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五年级上册1.docx
《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五年级上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五年级上册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五年级上册1
好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
——跟着课本学写作
高启山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目录
1、写出自己内心所想………………………………………………………3
2、结构赏析:
写读书,为啥写饭店?
……………………………………3
3、跟你对话,吸引着你跟作者一起思考…………………………………4
4、把书比成美好的…………………………………………………………4
5、写清楚人物对“物”的感情变化………………………………………5
6、家乡的景、人、物、事皆有情…………………………………………6
7、将事物的不同功用相比较,抓住事物的特点…………………………6
8、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得让人明白?
……………………………………7
9、抓住与常人不同的做法,对比着来写…………………………………7
10、细致写出人物内心真实的变化过程…………………………………8
11、用“物”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9
12、《珍珠鸟》写作特色赏析(两则)……………………………………9
13、写出父亲与其他人的“不一样”……………………………………11
14、人物外部特征,是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特点的………………………11
15、课文赏析:
对话,要符合人物身份………………………………12
16、“昔”与“今”对比着来写…………………………………………13
17、《圆明园的毁灭》语言表达赏析……………………………………13
18、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有讲究……………………………………………14
19、《七律·长征》赏析:
把大山当“泥丸”的气魄…………………16
20、如何写场面?
…………………………………………………………16
写出自己内心所想
有句话我已经重复多少遍了,在这里,我还要重复一下:
在小学阶段,作文就是要写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还包括所做)。
在这里,高老师相结合《窃读记》来和你们聊一聊写内心所想有啥好处。
《窃读记》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到书店“白看书”的事情,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窃读,窃读就是偷偷的看,为啥偷偷的看,因为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你不买书,整天到哪里去看书,而且不给人家钱,自然就得偷偷地看了。
窃读是一种啥滋味?
害怕,怕被人家发现;但是,又非常想看,便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想办法不让人家发现,偷偷去看书,过足看书的瘾,窃读,就是这种既紧张害怕,又能过足读书瘾的滋味。
好,读了我这段话,你明白窃读啥滋味了吧?
但是,你的体会深刻吗?
对,不深刻。
那么,我们读一读书上的描写,看看能不能对“窃读”有点深刻的体会。
昨天读了一部分,今天下午放学,作者犯了读书瘾,急着往书店跑: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不错……”“看到……我安心了。
但是又担心把本书会不会卖光”。
读了这些描写,你感觉到当时作者啥心情?
急切啊,担心啊!
安心了,又开始担忧了啊。
如果写成“放了学,我就急着往书店跑,因为昨天我还没看完呢。
”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是,那种急切、担忧、起伏的心情,你能够读出来吗?
再看第七自然段,写下雨时候作者高兴: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我有时还装着皱起眉头,不是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心理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
这段话写了下雨时我在书店里的心理活动:
表面要装出我不是故意赖在这里不走,实际感谢大雨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在这里“窃读”,“窃”得光明正大了!
作者不写当时内心所想、心理所说,行不行?
是的,肯定不行,不写的话,作者得以光明正大的“窃”读的内心欢乐,就没有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在介绍“窃读”的过程中,除了写了自己如何做,还把“内心如何想,心情怎么样”写得非常细致,于是,“窃读”令我恐惧又令我快乐的滋味,就表达的非常清楚,我们读者也了解的非常清楚了,读书的时候,就能跟着读者一起享受窃读时恐惧又快乐这种“儿童才有”的快乐。
写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文章的时候,在写自己如何做的过程中,把自己关于做这件事的一些想法也写进来,能够更好的表达出你做事的思想感情,让读者明白你做事的目的意义,感受到你的心情变化,就更能够打动你的读者。
打个比方啊,就好像人的身体,你如何做得是肉的话,你如何想的就是血。
写文章,就应该有血有肉。
练习:
你有过“偷偷”地在课堂上、在家里看书的经历吗?
交代一下为啥“偷偷”的,回忆一下你偷看书时候,家长或者老师随时会发现的时候,你内心的活动,把心理活动写下来。
结构赏析:
写读书,为啥写饭店?
《窃读记》写的是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到书店去“窃读”的故事。
但是,在开头,却先写了饭店:
“拐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到锅勺敲打的声音……”本来要写自己读书,为啥还要把饭店甚至饭菜的香味写进来?
不仅如此啊,在写读书快读完了的时候,作者有写到了饭店,在第八自然段:
当饭店飘来一阵菜香时,我已经饿得饥肠辘辘,那是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
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的接着看!
为什么写饭店?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我们小同学,尽管上了五年级,饿了,总会拿出点零食来,放学了,回到家,无论要干什么,很多同学会先拿出零食,饱餐一顿,然后,或是作业,或是电视,或是看书,“民以食为先”,吃饱了才能干活。
但是,从《窃读记》中,我们看到了,林海音的口袋里面没钱,想看书,没钱买,想买东西吃,自然没钱。
要吃饭,得回家,不管馒头窝头红薯。
我小时候,家里就这样穷。
但是,如果回家先填饱了肚子,再回来,完了,书店打烊,你还看啥?
因为,为了满足读书瘾,为了能“窃读”,就只能忍受着“饿”,只能先“把书中的智慧吞咽下去”。
写饭店,写饭菜香味,有啥作用,衬托啊,我能抵御住“饿”,能抵御住“饭菜香味”的诱惑,但是我抗拒不了读书的诱惑,吃饭、读书,都能促进我们长大,两者缺一不可,我得想办法满足读书帮我长大的愿望,在回家去满足吃饭帮我长大的愿望!
这个“饭店”,交代的好不好?
跟你对话,吸引着你跟作者一起思考
——走遍《天下书为侣》表达特色赏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谈了“外出旅行带上一本喜欢的书来读”的情趣:
带上一本书出游,反复看,能够不断地从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在思想上和写作上不断获得新的收益,他就像一位自己喜欢的朋友,从会给自己新的帮助。
作者采用了与读者聊天的方式。
但是,这里的聊天,不像《苗苗与大树》的对话,有你说,有我说,而是“作者来问,问了问题之后,引着你用读者的、作者的经历来回答,或者推测你要说出什么,替你来回答”,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着读者和他一起来思考问题。
开头,作者提出问题外出环世界旅行,选择带一样东西带什么?
我们读着他的问题,反复的思考,是啊,带什么?
很难选择,产生了困惑;然后,他回答“带一本书”;然后他重复我们的困惑,再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本书读上一百遍,有啥关系?
啥关系,他开始提示你回忆你的经历,你对朋友的熟悉,对家的熟悉,用你生活中的其他经历来让你感悟到:
熟悉的朋友、熟悉的家,只要我们反复的认真去看去思考,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收获。
在你用你的经验认同了这个观点之后,作者开始提示着你回忆读书的经历,证明“一本熟悉的书看一百遍,每一遍都能读出新的东西”。
在此处上,作者与你分享他的经历,说明“一本熟悉的书读一百遍”能够使你阅读越深刻,阅读越喜欢的道理。
这样的文字形式有啥好处?
好处在于你作为读者,你感觉着作者就是再跟你对话,他的文章就是专门为你写的,让你感到很亲切,他的问题是专门提给你的,你很乐意思考;他的经历是专门介绍给你的,你很乐意分享,在他的问题提示下,你和他一起思考了共同的问题,获得了共同的收获。
写文章介绍一些观点,总是要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跟他想到一块,从而达到,让读者跟他认可共同的道理。
作者这样写,从吸引读者的角度,从促进读者思考的角度,作者用“跟你聊天”的方式来写,促进了“写作的目的”更好实现!
——写作就是与人交流!
把书比成美好的……
——如何表达对书的喜爱和敬重之情?
《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神奇的书》都是写读书的,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读书,分享了作者读书的经验,与作者一起享受了读书给我们快乐!
这几篇文章中,作者都表达了对书的喜欢和敬重之情。
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书的喜爱和敬重的?
除了写出了书令人喜爱、敬重的内容特点,在几篇文章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者都是“把书比作成了美好的……”
林海音写自己读了两个钟头之后:
“我合上书,咽了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这里,把书中的智慧比成了喜欢吃的美味,在联系作者写的“饭店、菜香”,我们真的明白了啥叫读书“如饥似渴”。
尤安·艾肯,把自己喜欢的书写成了自己的“一位朋友、一处随时想去的故地”,朋友也好,随时想去的故地也好,总有令自己回味、对自己充满诱惑的地方,总在吸引着自己,这就是一本熟悉的书的魅力。
把书比作各种各样美好东西的是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
她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这里虽然是写读书生活,但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书的美好;她把“小镇文化站”比作“又发现的一块绿洲”,绿洲,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作者虽然写的是“文化站”,但是,那里的书,就是“充满生机的花草植物”啊;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句“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样的一比,书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敬重之心会让人油然而生;作者写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磁石吸引,就是你不想去,也得被它拉近,一直拉到与它融为一体,这是多大的魅力啊!
于是,题目和开头的“长生果”便很好的表达出了“书”的价值:
人想延年益寿,吃“长生果”,书是“长生果”,你去读吧,能够延年益寿——林海音在窃读记中引用了国文老师的话: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
叶文玲将其比作“长生果”,书的价值可不得了:
不但少年要读,青年要读,中老年也得读——可以长生不老啊!
这是多麽令人喜欢和敬畏的东西啊!
因为,《神奇的书》这首诗中说: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他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这就是书,这样的书不令人敬畏、不令人爱戴吗?
你读了这些文字,感受到了作者爱书、对书的敬重了吗?
作者把书比成了美好的东西,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敬重、喜爱之情。
练习:
把上面这些句子抄写下来,在从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关于书的经典比喻,读一读,抄写下来!
写清楚人物对“物”的感情变化
——读《梅花魂》学表达思想感情
《梅花魂》也采用了这种写法。
作者林惠英用《梅花魂》为题,写了围绕“墨梅图”发生的故事:
我弄脏了“墨梅图”,原本和蔼可亲的外祖父“拉下脸来训斥妈妈”,并细心清除脏手印;我们要回国了,年迈的外祖父不能回去,“郑重”地把用白绢包好的“墨梅图”交给我们,叮嘱我们好好保管,并给我讲梅花的秉性;上船了,外祖父又给了我一个绣了梅花的手绢。
梅花的魂,就是外祖父的魂,外祖父用梅花的来表达自己中国人的骨气,对祖国坚定眷恋之心;他把梅花图和手绢送给我,希望我能有梅花一般的中国人的骨气和爱国之心。
但是我像上文这样交代,文章就不会感人了,文章之所以感动人,在于作者将围绕着“梅花”发生的故事写得非常明白,尤其是将外祖父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神情、语言”的变化写的很具体。
开头,是铺垫,写了和蔼的外祖父“抱着我”教我读唐诗宋词,写了不懂事的我与外祖父在读到“思乡”的诗句时候会落下冰凉的泪珠,而我“拍着手笑”、外祖父“叹”息,我们读者一下子就能明白,这是外祖父读着中华国粹,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情感至深以至落泪。
我摆弄外祖父的各种古玩,外祖父“也不甚在意”。
但是,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拉下脸来,大声训斥母亲”,原因是“这清白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不是“墨梅图”玷污不得,而是“梅花”玷污不得。
虽然我当时不懂,但是,老人的意思传递的很明白,我们读者能够读的明白。
“清白的梅花”啥意思?
我的好奇到了“即将回国”,外祖父才向我们说明白。
这里,作者写了外祖父很郑重的、语重心长的一段话,讲了梅花的骨气,讲了梅花的“骨气”影响教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铸就了中国人的骨气。
为啥“清白”的梅花?
从老人的言语和送我的“绣着血色梅花”的白手绢,能够体会的出来:
一个中国人,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不会变化。
是不会被玷污的,就像梅花不能被玷污一样。
读了老人围绕梅花发生的故事中的言语神色和行为变化的具体描写,我们才会为老人的爱国之心深深地感动。
写围绕某一物发生的事件,写清楚围绕某一物,人的情感态度发生的变化,从而深刻的表达作者内心的追求、所倡导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是写文章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
细致地写清楚“人围绕物在情感态度行为举止上发生的变化”,文章便能够具体感人。
三年级我们学过《一面五星红旗》,四年级学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运用的也是这种写法。
家乡的景、人、物、事皆有情
《梅花魂》写了外祖父思乡,思念的是祖国,将此思念寄托在了“家乡带过来的墨梅图”上,“桂花雨”写了对童年家乡的“桂花雨带来的童年快乐的怀念”,《小桥流回人家》写了作者对家乡的“小桥、流水和民居”的怀念,阅读链接《故乡》写的是对家乡整体景色的怀念,为此,那些怀念家乡的人,总会有无尽的思念,写不完的思乡话语,斩不断的思乡情。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讲的就是对家乡怀念的“意万重”。
《梅花魂》写的笼统,借“梅花”表达思乡情意。
《桂花雨》不同,写了童年时候的家乡桂花飘香之景,写了童年和母亲一起“摇落桂花雨”之乐,泡桂花茶之香,用杭州桂花与家乡做对比,强调家乡桂花之香。
家乡的桂花真的比杭州的香吗?
我看未必。
但是母亲这样说。
为什么?
我肯定地说,是家乡的桂花在母亲心中的情。
小桥流水人家,写了家乡的景观:
小溪及其两旁美丽的景色,小桥的景色,民居坐落的特点;故乡的大人孩子在小溪边的玩耍的情形,小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无论是家乡的景,还是家乡的物,都离不看家乡的人在景中,围绕物发生的一件又一件感人的故事、快乐的事情,这些,都令人永远难以忘怀。
我还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古井》,这文章作者写古井养育了家乡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古井为全村人贡献着人们生活必需的清水,更重要的是,古井养育了人们的精神——乡亲们常年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的故事。
名为写家乡古井,实则写家乡善良淳朴的人民。
无论是谁,思念家乡的文章,都是成年了,在外地之后才写。
为啥要写,因为在小时候,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染上了情,那种熟悉乡土气息的亲情,邻里之间的友情,在家乡跟大人一起劳作,跟一草一木一只蟋蟀玩闹的情趣,小伙伴们恶作剧的快乐……所有的事情,都因为情,而深深印在脑海中,而这印记,终生都不错磨灭。
写出来,自然是充满了浓郁的情,浓郁的趣。
写家乡,都可以写什么?
景人物事,你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活动,均可以下笔,只要是你熟悉的,让你感觉到有情有趣的,让你高兴的,让你一闭眼睛就能想起来的,均可写进来。
当然,要把那情,那趣写出来。
而写出情和趣的办法,自然要把围绕着景、物发生的事情写的明白,写得具体。
练习:
回忆一下,从出生到现在,你一直在哪里生活,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景、人、物、事,让你觉得特别难忘,特别有趣?
罗列一下,记录下来,并想一想:
哪些事情让你感觉得“很有情、很有趣。
”
将事物的不同功用相比较,抓住事物的特点
在《新型玻璃》当中,也是大量的运用了“比较”的方式来写事物的特点。
不过,在《新型玻璃》,作者更多的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比较,从而帮助人们明白同一种事物可以具备不同的属性特点。
我们来看书中的例子:
同样是“夹丝玻璃”,一种可以“报警防盗”,另一种却能使碎玻璃“藕断丝连”,确保安全;同样是玻璃,有的“夹丝”,有的却可以变色,以调节光线,成为“自动窗帘”;有的能“吸热”,有的却能“吃音”消除噪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观察、事物时,应该细致观察、了解其内部构造有什么不同之处,并仔细了解其各自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这不同点就是事物各自的特点。
将同类事物的功能、作用相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这是一种抓特点的方法。
写时,写出事物不同的功能、作用,也就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观察生活时,不仅要观察事物外表的样子,还要仔细去了解事物的内部构造——去参观,去访问;要了解事物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去参观,去访问,把观察生活变成一种有目的的、主动学习行为。
练习:
观察家庭和学校的各种“桌子”,看看,同样是桌子,有哪些种类,外形、内部构造和功能各有什么不同,抓住各自特点,记录下来。
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得让人明白?
我们经常需要写文章,来向大家介绍一些日常熟悉的事物属性、功能。
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的特点介绍的清楚明白?
《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这几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很好的方法。
一是作比较。
作比较,就是把要说明的事物与人们熟悉的其他事物相比较,将事物的不同属性特点相比较。
比如《鲸》,为了说明鲸的体型之大,将鲸的舌头重量与十几头猪的体重相比较,让我们去想象:
一头猪怎么也三百多斤才杀,那么,十几头就是几千斤,一条鲸的舌头就是几千斤,天呢,那是怎样大的一条鲸的舌头啊!
再比如,为了说明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作者将其与牛羊相比较:
祖先也曾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这样,我们借助熟悉的牛羊,明白了原来鲸确实是哺乳动物。
前面分析过,《新型玻璃》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外形、内部构造进行了比较,将他们的功能属性进行了比较,从而写出了同一类型事物因内部构造不同而具备的不同功能特点。
二是列举数字。
列举数字,是一种说明方法,通过数字,来表现事物的大小和生活属性。
《鲸》这篇课文,在写鲸的大小、捕猎、生长速度的时候,都用了数字来说明。
写鲸的体型庞大,“最大的鲸约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两千多公斤;“四个人围着桌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这是用数字和比较说明它的嘴巴有多大;“长须鲸一天能长三十到五十公斤”非常直观的说明了鲸的生长速度之快!
在《新型玻璃》中,为了说明“吃音玻璃”的吃音效果,作者通过声音分贝的降低值来说明:
40分贝降为12分贝!
这些数字,让读者一下就明白了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效果。
三是举例子。
举例子,就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属性特点。
在《鲸》中,为了说明虎鲸的凶猛特点,用了“十几头结成一群,为主一条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小时就能把它吃光”的例子。
《新型玻璃》为了说明“报警功能”,举了“博物馆被盗,玻璃报警,警方抓获罪犯”的实例。
最典型的是《小松鼠》,作者用“吃喝玩都在树上和空中”来说明了“经常在高处活动”的特点,用“冬天也经常扒开雪找榛子”来说明小松鼠不像其它山鼠一样冬眠的特点。
四是反向假设与现实相对比。
“反向假设”,本来介绍的是常态怎么样,而为了强调“常态”的特点、事物与人们的关系,作者做出反向假设,及如果不是这样,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假如没有灰尘》就是采用了“反向假设”的方法,从“假设没有灰尘”会发生的情形的描述,来强调说明“灰尘”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没有了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天空将是白茫茫的一片、万物都是湿漉漉的、没有了各种奇异景观。
作者“将有灰尘的现实是什么样的”、“没有灰尘的假设情形是怎么样的”对比着来写,通过反向假设对比的方式;说明了“灰尘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让读者非常信服。
练习:
为商店某一样你非常喜欢的商品做一次推销活动。
要求,先了解这种商品的外形、各种功能、价钱、存放等方面特点,并将之与其他同类商品作比较,找出其在各方面的特点,然后,尝试着选择上面的说明方法,作介绍,搞推销!
抓住与常人不同的做法,对比着来写
我们经常为自己的习作没有新鲜的内容而发愁,其实,新鲜的作文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这需要我们去发现。
高老师今天和你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找一招。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内容好不好?
对,好,很有教育意义。
过去,我们写“要遵守纪律”,都会写自己或者某某“怎么按照规定去做”,写来写去,总觉得没啥新意了。
《钓鱼的启示》也是告诉我们“要自觉遵守纪律”,只不过,作者选的这件事情,是一件“与常人不同做法”的事情。
“常人”的做法是什么?
没别人监督,没别人看见是我们“提前了两个小时”钓上了一条大鱼,“常人”来讲,我费了那么大的劲,而且很有可能我今天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一定会藏起来,变成“开放捕捞”的成果。
但是,父亲反“常”,不容争辩地让我放掉了。
作者详细写了父亲在我钓到鱼之后反“常”的表现:
在我钓到鱼之后,先是“得意的欣赏”,然后“划着火柴看表”,接着“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平静”而且“不容争辩”地要我放掉,原因是“道德是个简单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在我们看来,有人管着的时候,我们服从纪律,没人管着的时候,或者没有他人的时候,纪律也就不再存在了。
就好比夜间十字路口的“红灯”,当十字路口没有其他行人的时候,“闯过去”也就过去了,没人会理会什么。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常人”,而父亲则反“常”,没人监督,自己来监督,没人看表,自己来看表,自己就是“遵守规范”的监督者。
这个故事影响了作者一生,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父亲的形象,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命令,会永久留在我们脑海中,响在我们的耳畔。
为什么?
就是因为父亲的反“常”。
这里说的反“常”,反的是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人的“常”。
作者写出了父亲的反“常”,虽然在平凡小事中,父亲的形象就显得非常高大了,教育人的力量也就强大了,出了令作者感慨,影响一生,也令我们每个人都在反思我们自己,深刻的反思自己,对解决“实践起来很难”的道德问题有新的思考。
当然,抓住反“常”的做法去写,一定要有对比,用什么做对比?
用“常人”的做法来作对比,一面写“常人”怎么做,一面写反“常”的人怎么做,本文因为我们是父子,再写了我“常人”的做法和想法后,写了父亲对我的态度,迫使我不得不也做反“常”的事,这是父子关系和那天的实践中的特殊性。
练习:
下面是大家熟悉的情形,你发现过反“常”吗?
想一想,写下来。
夏天,的下午放学时间,大雨哗哗地下着。
很多家长都在学校门口等候自己的孩子。
铃响了,放学铃想了,同学们一窝蜂冲出教室到校门口找家长……
语言与结构赏析:
细致写出人物内心真实的变化过程
《钓鱼的启示》之所以感动人,是因为作者笔下的父亲被作者写的非常真实,不是道德教条。
作者怎么就写得真实?
我们来对比着做一下研究:
作者写到: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
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如果修改一下: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来到小岛。
我和父亲安放好鱼饵。
我举起鱼竿准备把条线抛出去。
父亲说,先不要动,我看看开放时间到了没有。
父亲划了根火柴,看看表……
这样写,父亲是一个非常坚持原则的人,后面同样写我们“关于该不该提前钓鱼的讨论,父亲仍然跟我讲道理”。
但是,“钓上一条大鲈鱼”的诱惑没有了,我们读起来,也不再会跟作者一样“为那条大鲈鱼而惋惜”,结尾也不会再有“诱惑”使人面临道德“抉择”,抉择是什么?
抉择就是非常困难的选择。
开头这样写,就不会再有抉择了。
原文写道:
我钓上大鱼之后,“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
如果这里也修改一下:
把黑体字句子删掉,直接写父亲看表,行不行?
可以啊,情节都没变化,只是缺少了父亲的一个神态和动作细节。
但是,你读一读,效果就不一样了,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