿,因为受不了妈妈的压力,背着一包的书和日记本离家出走,到外地打工;案例2中的阮秋剑是某年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李乐是某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对于这样的结果,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案例分析】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

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长,孩子的成绩会越好,孩子的成绩不优秀,一定是学习时间还不够长,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不断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而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挤掉其他所有“无用”的时间,于是孩子的健身时间没有了,“不务正业”的玩耍时间没有了,交友的时间没有了,与父母沟通的时间没有了,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没有了,所有的业余爱好都被取消了……可是这样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够优秀,究竟是为什么呢?

家长好困惑。

其实,家长的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

成绩的好坏并不是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的,而是与效率有更大的关系,而效率也不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所用的时间长,但不代表所得的效率高。

况且,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习还有更多的需要。

到孩子离家出走,思睿爸爸这位刚强的汉子都搞不明白:

一个小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重逢后,关于父母,思睿只说了一句话:

“我多希望和爸爸、妈妈手拉着手,上街,去公园,或者就在家里,吃一顿团圆饭!

”这些原本很平常的事,对于思睿来说,竟成了奢望。

孩子是人,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不是为了考试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情感需要、交友的需要、成长自己的需要;孩子生活在社会中,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孩子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有高分数,家长是误把高分等同于人才,以为只要学习好就是成功,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家长正是陷入了这样的学习误区。

【成功案例】

孩子的成绩不只由时间决定,更与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孩子学习轻松快乐,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由今年各省的高考状元的学习生活可以看出,真正的优秀不是靠打时间战换来的,真正的兴趣不是靠牺牲业余爱好换来的,真正的优秀是各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

重庆市八中文科班的阮秋剑以总分688分成为文科最高分,阮秋剑说:

“读了12年书,没熬过一次夜,对身体不好,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就什么都没有。

”他是副班长、学习委员。

阮秋剑觉得,做这些事让他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对成长特别有用。

谈到高考,阮秋剑有独特感受——“我一点不紧张,高考就像做‘定时作业’,没什么值得紧张。

浙江省今年高考理科前四名:

李乐、吴润东、计羽、梁天雨,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高中生活:

李乐,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被深深地打击过:

班级48个学生,他排倒数第四。

“成绩一出,世界昏暗一片。

”但是,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正是这良好的心态帮助他笑到了最后,成为今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案例反思】

我们把父母分为四种:

懂教育有责任心;不懂教育有责任心;懂教育但没有责任心;不懂教育也没有责任心。

这四种家长中最好的当然是懂教育又有责任心的家长,这样的家长一定会引导孩子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

懂教育但没有责任心,或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的家长,其孩子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最最可怕的是不懂教育但是却有着强烈责任心的家长,他们很容易走入教育的误区,一步一步以爱的名义把孩子推向深渊。

教育不是单一性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进行学习。

家庭教育是深奥的,深奥到不学习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越努力越失败;家庭教育又是简单的,简单到只要用心学习,都可以掌握并运用自如。

家庭教育是实用性的,它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难懂,它是一门为家长设计的实用课程。

感谢各位的聆听和鼓励,感谢你们的积极互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