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工作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183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探工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探工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探工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探工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探工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探工作方法.docx

《物探工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探工作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探工作方法.docx

物探工作方法

物探工作方法

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在寻找隐伏矿方面物探工作将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用好物探方法、正确地使用物探工作是我们每个搞物探工作者的职责,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物探工作方法、思路。

一、任务的确定

1、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寻找,具备物性前提的矿床、地层、控矿构造、有关蚀变岩石等作为物探工作目标物,要尽量发挥物探方法在构造研究,地质添图,直接和间接找矿,矿区勘探等多方面的作用。

2、物探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

(1)配合大、中、小比例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地质的资料。

(2)成矿远景进行间接找矿,以圈出找矿靶区、包括贵金属、有色多金属、黑色金属、以及具有间接找矿前题的非金属矿种等。

(3)配合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对异常进行详细研究、为寻找深部、隐状矿提供线索。

(4)勘查油气、煤矿床。

(5)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6)其它工作,包括寻找爆炸物,地下管道、考古等人文活动遗迹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3、当探测对象(矿种、矿床类型、间接找矿目标物等)物理前提不明,物性差异不明显、即探测目标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不够显著,不能肯定能测出目标物异常时,或工作区存在较严重的干扰因素、使方法技术的效果受到影响、只能做为实验研究项目来作。

4、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时,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既使用前题、作用、效率、成本等。

合理地确定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工作地区存在着多种可能使用的物探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测区、比例尺和测网的确定

(1)测区范围的确定

a、必须保证探测成果轮廓完整,周围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背景。

为了节约工作量,一般可将普查区划分为“控制区”与“调查区”。

b、测区范围应尽可能地包括少量已知区。

与过去工作区相衔接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复测线。

并尽量包括过去工作过去的基点或基线点。

(2)比例尺的确定

a、在区域地质调查阶段:

用于中、小比例尺(1:

20万到1:

10万)及大比例尺(1:

5万到1:

2.5万),地质填图等。

b、普查阶段:

应和地质普查比例尺相当或者再大一倍,主要使用比例尺由1:

2.5万~1:

5千。

c、详查阶段:

比例尺要大于1:

5千,必要时可做微测技术。

(3)测网的选择

a、区域调查与普查测网的选择,以能从信噪比很低的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最小异常为原则。

测线距应不大于成图比例尺上1cm的长度,并保证最小有意义地质体上有一条测线通过。

其测点距应保证测线上至少有3个连续测点能在既定工作精度上反映异常。

b、在详查工作中,点线距必须保证观测结果能清晰地反映异常细节,以满足数据处理和推断解释需要。

在重点地段可进行微测、剖面等工作。

三、工作精度:

规范中有,可遵照执行,一般采用均匀误差确定工作精度。

1、区域地质调查和大面积普查性工作精度应根据干扰水平和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以满足综合找矿综合研究需要为原则。

2、一般普查性工作的精度,应根据由目标物引起的可以从干扰背景中辨认的,有意义的最弱异常极大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来确定。

3、异常详查和配合矿区详查评价的工作,其精度应根据异常特征和所需等值线间隔确定,并满足解释推断时可能用到的某些数据处理技术对精度的特殊要求。

4、如有特殊情况,应在设计中另行规定。

四、典型剖面性工作

典型剖面要布置在能概括反映区内不同地层,火成岩,构造和矿产的地方,并最好能与已有地质剖面重合,剖面数量由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和异常变化情况及工作任务确定。

长度应大于地质情况已知地段的宽度。

观测点距可根据需要而定,以能取得不同地质体上的详细对比资料为原则,观测精度应适当提高。

当需要对异常定量推断时,必须设计精测剖面。

精测剖面应布置在能反映异常特征,最少干扰,最利于进行定量计算的地方,并尽量可能与已有勘探线重合或通过已有探矿工程,剖面应是直线,其方向应垂直于异常走向或通过异常极值点,剖面长度要使两端出现正常场,剖面点距和精度要求据定量推断的需要确定。

物探异常II-III级异常查证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1、主要任务:

(1)查明异常性质

(2)综合评价异常,提出进一步工作建议。

2、手段(工作方法)

III级异常查证:

剖面性工作、踏勘性工作、少量工程验证。

II级异常查证:

大比例尺面积工作1:

2000—1:

5000、精测剖面、少量工程验证。

五、测地工作

对中小比例尺工作宜利用较工作比例尺大一级或同级的合格地形图定点或GPS定点以提高效率,所定点位的最大平面误差值,在按工作比例尺作的图上必须不大于2.0mm。

对等于或大于1:

1万的工作,应采用仪器敷设基线,并在此基础上逐点或隔点测定测点或敷设控制网。

所定点位的最大平面误差值,在按工作比例尺作的图上必须不大于2.5mm。

在通视条件极差的地区,在不影响完成地质任务的前题下,可适当放宽。

为了便于资料的长期利用,对测网基线的端点、重要剖面的端点、总基点、基点及主要异常位置,以及建议的异常查证工程位置,都应与附近三角点进行联测,求出坐标值并绘在地形底图上。

必要时可将上述点位的永久标志向当地政府托管。

六、物性参数测定工作

尤其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间接找矿时,对参数的调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应深入广泛地进行。

根据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按每个异常都能解释和交待的原则确定标本采集点的分布,要求采集新鲜的岩、矿石标本。

每类岩、矿石标本不少于30块,按测定方法的要求确定标本采集的大小、规格,提出进行岩矿鉴定、化学分析等补充研究的方案。

七、设计书的编写

设计书的编写要在全面收集和分析测区(必要时包括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

1、任务目的及要求;

2、地质、地球物理特点;

3、工作方法与技术;

4、技术经济指标及生产管理;

5、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6、设计附图;

〈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和其他国家财政调查专项。

(二)设计分类

1.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专业类别分为:

(1)1:

250000区域地质调查

(2)1:

50000区域地质调查

(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化探异常查证

(4)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5)矿产资源普查评价

(6)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7)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8)地下水资源勘查

(9)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10)区域重力调查

(11)矿产地球物理勘查

(12)航空物探测量

(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14)矿产地球化学勘查

(15)遥感地质调查

(16)航空遥感(摄影)

(17)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究

(18)地质调查专项研究(科研类项目)

2.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工作阶段(性质)分为:

(1)新开项目总体设计

(2)续作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3.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项目层次分为:

(1)计划项目设计

(2)工作项目设计

(三)工作程序

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

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写、设计初审等。

1.明确任务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下发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的相关准备工作。

2.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

设计编写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地质工作成果与资料。

并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编写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

设计编写时,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根据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及时组织设计编写,按时保质完成设计及附图、表的编制。

4.设计初审

设计初稿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初审。

初审的重点是设计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实施方案能否满足项目任务书的有关要求。

设计编写单位应根据初审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完善,提交设计的送审稿。

(四)基本要求

1.设计应充分体现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性质,并按不同阶段和性质编写设计:

属于跨年度的新开项目必须编写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只须编写年度工作方案。

总体设计按不同专业设计书编写提纲编制,并在综述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本年度工作方案(作为总体工作部署的一部分)。

年度工作方案应对项目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详细说明项目任务书下达的总体工作任务和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上一年度批准的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完成情况(含工作量完成百分比)。

对没有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具体原因,并将未完成工作量纳入本年度统筹安排。

同时,对照本项目任务书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重点阐明上一年度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简述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取得的成果,并客观评述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年度工作方案有充分依据并具有可操作性,为本年度工作安排提供借鉴。

2.设计编写应按照各专业设计编写技术要求执行,凡未列出的专业类别可参照相关专业的编写要求。

3.设计的工作方案应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实现优化组合,力争用最经济的工作量实现最佳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必要时,可以设计多方案供专家论证确定最佳方案。

4.设计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按规定报批,根据批准编写设计。

5.设计编写前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

设计书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美观。

6.地质调查项目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封面格式:

 

设计书名称

(新开项目:

××项目总体设计)

(续作项目:

××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宋体,二号,粗体居中)

 

实施/承担单位:

(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

年月日(仿宋体,小三号,居中)

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扉页格式:

 

设计书名称

(仿宋体,二号,居中)

 

任务书编号:

(仿宋体,四号)

项目编号:

(仿宋体,四号)

 

编写单位:

(仿宋体,四号)

项目负责人:

(仿宋体,四号)

编写人:

(仿宋体,四号)

单位负责人:

(仿宋体,四号)

总工程师:

(仿宋体,四号)

提交单位:

(仿宋体,四号)(盖章)

提交时间:

(仿宋体,四号)

 

(十一)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1:

50000及更大比例尺矿产地球物理勘查任务设计书的编写。

1.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1)充分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含以往地质、物探(含物性)、化探、遥感等资料。

做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做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取最大的地质找矿成果。

(2)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有关地质效果的要求。

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阐明。

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3)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

2.设计书编写的依据

(1)项目任务书

(2)承担单位现有的方法技术

(3)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

DZ/T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

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DZ/T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

DZ/T0073-9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DZ/T0081-93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DZ/T0084-93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

DZ/T水文测井工作规范(报批稿)

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报批稿)

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其它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部门技术标准

3.设计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1)符合任务书要求;

(2)方法技术选择及工作量安排兼顾有效、先进、经济三方面要求;

(3)允许并鼓励提供多方案,以便对比。

附:

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前言

1.项目来源及任务书全文

2.勘查登记情况

3.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

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第二章以往工作程度

列出项目名称,工作年份,工作单位及本次工作有关的工作成果。

第三章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1.简述区域地质特点(大地构造位置、地区、岩浆岩、构造、矿产);

2.详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

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

4.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四章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1.工作部署及依据:

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

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和在最小冗余原则下尽量规整的要求。

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

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

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

2.进度安排:

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

3.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

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先进适用的物探方法和测地方法。

单方法定性难度大时,应投入综合物探方法或与化探方法综合。

综合方法可以同测网、同面积测量,也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只查证主方法发现的异常。

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选择及依据:

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可直接引用规范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尚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设定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应列全,并说明其依据。

物性工作:

应满足异常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

在照顾到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凡能采集到标本时,都应在主要异常中心部位采集标本。

磁法应采集定向标本。

物性工作除部署标本采集与测定外,有条件时应通过其它方法获取物性资料,例如收集测井资料、井旁测深等。

质量检查方法与要求:

含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检查比例、检查方式(一同三不同等)、超差处理原则等。

第五章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1.资料整理方法与要求:

含资料整理、图标方法与要求、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计算及图示错误率指标等。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要求及依据:

每一种处理方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

3.解释推断:

含定性、定量反演。

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

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

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

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

4.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六章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第七章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1.组织管理。

2.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

第九章经费预算

见“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写要求”,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

第十章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1.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2.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3.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附图:

工作布置图及其他必要图件等。

八、野外工作的方法要求

(1)仪器设备的要求、仪器的试验工作,噪声水平的测定,一致性测定,包括探头一致性和主机一致性,要有图表。

(2)测区基点选择。

(3)测网敷设。

(4)测点观测,磁法要做日变改正的同时有日变观测。

(5)日常验收,质量检查工作。

(6)物性标本采集和测定,统计计算物性参数。

(7)数据处理图件编制,原始资料的整理。

(8)原始资料验收工作。

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中大比例尺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的野外验收,也可做为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预查、普查等项目内大比例尺物探工作内容的野外验收参考依据。

二、验收内容

1.工作任务和工作量

检查野外工作是否全面完成,工作量是否达到任务书和设计书要求。

2.测网布设

查看测区部署图、实际点位图和物探测量参数图以确定:

测区范围是否与认定的设计书一致;测网布设的比例尺、测线方向、测点密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当测区内有意义的异常未封闭时,是否增加了必要的工作量以保证异常完整。

3.仪器检验

查看仪器调节、校验及标定记录是否齐全、准确,并确定下列工作是否进行,其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仪器的检查与调节;仪器格值和(或)一致性的标定;仪器性能试验;仪器的保管与使用。

抽查1-2台仪器以检验记录内容的准确性。

4.野外观测

查看测点观测的记录(记录本和仪器内存记录打印件)是否齐全、准确,并确定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要求。

查看测地工作及GPS、地形图定点的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准确。

查看野外观测质量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准确,检查内容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的要求,重点是:

测点观测的质量检查是否随着野外工作的展开经常进行(不允许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后再进行总的突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野外观测质量检查是否按”一同三不同”(同点位、不同时间、不同仪器、不同操作员)的方法及时进行。

检查点是否在时间、地段上具有代表性;对解释推断、检查验证有关键意义的地段是否进行了检查。

检查工作量是否达到原始工作量的3-5%。

对测线上的畸变点和异常的突变点是否进行了100%的检查,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工作。

必要时,抽查一定数量的检查点和少量测点。

5.物性工作

查看物性标本采集和测定的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准确并确定:

标本采集、测定的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的有关要求;物性测定的质量检查工作量是否达到总测定数量的10%;物性测定的均方误差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的要求。

6.资料整理

查验野外计算、整理的各种资料是否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字迹清晰、工整,页面整洁和规格统一。

主要资料包括:

①仪器各项性能检查、试验、标定记录和计算统计结果;②测点观测的原始记录,检查记录和计算统计资料;③标本的采集、测定原始记录,原始用图和检查记录;④各种质量检查及各种情况的处理的记录。

⑤原始资料验收文据;⑥工作期间收集到的各种有关资料;

7.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合理健全,运行是否正常。

三、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野外验收评分标准见附件7-5-1。

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野外验收评分表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

考评内容及要求

评分

1.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准确(30分)

(1)仪器检查与调节、校验及标定的各种记录(6分)

(2)测点观测的记录(6分)

(3)测地工作及GPS、地形图定点的各种记录(6分)

(4)标本采集和测定的各种记录(6分)

(5)各种质量检查及各种情况的处理的记录(6分)

2.是否完成了规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量(15分)

(1)目标完成情况(5分)

(2)任务完成情况(5分)

(3)工作量完成情况(5分)

3.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是否合理(20分)

(1)基点网的布设(3分)

(2)测网的布设(3分)

(3)质量检查的方法和布置

♦仪器质量的检查(3分)

♦测点观测值的检查(3分)

♦测点平面定位检查(2分)

♦异常突变点检查(2分)

♦检查工作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2分)

♦物性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手段(2分)

4.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是否符合要求(10分)

(1)资料的综合整理(5分)

(2)综合研究(5分)

5.质量管理检查制度是否正常、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15分)

(1)质量管理检查制度健全程度(3分)

(2)质量管理检查的运行情况(3分)

(3)资料整理规范性及统计计算的准确性(4分)

(4)工作精度(5分)

6.工作总结是否系统、全面(10分)

(1)工作总结是否系统(5分)

(2)工作总结是否全面(5分)

合计

野外工作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

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野外工作质量等级

专家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9)图件编制主要有:

a、交通位置图;

b、实际材料图;

c、剖面平面图;

d、等值线平面图;

e、典型异常综合面图;

f、推断成果图(推断的平面图和面图)。

(10)提交文字报告。

(11)原始资料整理归档,任务结束。

九、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详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8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与审查要求

一、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审查依据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变更和工作调整批复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

二、成果报告应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应力求文字简练、流畅,附必要的图表、册、附件,附图要清晰、美观。

三、成果报告完成编写并通过初审后,报告编写单位应向“项目办”提出评审申请。

申请评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全面完成了设计书的任务;

2.通过了野外验收;

3.各类技术资料齐全;

4.形成文字报告和各类图件;

5.成果报告通过初审。

评审申请书一式两份,并附初审意见书。

评审申请表格式见附件8-1。

申请评审单位应提交文字报告、附图、附表、各年度项目任务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变更和工作调整申请报告与批复意见书、原始资料检查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初审意见书等资料。

八、成果报告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1.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2.成果和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

3.成果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项目工作任务和预期成果目标的完成情况;

5.成果的综合研究水平;

6.成果报告和综合图件的质量;

7.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

8.存在问题及建议。

九、评审委员会在成果报告评审时,应对报告质量进行评分,并划分质量等级。

质量评分实行百分制,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野外验收没有达到优秀的项目,成果报告质量一般不得评为优秀。

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见附件8-2。

十、会审时评审委员会通过审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