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641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第1课时 沏茶问题

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4.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难点:

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课件。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

那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的是什么吗?

生:

时间。

师:

是啊,真聪明。

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角里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1.活动一:

烧水和扫地。

师:

为了便于我们讨论,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

小丽是一位四年级学生,今天放学回到家,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她让小丽帮着烧壶开水并扫扫地,你会做吗?

师:

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

师:

怎样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节省时间?

师:

这两件事为什么可以同时做?

那同时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又是什么?

(节省时间。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地安排事情,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活动二:

沏茶。

师:

不知不觉中,我们帮小丽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

师:

瞧,(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主题图)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看到妈妈和李阿姨聊天很开心,心里想,我得帮忙烧水、沏茶。

那你平时沏茶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师:

看一看,小明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

分别是多长时间呢?

谁能说给大家听。

(出示课件,指几名学生说图意。

师:

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观察情境图中的沏茶顺序,你发现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扬、鼓励。

师:

怎样做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

现在请拿出手中的工序图片摆一摆,并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用多长时间。

师: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

(指名学生在实物展台上用工序图摆一摆,并说一说设计过程。

老师板书最佳方案流程图。

生:

先洗水壶,然后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

师: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顺序,我们用箭头表示这个过程。

师:

为什么要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呢?

生:

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

所以我们把这两件事放到烧水的下面,表示做这些事只用了8分钟。

师:

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和找茶叶吗?

为什么?

生:

可以,因为它们之间相互不影响。

师:

那洗水壶、接水这两件事能不能和烧水同时做,或者放在烧水之后做呢?

为什么?

生:

不能。

小结:

通过上面的几种方案,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安排方案,得考虑事情的一般顺序。

在烧水之前我们必须先洗水壶、接水。

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知道:

在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像这样在黑板上摆放的图示,我们起名叫它流程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事情的过程和顺序。

3.活动三:

找感冒药。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师:

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小红才能最快地休息?

生:

先找杯子倒开水,然后等开水变温,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量体温、找感冒药。

(教师板书。

师:

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7分钟。

师:

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可以量体温、找感冒药吗?

生:

可以。

师:

那么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为什么?

生:

合理,因为方案中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节约了时间。

师:

回答得真好!

这位同学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合理的安排。

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一起做,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这样的安排就是合理的安排。

提升对“合理”安排的认识。

对下面同学的“合理”安排,请说出你的看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张小乐一边走路一边认真看书。

(在路上边走边看书,既影响视力又危险,所以这两件事情也不能同时做,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王小亮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学英语》。

师小结:

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讲究科学。

在生活中需要合理安排的事情还有很多。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最佳的方案。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1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指派小组代表汇报解决方案。

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就是最优化问题,也就是被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称做“统筹安排”的问题,它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处。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践行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借助生活事例,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

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环节紧凑,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因此课堂教学扎实而高效。

 

第2课时 烙饼问题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课件、三张圆纸片。

师:

同学们,你们吃过鸡蛋吗?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5分钟,煮熟5个鸡蛋大约要多长时间?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主题图)怎样烙能让小丽尽快吃上饼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

烙饼问题。

1.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1)师:

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

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

生:

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

(2)师:

如果妈妈要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

生:

6分钟。

师:

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老师让学生把手当“饼”演示。

(3)师:

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要几分钟?

生齐答:

6分钟。

师请学生上黑板演示。

师:

为什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都用6分钟?

生:

因为它们是同时烙的。

小结:

我们烙2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4)师:

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生:

3张饼。

师:

请你帮小丽的妈妈想一想,她怎样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呢?

用你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然后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说完之后,小组同学把你们的方案填到表格中。

次数

饼1

饼2

饼3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

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方案A:

一张一张地烙,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3张饼一共需要18分钟。

方案B:

先烙两张,因为锅里一次最多可以烙两张,然后再烙一张,烙3张饼要12分钟。

方案C:

学生想不到的情况下启发引导思考:

如果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最佳烙法。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师:

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

(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用的时间才最短。

师小结:

使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这样就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烙饼方法叫做最佳烙法。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最佳烙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

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3.拓展延伸。

(1)师:

刚才大家一起找到了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请你想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生:

2张2张地烙。

师:

这样烙需要几分钟?

怎样算的?

生:

12分钟,6+6=12。

学生发言。

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让锅里面都有2张饼。

(2)教师小结后提问:

如果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需几分钟?

生:

拿出3张饼用最优法,后面2张一起。

共15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3)教师小结后提问:

如果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需几分钟?

生1:

2次用最优法,3张3张一起,9+9=18。

生2:

2张2张地烙,也是18分钟,3×6=18。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4)教师小结后提问:

如果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把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

饼数

烙饼方法

最少所需的时间(分)

2

同时烙两张饼

6

3

快速烙饼法

9

4

两张两张地烙

12

5

先烙两张,后三张用快速烙饼法

15

6

两张两张地烙(或三张三张地烙)

18

7

21

8

24

9

27

10

30

 

4.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地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教师总结:

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

(每面饼所用的时间×饼数=所需最少的时间。

师:

谁能很快地告诉大家如果要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

烙15张饼呢?

教材第108页第4题。

师:

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师: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才比较合理?

你的理由呢?

(2)全班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质疑问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本节课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第3课时 田忌赛马

1.体会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

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课件。

 

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视频。

师: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田忌赛马”的策略却被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田忌与齐王赛马的对策。

(板书课题:

田忌赛马。

1.探究最优策略。

师:

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样赢齐王的?

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你能根据故事情节边研究边填写这张表格吗?

齐王

田忌

获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学生汇报交流:

虽然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不如齐王的,但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却让他赢了。

2.验证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

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

我们来验证一下。

(1)表格验证,介绍填表。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者

齐王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师:

同学们,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以应对齐王的策略,结果如何?

下面我们分小组找一找,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

师:

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搭配知识来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3)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

填了这张表格,你发现齐王一共赢了几次?

田忌赢了几次?

田忌只有怎样出马才能赢?

总结:

我们经过探究总结出田忌可以有6种赛马策略,但获胜的策略只有一个。

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把所有策略填在下表中。

对方

小红

获胜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从田忌赛马到帮助小红赢得扑克牌的比赛胜利,优化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合理有效地节省时间,有序地安排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困难,希望同学们把它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的内容是“策略问题”。

它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

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方法,而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还不具备全面学习这种知识的思维准备,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这类问题还比较常见。

为此,在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教案时,始终让学生通过他们熟悉的、具体的简单事例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

教学时,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