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932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地理周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各题:

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

B.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

2.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

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能反映该日北极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是()

 

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瀑布落差为30米,则图中D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8米B.68米C.82米D.95米

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点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上海B.北京

C.成都D.乌鲁木齐

6.该地该日昼长约()

A.9小时40分B.10小时40分

C.12小时40分D.13小时40分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图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以及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7.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8.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

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⑤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10.1

-2.2

24

17.3

-12.4

4.7

-30.7

117.7

2.3

0.8

44.3

-28.3

-4.3

6.7

-24.7

-41.3

 

9.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10.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地形B.海陆位置

C.地形、洋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如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

12.图中山脉()

A.①是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分界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陕西和山西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1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分界线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4.图中M界面为()

A.地表B.莫霍界面

C.软流层D.古登堡界面

15.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下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小题。

16.图示时刻后()

A.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B.c地昼长将短于a地

C.b地开始出现极夜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17.此时刻三个月后,d地所在区域()

A.受西风带控制B.出现世界气温最高值

C.河流处于汛期D.草木枯黄,野生动物减少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a、n、b是纬度且a、n,n、b都相差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下列正确的是()

A.a=n+1,b=n-1B.a=n-1,b=n+1

C.a=b-1D.b=a-2

19.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14时B.12时

C.9时D.6时

20.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域是一个相时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澜沧江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洞里萨湖(见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

湖里盛产300多种淡水鱼,鱼类主要分为白鱼和黑鱼两种:

黑鱼为全年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量,白鱼为来自河流和海洋的洄游鱼类。

(1)简析洞里萨湖色种繁多的自然原因。

(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

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3)从生态和谐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分析,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

你是否赞成澜沧江水电资源的开发?

请阐明理由。

22.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2)请分析大兴安岭东側山麓分布有大量城镇的原因。

(3)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把本区建设成高产、高质量的玉米产区?

(4)说出建设哈长城市群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B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太阳高度视运动状况可以判断甲地日出接近正东,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接近赤道,纬度最低;乙正好出现极昼,为北极圈;丙地出现极昼,并且纬度高于北极圈;丁为北极点。

纬度介于甲乙之间,即在赤道与北极圈之间地区,地平圈以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北半球偏于南方,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上中天。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到西北方向落下。

故B正确。

2.丙地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必须位于二者之间,而实际不存在此种情况。

乙、丙两地位于北极圈及以北地区,乙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全年比丙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图中四地都位于北半球,6月22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故B正确。

3.夏至日极点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平行,极点处一天都可以看见太阳且太阳高度在一天内都不变,极点处的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故A正确。

4.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山峰海拔为620米,等高距为50米,可判断出河流的海拔高度范围是50米﹤河流﹤100米;图中瀑布落差为30米,则图中D处的海拔高度范围是50米﹤河流﹤70米,结合选项B项正确。

5.B

6.C

【解析】

试题分析:

5.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4:

40,北京时间是15时,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为115°E,所以B对。

上海经度为120°E,A错。

成都经度约105°E,C错。

乌鲁木齐经度87°E,D错。

6.该日南面阳台太阳能够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40分,算上东边的40°(2小时40分),为12小时20分,即当是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出方向需加上5°(20分),昼长为12小时40分,C对。

考点:

日出日落时间、昼长时间,地方时、区时计算。

7.A

8.C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可知密支那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控制区,其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位于高黎贡等山脉以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海拔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故A正确。

8.读保山气候图可知Q点附近地区热量充足,水分不足,植被带为干暖灌丛,由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随海拔升高,热量水分发生变化,自然逐渐由常绿阔叶林变为针阔混交林至针叶林,故C正确。

考点:

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分布特征。

9.B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9.从上表可以看出,①地在冬季时经同纬度地区更暖,在夏季时又比同纬度地区更凉,降水丰富,季节分配较均匀,应该是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是这种气候主要是受西风的影响,而不是受暖流的影响;②地很明显是冬季比其他地方更冷,夏季又更热,尤其是降水冬季时比同纬度过少,而夏季又大大超过了同纬度地区,所以这种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且大陆性气候强;③地的年较差很小,降水变化幅度大;④地不可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北纬30°附近,只是因为其位于大陆内部,所以降水稀少,故选B。

10.一方面是因为亚欧大陆的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常年受到大西洋西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此处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而北美洲大陆西部被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内陆,既受到地形因素影响也受到洋流的影响。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的判断。

11.B

12.D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53°N附近,最南在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跨度约50个纬度,由此可判断图中纬度间距为5°,B正确。

12.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大兴安岭,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A错;②是祁连山,而黄河的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B错;③是太行山,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不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C错;④是南岭,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D正确。

13.由上题可知,③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其西侧是黄土高原,A错;太行山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界线,B正确;太行山两侧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都属外流区,C、D错。

考点:

该题考查我国疆域与地形等自然条件。

14.B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千米,在青岛附近则仅有30千米左右,由地球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可知,图中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莫霍面。

15.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A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B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故C对;板块张裂处地壳较薄,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较厚,故D对。

答案选B。

考点:

该题考查地壳。

16.B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16.根据图中地球的公转可知,图中地球是顺时针运动,应是从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运动。

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晨昏线过极点,说明此时是二分日。

如果是秋分日,则晨昏线ab的移动方向向东,A对。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D对。

有两个正确答案,所以不可能。

只能是春分日,此日后,晨昏线ab向西移动,A错。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图中a地纬度低,c地纬度较高,两地都在南半球,所以c地昼长将短于a地,B对。

b地在极圈附近,没有出现极夜现象,C错。

此后地球靠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错。

17.结合前面分析,三个月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南半球是冬季。

图中d所在区域在南回归线,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A错。

冬季气温较低,B错。

冬季河流是枯水期,C错。

南半球冬季草木枯黄,野生动物迁徙到北半球,D对。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8.B

19.C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18.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该区域越往南纬度数值越大,可以判断为南半球,a、n、b的数值向南增大,纬度增大,B对。

19.根据图中信息,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

一天中最热和最冷时分别是14时和日出前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异明显,等值线应该弯曲。

A、D不可能。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正午太阳辐射强,也会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大,等值线弯曲,B不可能。

9时,陆地气温回升,但变化较小,温差不大,所以C最可能。

20.根据材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所以甲地日落时刻早于乙地,A对,B错。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丙所在的n纬线向南北递减,根据材料,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C、D错。

考点:

温度的变化规律,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1.

(1)①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②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坏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③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

(2)洞里萨湖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时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树干被淹没水下;旱季时湖泊水位回落,树洞中未及随水退去的鱼存留下来。

(3)①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②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③修建小水库,合理开发水能资源;④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等。

(4)赞成。

理由:

①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电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能源短缺状况;②水能清洁可再生,开发水电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

不赞成。

理由:

(1)开放水电需淹地移民加剧人地矛盾投入巨大

(2)工程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以从湖泊的水域复杂程度和与其相通的湄公河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要考虑海洋生物洄游的影响。

具体是洞里萨湖水域广阔,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坏境复杂,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

(2)主要联系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

洞里萨湖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时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树干被淹没水下;旱季时湖泊水位回落,树洞中未及随水退去的鱼存留下来。

(3)自然生态的保护,主要是考虑对植被的保护和更新,合理采伐。

根据当地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等。

(4)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但是重点是说清自己的理由。

赞成主要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等方面分析说明。

不赞成,主要从淹没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考点:

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

我们分析一个地区的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河流流量的大小,一般流量越大,径流量越大,径流量越大,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河流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大小主要受流域内的降水影响,降水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我们分析时要注重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落差大小主要地形的影响,我们要看地区的地势起伏大小,一般可以通过地形图进行判断。

22.

(1)变化:

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2)处于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成:

水源充足:

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

(3)增加科技投入,培养优良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制度;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

(4)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保障、现代化服务业等发展带来方便与实惠;有利于提升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知名度,增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吸引力;该城市群体的扩散效应能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商品农业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

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草地面积缩小。

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2)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读图,山麓东侧处于河流山麓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城。

冲积扇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

山麓东侧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

所以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

(3)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可以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科技含量、改善耕作制度角度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科技投入较少,玉米单产不高,可以增加科技投入,培养优良品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地区生产专门化生产可以有利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完善耕作制度,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制度角度进行。

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

(4)城市群建设的意义主要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角度分析。

哈长城市群建设可以提高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增强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吸引力;该城市群体的扩散效应能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城市区位及城市群建设的意义区域农业布局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