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860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综合检测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docx

模块综合检测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模块综合检测

(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 号

总 分

26

27

28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天津南开区二模)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  )

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

B.荷兰成为贸易强国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2.(2014·滨州模拟)“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光荣革命”

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

3.(2014·天津河西区质检)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近代西方代议制实行直接民主制

B.美国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英国首相无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举

D.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4.(2014·自贡诊断)马列主义史观认为: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

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

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2014·衢州质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此处所说的“不成熟的理论”(  )

A.由启蒙运动思想家创立

B.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

C.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6.(2014·绵阳诊断)人口的流动往往和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下表是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下列对变化原因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①欧美国家的近代化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②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 ③欧美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于非洲移民 ④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流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2014·宝鸡质检)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

讲座的题目包括:

《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

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

8.(2014·武汉模拟)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

”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9.(2014·青岛测试)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0.(2014·泰安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1.(2014·淄博诊断)下图作为史料,可以反映(  )

A.资本主义贫富分化   B.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工业革命影响深刻

12.(2014·吉林质检)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为大英帝国的君主,慈禧太后(1861~1908年垂帘听政)则是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两人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之久,这一期间(  )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

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13.(2014·潍坊模拟)“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

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

14.(2014·滨州模拟)有人评价它:

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它”是(  )

A.托古改制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5.(2014·大连模拟)下图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运动形式。

对这一进程表述准确的是(  )

①是多种趋势同时存在的多线型、多方向的矛盾运动 ②包含许多发展趋向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分过程 ③是鸦片战争后长期革命化重组、缓慢发展的过程 ④由殖民地型资本主义化到独立后的现代发展轨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2014·自贡诊断)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

“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D.新民主主义革命

17.(2014·濮阳模拟)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

“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这反映了抗战初期国民党(  )

A.一度放弃了其片面抗战路线

B.加紧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

C.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

D.执行了全民抗战的路线

18.(2014·德州模拟)阅读1750年至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表(依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指出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

1750年

1830年

中国

32.8%

29.8%

英国

1.9%

9.5%

美国

0.1%

2.8%

日本

3.8%

2.8%

A.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出自外国人,所以不可信

19.(2014·淄博诊断)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

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14·株洲质检)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

下面的图示表明(  )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21.(2014·安庆模拟)“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

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对家庭制度批判的必然性在于(  )

①公民道德的沦丧 ②经济结构的变动 ③西方思想的传播 ④民主政治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2.(2014·景德镇质检)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

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

此变化不能反映(  )

A.广大民众的觉醒

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

C.时代主题的变迁

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

23.(2014·青岛测试)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引起学生发笑。

辜平静地说:

“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

”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

后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③④

24.(2014·青岛模拟)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25.(2014·临沂模拟)董必武回忆:

“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读马克思主义。

”材料表明,先进知识分子探讨的是(  )

A.革命的力量B.革命的阶段

C.革命的方法D.革命的意义

答 题 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2014·青岛测试)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

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

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

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汉民族秦汉形成说。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

(4分)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

(6分)

 

27.(2014·衢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

……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

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6分)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和人民也广泛散布于全世界,对现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了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典范。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欧洲风尚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方面的具体表现,这些风尚对19世纪的中国有哪些建设性的影响?

(10分)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

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注:

作者认为的“世界”是指西方之外的整个非西方世界)

——[英]阿诺德·J·汤因比

(3)你认同汤因比的观点吗?

为什么?

(4分,只有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8.(2014·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是最伟大的人,把世界踩在脚下!

我财大气粗,拥有无限的权势;我是权杖、王冠和王位,能使大地和海洋颤抖!

我的威名远扬,家喻户晓;归根结底,我就是葡萄牙,我比整个世界都大!

——葡萄牙诗人罗佩·德·维加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

(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守土自安,对外面的土地不感兴趣,这是沉淀已久的民族集体心理。

——余秋雨《中华文明的过去和今天》

材料三 近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尖锐挑战的历史……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抵挡不了年轻的西方文明的进攻,打了大败仗,发生了大崩溃。

但是……中国文化只能在既批判地继承自己又批判地学习外国的过程中新生。

——罗荣渠《论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葡萄牙如此富足的原因及对欧洲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

你如何看待这一思想?

(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4分)

 

答案

1.选D 黑奴贸易属于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荷兰在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故A、B、C三项均属于这一时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后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选B 由“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可知它取得了成功,由此可排除A、C两项;由“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可知D项错误;“光荣革命”既保留了君主,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选D 近代西方代议制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错误;根据宪法,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无权否决国会再次以三分之二票数通过的法律,故B项错误;根据英国责任制内阁,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举,故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有权组建内阁,故D项正确。

4.选A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性,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的欲望和价值,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鲁滨逊漂流记》产生了直接影响,故A项正确;法国的启蒙思想强调理性,主张以人权反王权,以民主反专制,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鲁滨逊漂流记》成书于18世纪初,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5.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不成熟的理论”是指由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该学说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与具体方式,因而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故A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故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故C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而非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6.选B 欧美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增长的因素,也有其他地区移民的因素,非洲移民只占其一小部分,因此可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7.选B 解读本题需要注意信息涵盖的完整性。

“光荣革命”与材料信息无法对应,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及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正确;C、D两项无法涵盖三则信息,故排除。

8.选D 恩格斯认为19世纪前期的暴力革命斗争方法在19世纪末已不合时宜,但并没有否定暴力革命的原则,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立场不可能去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故B项错误;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重新走向高潮,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的形成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因此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方法已不合时宜,故D项正确。

9.选A 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16世纪的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10.选D 斯塔夫里阿诺斯生活在20世纪,故“过去的200年”约从18世纪开始。

此阶段,人类历史由于科技的进步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③④正确;“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6世纪前后,均早于18世纪,故①②错误,D项符合题意。

11.选D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根源于工业革命时期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城市的兴起,《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根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人间喜剧》反映了19世纪法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世情百态。

因此题干材料的三个历史事件都反映了“工业革命影响深刻”,故D项正确。

12.选C 结合史实可知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工业霸主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和德国逐渐超过英国,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近代清朝没有成为世界强国,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19世纪英国的代议制日益完善,故C项正确;D项明显错误。

13.选A 解读题意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被运用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促进了两个政治运动的发展,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借鉴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没有对其推崇,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没有给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康有为和孙中山是借鉴其不足为自己的政治运动服务,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性质不同,不能称之为一脉相承,故D项错误。

14.选B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躯干似“西”,头脑是“中”,这与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思想相一致,故选B项。

15.选A 本题宜用排除法。

近代中国没有成为殖民地,故中国的资本主义是独立艰难发展的,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16.选D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实践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是推翻现实迁就制度,与材料观点相反,故A、B两项错误;洋务运动没有改变制度,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符合材料“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观点,故D项正确。

17.选C 从题干中看不出“一度放弃”,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国民党主张联合所有抗日力量,而不仅仅是加紧同共产党的合作,故B项错误;加强军队、充实民众武力、训练华侨、援助各地抗日武装等等,可以说明国民党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故C项正确;从题干中看不出具体执行情况,故D项错误。

18.选B 从数据来看,19世纪前期中国制造业的份额与18世纪相比变化不大,“急剧下降”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从中国所占的份额比重来看,具有绝对优势,表明该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故B项正确;英美两国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故C项错误;数据是否可信应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分析,而不是看统计数据者的国籍,故D项错误。

19.选A 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试图利用西方技术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材料“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相一致,故A项正确;B、C、D三项明显不符。

20.选C 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经济的近代化即工业化,故A项错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B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而从思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政治上推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上推动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C项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而非直线上升,故D项错误。

21.选B 传统家庭制度的特征是经济的自足性与思想的保守性,根据题干信息,对家庭制度批判是基于现代化进程的需要,②③④均为中国近代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

22.选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破产,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寻求立国之道,反映出时代主题的变迁,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说明维新派受西学影响,从制度层面寻找救国之路,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广大民众的精神状态,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23.选D 材料中“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是指传统文化思想对人的束缚,洋务运动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①错误;辛亥革命是从制度上推翻清王朝,但传统封建文化思想观念仍然没有根除,故②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极大地解放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故③正确;五四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24.选A 从近代中西思想碰撞交流,再到现代融合中西之后现代化论的形成,表明近现代中国思想经历了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故A项正确;该导图是概括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没有体现出东学西渐,故B项错误;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传统儒学不断受到冲击,最终中西文化交融,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化思想,并非回归传统儒学,故C项错误;导图信息没有体现思想演进的层次性,故D项错误。

25.选C 题干中没有涉及革命依靠的阶层和力量,故A项错误;题干也没有涉及革命应该经历哪些阶段的问题,故B项错误;“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读马克思主义”,即知识分子开始研究俄国革命的方式方法,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革命的意义,故D项错误。

26.解析:

(1)问结合斯大林对民族特征的表述,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民族文化四个角度分析即可,由于四个角度都强调“共同”之处,实际上是看秦汉时期采取了哪些有助于维护统一的措施。

(2)问从思想和政治两个角度概括回答14~19世纪西方的发展历程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从“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