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760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docx

《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docx

生理

二、动物生理(13%)

体液占体重的60%,内液占2/3.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

通常把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

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动物机体功能的调节:

神经、体液、自身。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完成反射所需的结构为反射弧。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未受刺激膜两侧电位差。

一般为—70——90mV。

主要是K离子外流所致。

这个状态称极化。

膜内负值减少时称为去极化。

去极化到膜外负膜内正时称为反极化。

极化时膜内负值进一步增大称为超极化。

极化后慢慢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

实际是膜两侧电位的快速翻转和复原的全过程,也即是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分为峰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易化扩散。

细胞的兴奋:

指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可兴奋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细胞兴奋性经历的四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阈刺激:

引起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比他小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的称为阈上刺激。

阈电位:

(兴奋性的高低)

峰电位:

(钠离子决定锋电位的高低)

产生动作电位的关键是去极化能否达到阈电位的水平,而与刺激强度无关。

神经—骨骼肌接头也叫运动终板。

动作电位----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钙离子-----触突小泡与接头前膜融合----乙酰胆碱----接头间隙----终板膜---与受体结合----间隙内钠离子内流----终板膜发生去极化----触突后电位(终板电位,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可随Ach的增多而增强,可产生总和)。

神经冲动传到触突末梢ca2+内流导致递质释放。

神经兴奋性触突后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是指: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WBC:

白细胞RBC:

红细胞Hb:

血红蛋白PLT:

血小板。

牛正常白细胞:

7000--10000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血液

血量:

循环、储备

血液:

血浆(水+营养物质+激素+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和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有粒白细胞:

嗜酸、中、碱性白细胞,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除去血浆蛋白的化学试剂是:

三氯醋酸。

血浆总渗透压近似0.9Nacl%溶液的渗透压。

血细胞比容:

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平均33.4%。

马30-40%;猪:

39.6%;牛羊:

40%。

大多动物:

34—45%。

红细胞比容或压积

血液呈弱碱性

血浆

血清

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功能:

形成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恒定。

血浆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血细胞:

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无核,禽的有核。

血沉:

常用方法有温氏法、魏氏法、涅氏法。

魏氏血沉管有200个刻度。

红细胞渗透脆性

血红蛋白:

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铁、胆绿素---胆红素。

测定方法:

沙利氏比色法。

红细胞主要原料:

蛋白质、铁、---

红细胞(120天):

影响红细胞生成最直接的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脾。

白细胞:

白细胞数/L=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50×106。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生理止血、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液凝固:

参与血液凝固的成分是纤维蛋白原。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是肾。

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中心房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心率

心输出量:

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射血分数:

一般为60%;每搏输出量/舒张末期容积

心肌细胞: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房室交界处细胞。

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4期末电位自动去极化速率。

心脏中的自律细胞主要是P细胞(窦房结)、浦肯野细胞(窦房结以外的组织都有,除房室结结区细胞外,速度最快)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由他引起的节律性收缩称为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P波:

他反映兴奋在心房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P波起点标志有一部分开始兴奋,P波终点说明左右心房已全部兴奋,暂时不存在电位差,曲线回到基线水平。

QRS波群:

反映兴奋在心室各部位的传导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起点标志着心室有一部分开始兴奋,终点说明左右心室已全部兴奋,暂时不存在电位差,曲线回到基线水平。

S-T段表明心室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

T波呈现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幅度也较大的波。

反映心室肌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因为不同部位复极化先后不同,他们之间又出现电位差。

T波的终点标志两心室复极化完毕。

有时在T波之后还有一个小波叫U波。

他代表兴奋后的后电位。

P-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之间的过程,反映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经历的时间。

P-R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Q-T间期是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之间的时程,反映心室开始兴奋到全部复极化结束所需要时间。

Q-T间期时间最长。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舒张期开始。

房室瓣开放见于等容舒张期末。

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纤维的直径成正比。

心音:

血管生理:

血压:

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高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

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的大小。

犬120-140;牛110-130;羊马100-120.

舒张压(低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得最低值。

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见于吸气初。

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时,将出现肺弹性阻力增大。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

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

减少了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气表面的表面张力。

其生理意义如下: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减弱了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吸引作用,避免了液体进入肺泡发生肺泡积液。

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的半径变小而增大,随半径的增大而变小,所以,小肺泡上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不致塌陷;大肺泡则表面张力大,不致过度膨胀,这样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均匀分布。

脉搏压:

收缩压-舒张压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主要条件。

影响动脉血压主要因素:

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比。

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心脏射血功能强,能顺利回到心脏,中心静脉压就低。

反之就高(输血输液快、动脉舒张、静脉收缩)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大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微循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或称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等7部分组成。

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在骨骼肌组织中较为多见。

动-静脉吻合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环境温度高,开放,流入,散热。

低,关闭,减少,保温。

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毛细血管通透性。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膜上的β受体结合)。

心迷走神经节前节后神经元都是-----乙酰胆碱。

一般情况下两者对心脏的作用是拮抗的。

心迷走神经的作用比交感神经的作用占有优势。

缩血管神经纤维:

都是交感神经纤维,节前---递质--为乙酰胆碱;节后---去甲肾上腺素。

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乙酰胆碱;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乙酰胆碱。

呼吸

外呼吸:

肺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组织呼吸):

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实现肺通气的呼吸器官包括:

呼吸道、肺泡、胸廓。

上呼吸道:

鼻、咽、气管。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肺泡是肺泡气与血液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而呼吸肌舒缩引起胸廓的节律运动,则是产生肺通气的原动力。

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故称为负压。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负压意义:

维持气体交换;有助于静脉血与淋巴的回流。

肺通气的动力:

大气和肺泡之间的压力差是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或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主要的吸气肌:

肋间外肌、膈肌

胸式呼吸:

主要是肋间肌舒缩

腹式呼吸:

主要由膈肌舒缩

胸腹式呼吸:

肋间肌、膈肌都参与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70%)与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组织的粘滞阻力,占30%)

肺活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容量:

肺活量+残气量

深吸气量是指:

潮气量+补吸气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或死腔+肺泡无效腔(动物接近为0)=生理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是呼吸过程中的有效通气量。

是指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从气体交换效果来看,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机体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

肺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

组织换气:

组织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氧的运输:

肺泡PO2高时HB与O2结合;在组织PO2低时HB与O2分离;铁为二价。

氧离曲线:

又称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表示在不同PO2情况下O2与HB分离情况。

呈S形。

二氧化碳的运输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在组织与还原型血红蛋白结合形成HB.NHCOOH,血液流经肺部时,HB与O2结合,CO2进入肺泡被排出。

碳酸氢盐:

CO2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形成碳酸,然后分解形成H+,HCO3-;在生成碳酸的同时,细胞内的氧合血红蛋白钾盐(KHBO2),由于组织内PO2低而放出O2,生成脱氧血红蛋白钾盐(KHB),弱酸,结合的钾易被HCO3-中的H+所置换,生成HHB与KHCO3.。

CO2不断进入红细胞,HCO3-不断增多,当超过血浆中的HCO3-含量时,就进入血浆与钠结合形成NAHCO3。

同时血浆中的CI-进入红细胞,这种现象称为氯转移。

到肺部时,肺泡内PCO2比静脉血低,红细胞内H2CO3—碳酸酐酶—CO2与H2O,CO2扩散至血浆,进而扩散进入到肺泡中,经肺呼出。

呼吸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在脑桥上1/3处的PBKF核群中存在呼吸调节中枢。

肺牵张反射(黑-伯二氏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常见的呼吸性防御反射有咳嗽反射和喷嚏反射。

采食方式

口腔消化

唾液的组成(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弱碱,平均PH7.32,狗和马7.56,反刍动物8.2;成年牛一昼夜分泌100-200升,马40升,羊10升,猪15-18升。

唾液的蛋白性分泌物有两种,一种为浆液性分泌物(含淀粉酶),一种是黏液性分泌物(含黏液:

润滑、保护)。

肉食动物、牛一般不含淀粉酶。

舌脂酶在反刍动物的哺乳期活性很高,断奶后下降,以后慢慢消失。

胃的消化

单胃运动的主要方式:

胃的容受性舒张、蠕动(起始于胃中部)、紧张性收缩(以平滑肌长时间收缩为特征的运动)、胃的排空(主要决定于胃与12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12指肠内的酸刺激可促进胃的排空。

反刍与嗳气

反刍包括:

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吞噬。

犊牛出生后的20—30周开始选择饲草,这时动物开始出现反刍。

成年反刍动物多在采食后的0.5-1H开始。

一次反刍持续40-50分钟。

一昼夜大约进行6-8次。

瘤胃气体的产生与嗳气:

牛一昼夜产生600-1300升,主要是CO2与甲烷,瘤胃中的气体约1/4通过瘤胃壁吸收入血经肺排出。

牛每小时嗳气17-20次。

胃液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胃液的分泌:

单胃动物贲门腺区的腺细胞分泌碱性的黏液,胃底腺区位于胃底部,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黏液细胞组成。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粘液细胞分泌黏液,此外,壁细胞还分泌内因子。

幽门腺区的腺细胞分泌碱性黏液,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胃液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强酸性、PH0.9-1.5,主要成分:

盐酸(使食物中Fe3+还原为fe2+,有利于吸收)、胃蛋白酶(最适PH1.5-2.5,蛋白质分解为胨)、粘蛋白。

反刍动物前胃消化:

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

温度为38-41,PH6-7,氧被微生物利用形成厌氧环境。

一般饲养条件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细菌(纤维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蛋蛋白质合成菌、维生素合成菌)、纤毛虫(全毛虫、贫毛虫,含很多酶,分解糖类、蛋白质、纤维素)、厌氧真菌(产生的酶多是胞外酶)。

瘤胃内消化:

瘤胃消化的主要方式是微生物发酵。

乙酸(约70%)、丙酸(20%)、丁酸(10%)、戊酸、异戊酸、异丁酸等成为挥发性脂肪酸(VFA)。

瘤胃氮的代谢:

蛋白质的分解;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氮源:

氨基酸、肽、氨、饲料中蛋白质、肽、氨基酸等);尿素再循环(一部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另一部分经胃肠吸收---门静脉---肝脏---尿素---一部分经唾液重新进入瘤胃,另一部分瘤胃壁扩散进入瘤胃---经生物脲酶降解为氨被再利用---尿素再循环。

);脂肪的消化和代谢。

前胃运动:

休息时1.8次/分钟;进食时为2.8次/分钟,反刍时为2.3次/分钟;运动持续15-25秒。

牛瘤胃蠕动次数为2-3次/2分钟;瘤胃触诊:

上软下硬。

小肠运动的基本方式:

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靠肠壁环形肌收缩和舒张所形成;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消化,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

同时也有利于淋巴与血液循环。

);蠕动(肠壁环形肌与纵行肌协同作用的结果。

是一种速度缓慢的波浪式推进运动。

蠕动冲、逆蠕动);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强有力的蠕动性收缩,作用是推送未消化的物质、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等离开小肠,阻止结肠内的细菌向终末回肠移行。

猪小肠内不易见到潘氏细胞。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最高。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PH:

7.2—8.4,主要成分是无机物与有机物。

无机物中以碳酸氢盐含量最高,由胰腺内小导管细胞所分泌。

主要作用是中和12指肠内的胃酸,同时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碱性环境。

有机物为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PH6.7-7;胰脂肪酶PH7.5-8.5;胰蛋白分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最重要的物质是肠致激酶。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胆汁除水外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胆盐、胆色素。

胆汁中参与脂肪消化与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胆盐。

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部位

小肠是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脂肪大部分在12指肠和空肠吸收,离子在小肠前段吸收;回肠主要吸收胆盐与VB12。

促进小肠对Ca2+吸收的物质是VD3.

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机制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VA、巴比妥类等脂溶性物质。

滤过(膜孔扩散):

水、尿素、甘油、乳酸、乙醇等水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载体转运、离子通道):

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氨基酸、胆碱、VB12、钠氯钾钙等离子。

主动运输:

钠氯钾钙等离子、青霉素在肾小管的分泌排泄、碘进入甲状腺、水溶性维生素(B族、VC)。

胞饮和吞噬作用:

药用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VA\VD\VE、VK等。

胞吐作用:

如腺细胞的分泌;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副交感神经起兴奋作用。

能量代谢与体温

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基础代谢。

体温:

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占75-85%。

热喘呼吸:

指呼吸频率升高到200—400次/分的张口呼吸。

如狗、绵羊。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尿的生成是由肾单位和集合管协同完成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肾小管由近球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

尿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形成终尿。

每分钟两侧肾生成原尿的量,叫做肾小球滤过率。

每分钟两侧肾的血流量,叫做肾血浆流量。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有效滤过压。

滤过膜的通透性:

比机体内的其他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25倍以上。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影响原尿形成的主要因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的变化:

急性肾小球肾炎—少尿或无尿;机体缺氧或中毒,尿量增多,甚至出现血尿、蛋白尿。

有效滤过压的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如发生结石、肿瘤、其它异物阻塞---压力增大---尿少。

肾脏血流量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终尿一般为原尿的1%。

(50公斤重的猪一昼夜可生成144升原尿。

肾小管各段的转运功能

近球小管:

对钠的重吸收(原尿中96-99%被重吸收,近球小管占65-70%。

钠与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转运;钠—H+交换。

)对氯的重吸收(顺小管内外电位差被动吸收)对水的重吸收(原尿中65-70%在此被重吸收,由于钠、碳酸根离子、葡萄糖、氨基酸和氯离子被重吸收,降低了小管液的渗透压。

)对钾的重吸收(大部分在此被重吸收,属于主动转运。

)对碳酸根离子的重吸收(85%在此被重吸收,因HCO3-不易透过小管上皮细胞的官腔膜。

因钠—H+交换,他与H+结合生成碳酸,进而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CO2进入细胞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与水形成碳酸,再解离为HCO3-\H+,H+再被分泌到小管液中,HCO3-被吸收入血。

)对葡萄糖的重吸收(100%的在此被重吸收,小管上皮细胞由于葡萄糖、钠离子相结合的载体蛋白---同向转运—管细胞内钠离子---主动转运—管组织间隙,而葡萄糖是则顺浓度差被易化扩散到组织间隙,进而进入血液。

故认为葡萄糖的重吸收是继发于钠主动重吸收的转运过程,即继发性转运过程。

当吸收达到一定限度时160-180毫克/100毫升,尿中就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病。

一般把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值称为肾糖阈。

原因是载体蛋白有一定的限度。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

对钠、氯、水的重吸收(少占10%,对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节,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也为主动转运,而且与钾、氢的分泌联系在一起,对钠、钾的转运受醛固酮的调节。

)对H+的分泌(近球小管钠—H+交换分泌H+,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也可分泌H+,分泌H+是一个主动转运过程,细胞内H2O+CO2=H2CO3—HCO3-+H+--H+磅—小管液;闰细胞分泌的H+可与上皮细胞分泌的NH3结合形成NH4+,后者再与HPO42-结合形成H2PO4-、NH4+,---他们不易透过官腔膜而留在小管液中决定着尿液的酸碱度。

致密斑是Na+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主动重吸收Cl-的部位是远曲小管。

主动重吸收Na+并继发性重吸收Cl-的肾小管部位是髓袢升支粗段。

尿生成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对尿液生成的调节功能:

ADH也称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所分泌。

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毁损视上核:

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尿液生成的调节功能: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分泌,“保钠排钾”。

肾素是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所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入血—血管紧张素原(血浆)---血管紧张素Ⅰ—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Ⅰ—经肺循环---转肽酶---血管紧张素Ⅱ(缩血管、升血压、促进醛固酮分泌)--氨基肽酶--血管紧张素Ⅲ(促进醛固酮分泌比血管紧张素Ⅱ强)。

肾素-血管紧张素在血液中浓度增加,醛固酮也增加,反之亦然。

对醛固酮的分泌刺激作用最强的是血管紧张素Ⅱ。

尿的排出

尿的浓缩与稀释(尿渗透压的调节):

尿的稀释(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钠与氯,而不吸收水)尿的浓缩(尿液的浓缩发生在肾脏的髓质部。

皮质部组织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髓质部由外髓到内髓呈梯度升高,高的是血浆渗透压的4倍多。

髓袢是形成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结构基础。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被浓缩的基本条件)

支配尿道内括约肌并促进排尿的神经是盆神经。

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可阻碍NH3的分泌(近球小管、远曲小管均可分泌;分泌过程与钠离子重吸收有关;有利于碳酸根离子重吸收;远曲小管与集合管H+分泌增多时,K+分泌减少)。

排尿反射:

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在结构上大致分为细胞体与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树突短粗,多分支;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指的就是轴突。

神经纤维的基本生理特征是具有高度的兴奋性与传导性,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

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五个特点。

神经元与神经元、神经元与效应器相接触的部位称之为突触。

由突轴前膜、突轴间隙、突轴后膜三部分组成。

侧枝性抑制、回返性抑制都属于突触后抑制。

外周递质: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肽类。

中枢递质

乙酰胆碱

单胺类:

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多巴胺主要由黑质产生,在纹状体内贮存,是锥体外系统的重要递质。

它与运动协调机能有关,一般起抑制作用。

氨基酸类:

谷氨酸、甘氨酸、r-氨基丁酸

肽类:

P物质、脑啡肽。

P物质见于脊髓背根神经节内,是第一级传入神经元的末梢。

尤其是痛觉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脑啡肽在纹状体、下丘脑前区、中脑灰质、杏仁核等部位含量最高。

调节痛觉纤维传入活动的中枢递质。

受体:

神经反射

非条件反射: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生来就有,比较恒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其反射中枢大都在皮质下部位。

饲料入口引起唾液分泌;角膜反射;排粪排尿反射。

条件反射:

适应环境而建立,可建立也可消失。

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

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定时外出运动。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脊髓和脑干是接受感受器传入冲动的基本部位,丘脑是感觉机能的较高级部位,大脑皮质是感觉机能的最高级部位。

下丘脑的“饱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

视觉的形成:

眼球是接受光信息的器官,眼的辅助结构(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起支持保护眼球和支配眼球运动。

眼球由眼球壁与内部的折光物质组成。

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内膜三层。

外膜的前1/6部分称为角膜,后5/6部分称为巩膜。

中膜由前至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不属于眼折光系统的结构)为圆盘形,中央有孔称为瞳孔。

睫状体上有睫状肌,收缩能增加晶状体的凸度,脉络膜有丰富血管,起营养作用。

内膜为视网膜,有多层细胞构成,其中主要是感光细胞。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是色觉形成的基础。

眼球的折光物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大脑皮质视觉区(枕叶)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引起指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特异性投射系统:

在脑干中经过多突触联系在投射到丘脑。

听觉的形成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