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298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docx

自来水出水黄水的探讨

自来水产生“黄水”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帖人:

mengyan197206点击率:

84

自来水产生“黄水”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来源:

东东论文网   发布人:

东东论文  更新时间:

2010-1-1911:

19:

15

摘要供水管网中时常出现黄水,给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和影响,也使供水企业的信誉受到不良影响。

本文分析了产生黄水的原因阐明了金属管网(钢管、铸铁管)出现黄水的不可避免性,探讨了黄水现象出现的规律,提出了治理黄水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自来水,黄水原因,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TV67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09)08(c)-0000-0

1发生黄水现象的规律

1.1管网中启闭阀门或调整阀门开度。

进行管道维修或调整供水范围内水压、水量等情况下,局部范围内会出现黄水。

1.2水厂意外事故(突然停电等)造成大面积停水,恢复供水后,黄水现象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1.3使用年限长,管径偏小的管段,停水后再恢复供水时,会出现严重的黄水

1.4流速缓慢的管网末稍管段.常有黄水现象

1.5供水高峰期间,用户用水量增加,管道中水流速度增高,可导致黄水,管网各处黄水程度的轻重与各管段的使用年限、管径、流量的大小有关。

l.6集中用水大户,用水量突然增加时局部易发生黄水。

2发生黄水现象的原因  

2.1水对金属管道的腐蚀金属管道(主要指给水常用的灰口铸铁管,球墨铸块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本身会有不少的杂质,金属与杂质之间存在电极电位,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无数微腐蚀原电池,其阳极的铁,被氧化成铁离子。

Fe→Fe+2+2e

在阴极,当pH<7时2H20→H++2OH-2H++2e→H2↑Fe++2OH→Fe(OH)2

当水中无溶解氧时,H2和Fe(OH)2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而抑制反应的进行,若水中有溶解氧时,则发生如下反应:

2H2+02→2H20¬4Fe(OH)2+2H2O+O2→4Fe(0H)3Fe(OH)3俗称铁锈,质地疏松,一方面对金属表面有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反应继续进行,Fe(OH)3不断沉积在管道内壁形成结垢。

2.2  生物性结垢铁细菌是一种特殊的自养菌,自来水消毒无法将其杀死。

在水中有溶解氧时,铁细菌能吸收亚铁盐而排出Fe(OH)3,形成凸起物,铁细菌大量繁殖,可使管道过水断面严重减少,硫酸盐还原菌与铁细菌共生,也加剧了管道的腐蚀,在管道内壁形成生物性结垢。

此外,水中的碳酸钙(镁)以及自来水中的悬浮铁都可形成沉积结垢。

2.3  结垢物质的溶解管道结垢因形成的条件和时间不同,可分为坚硬结垢和松软结垢两类坚硬结垢为金属管道所独有,而松软结垢在水泥管、塑料管、玻璃钢管等所有非金属管道中均存在。

金属管道内也存在松软结垢,且较非金属管道严重。

如某小区内DN200灰口铸铁管爆管,抢修中发现管底有一层厚约15mm的沉积物(黄棕色),内壁有葡萄球状凸起坚硬结垢。

形成坚硬结垢的原因主要是金属管道自身的腐蚀和生物性结垢,外观呈凸起状,单体是葡萄球形;松软结垢主要是水中悬浮铁质及碳酸钙(镁)盐的沉积,附着力不强,易被冲刷溶解悬浮在水中,它是造成黄水的主要物质。

<坚硬结垢经长时间浸泡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溶解。

.Fe(OH)3  Fe3++3OH-

Fe3+是产生黄水现象的根本原因,其浓度越高,则颜色越深。

2.4  管道内流速、流向、水压发生突然变化或流速过缓¬当水流速、流向发生突然变化,对结垢产生冲刷,冲起松软结垢并加速坚硬结垢溶解。

水压发生突然变化,易使坚硬结垢部分破碎溶解。

水流过缓,水在管道中滞留时间过长,溶解的F3+相对较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生黄水的根本原因是金属管道腐蚀结垢及结垢溶解,水中含Fe3+过多。

直接原因是管道中水流速度、方向、水压发生突然变化或水流速度过慢。

只要给水管网中有金属管道(钢管、铸铁管),发生黄水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

但是采取适当的治理对策,可减少黄水现象发生的次数和程度。

3  黄水的治理措施

3.1  加快陈旧管网的更换改造陈旧管网一般管径偏小,加上管道腐蚀结垢,过水断面就更小。

致使配水能力不足,水流速高,出现黄水、爆管机会多。

可优先选用下列管材实施更换。

3.1.1  自应力或预应力压力水泥管。

水泥管一般货源较近,联系方便,它造价低,水力条件好,内壁不腐蚀结垢。

但因水泥管承压强度较低,宜在工作压力较低的管段使用。

3.1.2塑料管、钢骨架塑料管、玻璃钢管这类管材的特点是:

水力条件好、内壁不结垢、水质好、管质轻,施工方便、快捷、工期短,造价较低。

因塑料管、玻璃钢管相对来讲钢度较低,应根据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埋深、动荷载等情况适当选用。

3.1.3  球墨铸铁管它具有钢管的强度和韧性,又具有铸铁管较强的抗腐蚀(相对于钢管)性能,再经过内壁水泥砂浆涂衬处理,防腐性能就更好,且能满足各种施工和使用要求,只是造价稍高。

3.2  管道清洗和涂衬主要可采用压力水冲洗,冲洗流速大于正常流速的3倍以上,有条件时可用水-气混合冲洗,比压力水冲洗效果要好;机械清洗比较彻底,是剔除坚硬结垢的好办法,但因实施困难,恢复供水时间长,故采用不多;化学清洗,用酸性物质浸泡约14-20h,便结垢溶解,然后用压力水冲洗。

  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后的管道,由于去除了保护层,更易腐蚀,要喷涂衬料,以水泥砂浆为佳。

若管道使用年久腐蚀严重,DN500上金属管道也可采用塑料管,玻璃钢管内衬法。

3.3  减少出厂水中的铁、锰含量

3.3.1  水源为地表水。

进行水处理时,要严格控制铁盐(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混凝剂的使用数量。

铁盐的超量使用,尤其是低价铁盐(硫酸亚铁,会使出厂水含铁量大大增加,因硫酸亚铁在水中生成氢氧化亚铁胶体,极不稳定,易水解产生Fe2+,出厂水很清。

但经管网中溶解氧氧化,生成F3+,即产生黄水。

所以要根据源水水质情况,适量投加铁盐混凝剂。

3.3.2  水源为地下水。

据资料,我国地下水资源中,含铁是一般不超过10mg/L,最高不会超过20-30mg/L。

由于地层的过滤作用,一般只含溶解性铁的化合物。

当PH>7时,三价铁溶解度极小,含量甚微,故水中Fe2+为主。

Fe2+含量虽高,但外观清澈,一旦进入管网,就会被氧化成Fe3+使水出现铁锈色。

当地下水含铁量接近或超过饮用水国家标准时,要实行除铁工艺,可采用自然氧化除铁(也称曝气法除铁),锰砂除铁,氯化除铁等方法。

另外,井群集水管道宜采用非金属管道。

3.4加强科学管理¬减少水厂和管网事故的发生,尽量避免停水。

恢复供水时要逐渐增大水量,管网中阀门启闭时,动作要缓慢,减少管道内流速、流向的剧变;合理设计管网,管网尽可能采取环状,即使采用树枝状,管道也不宜过长,以免末端水滞留时间过长;经常调研与控制管网的流态,减少低流速管段,消除死水管段;定期冲洗管道,冲洗期根据客观情况而定;安装去除铁、锰离子及消毒装置;采用超滤工艺去除藻类,以使水质达标。

“黄水”现象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两年东阳市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及执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以来,用户感到交水费方便了,出厂水水质更好了。

但是,一些用户的水出现了“黄水”现象且具有区域不断扩大的趋势,市民反映强烈。

就此我公司每次接到群众举报后,即派出化验、修理人员前往现场取水样化验和对管道检查。

结论是,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浊度超过5NTU,铁超过1mg/升。

同是共性情况为供水支管和配水管是用了5年以上的镀锌管。

  二、黄水产生的因素

  综上所述的现象,我公司经过二年来的实践,归结下列困素可造成用户“黄水”:

  1、是钢管、铸铁管和镀锌管的供水支管,及用户室内使用的镀锌水管,且时间在五年以上的管内壁已开始锈蚀或结垢。

  2、在

(1)条件下,由于原水pH值在6.5-7.0以下,且使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的,致使出厂水pH值下降到6.5左右的水显弱酸性,具有一定的除锈功能,将水管内的铁锈溶解于自来水中使水发黄。

  3、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后产生的负效应。

众所周知,一户一表实施是为解决自来水二次污染问题的,但由于用户的用水有周期性(尤其是双职工家庭),这样一来不用自来水时,自来水由过去存在水箱里变成了存在管道内,增加了自来水在管道内溶解铁锈和水垢的机会,从而易使自来水变为“黄水”。

此现象出现在居民户每月用水在5吨以下的区域。

  4、停水和管网冲洗对供水末端且系树枝状式管网配置的地区。

因停水和管网冲洗后恢复供水时,水头会将管壁上的水垢冲刷下来流向管道末端,而树枝状的管网配置没有回路,故产生量大、高浊度的“黄水”现象。

  5、用户的室内供水管道因使用时间长,发生锈蚀现象;以及用户自备水与室内自来水供水管道连通,自备水质有问题造成黄水现象,而用户误以为是自来水发生“黄水”现象。

  三、解决的方法

  “黄水”使水质超标,极大地影响供水企业的质量信誉,也给用户带来了损失,对供水企业来说必须要解决的。

但是如何解决,采取什么办法解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据近二年来,我公司解决“黄水”问题的经历,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种:

  1、因出厂水pH值偏低,而供水管网略有锈蚀、水垢的黄水问题,要采取提高出厂水pH值措施,即对制水式艺中增加调整pH值的工序,配置加碱或者加氢氧化钙(熟石灰)的设备,对没有条件的且系季节性的原水pH值偏低的情况,可采用更换混凝剂的方法,如用硫酸铝的可以改用聚合氯化铝。

  2、进行管网改造。

对确实使用年代久远且锈蚀严重,其管道壁已不能保证正常供水压力之要求的管道要予以更换,对锈蚀严重管壁能满足正常压力要求的管道,由于更换时需要破路、开挖、安装等工序,工作量大,成本高且停水时间长,可采用内壁机械除锈或者喷风除锈、喷涂防锈的方法解决黄水问题。

  3、对用水量小管道略有锈蚀,且属树枝状管网配置的区域性“黄水”问题,应采取就近管道连接的办法,使网状态管道中的水流动起来,而不产生黄水。

  4、对因停水后和管网冲洗后恢复供水时产生黄水的地区、地段,要在恢复供水、水压达到正常值时派专人到该地区打开排污阀,放水直到无黄水为止。

  5、对用户室内管道老化的可建议用户更换管道,对自备水源与自来水管道连接的用户,要求用户断开连接,防止嫁祸性的“黄水”

  解决供水管道“黄水”问题是东阳水司近二年来凸显出来的问题,其涉及面较广,工作量比较大,资金消耗大于管网修理,已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效益。

因此重视“黄水”问题的解决,已被我公司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上,为能学习到兄弟水司解决“黄水”的更好办法,故抛砖引玉拙成此文,实为得到教诲之目的。

贵组7月15日下午发来的关于“新晃县自来水出混水之事该谁来管?

”的传真已收悉。

我们真诚的接受媒体批评,网友反映情况基本属实。

借此,将我县几个月来“抗黄水”情况进行介绍,以获得谅解和支持。

  一、自来水变“黄”的基本情况

  新晃侗族自治县三面嵌入贵州,县城紧邻贵州省大龙开发区,自来水取水源为舞水河。

由于贵州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位于舞水河上游,大龙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很快。

新晃县城取水点水质由2002年的二类水变为2005年的三类水。

基于潜在的水质恶化问题,新晃县委、政府倾全县之力于2006年2月投资2400多万元在本县境内取水修建县城第二水厂。

  2008年元月冰雪灾害期间,县城第二水厂竣工投产向县城供水。

确保了冰雪灾害期间,新晃县城成为为数不多的停水时间最短的县。

为抗冰雪灾害、保障春节供水作了巨大贡献。

  4月份后,县城陆续出现水质变黄的问题,至4月20日,县城混水面达85%。

处于管网末端的重灾区有5处:

火车站接触网、农贸市场、山羊坪、龙溪口姚家院子、原教仪厂。

自来水颜色依次为橙色、黄色、“汽油”色、“酱油”色,根本不能饮用。

问题发生后,我公司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并分别于4月10日、5月8日、6月10日在电视台发布通告,告知用户。

同时于5月10日、6月3日邀请武汉中南市政设计院、长沙市省建筑设计院9名给排水专家来我县“汇诊”,解决“黄水”问题,并在新晃电视台全程播放了国家级给排水专家的讲话。

  二、自来水水质变黄的原因

  省内外9名专家到我县对自来水水源管网进行“汇诊”,一致得出三个结论:

  1.新晃县城第二水厂建设是正确的,水源是好的,二水厂设计科学,制水工艺先进,二氧化氯消毒方式正确,出厂水、末端水经市、县疾控中心几个月检测,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工商、质监部门抽样检测,水质合格。

  2.新晃县城地形特殊,高低不平。

第二水厂采用重力式供水。

供水压力平均达0.5兆帕,高的达0.7兆帕,且历来对供水管网欠帐过多,有灰口铸铁管,有普通钢管,有铸铁管,有PE管不同的不同管材。

几十年沉淀了大量的“锈垢”,供水压力超过第一水厂供水压力值,破坏压力形成的保护膜,致使多种管材的“锈垢”剥离,形成“黄水”,部分“浑水”检测中“铁”超标结果。

  3.新晃县城第二水厂启用,第一水厂关停备用。

改变了供水方向,部分管网“逆向”供水,“逆向”部分管网,“锈垢”阻力增加,冲刷“锈垢”的机会增多,该区域管网也会因冲刷“锈垢”而水质变黄。

  4、第二水厂启用后,由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对铁锈有强氧化作用,导致供水过程中由第一水厂长期供水形成的保护膜受到破坏,管材内沉积的“锈垢”大量剥离,管内运行水含铁量严重超标,形成“黄水”。

  三、我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

  1.启动供水橙色预案,通过电视媒体公告专家结论和疾控中心检测报告,公开、透明处理自来水部分水质变“黄”问题。

  县人民政府接到自来水公司关于水质变“黄”的报告后,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启动了供水橙色预案,抽样做了“水源水、出厂水、末端水”水样的全分析,组织“环保、卫生、工商、质监、水务、自来水各个部门参与抗”黄“工作,几个月连续在电视上播放相关信息,自来水公司发放宣传单3000多份。

由于及时、透明、公开,县城居民没因水黄而恐慌,大部分居民配合自来水公司解决“水黄”问题。

  2、采取“降压、冲洗、改造”办法,逐步恢复正常水质。

一是降压,我们在县城主管上安装了5台减压阀,自动调节不同地形管网压力,形成新的保护膜。

二是冲洗,在县城管网的主水管低洼处,开设7处排污口,定期清洗主水管,自来水公司实行领导,职工的办法,将冲洗区域管网责任人照片和联系号码挂到街道和小区,天天清洗,做到用户随喊随到。

到了冲洗才走。

加大冲洗力度措施。

6月10日后正常水质已恢复到80%。

三是改造,对“黄水”重灾区,我们采取两个办法改造。

是单位产权的供水管网,实行单位出资改造,是居民分户改造用户,实行财政出资改造。

已改造的农贸市场、教学仪器厂两片区,供水水质恢复正常。

  四、下步工作

  1.改造致水变黄严重管网。

新晃县城管网改造历来欠帐过多。

我们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改造,争取多方筹资办法。

财政支持100万,企业投入50万,产权单位自筹50万,居民用户承担5万。

计划投入165万元改造目前水质仍黄的2个区域和一条主管及配套设施,加快进度争取改造到位,从根本上解决水质变黄问题。

  2.继续实行定期冲洗重大水管责任制。

我公司改造管网任务较重,短期内无法像武汉、深圳出现“黄水”后全部改造管网进行解决,我们只能采取定期冲洗的办法,缓解短缺资金改造县城管网的问题。

二氧化氯消毒引起的色度升高

  色度升高现象是二氧化氯消毒中常出现的问题。

理论上导致色度升高有多种可能性,但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锰的影响。

二氧化氯能迅速将水中的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形成不溶性的二氧化锰黄褐色胶体而使水的色度升高。

锰对二氧化氯消毒的干扰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锰含量偏高引起的,实际上即使投加二氧化氯前锰的含量己经很低,甚至低于一般标准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时就己经使水的色度上升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了。

笔者所在水厂的应用经验表明:

当水中存在游离二氧化氯时,002mg/L的锰就可能使水的色度达到10度,0.03mg/L的锰就可能使水的色度达到国家标准的临界值(15度)了。

大多数用户认为色度在5度以下的水是“无色”的;8~10度时许多用户己经能够察觉到水有“微黄色”了,因此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滤后水中二价锰含量应小于0.02mg/L。

铁污染:

人体摄入的铁物质过多会导致很多疾病,其中最直接的也是危害最大的就是氧化铁对人类肝脏的损害,近来发现,铁污染地区往往是肝病高分区。

锰污染:

过量的锰长期低剂量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震颤性麻痹,严重危害人的神经系统,新近研究发现,过量的锰还会损伤动脉内壁和心肌,形成动脉粥样斑块,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而至冠心病。

本文以深圳特区供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

1)深圳特区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现状调查;2)给水管网内壁腐蚀瘤的物理化学特性;3)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变化规律;4)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质化学稳定性问题,采用3种稳定指数来综合评价水质化学稳定性:

对于无内防腐的金属管材,用碳酸钙沉淀势CCPP、拉森比率LR来分析;对于水泥管、水泥砂浆衬里的金属管材,用侵蚀指数AI、拉森比率LR来分析。

通过对深圳特区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的调查,发现各水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常年具有腐蚀性、侵蚀性,同时存在阴离子穿透管道内壁腐蚀瘤,引发“黄水”问题的风险。

对给水管网内壁腐蚀瘤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给水管网内壁腐蚀瘤通常具有相似的内部分层形态结构,即表面层、硬壳层和疏松多孔内核层。

硬壳层和表面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Fe3O4、α-FeOOH,内核层的主要成分为Fe3O4、α-FeOOH、γ-FeOOH。

水泥砂浆衬里的金属管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水泥砂浆层也会形成与腐蚀瘤相似的分层形态结构,铁的腐蚀产物为其主要化学成分。

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的水源,无论采用常规工艺还是臭氧活性碳工艺,出水水质化学稳定性都比原水差。

给水管网中,水质化学稳定性沿水流前进方向,变化不大。

因此,改善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其关键是控制出厂水的化学稳定性。

投加碱剂控制出厂水的化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出厂水pH在8.0~8.5之间,可使出厂水接近稳定。

投加碱剂提高pH的效果,NaOH>Ca(OH)2>Na2CO3>NaHCO3。

对于深圳原水,前加碱投加Ca(OH)2为宜,投加点在投加混凝剂后1min左右,投加量为3~5mg/L;后加碱宜采用NaOH,投加点在滤后,投加量为2~3mg/L,可使出厂水pH在8.0~8.5之间。

前加碱投加Ca(OH)2比后加碱成本更低。

在南方某大型工业集团生活水厂的工程实践表明,投加Ca(OH)2和NaOH,控制出厂水pH在8.0~8.5之间,有效地解决了管网大面积“黄水”问题。

对于原水浊度常年较低的小型水厂,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滤后投加NaOH,控制出厂水化学稳定性,综合药剂设备成本,与前加碱投加Ca(OH)2相比,成本更低。

对于深圳原水,投加碱剂无法完全达到水质稳定,也无法有效降低拉森比率,再矿化工艺能通过调整CO2和石灰的投量控制出厂水总碱度,从而降低拉森比率,降低降低阴离子穿透管网内壁腐蚀瘤,引发“黄水”问题的风险。

深圳特区出厂水总碱度宜控制在50mg/LCaCO3以上。

采用再矿化工艺,深圳原水投加CO218mg/L,Ca(OH)220mg/L,可使出厂水水质完全稳定北方城市水库水季节性氨氮增高原因分析与探讨

刘振江安沁生  潘耀泉  崔玉川

O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01:

2山西纺织工业设计院太原030002:

3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

  摘要对北方城市水库水的特征,水库水季节性氨氮增高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的氯化法、沸石吸附法、生物陶粒接触氧化法、生物沸石法和扬水曝气法等工程措施进行了讨论。

认为生物沸石过滤法是一种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

关键词  水库水氨氮增高季节性北方城市

我国北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许多城市以水库水为供水水源。

每逢初冬初春时节,水中氨氮出现季节性增高现象,导致给水厂出水色、味加重。

尽管采取了增大加氯量的措施,但出厂水余氯仍不能达标。

本文尝试对此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1水中氨氮的影响和危害

1.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氨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较高的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之一。

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氨(NH4)两种形式存在。

其中NH3浓度达到0.04mg/L时会发生鱼类中毒现象,超过1mg/L可导致鱼类死亡。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NH3不得超过0.02mg/Lo氨氮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每硝化lmg/L的氨氮会消耗4.6mg/L的氧。

当水中氨氮含量较高时,可能导致水体缺氧,这也对鱼类生长不利。

1.2卫生学影响

  氨氮硝化后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其中亚硝酸盐可致畸致癌。

水中有氨及有机物存在时,加氯后将产生氯化氰,它是一种公认的对人体有毒的物质。

1.3对净水工艺的影响

  原水氨氮较高一方面加大了加氯消毒的耗氯量,使出厂水余氯难以达标;另一方面氯化消毒的负作用增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明显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此外,由于氨氮导致加氯量增高,从而引起出水pH降低,一方面导致处理后水有异味,口感不好;另一方面可能引起管网中沉积的三价铁重新转变成二价铁溶出,使管网水变黄变黑。

氨氮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二价锰离了,因此氨氮的存在也会影响锰的去除。

锰是引起水色度的重要因了。

每增加0.1mg/L的锰,水的色度增加20度。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将氨列入“能引起用户不满的物质”的黑名单,并建议指标值为1.5mg/Lo2005年6月1日执行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  2005)在非常规检测项日中规定氨氮不得超过0.5mg/L。

  根据北方某城市给水厂的运行经验,当原水中氨氮低于0.5mg/L时,不会对常规处理工艺产生影响;当原水中氨氮在0.5~1.0mg/L时,对常规处理工艺影响明显,出水余氯偏低;当原水中氨氮大于1.0mg/L时,对常规处理工艺影响较大,竹网末端水质发黄,有异味。

2北方水库水特征

  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我国北方水库水有着与南方地区不同的特征:

  

(1)北方地区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

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可占全年的70%,目常有暴雨。

暴雨时河水猛涨,泥沙含量较高。

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防止泥沙淤积,北方水库通常采用“泄浑蓄清”的运行方式。

在雨季结束之前水位一直处于较低的度汛水位,雨季过后水库开始蓄水。

  

(2)北方地区降雨量少,但蒸发量大,冬、春两季水库蒸发损失严重。

  (3)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水温较低。

水库内底层水温度约为4℃,表层水温度可达0℃,并可形成冰盖。

  (4)北方地区水库多数建于山区,库区立面狭窄,水深较大,水体分层现象较为普遍。

入冬以后水温由高变低,到11月下句,上层水温度降到4℃以下。

开春以后水温由低变高,3月上句上层水温度升到4℃以上。

由于水在4℃时密度最大,每次上层水温度越过4℃时都会导致上层水密度大于下层水,从而引起上、下层水混合,俗称“翻库”。

3水库水氨氮季节性增高的原因分析

  

(1)北方水库冬季水位较低,蓄水量少,水质调节能力较差。

冬、春两季降雨稀少,入库径流量小,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低,污染强度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