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5655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

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0题,60分)

1.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

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

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间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

”他的意图是

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

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

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

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

2.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产品

单位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

1952年

1992年

万吨

92.3

15.8

135.0

8000.0

粮食

亿吨

1.5

1.1

1.63

4.42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如图是浙江杭州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试点期

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4.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

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这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5.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

“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

”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

6.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末增加了2082万人。

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

这一措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彻底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7.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B.当时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工业化发展导致粮食需求增多

D.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

8.1978年农民纯收入只有133元,到1990年达到了630元,增加了3.72倍,平均每年递增13.8%。

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农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改造成集体经济

9.“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十条》:

要求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账,这在地方是必成的。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超过预期

B.中央开始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中央经济发展的思路出现偏差

D.地方的生产积极性比中央高

10.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

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

其中“土地收归公有”的事件是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运动

D.农业合作化

11.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  )

A.政权巩固B.曲折探索

C.改革创新D.盛世华章

12.下图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

根据该图判断,沙泳源生活的年代应该是(  )

A.19世纪90年代B.中华民国初年

13.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

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4.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B.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15.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

这表明当时(  )

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B.所有制主体改变

C.城乡差别大大缩小D.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16、1956年底,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经济计划。

对二者的相同点,

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②都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③都属于计划经济④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据右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表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此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9.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

20、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体制”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右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

邓小平。

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2、1979年初,一条牙膏广告在《天津日报》登出,这是文革后中国内地第一个出现在报纸上的商业广告。

香港《大公报》评论道:

“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

”与这一事件相关的背景有()

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③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被开放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

2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

()

时期

主题词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

24、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25、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比重(%)

比重(%)

比重(%)

2001

42.5

50.1

7.4

2003

31.5

54.8

13.7

2007

18.5

57.1

24.4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26.历史探究小组如此描述某国际组织:

“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但适应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要求。

”这一国际组织是(  )

A.欧盟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世贸组织

27.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

“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

”这可以说明(  )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C.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28.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都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29.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

“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材料认为(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