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576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docx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

小学语文《识字1》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下载)

《识字1》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歌曲《春天在哪里》

2、我们一起到学校里去找春天,你找到了什么?

(根据同学回答相机打出词语)突出下列词语的教学: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

(轻轻的、柔柔的)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

(细细的、像牛毛)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的?

(只有两三片叶子是浅浅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是什么颜色?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

我们——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播放布谷的叫声录音)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

你是怎样识别它们的?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

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重点指导:

“春、树”翘舌音,“草”平舌音,“柳、梨”边旨.“燕子”的“子”读轻声,“嫩”前鼻音,“杏、蜂”后鼻音。

三、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采用贴图形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

老师出示插图,将本课12个词语写成卡片,让同学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边。

贴对后,再领着同学读一读。

2.读韵文,说一说每一组词语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按要求归类读。

2.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背诵韵文,边背边想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用“春、草、芽、布”口头扩词。

3.朗读、背诵韵文。

二、学习笔顺,指导描红

1.学习新偏旁。

“日”、“木”、“草”,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3个偏旁的字读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一般多与花草植物有关,含有“木”的字一

2.老师重点点拨并范写“春、芽、谷、桃”。

3.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播放轻音乐。

四、课堂检测效果,训练表达

1.“开火车”读生字。

2.看拼音贴字。

3.听写生字和词语。

4.指导同学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识字1》教学设计2

一:

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

根据同学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

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

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

(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

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

指名读。

嫩芽

(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

指名读?

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

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

它是怎样叫的?

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

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维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识别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

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

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同学,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同学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作业安排

1、誊写词语,并家听。

2、诵读词语。

《识字1》教学设计3

背景1:

课文原文:

春天春风春雨

柳树小草嫩芽

布谷燕子蜜蜂

梨花杏花桃花

背景2:

安宁小学是一所花园式小学,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环境氛围恰到好处,给柴老师上好这一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师:

小朋友真好,一个个真漂亮,真像春天的花朵。

〔老师三个“真”字把小朋友们的心浇得甜甜的,脸上都溢出了笑容,师生之间的感情磨合迅速进入了最佳状态。

师:

〔放歌曲,《春天来了》〕给老师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生:

〔纷纷说〕春天来了。

师:

我们刚过完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想想学校里的变化,你家院子里的变化,田野里的变化。

〔师让同学互相说,互相启发,这就把同学放在了主体的位置。

并把同学的思路由近而远引延出去,给同学一个空间让他去考虑。

同学开始议论,不时引出了阵阵笑声。

同学乐学、爱学、会学,才干学会。

师:

〔师轻轻拍了三下手,然后用左手做出一个“OK”的动作。

同学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很快静下来了。

〕谁想说谁就站起来大声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生1:

柳树发芽了,说明春天来了。

〔师重复着生说的话,送给这个同学两个圆卡片,上面写着“柳树”、“春天”。

生2:

小草发芽了,说明春天来了。

〔师重复着生说的话,送给这个同学“小草”、“嫩芽”两个圆卡片。

生3:

桃花开了,说明春天来了。

〔得到“桃花”卡片〕

生4:

杏花开了,说明春天来了。

〔得到“杏花”卡片〕

生5:

燕子飞来了,说明春天来了。

〔得到“燕子”卡片〕

生6:

我爸爸不穿皮袄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7:

麦苗发绿了,说明春天来了。

师:

小朋友,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

生:

〔齐答〕春风。

师:

现在下的雨呢?

生:

春雨。

师: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奖给一小组“春风”,奖给三小组“春雨”。

〔教师不但善于看到同学进步,而且有意协助同学进步,艺术地给同学一个发展的空间。

师:

小朋友,打开课本第6面,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词,哪几个词大家没有提到?

〔这里老师不时直接说出大家没提到的词,而是让同学找,同学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加深了这些词的印象。

生:

布谷、蜜蜂、梨花〔同学纷纷回答〕

师:

〔师把这三个词分别给了三个同学〕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画了一张春天景色的画,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把画贴在黑板上,同学纷纷议论,还有的发生了争执,有一个小朋友迫不和待地跑到讲台上,指着画说这是“桃花”,同学纷纷说出了课文上的词。

老师用图画的形式再一次让同学加深词语的印象,可谓棋高一招。

〔师在这里很巧妙地再一次把同学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同学自身从口中说出要学的词语。

师: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让手中有卡片的小朋友把卡片贴在图画上正确的位置。

没有卡片的小朋友,认真观察,看谁贴得不对,你上来把它纠正过来。

〔同学大局部都贴对了,只有一个同学还站在那里不知道“春天”该贴在什么位置。

生:

老师,春天在哪里?

师:

〔做出一付很惊讶的表情〕是呀!

春天该在哪里?

谁来帮帮他?

〔一个同学站起来就说:

“哪里都是春天,贴在哪都行。

”其它同学也纷纷说:

“随便。

”“哪都是春天。

”多聪明的小朋友呀!

是呀!

哪里都是春天。

〔当同学把词贴完,我们突然发现,老师把“春”字的“日”字底写成红颜色,“柳”、“树”、“桃”、“杏”“梨”字的“木”字旁写成绿颜色,“草”、“芽”、“花”字的“艹”写成绿颜色,原来“日”、“木”、“艹”这三个偏旁是本课要掌握的三个偏旁。

师:

小朋友,全体起立,老师指哪个词,大家读哪个词,并注意不同颜色的偏旁。

〔老师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加深了同学对“日”、“木”、“艹”三个偏旁的印象。

师:

小朋友们学得真认真,课本上读了词,看画说了词,咱们现在到学校里,再找一找这些词吧。

〔社会就是大课堂。

在生活中学语文。

师让同学在大自然中找春天,找嫩芽,找桃花、找小草,使同学感到学语文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情有感、生动有趣的活动。

师:

〔回到教室〕小朋友,大家也看老师的画了,也在学校里找了春天、小草、嫩芽、燕子,谁觉得自身也是春天的一员,谁觉得自身读得好,拿上课本上讲台,给大家读一读。

〔同学大局部信心十足,上了讲台,同学都渴望得到赏识。

只有两个没有上去,师很会注意维护同学的个性发展,尊重同学的人格,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积极性。

师:

大家在上边认真读上三遍,老师和这两位同学在下面读三遍,看谁读得好。

〔同学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有一种使命感,心情、表情、感情都十分投入。

师:

今天,小朋友表示真好!

把老师也带进了春天。

今晚上假如谁梦见了春天的景色,可不要忘了给大家、给老师说一说。

〔师风趣的结尾,给同学心里埋下了一颗春天的种子。

是作业,也不是作业,不是作业,也是意味深长的作业。

这也是老师把学语文延伸到家里,延伸到梦中,延伸到同学的情感中,延伸到大自然中的一种巧妙的做法吧!

像这样学语文,同学自然会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