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类论文 18.docx
《小学教育类论文 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类论文 1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类论文18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浅谈小学班级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学生姓名
杨黔艳
学号
10016950820
指导教师
迟洪燕老师
系部名称
教育科学系
专业班级
初等教育08级569班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小学班级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学生姓名:
杨黔艳
系部名称:
教育科学系
专业名称:
初等教育
指导教师:
迟洪燕老师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
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
杨黔艳日期:
二O一三年四月十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教育科学系专业班级初等教育08级569班
学生姓名杨黔艳学号***********
题目浅谈小学班级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一、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指导教师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论文语言表达较好,格式完全符合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实效性一般。
论点、论据较好,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成绩等级:
____良_____ 指导教师签字:
迟洪燕 2013年5月30日
说明:
1、建议成绩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总评分90-100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2、此表用于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
摘要
现今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而通过努力现今的教育整体呈现出了一幅万紫千红的灿烂景象,可是仍然也存在问题,班级后进生的存在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自身的实习经历和教育调查结果出发,展开对后进生成因的分析,并对与后进生的转化提出了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级;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摘要1
一、引言1
二、实践调查,探究班级后进生的成因1
(一)主观原因1
1、个人生理因素1
2、个人心理因素2
(二)客观原因4
1、家庭因素4
2、学校因素5
3、社会因素6
三、多方位探索途径,实施后进生转化7
(一)采用多种方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7
1、找闪光点7
2、树榜样7
3、降目标7
4、创造表现机会,增强自信心7
(二)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7
1、为后进生创造听懂课的机会7
2、为后进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8
3、为后进生多创造读、说、议等动口的机会8
4、为后进生创造暴露和矫正错误的机会8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8
1、以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8
2、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9
3、用合理的制度管理学生9
4、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9
5、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9
(四)家庭教育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9
(五)社会管理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9
1、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10
2、要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舆论氛围10
四、结语10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一、引言
“后进生”是指在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
因此“后进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
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通常把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称为“后进生”。
后进生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及学生自身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影响而产生。
虽然后进生在班级中占得比例不大,但是却形成了班级中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
有些后进生常常是家里的主要负担。
所以,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乃至社会的风气。
那么,提高后进生学习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新人的迫切需要。
二、实践调查,探究班级后进生的成因
班级后进生的形成无疑存在许许多多的原因,这其中包括了学生的自身原因以及外在的原因,例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通过实践调查以及在顶岗实习中的观察与分析,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了班级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一)主观原因
1、个人生理因素
通过调查得出影响“后进生”发展的生理因素主要是指因个人体力、智力、外貌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限制,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从而感到自卑。
尤其在智力上一般表现为缺乏知识、缺乏生活经验。
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他们往往只看表面现象,把局部认作整体,对是非、美丑、正确、错误等等都缺乏鲜明准确的认识。
这就导致,他们有时明明犯了错误,也不知道。
因此我们不应局限于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学生后进与否。
并且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来促进他们的转化。
2、个人心理因素[6]
通过分析实践调查结果,我总结出班级后进生一般存在以下几点心理特征:
(1)有自卑心理。
从我的调查问卷结果中可清晰看出关于“你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吗?
”这个问题在这次实际参与调查的500名“后进生”中有87.4%选择了“不能”。
同时在顶岗实习期间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后进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教学实例:
我实习的班级二(3)班是年级组中成绩较之其他几个班稍微偏下的班级,存在着极个别的“后进生”。
拿我们班的张汝揭同学为例,她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只有小学文凭,姐姐是一个刚被学校劝退的问题学生。
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家庭条件下她也渐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最终成为了班上的“后进生”。
通过多次对她的观察我发现每次与她聊天时她都会很不自信的低着头,不敢直视我的眼睛。
每次上课我点她回答问题时即使是她知道的答案她也会显得十分自卑,特别是没回答出他人问题或者是回答错误时她便会表现的更自卑更失落,哪怕一时的“失败”也会让她伤心、失落好一阵子。
在实践教学中后进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当他们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时,便会遭到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等,最终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我很差,不如他人”的心理定势,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2)有胆怯心理。
从此次实践调查中了解到对于“你能把心事说给老师、家长或同学听吗?
”这一问题上有77.4%的后进生选择了不能。
教学实例: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发现我所了解、熟悉的部分班级后进生大多数都不敢主动和不太熟悉的同学说话更别提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或者问问题,甚至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都会显得羞羞答答,吐词不清,没有勇气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他们对各种陌生、新鲜的事物所需要的适应时间会比其它的学生要来的更长更久。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一般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更不愿意去暴露自己的弱点,因为他们十分在乎他人的反应,害怕、担心受到别人讥笑。
像这一部分学生的这种心理就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遇到的问题都不能得到好的帮助与解决,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3)有压抑心理。
多数后进生其实也想把自己变得十分优秀,达到家长、老师们的期望。
教学实例:
实习期间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班的“后进生”代表之一戴宇轩同学他每次见到我都会问“杨老师,我最近有没有进步?
”“杨老师,我现在是不是变得优秀了?
”“杨老师,怎样才可以考一百分啊?
”……等一系列积极的问题,但由于他是一名转学生,以前的基础知识十分不牢固。
之前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导致他对于这学期的新内容接受起来显得十分吃力。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后进生他们由于基础太差,在学习上会显得很吃力,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使得他们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产生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
(4)有惰性心理。
多数后进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不仅有基础方面的原因,在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学实例:
实习中我发现许多班级后进生都是十分聪明的孩子,但他们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上课经常讲小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
放学回家只顾着玩电脑、看电视,对于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完全不重视,经常性“大概、马虎”的去完成家庭作业甚至不完成家庭作业。
他们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便导致记不住,遗忘快。
根据此次实践问卷调查得出:
90%的后进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这一种心理导致于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一般很难记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
他们有集中的想法,但却不能付诸到实际当中去。
因为他们在学习上不肯用功,怕动脑筋;只图当时的安逸自在,不愿意挑战困难,没有端正好学习的态度,最终导致在学习方面成绩不理想。
(5)有好胜逞能心理。
后进生其实更迫切的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引起他人对自身的重视。
但由于他们一般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差,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
导致在接受能力方面差,容易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
虽然他们有这种想要成为他人心中“优秀者”的迫切想法,但实质上普遍的后进生仍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时常不能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因而这便容易导致他们有时会显得过于爱表现、好强逞能。
(6)有逆反心理。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多数后进生性格、脾气都会显得十分特殊,大多数都具有逆反心理。
教学实例:
我们班的戴宇轩同学,在课堂上他会经常性的发出各种怪异的声音来吸引老师、同学的注意力,当我点名教育他时他会越发的变本加厉起来。
后来我了解到由于他经常性受到的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指责,因而对于老师同学们的要求他常常都会进行习惯性的反抗。
在实践教学当中因为后进生常常得到的都是批评、指责和嘲讽。
因此,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最终形成了逆反心理。
其实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但他们自尊心的需要,往往由于自身的不良表现很少得到满足。
他们羡慕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又感到“优秀”高不可攀。
他们有想学好的愿望,但常常得不到家长与老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
在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压力下,他们自尊常常受到压抑,更多的表现为自卑。
因此,他们的情感往往形成了外在的自卑和内在的自尊这样一种复杂体。
因为他们常常因家庭的高压,语言、行为暴力,老师的嫌弃、冷漠,同学的歧视、远离等原因,情感上得不到满足。
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后进生中的多数人更具有结群性,更注重友谊感。
其次,后进生意志上的显著特点就是虽然他们有制止错误行为的愿望和进步的想法,但是他们缺乏坚强的自制力,情感波动起伏大,行为失调,失控多。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纪律、规范和社会公德方面,不能用正确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二是在经过教育后有了进步时,又往往经不住诱惑,或因某一外界条件的刺激,而丧失理智,失去自我约束能力,重复过去出现的错误。
(二)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
通过此次实践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家庭因素主要与家庭中各成员的素质有关。
此次我主要调查了河西几所地处城乡接合区的小学。
因此,学生的生源大多是来自农村和拆迁户家庭,父母多为农民。
我通过分析实践调查结果总结出部分后进生的家庭因素。
(1)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农村家庭这类父母都来自农村,普遍学历不高,素质偏低,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但他们又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多数父母没有做到真正关注孩子学习,很少询问孩子在校情况和学业成绩,更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分数。
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就很大,大多数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整天带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从而致使孩子学习动力丧失,最终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导致品德败坏、素质低下。
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2)先富起来的家庭在此次调查的学校学生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中有不少读书不多,但凭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发达”的人,这些人的成功经历无形中给他们的孩子一个观念——不读书也能挣大钱,也能过上所谓的好日子。
甚至有些父母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多数情况下这一部分学生到学校的目的就只是想“完成任务”。
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想过要努力学习。
通过调查的结果得出家庭因素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独生子女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2、部分家庭自身文化残缺,缺乏温暖和爱心;3、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过分放纵,缺少对孩子学习等方面的关注与了解;4、还有部分家长则在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上太过于简单粗暴,任意打骂。
例如:
在调查中对于“做错事后父母对你的态度?
”一题中有73.5%的后进生选择了打骂。
这说明家庭的不和谐或方法失当,也极易导致学生在心理认知上的不足,失去进步的信心。
2、学校因素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名好教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此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教师课堂语言幽默风趣、知识渊博、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这些都会使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从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反之则会厌恶这一学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教学实例: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科目的教学,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
对于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科目自然便会更加精心的去准备,实践过程中也会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于是我便发现对于我不擅长的科目教学时孩子们的状态一般都显得比较懒散、消极。
反之,我较擅长的科目课堂上同学们便热情高涨,同时学习效果的也十分的明显。
我通过多次的实践、反思与总结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多数取决于教师的状态,教师状态饱满,孩子自然也被带动起来了。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也要时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
通过此次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未能把教学和德育、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里我总结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几处较为明显的误区:
1、教师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可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没有整理和总结完整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
2、老一辈的教师教育观念仍比较硬式,老旧,也较少接受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培训,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
同时我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存在的不当方式也进行了部分总结:
1.滥用表扬评价。
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在教育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了想尽快转化,就经常对后进生滥用表扬评价,对与否都给予表扬、鼓励为主,我认为这并不恰当。
2.不能持之以恒。
凡事贵在坚持,这样才能出成效。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时对转化后进生非常积极,辅导学生很热情、批改作业极其认真,遇到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但一段时间后,个别教师出现了懈怠、应付现象,遇到问题不再问,作业批改有马虎现象,辅导学生不再热情,甚至还出现了自满现象。
3.成绩追踪不够力度。
对于后进生进步或取得较好的成绩,老师认为这就对于转化后进生取得了成功,不用再继续进行转化工作。
然而这样往往容易使这些学生的思想、成绩出现下滑现象,甚至还不如以前。
4、有的教师教不得法,灌得多讲得快,学生思维跟不上。
5、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处理问题不公正,促使学生逆反心理的滋长。
6、有的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后进生缺少关心,学生学习上的苦难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甚至有的教师对违纪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等。
例如:
在实践调查中对于“你觉得老师对你的态度怎么样?
”一题有50%的后进生选择了讨厌,仅13%的后进生选择了喜欢,肯定了老师对他们的爱。
以上的种种亦都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除了个别教师的原因外,有的学校也缺少对后进生的管教制度,重处罚轻教育,没有重视后进生转化的工作,甚至迫使其退学,将其推向社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
这也是影响后进生的原因。
3、社会因素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社会发展不平衡。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存在着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这也是对于影响后进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型传播方式电脑、电视、互联网等的广泛传播,导致许多“快餐文化”“网络垃圾”产生,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较大的弊端。
现实生活中的网吧,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上网的除了少数人素质较高外,较多的是社会闲散人员、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网吧的主要活动是打游戏、聊天、看黄色网页。
网吧的环境可谓是垃圾成堆、空气污浊,少数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上网。
而学校、家长一般是禁止中小学生进出网吧的,其手段是从经济上进行管束。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没钱却要上网,又引出敲诈、偷窃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有的学生在网吧还会被社会闲散人员敲诈。
这一切都对后进生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是导致其违法犯罪的源头。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导致学生、青少年群体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学生都属于青少年阶段,他们思想还未定性,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使得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对婚姻、道德观念的混乱;家庭责任感的淡漠、重幼轻老等各种错误的价值观现象更是进一步影响了后进生的形成,因此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对后进生乃至整个青少年群体都有着极大的影响[4]。
我们有时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倾刻就会化为乌有。
所以,社会不良因素对后进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多方位探索途径,实施后进生转化
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他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基于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思考,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仔细的分析,对于实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得出了下面的点滴心得与建议:
(一)采用多种方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
1、找闪光点
帮助后进生寻找自身优点、长处,树立其自信心。
多给予他们关爱与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重视。
2、树榜样
经常拿身边进步的学生给他们做榜样,或者给他们讲一些伟人的精彩事例,让他们有所感悟,使榜样的力量表现出来,让后进生跟随榜样的脚步一步一步的慢慢进步,使后进生树立我也能进步的自信心。
亦或在班上实行“一帮一”的制度,让优秀的学生慢慢带动后进生,使其取得进步。
3、降目标
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对于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各项作业,但基本的题目还是必须要做的。
对有难度的题目,就让他们选择做,做对了,就给他们加小红花或者五角星,每次得红花或五角星时,他都很开心。
对于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放大地去表扬他们,夸奖他们,鼓励他们,这样就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4、创造表现机会,增强自信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
可在平时的学习中,这些后进生都很少有表现的机会。
为增强他们的信心,我们就注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特长与个性。
(二)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1、为后进生创造听懂课的机会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后进生因知识缺漏较多或智力发展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又听不懂课,进而出现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特别提醒他们把手中的事放下来,坐端正集中注意听讲,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
教学中凡是重点、难点内容,都要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并让后进生复述所讲内容或回答简单问题,检查他们是否已初步掌握所教知识,及时了解后进生应注意什么,适时辅导。
尽量争取使后进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当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就在课后及时补救。
2、为后进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对后进生也是同样的。
因此,课堂提问后,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后进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
尽量做到对后进生优先提问,优先展示技能。
这样,一方面使后进生注意听讲,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同时要注意对学有所得的后进生,要不断给予鼓励、表扬,对收获较少的后进生,要不急躁、不单纯批评,而要耐心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3、为后进生多创造读、说、议等动口的机会
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来说,动口多读、多说、多议十分重要。
为此,语文课要重视,数学课更要重视。
一方面让后进生在说和议中,进行出声思维;另一方面也促使后进生认真听他人说和议,了解正确的思考方法。
为了避免后进生说和议出现错误而失去信心,可以先让好的学生回答,再鼓励后进生复述正确的思考过程,或提出类似的问题再让后进生说、议一遍,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4、为后进生创造暴露和矫正错误的机会
由于后进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和不良学习习惯,致使他们经常不愿意暴露和不想了解自己的错误。
只有知错才能纠错,所以,教师主动创造良好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错误。
抓住“准确”、“求实”、“及时”三个环节,及时搜集后进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信息,随时发现和排除后进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尽量减少和缩短错误的理解及模糊的概念在后进生脑子里停留的时间。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1、以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
人们常说“爱是力量的源泉”。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只有真正的关心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从中反省自身,同时改变心态,这样比起强制性的约束对孩子的帮助会更大。
2、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
“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高度渴望被肯定。
”在学生时代,老师的评价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往往超过家长。
作为老师平时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心灵中有积极向上因素的思想、行为的火花,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和欣赏学生,为学生设置一个宽容、兴奋、鼓励人前进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对老师逐渐产生感情,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
3、用合理的制度管理学生
后进生由于对周围事物的漠然,常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非规范行为,对于这类会出现的违纪行为要给予严格的管理,不能放任。
必要时候应采取“强制法”管理、约束学生。
4、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总是善于唤醒对方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
它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荣誉感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
作为教师,我们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增强自我肯定意识。
5、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会学习,必须注意改进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