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篇一: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还记得高中那会儿上中国近现代史课,学到西方人一次次侵略我们的国土,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心中难免很悲凉。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
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有西方列强的欺辱践踏百般蹂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
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
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
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
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
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
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分析一个事物的本质,不会形而上的去思考讨论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所以产生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种子。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
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
悲哉!
1840年鸦片战争,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思潮的涌入也大大冲击了中国社会。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号召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提倡民主共和,可是民主思想并没有深入百姓,共和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美丽的梦。
张勋复辟,袁世凯篡权,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中国的自由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由,民众仍被奴役。
包括后来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眼看着现代化的火种正要燃烧,却被毛泽东酿造的灾难性的文革扑灭。
统治者号召群众起来集体做一件事在中国是一个传统,然而,历史上每每灾难的发生,并非有些人故意把大家引向灾难,而是他们坚信,只有他们才能把所有人带向光明。
当下中国有些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些人想提倡学习西方文明,我想,这本身就是件好事,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正证实着我们在向更为民主的社会迈进么。
【篇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
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
冯友兰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
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
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
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
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
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
这种划分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那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展史观点,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会,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
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
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
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
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
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
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
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
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
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
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
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
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
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
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
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
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派性。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
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
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
此外,《中国哲学史》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
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入中国哲学史。
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献。
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一个创举。
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篇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作文】
在工作闲暇,我见缝插针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历史浩淼,各个时期思想家数不胜数,各种思想各有所异,又有某种必然的相通。
读完后没有对某种思想的深切认同,亦没有对某种思想的强烈反对。
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奥难解,读后仍深感理解不够到位,于是记忆便逐渐恢复模糊。
闭起眼再做回味,有两点似乎和哲学本身并无大关系的特点却记忆犹新。
首先是本书的框架。
作者几乎开门见山的将中国哲学以内容做了分类,并告诉了读者每种思想的起源,尽管借用的是汉代学者刘歆的话——-儒家者留盖出于文士,墨家者留盖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盖出于隐者,名家者留盖出于辩者……接下来便按章节将各种思想娓娓道来。
这种分类更让人感到中国哲学的历史悠久和广博。
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就形成了各个学派,并且已经比较成熟,而西方的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现已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几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而西方哲学早期出名的无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近代哲学才可跟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百家争鸣”媲美。
但西方有学者竟声称“中国并无哲学,即使所谓的哲学也太过功利”。
真想把四库全书硬塞到这些人的脑子里,然后他们就可以闭嘴了。
其次是作者对哲学著作被翻译的态度。
原文表明这种态度用了四个字“语言障碍”。
意思是任何哲学著作只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好比馒头被嚼碎后味给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无,那是语言本身的一种障碍。
我颇同意这种翻译所带来的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这又是人类传播不同语言的文明所必须要采取的方式。
或许这四个字被说成是“语言缺陷”更准确些。
语言的确有着非常强的专一性,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语言对应着一种文化。
任何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如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极大的错位。
尽管这是现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传播方式,我还是无法接受。
我以为,不光是哲学,包括其他一些领域也类似,尤其主观性较强的学科,犹如文学,宗教,同样不能被翻译,最好去读原著。
这么多年,我所读过被翻译的外国著作极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读的村上春树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寻羊冒险记》……有些连名字现在都已忘却,还有一些晦涩的西方哲学。
读这些书时,总会觉得别扭,总怀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会有差别。
曾经尝试着去读原版的英文书籍,尽管自己英语水平还基本能胜任,但只能勉强了解表面的意思,远没有读汉语书籍的那种意味深长,淋漓酣畅。
时日已久,便慢慢丧失了对外国著作的兴趣。
这是我的一点小遗憾,西方的语言和思维一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否则,西方人在近代也不会发展如此迅猛,也不会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均超越了国人。
很羡慕林语堂,钱钟书那样学贯中西的鸿儒,这些精通外语的大师在思维上的活跃和深刻,可能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有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学习德语,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贪婪地阅读德语哲学著作了,因为在那个年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学家,尽管当时对于他们的著作,我连两成都无法读懂,越是这样,便越发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但当时学习压力大,博大的物理学在大学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个诱人的愿望也慢慢化为泡影。
事隔多年,还有很多东西被这本书唤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结构以及作者对语言和翻译的态度,这也是我所读过所有哲学史中最难忘的一本。
【篇四: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
“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
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
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
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
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
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
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
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篇五: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
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
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
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
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
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
“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
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
”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
【篇六: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一、为什么读哲学史?
人们常说:
读史使人明智。
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
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
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
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
“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
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
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
”这种“无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说“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海上冒险的经历。
对比之下,而海洋国家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
其思想肯定与中国思想家有不同。
大陆国家的人们,生活方式容易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人为,不喜欢变革。
而海洋国家的人们,情况则迥然不同。
他们有根多的机会见到语言、风俗都不同的人们。
他们习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
2、经济环境
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向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以前我们都把“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