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825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2015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2015.5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①,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

这些老人②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③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

《左传》有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李商隐《咏史》诗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

一些人以为宁剩毋缺才够档次,以为一饭千金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④奢华。

太史公高呼: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

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司马光也谆谆告诫: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蹿(cuàn)红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一饱之需

B.蹿(cuàn)红奢靡(mǐ)宁(nínɡ)剩毋缺八珍九鼎

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厉行节约

D.蹿(cuān)红奢靡(mǐ)宁(nìnɡ)剩毋缺积腋成裘

1.C[“蹿(cuān)红”“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集腋成裘”]

2.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日前②自愿③一直④追逐

B.①近期②志愿③一直④追求

C.①近期②自愿③一贯④追求

D.①日前②志愿③一贯④追逐

2.A(①“日前”,几天前,前些天;“近期”,指近来的一段时期,往往指从现在开始的将来一段不长的时期。

②“自愿”,代表一种心情,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如:

自愿的行动;“志愿”,代表一种愿望,一种明显高于“自愿”的愿望。

③“一贯”是形容词,意识是思想、作风等从不改变,一般做定语,如“这是他的一贯看法”“我们一贯认为”;“一直”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④“追求”,用积极的行动达到某种目的,如追求财富荣耀,也特指追求异性,偏重在于求,求所得。

“追逐”,追赶,例如追逐嬉戏;也指追求,如追逐名利,偏重逐,要追赶上某个东西。

3.文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莘莘学子B.一饭千金C.谆谆告诫D.聚沙成塔

3.B(“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与漂母典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日前,这份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信笺上的辞职申请,在社交媒体疯传,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B.为推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的文化艺术交流,艺术节特邀“一带一路”国家如:

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以色列、马其顿的艺术团体在剧场、广场演出。

C.《现代汉语词典》对“夜叉”是这样解释的:

“佛教指恶鬼,后用来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

”可是佛教中的“夜叉”是什么样?

谁又见过佛教中的“夜叉”图像呢?

D.京、津冀地区连续多日雾霾笼罩,不见天日,虽然人们采取了紧闭门窗、取消晨练、戴口罩出行……等措施,但医院呼吸道病人仍然扎堆,群众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4.C(A项,最后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外;B项,冒号多余,删掉冒号;D项,省略号多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日前,一名捷克男子宣布占领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之间大约3平方英里的“无主之地”,建立名为“自由土地”的独立国家。

B.最近,为了防止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鸽子数量不再增加,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要求大家不能随便给鸽子喂食的公告。

C.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担负着再现历史的使命,必须从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让艺术创作服务于历史真实,而不是让历史成为艺术创作的下脚料。

D.韩国重申,无论基于历史、地理和国际法,独岛都明明白白属于韩国固有领土,对于日本对韩国领土发起的任何野蛮挑衅,韩方都会予以坚决应对。

5.A(B项否定不当,防止……不再增加,否定失当,造成自相矛盾。

C项句式杂糅,把“从”改为“以”。

D项无论……和……,杂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绘画之用

丰子恺

从前日本有一个名画家,画一幅立轴,定价洋六十元,画中只有疏朗朗三粒豆。

有一个商人看见了,惊叹道:

“一粒豆值洋二十元!

在展览会中,如果有人问我:

“绘画到底有什么用?

”我准拟答复他说:

“绘画是无用的。

”“无用的东西!

画家何苦画?

展览会何苦开?

”“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

无用便是大用。

普通所见的画,种类甚多:

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也是画,教室里的博物挂图也是画,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也是画,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也是画。

然而这种都不是纯正的绘画。

展览会里的才是纯正的美术的绘画。

为什么呢?

就因为前者是“有用”的,后者是“无用”的。

纪念厅里有总理遗像,展览会里也有人物画。

但前者是保留孙中山先生的遗容,以供后人瞻仰的,后者并无这种目的,且不必标明是何人。

博物挂图中有梅花图,吴昌硕的立幅中也有梅花图。

然前者是对学生说明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而吴昌硕并不是博物教师。

地理教科书中有西湖的风景图,油画中也有西湖的风景图。

但前者是表明西湖的实景,使没有到过杭州的人可以窥见西湖风景的一斑,后者并不是冒充西湖的照片。

马路周边的墙上的广告画中有香烟罐、啤酒瓶,展览会里的静物画中也有香烟罐、啤酒瓶。

但前者的目的是要诱人去买,后者并不想为香烟公司及酿造厂推广销路。

大厦堂前的立幅,试问有什么实用?

诸君手中的扇子上画了花,难道会多一点凉风?

展览会里的作品,都是这类无目的的、无用的绘画。

——无用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美术的绘画。

因为真的美术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

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

所以画家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不是教人一种知识;看画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不可用知识去探究其实用。

真的绘画,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没有别的实际的目的。

前述四种实例:

遗像、博物图、名胜图、广告画,都是实用的,或说明的。

换言之,都是为了一种实际的目的而画的。

所以这种都是实用图,都不是美术的绘画。

但我的意思,并非说实用图都没有价值,我只是说,实用图与美术的绘画性质完全不同。

看惯实用图的人,一旦走进展览会里,慎勿仍用知识探究的态度去看美的绘画。

不然,就不免做出“一粒豆值洋二十元”的笑柄来。

美术的绘画虽然无用(详言之,非实用,或无直接的用处),但其在人生的效果,比较起有用的(详言之,实用的,或直接有用的)图画来,伟大得多。

人类倘若没有了感情,世界将变成何等机械、冷酷而荒凉的生存竞争的战场!

世界倘没有了美术,人生将何等寂寥而枯燥!

美术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

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

所以说,“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

无用便是大用。

”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便是绘画的大用。

(节选自《人间情味》,北京大学出版社)

6.下列关于“真正的美术的绘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画家力求通过绘画来表现他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

B.“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一般不再有别的实际的目的的绘画,是无用的绘画。

C.“真正的美术的绘画”,不同于那些为了一种实际的目的而画的绘画,也不同于直接有用的绘画。

D.“真正的美术的绘画”,在人生的效果方面,比那些有用的绘画伟大得多,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

6.B(“一般不再有”说法错误)

7.下列对于“绘画之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用的绘画不是真正的绘画,无用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B.那种对学生说明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绘画,就是“有用”的绘画。

C.教科书中的西湖的风景图,画有香烟罐、啤酒瓶的静物画,都是“有用”的绘画。

D.日本画家的立轴、大厦堂前的立幅、画了花的扇子,都是“无用”的绘画。

7.C(“静物画”不是“有用”的绘画)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普通所见的画一共包括四种:

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教室里的博物挂图,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

B.吴昌硕虽然不是博物教师,但他所画的立幅中的梅花图,也同样能向学生介绍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相关科学知识。

C.对于画家来说,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而对于看画的人来说,不仅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还要讲求其实用性。

D.真正的美术的绘画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它可以使充满机械、冷酷而荒凉的生存竞争的生活变得不再寂寥和枯燥。

8.D(A项以偏概全,原文使用了“也是画”的说法,没有说一共包括四种。

B项偷换概念,介绍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是博物挂图中的梅花图。

C项混淆是非,看画的人,也不可去探究其实用)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希乾传

赵希乾,南丰东门人,幼丧父,以织布为业。

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

往问吉凶于日者,日者推测素验,言母命无生理。

又往卜于市,占者复言不吉。

希乾踟蹰不去,曰:

“何以救母病?

”占者恶其烦数,曰:

“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

”希乾归,侍母左右,见病益危笃。

时日光斜射床席,形影孑立,寂寂旁无一人。

希乾忽起去,笥中得薙发小刀,立于窗外,剖胸,深寸许,以手入取其心,不可得。

忽风声震飒,门户胥动,以为有人至。

四顾周章,急取得肠,抽出,割数寸。

盖人惊则心上忡,肠盘旋满胸腹云。

希乾置肠于釜上,昏仆就室而卧。

顷刻,母姑来视病,见釜上物,以为希乾股肉也,烹而进之母。

再视希乾,则血淋漓心腹间,不能出声,始知希乾为割心矣。

赵氏故宋裔,为南丰巨族。

宗党以为奇孝,供赡其母子,而更教之读书。

学使者侯峒曾闻其事,取充博士弟子员。

崇祯壬午,以恩诏天下学,选一人贡于成均。

学使者吴石渠,既考试毕,进诸生而告之曰:

“百行以孝为先。

赵希乾割心救母,不死,不可以寻常论。

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

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劝。

”诸生咸顿首悦服。

于是以希乾选补壬午恩贡。

又三四年而有甲申、乙酉之变,希乾避乱山中,将母不遑,遂卖卜,逃走于四方,以养其母。

又十余年,母寿八十余而卒。

予自幼时常见希乾过先君谈,饮食起居如常人。

面黎黝,高准方耳,睛光满眸子,颀然而长,多浑朴之风。

自是希乾少家居。

母死未十年,而希乾亦卒,年六十一。

甘表曰:

朝廷不旌毁伤愚孝,尚矣。

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

汤公惕庵最恶言希乾事,予则以为应出特典,一加旌赏。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

安得龙门之书以施于后世哉?

呜呼,古今忠孝之士,非愚不能成。

而世之身没而名不传者,又何多也?

悲夫!

(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占者恶其烦数恶:

厌恶

B.昏仆就室而卧仆:

仆人

C.以示奖劝劝:

勉励

D.常见希乾过先君谈过:

拜访

9.B仆:

倒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烹而进之母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又往卜于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何以救母病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予则以为应出特典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0.A(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

B项均为介词,前一个引出处所,到;后一个引出对象,对于。

C项前一个为介词,表凭借;后一个为连词,连接“传”与“示”。

D项前一个为副词,却;后一个为副词,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B.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C.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D.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11.D(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

天旌之,谁能不旌之?

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希乾的母亲生病,他日夜祈祷,希望用自身代替母亲生病,但没有效果,后来接受占卜者的建议,割心救母,才最终治好了母亲的病。

B.赵氏宗族的人因为赵希乾孝敬母亲,纷纷供养她们母子,并教他读书。

吴石渠因为感动于他的孝道,把本应落选的赵希乾选补为恩贡。

C.为了躲避甲申、乙酉战乱,赵希乾带着母亲四处奔走,甚至为了赡养母亲,曾经以占卜为业,又过了十多年,他母亲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

D.长期以来,朝廷一直不倡导伤害自身这种愚昧的孝顺行为,汤惕庵先生也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应当大力表彰他的这种精神。

12.A(接受占卜者的建议,与原文不符)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

(3分)

(2)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

(3分)

(3)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

(4分)

13.

(1)母亲患病一个多月,(赵希乾)日夜祈祷自己代替母亲(生病),(但母亲)没有稍稍好转。

(3分,每句翻译正确得1分)

(2)你母亲的病一定没法治好了,要想痊愈,恐怕要割心救她了吧?

(3分,每句翻译正确得1分)

(3)然而赵希乾一个念头的诚心,好像有用来感动天地、鬼神的办法,难道不可以嘉奖吗?

(4分,“一念之诚”1分,“有以”1分,“嘉”1分,“岂……哉”1分)

【参考译文】

赵希乾,是南丰东门人,幼年丧父,以织布为生。

十七岁时,母亲患病一个多月,(赵希乾)日夜祈祷自己代替母亲(生病),(但母亲)没有稍稍好转。

前往向占卜的人询问吉利不吉利,占卜的人的推测一向灵验,说母亲性命没有活的可能。

又到市集上去占卜,占卜的人也说不吉利。

赵希乾徘徊不肯离开,说:

“用什么办法可以治疗母亲的病症?

”占卜的人讨厌他频繁询问,说:

“你母亲的病一定没法治好了,要想痊愈,恐怕要割心救她了吧?

”赵希乾回到家中,侍奉在母亲左右,看见母亲的病情更加危重。

当时阳光斜斜照在床上的席子上,只有自己和影子孤立无依,孤寂地旁边没有一个人。

赵希乾忽然起身离开,从竹筐中取得剃发的小刀,站在窗外,剖开胸膛,深一寸多,把手伸进去取自己的心,没能取到。

忽然风声飒飒,门窗都震动起来,认为有人来了。

环顾四周非常恐惧,仓促中取得肠子,抽出来,割下几寸。

大概说的是人在惊慌时就忧虑不安心脏向上悬起,肠子迂回重叠布满胸腹。

赵希乾把肠子放在锅上,(然后)昏迷仆倒在内室。

不一会儿,姑母来探望母亲的病情,看见锅上的东西,认为是赵希乾大腿上的肉,煮了给他母亲吃。

再看赵希乾,心腹间鲜血淋漓,不能出声,才知道赵希乾为他母亲割了心。

赵氏是宋朝皇族后裔,是南丰的大家族。

宗族的人认为他非常孝顺,供养他们母子,并且又教导他读书。

学使者侯峒曾经听说他的事,录取他补充博士弟子数额。

崇祯壬午年,皇帝降恩诏书天下学子,选拔一人进入大学。

学使者吴石渠,考试结束,召见各位考生告诉他们说:

“百行以孝道为先。

赵希乾割心救母,没有死,不能用平常的事来看待。

建武多才俊,(如果)考评士子比较文章,赵希乾不应该入选。

现在想让大家把选拔机会让给他,来表示奖励劝勉。

”考生们都点头心悦诚服。

于是把赵希乾补选为壬午年间恩贡。

又过了三四年发生了甲申、乙酉年间的变乱,赵希乾到山中躲避战乱,携带母亲生活不安定,于是以占卜为业,四处奔走来赡养他的母亲。

又过了十多年,母亲活到八十多才去世。

我从年幼的时候时常见赵希乾造访先父(和他)交谈,饮食起居和平常人一样。

面色黝黑,高鼻梁方耳朵,眼睛炯炯有神,身材很高,气质深厚淳朴。

从此赵希乾很少在家中居住。

母亲死去不到十年,赵希乾也去世了,年龄六十一岁。

甘表说:

朝廷不表彰伤害身体这种愚孝的做法,时间很久远了。

然而赵希乾一个念头之间的诚心,好像有用来感动天地、鬼神的办法,难道不可以嘉奖吗?

汤惕庵先生最讨厌谈论赵希乾的事情,我却认为应该制定特别典章,加以表彰奖赏。

大概事情不可效仿但可以传扬,使人们知道孝行感化的程度,虽然剖开胸膛割断肠子然而没有死,难道不是上天在以此来表彰他吗?

上天都表扬他,还有谁能不表扬他呢?

然而表彰了却不为他作传,不如不表彰却为他作传啊。

怎么能够让史书记载并在后世流传呢?

哎,从古至今忠诚孝顺的人,不是愚笨之人不能成就。

然而世上的人死去名声不能流传的,又有多少呢?

可悲啊!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8分)

行香子

许古①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

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②。

注:

①许古,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谏官,性嗜酒,平生好为诗及书,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

后辞官归隐,这首词就是他归居后所作。

②消摇:

同逍遥。

(1)上片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景色怡人的山中秋日图,(2分)抒发了词人刚刚从官场中解脱出来,重新投入大自然怀抱的愉悦心情。

(2分)

(2)本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下片诗句简要分析。

(2)词人的形象特点:

放荡不羁、淡泊名利、率真自然、闲适洒脱。

下片前四句写出了词人饮酒后的醉态,他放荡不羁,毫无拘束,纵横骋才。

五、六句写词人言情言志,只为抒发情怀,并不为什么风骚之旨,表现了词人的洒脱。

“乐因循”表现词人心性的率真自然;“能潦倒”表明心迹淡泊名利;“也消摇”表达出对闲适生活自得其乐,乐此不疲的生活态度。

(性格特点2分,能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分析2分,分析合理即可)

15.根据要求,补写出下面横线上的空缺部分。

(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江面月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学与思”上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的“,”两句化用了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长矛吟唱的故事。

15.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答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亦可,不能答成“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五、(12分)

16.将下列长句变为4个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4分)

创新型经济是以知识和人才作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的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经济。

16.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的经济,它依托知识和人才,它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它的着力点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和新产品。

(改对1句得1分)

17.以下是某高三文科应届毕业生白雪参加自主招生时写给某知名大学的自荐信,在语言使用得体和格式方面存在不当,请进行修改。

(4分)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白雪,来自XX市XX中学,学习成绩优秀。

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曾获得第十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我认为我是文学天才,将来一定会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一直很向往贵大学中文系,看到贵大学的自主招生条件时,我感觉非常符合我的标准,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圆我的大学中文系之梦。

XX学校白雪

XX年X月X日

(1)“文艺天才”改为“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1分)

(2)“非常符合我的标准”改为“我非常符合贵校的选拔标准”(1分)

(3)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改为“请您认真地考虑我”(1分)

(4)漏掉“此致敬礼,应添上。

(1分)

18.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图表的内容。

(4分)

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亿人次

220.7

3.9

铁路

亿人次

23.6

11.9

公路

亿人次

190.5

2.8

水运

亿人次

2.6

12.3

民航

亿人次

3.9

10.6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29994.2

8.8

铁路

亿人公里

11604.8

9.5

公路

亿人公里

11981.7

6.5

水运

亿人公里

74.4

8.9

民航

亿人公里

6333.3

12.0

18.①从2014年旅客运输量的情况看,水运、铁路和民航增长迅速,公路增长速度慢,但从运输总量上来看,公路运输仍然是旅客运输的最重要运输方式。

(2分)

②从2014年旅客周转量的情况看,民航增长速度较快,公路增长速度较慢,但从旅客运输周转量上来看,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民航紧随其后。

(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19~22题。

两个孤独的人

奥地利·茨威格

像一股广阔的深色的激流,熙熙攘攘的工人穿过大门。

在这密密匝匝的人群后面相当远的地方有一个工人孤孤零零地走着。

他还不老,很强壮,但是他不能与那些人保持同样的步子,因为他那条瘸腿无法使他快速地行走。

远处欢快的声音还在发出回响。

他听到了,对这人群发出的嬉闹的声音并不感到痛苦。

他的残疾早就使他习惯了孤独,在孤独中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哲学家,以弃世者的冷漠面对生活。

他一瘸一拐地慢步向前。

从远处昏暗的田野里涌来不久就要成熟的庄稼的暖洋洋的芳香,冷爽的晚雾也无法遏止它的飘散。

远方的笑声消逝了。

不时还有一只孤零零的蟋蟀发出唧唧声,除此到处一片寂静,是那种深深悲哀的寂静。

在这样的寂静中沉默的思想开始言语了。

突然他谛听起来。

他觉得他听到了有人在呜咽。

他凝神静听。

一切都在沉默,像在无梦的睡眠中。

但在随后的瞬间他又听到哭声,更为低沉更充满了痛苦。

透过模糊的苍茫的暮色他看到在公路上有一个身影,坐在堆摞起来的铁轨上哭泣。

他先是想静悄悄地走过了事。

但当他走近时,他认出了这个不停呜咽的少女。

她是他在同一工厂的一个女工。

他是在每个人都称她是“丑八怪尤拉”时认识她的。

她的丑陋是那样惹人注目,他们给她登记上这个她早在孩提时代就有的名字。

她的脸粗糙,不成规矩,皮肤的颜色是一种脏兮兮的黄色,那样污浊不堪,令人厌恶。

再加上体型是那样显眼的不协调,孩子般孱弱和消瘦的上身,长着一个宽大和有些弯曲的臀部。

惟一漂亮的是她那双安详和熠熠闪光的眼睛,它们把所有的轻蔑和憎恶的目光当作是温柔的顺从再次映射出来。

不受怜悯地继续生活下去,他本人业已承受了过多的秘密痛苦。

他走近她,把手善意地放到她的肩膀上。

她吃了一惊,像是从梦中醒来。

“放开我!

她不知道是在同谁说话,只是由她的狂暴的痛苦而嘶叫起来。

现在她认出了这个陌生人,变得安静下来。

她注意过他,因为他是厂里从没有嘲笑她的少数人中的一个。

她喃喃地推开他。

“放开我!

这是我自个的事。

他小心地问道:

“他们又欺负了你?

这个问题又触到她的痛处。

血一下子涌到面颊,她的话急促忙乱,充满了怒气:

“他们要到乡下,到村里去。

有一个人建议,这立刻得到大家赞同。

在有人数一数有多少人去时,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