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001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docx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药学公管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

Ⅰ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解剖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标本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

并通过绘图及描述器官的位置、形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药物制剂、药品检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4学时。

四 教材:

《人体解剖学》,贵州科技出版社,范学斌、薛黔,2版,2002年。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自编。

Ⅱ 正 文

实验一 运动系统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学习骨的形态,关节的基本和辅助结构,全身各部位骨的组成、各骨的形态及其连结。

学习肌的形态结构及肌的辅助结构,全身各部位肌的分群排列和主要肌的位置。

二 教学要求

(一)骨及骨连结总论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 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分类。

4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关节的辅助结构。

5 熟悉关节的运动。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 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特点。

3 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

4 了解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

5 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熟悉椎间盘的形态。

6 熟悉胸廓的组成、功能及其上、下口的形态和构成。

(三)颅及其连结

1 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2 熟悉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3 了解颅的各面观。

4 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1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名称及位置。

2 了解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3 掌握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4 熟悉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

5 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

6 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名称及位置。

7 了解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

8 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

9 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10 熟悉骶髂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11 了解下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

12 熟悉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五)肌学总论

1 熟悉骨骼肌的构造、形态分类、起止和作用。

(六)躯干肌

1 熟悉背肌的分群、分层排列。

2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

3 了解颈肌的位置、分群及各肌群的组成和作用。

4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

5 熟悉斜角肌间隙的围成及通过结构。

6 熟悉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

7 掌握胸大肌的位置。

8 掌握膈的位置、形态、作用、三个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主要结构。

9 掌握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和组成。

10 了解腹直肌鞘的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其内通过的结构。

(七)头肌

1 了解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功能。

2 掌握咀嚼肌的组成及咬肌、颞肌的位置。

(八)上肢肌

1 熟悉上肢肌的分布、分群、分层和排列情况。

2 了解上肢带肌的位置、组成。

3 熟悉臂肌的分群、各肌群的组成。

4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

5 了解前臂肌的分群、各群肌的组成。

6 了解手肌的分群和各肌群的位置。

(九)下肢肌

1 熟悉下肢肌的分布、分群、分层和排列情况。

2 熟悉髋肌的的位置、组成。

3 熟悉大腿肌的分群、各肌群的组成。

4 掌握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

5 了解小腿肌的分群、各肌群的组成。

6 了解足肌的分群、位置。

三 教学内容

1 观察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形态特点和分布。

2 观察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和形态。

3 观察骨膜的性状和被覆的部位;关节软骨的位置;骨髓的类型和分布。

4 观察煅烧骨、脱钙骨的外形并比较其物理特性。

5 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

6 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骶骨的形态和主要结构。

7 观察胸骨、肋骨的形态。

8 观察脊柱、胸廓的位置和组成。

10 观察椎间盘的性状、形态、构造,查看前、后纵韧带的位置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的附着部位,查看关节突关节的位置和组成。

11 观察脑颅诸骨和面颅诸骨的形态、位置。

12 观察颅各面观的主要结构。

13 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形态。

14 观察上肢骨诸骨的位置及其邻接关系。

寻认上肢骨与躯干骨的连结部位。

15 观察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手骨的排列。

16 观察肩关节的形态特点、肘关节、桡腕关节的形态。

17 查看胸锁关节及前臂骨间、手骨间的连结形式,查看拇指腕掌关节组成、连结形式。

18 观察下肢骨诸骨的位置及其邻接关系。

寻认下肢骨与躯干骨的连结部位。

19 观察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形态结构。

足骨的排列。

20 观察骨盆的位置和组成。

21 观察髋关节的形态、膝关节的形态、踝关节的形态。

22 查看骶髂关节及小腿骨间、足骨间的连结形式。

23 观察足弓。

24 观察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的形态。

25 观察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形态、位置。

26 观察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形态和位置。

前、中斜角肌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围成。

27 观察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形态。

28 观察膈的位置、形态

29 观察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形态。

30 观察肩带各肌的位置、形态,查看三角肌的起止。

31 观察臂肌、前臂肌的分群,查认各群肌的分层,各肌的位置形态及其排列。

查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起止。

32 观察髂腰肌的组成、位置、形态。

查看臀大肌的起止和形态。

查看臀中、小肌的形态及其排列。

33 观察股肌前群的股四头肌四个头的排列。

观察缝匠肌的位置、形态。

34 观察股内侧群肌、后群肌。

35 观察小腿前、后及外侧群肌。

36 辨认腓肠肌、比目鱼肌的形态、位置。

实验二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学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呼吸系统

1 了解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2 熟悉鼻旁窦的位置、形态特点及开口部位。

3 熟悉喉的位置。

4 熟悉喉软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主要体表标志。

5 熟悉喉腔的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结构。

6 熟悉气管的位置及构造特点。

7 熟悉左、右主气管的形态差别及临床意义。

8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9 熟悉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的位置、形态及临床意义。

10 了解胸膜顶、胸膜下界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11 了解纵隔的概念、分部及其各部结构。

(二)消化系统

1 了解唇、颊和腭的形态,熟悉咽峡的构成。

2 了解牙的种类和排列及牙的形态和构造。

3 了解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4 熟悉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形态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5 熟悉咽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交通。

6 了解食管的位置及分部。

7 熟悉食管三个狭窄部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8 掌握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9 熟悉小肠的分部。

10 熟悉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

11 熟悉空、回肠的位置。

12 熟悉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形态特点。

13 了解盲肠、阑尾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4 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15 了解直肠和肛管的位置及形态构造。

16 掌握肝的位置、形态特点。

17 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18 熟悉输胆管道的组成、走行。

19 熟悉胰的位置、形态分部。

(三)泌尿系统

1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了解肾的毗邻。

2 了解肾的构造。

3 熟悉输尿管的位置和分部。

4 了解输尿管三个狭窄部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5 熟悉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

6 了解膀胱三角、输尿管间襞的位置、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 教学内容

1 区分鼻前庭、固有鼻腔,确认鼻甲、鼻道;辨认上颌窦、额窦、蝶窦及筛窦的位置和开口,比较各窦的形态特点。

2 识别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的形态及其连结。

3 观察喉的位置和组成;辨认前庭襞、声襞、喉室。

比较前庭裂、声门裂的大小;确认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的范围。

4 观察气管的位置及其毗邻;辨认气管隆嵴的位置形态,比较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

5 观察肺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

左、右肺的形态差别。

6 观察脏胸膜和壁胸膜的配布,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顶及肋膈隐窝的位置。

7 观察纵隔的境界、分部,辨认主要结构。

8 观察口腔:

①辨认人中和鼻唇沟;②寻认腮腺的开口③观察软腭游离缘、腭垂、腭舌弓、腭咽弓的形态,察看咽峡的围成;④确认扁桃体的位置;⑤观察舌的形态、分部;⑥观察牙的排列、牙冠的形态。

9 确认咽的位置、分部及咽与鼻腔、口腔、喉腔的连通关系。

10 观察食管的形态和三个狭窄。

确认食管位置和毗邻。

11 观察胃的位置、形态,确认胃的分部。

12 观察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各部的位置。

13 观察空、回肠在腹腔内的位置。

14 观察盲肠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回肠的连续;观察阑尾的形态、位置,确定阑尾根部与三条结肠带的关系。

验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5 观察各段结肠的形态、位置和活动度。

辨认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16 观察直肠的位置及其在矢状面的弯曲,观察直肠横襞。

17 观察肛管内面的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梳的形态。

18 观察肝的位置。

19 观察肝、胆囊的形态、分部;肝外胆道的组成及其走行。

20 观察胰的位置、形态、分部,确认胰头与十二指肠,胰尾与脾的关系。

21 观察肾的位置、形态。

查肾前、后面的毗邻器官。

22 观察肾剖面各结构。

23 寻认输尿管并追踪其行程和形态(三个狭窄)。

24 观察膀胱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寻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观察输尿管间襞及膀胱三角的粘膜特点。

实验三 生殖系统、腹膜、心脏、动脉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学习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腹膜的配布特点,腹膜与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

学习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心腔的内部结构,心的构造,心的传导系统,心的血管,心包的结构特点。

动脉的走行和分支分布。

二 教学要求

(一)生殖系统

1 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 熟悉睾丸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

3 了解附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4 熟悉输精管的行程、分部。

5 熟悉前列腺的位置、形态。

6 了解精囊腺的位置和形态。

7 熟悉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特点及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名称及临床意义。

8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9 了解卵巢的形态、位置、功能及固定装置。

10 熟悉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特点。

11 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

12 了解乳房的位置和形态。

13 熟悉乳房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14 了解会阴境界及分区。

(二)腹膜

1 熟悉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被覆关系及临床意义。

2 了解腹膜形成的结构。

(三)心脏

1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毗邻。

2 了解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3 了解心的构造。

4 熟悉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分布。

5 了解心的静脉回流途径。

6 了解心包的概念,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7 熟悉心脏的体表投影。

(四)动脉

1 了解动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和器官内血管的配布规律。

2 了解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的行程。

3 了解动脉韧带的位置。

4 掌握主动脉的起止、分部及各部的位置、行程。

5 熟悉主动脉弓上的三大分支的名称、位置。

6 熟悉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

7 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范围。

8 了解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始、行程、分布。

9 熟悉腹主动脉脏支的名称、行程、分布。

10 了解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起始、行程。

11 了解股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三 教学内容

1 观察睾丸、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2 观察输精管的行程和终止,触摸其硬度;检查精索的位置和构成。

3 观察精囊、前列腺的位置、形态。

4 观察阴囊的构造和内容。

5 观察男性尿道分部,两个弯曲,三个狭窄,三个膨大的形态和部位。

6 观察卵巢的位置、形态;查看卵巢悬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卵巢系膜。

7 寻认输卵管,观察它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

8 观察子宫的位置及其与膀胱、尿道和直肠的位置关系;子宫的形态和分部;

9 观察乳房的位置、形态,输乳管的排列方向和乳房悬韧带的形态特点。

10 观察会阴的范围。

11 观察壁腹膜、脏腹膜的配布和腹膜腔的形成。

12 观察胃、空、回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肝、脾、膀胱、子宫等器官被腹膜覆盖的范围,以确定器官的类型。

13 观察腹膜形成的结构。

14 观察心的位置、外形及心的毗邻关系。

15 观察心腔内的结构。

16 观察心壁及心的纤维支架。

17 观察房间隔及室间隔。

18 寻认冠状动脉的起始,并追踪观察其行程、分支和分布。

19 辨认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探查心包窦。

20 观察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动脉韧带。

21 观察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22 观察颈总动脉的起始、行程,观察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行程。

23 观察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的起始、行程。

24 寻认腹主动脉发出的腰动脉、肾动脉;腹腔干及其发出的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分布;肠系膜上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分布;肠系膜下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分布。

25 观察髂总动脉的位置及其终支,髂内、髂外动脉的行程。

26 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和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程。

实验四 静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视器、前庭蜗器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学习静脉的结构特点,全身静脉的配布特点,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属支。

淋巴系统的组成,胸导管的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淋巴结的结构特点,脾的位置和形态,各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通过观察标本和模型,学习眼球壁的分层、分部和结构特点,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副器的组成;耳的分部,鼓室的构成,内耳的形态结构,前庭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二 教学要求

(一)静脉

1 了解肺静脉的行程和注入。

2 熟悉上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

3 了解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的起止、行程及注入部位。

4 熟悉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

5 了解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及注入部位。

6 熟悉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结构特点和与上、下腔静脉系的交通吻合及其临床意义。

(二)淋巴系统

1 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

2 了解淋巴管道的区分,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 熟悉胸导管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其收集范围。

4 了解右淋巴导管的组成、行程、注入部位及其收集范围。

5 了解淋巴结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意义。

6 熟悉脾的位置、形态,了解其功能。

7 了解胸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三)内分泌系统

1 了解内分泌腺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2 熟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四)视器

1 了解眼球的外形。

2 熟悉眼球壁各层的形态、结构。

3 熟悉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房的位置、房水产生部位与循环途径。

4 了解眼睑、结膜的形态和构造。

5 熟悉泪器的组成、位置和开口。

6 了解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位置和作用。

(五)前庭蜗器

1 了解外耳的组成及耳廓的外形。

2 了解外耳道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

3 了解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4 熟悉中耳的组成。

5 了解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及毗邻。

6 了解咽鼓管的位置、形态、开口部位。

7 了解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

8 了解骨迷路的位置、形态、分部和构造。

9 了解膜迷路的位置、形态、分部、结构特点及与骨迷路的关系。

10 熟悉声波的传导途径。

三 教学内容

1 观察肺静脉。

2 寻认上腔静脉,检查其合成、行程和注入部位,追踪奇静脉、半奇静脉。

3 寻认颈内静脉,观察其行程以及它与锁骨下静脉共同形成的静脉角。

4 寻认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观察它们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5 寻认下腔静脉,检查其合成、行程和注入部位;观察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和髂内静脉的位置。

6 寻认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观察它们的起始、行程和注入。

查认大隐静脉的五条属支。

7 寻认肝门静脉,观察其合成、行程和注入。

8 寻认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9 寻认胸导管,观察其行程及注入。

10 观察淋巴结的形态结构。

11 观察脾、胸腺的位置、形态。

12 观察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形态。

13.在活体上观察上、下眼睑的形态。

14 眼球冠状切面前半部观察:

晶状体、睫状突、睫状体、睫状小带、虹膜、瞳孔、角膜、眼前房及眼后房。

15 眼球冠状切面后半部观察:

玻璃体、剥离的视网膜、视神经盘、脉络膜、巩膜。

16 眼球矢状切面观察:

眼前房、眼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

17 观察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上、下斜肌的位置和肌束的方向。

18 观察泪腺的位置、形态;泪囊的位置、形态及其与上、下泪小管及鼻泪管的关系。

19 观察外耳道分部和弯曲,鼓膜的位置和形态。

20 在颞骨锯开标本和解剖标本上观察:

①鼓室的位置、形态。

②鼓室六壁的毗邻。

③乳突窦、乳突小房。

④咽鼓管的位置与通连。

21 在内耳雕刻标本上观察:

明确内耳在颞骨中的位置,以及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相互位置关系。

22 在内耳模型上观察:

①骨迷路和迷路的关系。

②观察每个半规管的骨、膜壶腹。

③椭圆囊、球囊及其连通。

实验五 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脊髓、脑干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学习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常用术语,脊神经的构成、分支,脊神经前支形成的四个丛的位置、主要分支、行程、分布。

学习脑神经连脑的部位、进出颅腔的部位,各脑神经的走行和分支分布;内脏运动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换元部位,交感干的位置和构成,内脏运动神经的分布。

学习脊髓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脑干的分部、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

二 教学要求

(一)神经系统总论

1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

2 了解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3 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的概念。

(二)脊神经

1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分部、纤维成份。

2 熟悉脊神经分支及分布概况。

3 熟悉颈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4 熟悉臂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5 熟悉胸神经前支的分布概况及其皮支的分布特点。

6 熟悉腰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7 熟悉骶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三)脑神经

1 掌握脑神经的顺序名称、性质。

2 熟悉脑神经的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

3 了解12对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和分布。

(四)脊髓

1 掌握脊髓的位置。

了解其外形特点。

2 熟悉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

3 了解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的位置及功能性质。

4 熟悉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和功能。

三 教学内容

1 讲解神经系统的区分、常用术语。

2 计数和观察颈、胸、腰、骶和尾神经的对数。

观察除2-11胸神经的前支外,其它脊神经前支分别组成的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位置。

3 寻认膈神经,追踪其行程,观察其分布。

4 寻认臂丛及其发出的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桡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

5 观察第1胸神经和第12胸神经前支与臂丛和腰丛的关系;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的行程及其与肋间血管的关系。

6 观察腰丛的组成,寻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

7 寻认腰骶干的组成,观察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8 观察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及分支、分布。

9 在带硬脑膜的颅底标本上观察12对脑神经出颅时所穿出的孔裂。

10 观察12对脑神经。

11 在标本上查认交感干的组成、位置,查认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观察它们的行程和去向;查认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下神经节,观察其形态和位置。

12 在模型上观察①颅部副交感神经的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及其分布;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各部神经节、交通支及内脏大、小神经;③心丛、肺丛、腹主动脉丛、腹下丛、盆丛的位置;④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的形态、位置;⑤盆内脏神经。

13 在标本上观察脊髓的位置,其下端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终丝的附着部位。

自上而下检查脊神经的走向,观察马尾的组成。

查认脊髓和脊神经节。

14 在离体的脊髓标本上观察其外形:

①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马尾及脊神经前、后根的关系。

②沟和裂。

15 观察脊髓各横断面上的灰质、白质配布的差别,灰白质的分部,脊髓中央管、脊髓表面的沟和裂。

16 在传导通路模型上观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的位置。

实验六 脑、脑脊髓的被膜和血管、传导通路

一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标本和模型,学习脑的分部、位置及各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脑和脊髓的被膜及其形成的结构;脑和脊髓的血供;各传导通路的作用、具体途径、经过的神经元及最后的投射区。

二 教学内容

(一)脑

1 掌握脑干的组成和外形。

2 熟悉脑干内神经核的分类。

3 熟悉脑干内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的位置和功能。

4 了解三叉丘系、外侧丘系的位置与功能。

5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

6 了解小脑的内部构造。

7 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外形。

8 掌握大脑半球的分叶和各叶的名称、位置。

9 熟悉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的位置及功能定位。

熟悉语言中枢的位置。

10 了解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

11 了解大脑半球白质纤维的分类。

12 熟悉内囊的位置、分部。

(二)脑、脊髓的被膜和血管

1 了解硬脊膜的形态特征、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

2 熟悉蛛网膜的形态特点、蛛网膜下隙、终池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 了解硬脑膜的形态特点及硬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4 掌握脑的动脉来源。

5 熟悉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功能意义。

6 了解大脑浅、深静脉的回流概况。

7 了解脊髓的动脉和静脉。

8 熟悉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

(三)传导通路

1 熟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2 了解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3 熟悉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压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