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63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docx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概述

  

(一)、[注释]

  1.庐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

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

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

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

“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4个生字,会写“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5.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创意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也比较短。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多数同学已会背诵。

但是,对这首古诗中的个别字词和诗意不一定能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

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串讲诗意即可。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自制“课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运用“课件”)

  1、老师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说一说)庐山去过吗?

你了解庐山吗?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然后,播放“课件”。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老师让学生相互畅谈自己“游庐山”的感受,畅所欲言。

然后,有选折地让学生面向全班发言。

  4、老师小结,说: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老师板书新课题(也可用电子板书)。

  设计意图:

为学好《望庐山瀑布》一课做铺垫,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知新课

  1.解题(运用“课件”)

  

(1)老师指导学习“庐”和“瀑”,读准字音。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诗的题目。

  (3)老师介绍李白。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并背诵一两句他的诗。

  2.初读(运用“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自主识字。

  

(2)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3)老师指导书写“炉”。

  (4)学生认读词语(让学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三)合揍探究  

  1.学生自己学习读诗的方法,并思考问题: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

  2.学生朗读古诗(运用“课件”)。

  3.学习第一句:

  

(1)学生朗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运用“课件”)。

  

(2)学生质疑。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香炉”和“挂前川”(运用“课件”)

  (4)朗读课文,感悟“香炉”和“挂前川”的诗意。

  4.学习第二句(运用“课件”,方法同上)。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网络教学资源,体会瀑布“磅礴”的气势,从而读出其语言描绘的魅力,进而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品读《望庐山瀑布》:

  教师范读(运用“课件”呈现“庐山瀑布”的自然美景和“磅礴”气势)。

然后,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随着“课件”呈现的“庐山瀑布”自然景观背诵《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2.让学生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学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四)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篇。

  2.教师朗诵诗歌《瀑布》(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

学生畅谈,老师讲结束语.

  设计意图:

1.在理解诗歌意境后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2.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3.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一、教学内容概述

  

(一)、[注释]

  1.庐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

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

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

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

“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4个生字,会写“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5.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创意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也比较短。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多数同学已会背诵。

但是,对这首古诗中的个别字词和诗意不一定能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

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串讲诗意即可。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自制“课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运用“课件”)

  1、老师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说一说)庐山去过吗?

你了解庐山吗?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然后,播放“课件”。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老师让学生相互畅谈自己“游庐山”的感受,畅所欲言。

然后,有选折地让学生面向全班发言。

  4、老师小结,说: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老师板书新课题(也可用电子板书)。

  设计意图:

为学好《望庐山瀑布》一课做铺垫,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知新课

  1.解题(运用“课件”)

  

(1)老师指导学习“庐”和“瀑”,读准字音。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诗的题目。

  (3)老师介绍李白。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并背诵一两句他的诗。

  2.初读(运用“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自主识字。

  

(2)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3)老师指导书写“炉”。

  (4)学生认读词语(让学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三)合揍探究  

  1.学生自己学习读诗的方法,并思考问题: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

  2.学生朗读古诗(运用“课件”)。

  3.学习第一句:

  

(1)学生朗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运用“课件”)。

  

(2)学生质疑。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香炉”和“挂前川”(运用“课件”)

  (4)朗读课文,感悟“香炉”和“挂前川”的诗意。

  4.学习第二句(运用“课件”,方法同上)。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网络教学资源,体会瀑布“磅礴”的气势,从而读出其语言描绘的魅力,进而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品读《望庐山瀑布》:

  教师范读(运用“课件”呈现“庐山瀑布”的自然美景和“磅礴”气势)。

然后,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随着“课件”呈现的“庐山瀑布”自然景观背诵《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2.让学生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学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四)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篇。

  2.教师朗诵诗歌《瀑布》(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

学生畅谈,老师讲结束语.

  设计意图:

1.在理解诗歌意境后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2.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3.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一、教学内容概述

  

(一)、[注释]

  1.庐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

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

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

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

“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4个生字,会写“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4.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5.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创意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也比较短。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多数同学已会背诵。

但是,对这首古诗中的个别字词和诗意不一定能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

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串讲诗意即可。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自制“课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运用“课件”)

  1、老师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说一说)庐山去过吗?

你了解庐山吗?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然后,播放“课件”。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老师让学生相互畅谈自己“游庐山”的感受,畅所欲言。

然后,有选折地让学生面向全班发言。

  4、老师小结,说: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老师板书新课题(也可用电子板书)。

  设计意图:

为学好《望庐山瀑布》一课做铺垫,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知新课

  1.解题(运用“课件”)

  

(1)老师指导学习“庐”和“瀑”,读准字音。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诗的题目。

  (3)老师介绍李白。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并背诵一两句他的诗。

  2.初读(运用“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自主识字。

  

(2)老师检查识字情况。

  (3)老师指导书写“炉”。

  (4)学生认读词语(让学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三)合揍探究  

  1.学生自己学习读诗的方法,并思考问题: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

”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

  2.学生朗读古诗(运用“课件”)。

  3.学习第一句:

  

(1)学生朗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运用“课件”)。

  

(2)学生质疑。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香炉”和“挂前川”(运用“课件”)

  (4)朗读课文,感悟“香炉”和“挂前川”的诗意。

  4.学习第二句(运用“课件”,方法同上)。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庐山瀑布”网络教学资源,体会瀑布“磅礴”的气势,从而读出其语言描绘的魅力,进而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5.品读《望庐山瀑布》:

  教师范读(运用“课件”呈现“庐山瀑布”的自然美景和“磅礴”气势)。

然后,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让学生随着“课件”呈现的“庐山瀑布”自然景观背诵《望庐山瀑布》。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2.让学生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学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四)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篇。

  2.教师朗诵诗歌《瀑布》(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

学生畅谈,老师讲结束语.

  设计意图:

1.在理解诗歌意境后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2.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3.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和诵读古诗,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