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578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docx

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第八讲凡-华体系和20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一战与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改变了列强的实力地位和原有的世界力量分布格局。

具体体现在:

◆三国同盟彻底瓦解了,四大帝国垮台了;

◆三国协约中的英法受到了削弱。

◆美日成为一战的暴发户。

第二,开创了一个革命的新时代。

第三,国际社会从此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斗争的新局面,国际关系增添了意识形态色彩,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变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

1、评价和影响

第一,是建立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是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和约体系。

第二,是建立在羞辱和掠夺战败国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制定和约时就埋下了矛盾和仇恨的种子,从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第三,加深了列强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国际关系紧张化。

第四,留下了许多矛盾,孕育了新的战争危机,从而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必然崩溃。

表现在:

◆德国对和约的深刻不满,导致了民族主义和复仇主要情绪的蔓延。

◆领土的变动带来了少数民族问题。

◆法国边界的安全问题。

第五,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和加入国联,极大地削弱了巴黎和会建立起来的和平与秩序。

2、威尔逊与国联:

(1)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纲领)”:

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美国的战后目标(第一至第五点);

第二,解决俄罗斯问题(第六点);

第三,欧洲领土和民族自决权问题(第七至第十三点);

第四,建立国际组织(第十四点)

(2)威尔逊“十四点计划”造成很大影响的原因:

(3)威尔逊失败的原因:

(4)国际联盟:

建立国联的目的、国联的机构、国联的宗旨和任务、国联的作用

国联的功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提出了集体安全主义原则和普遍裁军的任务。

第二,依据民族自决原则,帮助欧洲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国际边界;

第三,国联盟约中列入了一些社会和人道主义条款,并在实践中展开了一些社会救济工作。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和影响:

第一,列强瓜分世界的凡—华体系最终形成。

第二,导致了国际政治力量新的排列组合。

第一,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化。

第二,推动了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凡—华体系存在的问题:

◆列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其中最突出的是英美矛盾、英法矛盾和美日矛盾。

◆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强烈不满和抗拒;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三、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

(一)德国赔款问题:

1、各国在赔款问题上的态度和意图:

2、德国赔款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个阶段:

第一,法国主导阶段(从赔款委员会成立到1923年鲁尔危机):

第二,美国主导阶段:

1924年8月,《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第一,对国际关系——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修改:

◆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

◆反映出战胜国对德政策开始转变:

削弱——复兴

第二,有利于德国——工农业的恢复;为政治上重新加入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和约的束缚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对美国来说:

◆美国资本由此大举进入德国;

◆美国由此获得英法等国偿还的战债;

◆为美国在政治上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法国在赔款问题上丧失了主导权,并日益被美英所排挤,其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第五,英国并没有能够取得德法关系仲裁人的地位。

第三阶段:

最终解决阶段——《杨格计划》和胡佛《缓债宣言》、洛桑会议:

《杨格计划》:

1929年提出,1930年各国批准。

主要内容:

影响:

◆德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减少赔款数额,撤消了财政监督莱茵区撤军;

◆结束了德国在战后的半占领状态;

◆为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美国通过对国际清算银行的操纵,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对欧洲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影响。

胡佛《缓债宣言》:

1931年6月20日发表。

主要内容有:

第一,赔款、债务均停付一年本息;

第二,赔款问题与战债不能捆绑在一起,是两个独立问题,前者与美国无关,后者不能取消。

洛桑会议:

1932年6月,英、法、德等主要国家举行洛桑会议,再次讨论德国赔款问题。

《洛桑协定》规定:

德国赔款总额最终为30亿马克;可缓付3年;37年内全部付清。

(二)欧洲安全问题:

斯特莱斯曼:

德国外交部长(1924年底—1930年)

他的:

近期目标——收复在《凡尔赛和约》中丧失的领土,如波兰走廊、上西里西亚、莱茵区等;

远期目标——整合聚居东南欧的讲德语的地区,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政治经济共同体”。

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

1、《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是《莱茵保证公约》等几个文件的总称):

第一,英、法、德、意、比五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德国同法比之间的一切分歧应和平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战争,英意两国以保证国的身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第二,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分别签订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发生的一切分歧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院裁决;

第三,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法波或法捷受到德国侵略时,彼此应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四,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2、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第一,改善了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

第二,是英国的外交胜利,英国从此扮演了欧洲局势的“平衡手”的角色。

第三,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第四,德国从中获利最多,实现了大部分外交目标:

◆德国以西方一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并缔结公约——德国恢复了国家尊严,获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

这就为德国进一步冲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英法等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德国借口日后履行国联盟约第16条义务的需要(国联盟约第16条规定,国联会员国尊重并保持各会员国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受侵犯。

如遇此种侵犯,其他所有会员国在经行政院的裁决后可对侵犯行为施以包括武力在内的制裁行为。

),敦促协约国于1926年1月撤出了科隆驻军,12月协约国又通过了取消对德军事管制的决议。

这样,德国获得了不受监督的重整军备的机会;

◆《洛迦诺公约》的条款经不起推敲,存在严重的漏洞。

史学家的观点——“洛迦诺”是“绥靖主义的先驱”。

其理由是:

第一,《洛迦诺公约》恢复了德国领土主权;导致了无法钳制德国军备扩张、德国势力坐大、最终挑起战争的严重恶果;

第二,英国从此在外交上不再偏袒法国,而对德国极其宽容;

第三,英法在事实上默许了德国可以变更东部边界,为日后德国的扩张种下了隐患。

(三)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1、裁军问题:

国联盟约规定其会员国必须承诺有不从事战争的义务,并在盟约中针对裁军问题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盟约第一条规定:

加入国联的国家必备的条件之一是“须承认联盟所规定关于其陆、海、空军实力及军备之章程”。

盟约第八条规定:

(一)联盟会员国承认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合保卫国安全及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

(二)理事会应在估计一国家之地理形势及其特别状况下,准备此项减缩军备之计划,以便由各国政府予以考虑及施行。

(三)此项计划至少每10年须重新考虑及修正一次。

(四)此项计划经各国政府采用后,所定军备之限制非得理事会同意,不得超过。

(五)因私人制造军火及战争器材引起重大异议,联盟会员国责成理事会找出适当办法,以免流弊,惟应兼顾联盟会员国未能制造必需之军火及战争器材以保持安全者。

(六)联盟会员国有责任将其国内关于军备程度,陆、海、空之计划,以及可以为、战争服务得工业情形,互相交换最坦白、最完整得情报。

盟约第九条规定:

“关于第一、第八两条各规定之实施及总括关于陆、海、空各问题,应设一常设委员会,俾向国联理事会陈述意见。

国联盟约第23条(丁)款规定:

国联对世界军火贸易有监督权。

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1925年10月决定成立)1930年通过了一个内容空泛的裁军公约草案。

2、《非战公约》: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意、日、德等15国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德一般条约》——《非战公约》或《巴黎公约》。

(1)公约的内容:

共3条:

第一条声明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并声明放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发生的任何争端或冲突,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第三条规定各国加入该公约的手续。

(2)《非战公约》的缺陷:

第一,各国在签约时都附有保留条件。

第二,公约对违反公约的国家和行为,没有规定实际可操作的制裁办法。

(3)《非战公约》的作用:

第一,是一份重要的国际文件;

第二,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第九讲绥靖政策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及其根源:

1、绥靖政策的定义(几种表述):

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

绥靖政策:

是指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出现的一种对外政策,主要内容是纵容姑息法西斯的扩张侵略行为,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企图将法西斯祸水引向东方。

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让步维持和平的政策”——西方国家。

2、英法绥靖政策形成的根源:

第一,产生的社会背景之一是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

英国著名的和平主义作家尼利尔斯:

“就让我们失去我们的帝国吧,如果这是一种必然,就让德国人来统治我们吧,如果德国人想要如此。

“英国今后几年不应卷入战争,这是最为重要的。

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长久地避免战争风险……对于这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

“我们要不惜任何代价来谋求和平”,“因为人们地真实感情已被战争恐怖所控制”。

法国:

不能花钱每二十年给世界提供一个马恩河战役。

第二,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英法的衰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经济上:

19世纪20年代时,英国经济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占据50%,法国占20%,而1930年时,英国就只占10%,法国8%。

殖民地控制——分散了英法的力量和对欧洲事务的注意力

政治上:

国内的社会、政治问题更严重、更危险

军事上:

见下面

第三,欧洲传统外交惯例是造成绥靖政策的重要因素。

第四,军事力量的衰落。

法国——军费问题、军事装备、最高军事指挥

英国:

摊子铺得过大,英国面临的问题:

其一,英国的空中力量已大大落后德国;

其二,英国陆军部队的力量微不足道;

其三,英国的海军不能同时兼顾两个地区。

第五,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有学者在分析达拉第时说:

“他恨共产主义,也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只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手中,归根到底,法国面临一场抉择,和德国取得谅解,或是逐渐为俄国所统治,在这两者之间,他毫无困难地作出了选择。

3、学术观点介绍:

齐世荣主编:

《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主要介绍了西方史学领域对绥靖政策形成原因的种种解释。

主要有:

第一,“维护和平”说。

大卫·狄尔克斯:

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让步维持和平的政策”。

第二,“军事力量软弱”说。

持这种解释的历史学家强调英法由于军事力量软弱,不能不对德妥协。

绥靖是唯一出路。

第三,“舆论反战”说。

这种说法认为,英法在一战中伤亡惨重,因而战后人心厌战,和平主义盛行。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政府只得采取绥靖政策。

第四,“经济因素至关重要”说。

第五,“反苏反共”说。

第六,“赎罪”说。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绥靖政策是为了弥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不公正待遇而制定的。

第七,“误信敌人”说。

二、绥靖政策的恶果: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和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后果:

第一,导致法比同盟的破裂。

法国失去了北部边界的屏障,马其诺防线失去了意义;

第二,法国的战略地位受到削弱,丧失了对德外交的独立性;

第三,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使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和平遭到了严重威胁。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这次战争的后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英属和法属索马里形成了包围,进一步威胁到了英法通向东方航道的安全;

第二,直接有损国联的声誉和威信;

第三,鼓舞了法西斯士气;

第四,意大利由此逐渐倒向德国,欧洲的政治格局开始向不利于英法方向转化。

第五,摧毁了集体安全体系,迫使欧洲一些小国出于对大国的失望而不得不到国联以外去寻找出路。

3、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其严重后果:

法国的后院遭到了直接的严重威胁。

4、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5、德国吞并奥地利:

后果:

第一,德国因此而控制了中欧战略要地,形成了对捷克的战略包围;

第二,加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也更加膨胀了希特勒的野心。

6、慕尼黑危机及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公开解决这个由于独裁和重整军备而造成体制上紧张和危机的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其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独裁和重整军备……一场为夺取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战争深深扎根于国家社会主义领导下的德国经济发展的恐怖逻辑之中。

慕尼黑危机的严重后果:

第一,它大大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经济军事实力;

第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三,法国在慕尼黑的行为举止使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和名誉受到彻底地动摇,从此,法国苦心经营的同盟体系逐步瓦解。

第四,加深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相互猜忌和矛盾,使得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无法形成。

达拉第:

“法国必须正视某些已确定的义务,恪守条约,不是为威吓任何人,而只是为了保护一个小国,使其免受无端入侵。

如果法国和英国继续屈服于武力进逼,如果它们共同的政治思考是出于软弱,那么它们只可能使对方接二连三地付诸武力,并为其成功创造条件。

相反地,如果它们的政策的总的精神是沉着、冷静和坚定的产物,那么战争威胁将在西方大国面前退却,而不是像近几个月来那样。

”“目前还来得及设置障碍,挡住德国的路,不让它实施它的计划,否则即将爆发欧洲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西方大国将不能打赢这场战争。

第十讲“东方战线”问题

一、东方战线建立的背景:

1、原因:

第一,苏联与英法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谈判最终破裂。

第二,苏联认为通过与英法联手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指望落空,遂转而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安全。

2、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犯行为,或任何攻击;

◆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决不给予该第三国以任何支持;

◆缔约双方将对它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进行协商;

◆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双方应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秘密附加议定书》:

对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作了规定:

◆当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属苏联的势力范围;

◆德国和苏联在波兰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维斯杜拉河、桑河一线为界;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强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不感兴趣。

1、苏德条约的影响:

传统观点:

避免了英法集团的祸水东引,是在战火逼近而又同英法达不成同盟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蠃得了有限的备战时间,是外交上的有限的成功。

但有损于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总的斗争,也有损于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苏德条约的签订对英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其失去了抗衡德国的强大的同盟者而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德国是该条约的最大的得利者,因为它破坏了英法苏反德联盟,使德国排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从而放心大胆地在西线发动了侵略战争。

二、东方战线的建立:

1、建立过程:

第一步:

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苏联。

1939年9月17日,在波兰政府逃亡罗马尼亚的同时,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给波兰驻苏大使的照会及后来对全世界的广播中宣称:

“华沙,作为波兰国家的首都,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人知道波兰政府的下落。

”宣告了苏联红军正在向波兰进军。

苏军开进波兰领土,它所依仗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再存在;

第二,德波战争的局势,对苏联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第三,苏联政府对波兰境内的同胞不能漠不关心。

1940年,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了苏联,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同年,卡廷事件。

第二步:

苏芬战争

目的:

保卫苏联波罗的海侧翼,特别是保卫列宁格勒的安全。

1939年10月14日,苏联向芬兰政府提交备忘录,要求:

◆靠近列宁格勒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20——30公里;

◆把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等地区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苏联;苏联以东卡累利阿2倍于此的土地作为交换;

◆租借汉科半岛30年。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

1940年3月12日,苏芬和约签订。

根据和约,芬兰割让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及其他地区,共4.1万平方公里;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国界北移了150公里;汉科港也租借给了苏联。

第三步: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并入苏联。

1939年9月28日,苏联与爱沙尼亚签订了互助公约。

随后,10月5日和10月10日,苏联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也签订了类似的公约。

公约规定,一旦这三个国家遭到欧洲某大国的侵略或威胁时,彼此互相援助,包括军事援助。

通过这些公约,苏联加强了对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军事控制。

1940年8月,在苏联的威逼下,三国并入了苏联。

第四步:

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并入苏联1940年

三、东方战线的评价:

1、苏联观点:

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边界向西移动了150——400公里,扩大了苏联的防御空间,增加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建立东方战线有三个意义:

第一,解放了被压迫民族,保卫了小国人民的独立,帮助他们建立了人民政权。

第二,巩固了苏联的国防。

这条战线对希特勒进攻苏联是一大障碍,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努力。

2、国内观点:

第一种:

认为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基本面是错误的。

其理由是:

第一,损害了一些小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而在实际过程中,它也没能起多大作用。

第二,使苏联与英法关系迅速恶化,阻碍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第三,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带来了严重后果。

东方战线是在侵占别国的领土、侵犯别国主权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持此观点的史实依据:

1关于波兰问题:

苏联的借口是波兰国家、政府已不再存在。

事实是,苏联出兵波兰时,波兰政府还在靠近罗马尼亚边境的萨列斯来基,华沙保卫战也还正在进行。

苏联出兵波兰的当天晚上,波兰政府才逃亡罗马尼亚。

“保护骨肉兄弟”的说法也不成立。

按照里加条约,住在波兰土地上的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是波兰的公民。

2关于苏芬战争问题。

苏联对芬兰提出的要求既侵犯了芬兰的独立主权,又侵犯了芬兰的中立。

3关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问题。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无论哪一部分,都不属于俄罗斯。

4关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哥维纳问题。

历史上,比萨拉比亚一直是罗马尼亚的领土,1812年被沙俄夺去。

北布哥维纳从来没有成为沙俄的领土。

总的来说,东方战线是在侵占别国的领土、侵犯别国主权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第二种意见:

认为:

在德国迟早会打过来的情况下,苏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国防,是必要的。

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苏联有些地方是做错了,是毫无道理的。

持此观点的史实依据:

1在波兰问题上:

在德国已侵占波兰的情况下,苏联针锋相对,出兵占领一部分波兰的领土,未尝不可。

2在苏芬战争问题上:

最初,苏联为了保证列宁格勒的安全,提出互换领土是正确的,比较合理的。

但苏联发动战争,其做法就是粗暴的、错误的,暴露出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尾巴。

而战争结束后,苏联又占领了大量原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更是错误。

3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比萨拉比亚的问题上:

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问题,苏联采取巩固国防的手段,以对付将来希特勒的侵略,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第十一讲雅尔塔体系

一、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力量的重大变化,欧洲占优势的传统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意识形态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美苏之间的对抗开始主导战后的国际关系。

第二,亚非国家迅速觉醒,西方殖民统治体制急剧瓦解。

殖民体系的瓦解,为美苏提供了进行争夺的地缘政治真空。

第三,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开始了以多边协定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新时代。

二战前:

世界经济基本上北划分或分裂为相互孤立、封闭的6个集团,互相之间设立了财政和贸易壁垒,从而阻碍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应有发展。

六个集团——以美国为首的美洲经济区、英帝国的英镑区、法国的法郎区、德国统治和控制的中欧、东欧经济区、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区”、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

二战后:

美国带头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以自由贸易原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

苏联则奉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建立了一个包括苏联和东欧、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市场;

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则把苏联的经济模式作为本国发展的样板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捷径。

第四,军事技术的革命和发展也加剧了全球均势的转换和力量对比的变化。

原子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

各方都在为防止遭到突然袭击、确保国家安全而拼命扩充军备。

苏联为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加速研制自己的核力量;而美国则千方百计保持对核武器的垄断或主导地位。

二、雅尔塔体系与战后国际关系:

雅尔塔体系:

指的是二战后出现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它通过二战后期的历次重要会议逐渐形成,是苏美英几大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新建立、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所作的一系列安排。

这些会议所确定的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体制,就是雅尔塔体系。

(一)二战后期的重要会议:

1、1943年的重要会议:

(1)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1月14—24日,摩洛哥

美英两国首脑参加(罗斯福、丘吉尔)。

此次会议是美英为商讨北非战役后的盟国作战计划和处理法属北非等问题而召开的重要会议。

军事行动计划讨论的结果主要有两个:

第一,决定1943年6月或7月在西西里进攻(登陆),以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第二,继续准备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斯大林对这种实际推迟在法国登陆的时间的决定很不满。

苏联认为,美英试图让它为西方国家火中取栗,而自己则坐享其成。

这表明:

随着战争形势的转折,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分歧、对立逐渐明显。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中,除了军事行动计划外,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法国问题。

罗斯福并不支持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一是出于对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