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50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浦东金桥最好的高中寒假培训班新王牌培训机构遗传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遗传总复习

【知识目标1】伴性遗传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

和。

常染色体:

雌雄个体细胞中都具有的相同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

在雌雄个体细胞中是不同的染色体,包括染色体和染色体。

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和。

人类属于型。

类型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特点

交叉隔代遗传,患病女的____和____一定患病

代代相传,患病男的____和____一定患病

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

男性患者_____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_____女性患者

患者全为___性

有显隐之分

有显隐之分

无显隐之分

表格:

伴性遗传病类型

【知识目标2】遗传病的常见类型

类型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遗传病

细胞质遗传病

概念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

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遗传病

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线粒体中,表现为母病子女全病

举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软骨发育不全、多指、并指、血友病、色盲症、外耳道多毛症等

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

神经肌肉衰弱等

 

【知识目标3】遗传病的预防

1.禁止近亲结婚

2.遗传咨询

3.产前诊断

4.婚前体检

【知识目标4】变异类型

一:

基因重组

1.概念:

生物体在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结果使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

2.类型、时间及原因

(1)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2)基因的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发生互换→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3.意义:

基因重组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

基因突变

1.概念:

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或而使基因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发生时间:

通常发生在和。

3.原因:

(1)自发突变

(2)诱发突变

4.特点:

(1)普遍性

(2)随机性(3)低频性(4)多方向性(5)多害少利性

5.意义:

基因突变是的主要来源,是的主要原因,对生物进化有重要作用。

三、染色体畸变

1.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

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或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

①缺失②③④易位

(3)结果: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一般来说都是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类型:

①整倍化变异: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②非整倍化变异: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3.染色体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①方法: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如无籽西瓜的培育。

②优缺点:

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但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2)单倍体育种

①方法:

二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纯合二倍体植株→自交→纯合体

②优缺点:

缩短培育优良品种的时间,后代一般是纯合子。

【知识目标5】育种方式与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选优

集优

时间长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诱发突变→选优

提高突变率,大幅度改

诱变方向无法控

良某些优良性状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

色体加倍→选优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诱导染色体加倍→选优

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

结实率低

营养丰富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重组

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可能引起生态危

体→导入受体细胞→基

有目的的培育优良品

机,技术难度大

因表达→选优

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全能性

植物:

去除细胞壁→细胞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可能引起生态危

融合→组织培养

有目的的培育优良品

机,技术难度大

动物:

核移植→胚胎移植

 

【知识目标6】连锁与交换现象

在香豌豆中,花色有紫色和红色两种,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花粉粒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L对圆形l为显性。

1906年,贝特生以香豌豆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作了如下实验:

 

思考:

对两对相对性状而言,在F2中,亲本型的实际数_____理论数;重组型的实际数______理论数;即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这种现象该怎样解释呢?

在独立遗传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1会产生4种数目相等的配子,所以F2才出现4种表现型为9:

3:

3:

1的分离比例。

现在,F2的4种表现型不符合9:

3:

3:

1,你能做出什么假设?

【知识目标7】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饲养容易;②繁殖速度_____。

果蝇生活周期约2周,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③染色体数_____,只有4对;④突变性状______,易区分,便于观察。

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1910年,生物学家摩尔根让纯种灰身长翅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结果F1都是灰身长翅。

这说明,果蝇的灰身对黑身是_______性,长翅对残翅是_______性。

若用字母B/b表示身色基因,V/v表示翅形基因,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摩尔根设计了两组测交实验:

一组让F1的雄果蝇和双隐性的雌果蝇测交,一组让F1的雌果蝇和双隐性的雄果蝇测交。

如果按照_____________定律,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不同形状,比例为1:

1:

1:

1。

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上述预期比例,并且两组实验结果也不同。

第一组实验后代出现了______种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_____;第二组实验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型较______,重组型较_____。

 

 

3.摩尔根的解释

生物染色体数目基本上是_______而且________的,而基因数目却很多,说明每条染色体上必然有______个基因。

而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肯定不能像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那样独立分配,常常连系在一起遗传(连锁),从而导致产生的配子比例不同。

摩尔根认为,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以___________表示;而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上,以_________表示。

在形成配子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是_______遗传的,称为_____________。

在第一组实验中,F1雄果蝇产生配子时,灰身基因总是和长翅基因一起遗传,黑身基因总是和残翅基因一起遗传,两个基因既不能任意分开,也不能自由组合,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F1的雄果蝇只能产生____种配子,测交后代也只能是_____种表型。

在第二组实验中,F1雌果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连锁的基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形成了4种配子,其中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新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亲本组合比新组合_______,因此,测交后代出现了“两多两少”的现象。

【知识目标8】连锁与交换定律的实质

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中;同时,具有________关系的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而发生_______,因而产生基因的重组类型。

 

思考:

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哪些不同?

【知识目标9】连锁群与交换值(重组率)

1、连锁群:

凡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必然是连锁的,这些相互连锁的基因就称为一个连锁群。

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同体细胞的染色体对数即单倍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人类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两者差异较大,通常分别看作是一个连锁群。

2、交换值(重组率):

(1)概念:

两个连锁基因间的交换频率,就称为重组率。

一种生物,每一对连锁基因间的交换频率是基本固定的,不同的连锁基因间有着不同的交换值。

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越大,重组率越高。

通过不同基因间交换值的测定,还可帮助确定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2)计算方法:

交换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发生交换的初级性母细胞较少,因此重组型的配子比例一般低于50%,即0<交换值<50%。

对于测交后代的比例,可以很快计算出交换值。

但有时会遇到自交后代的情况,这时该怎样计算呢?

 

F1能够形成PL、Pl、pL、pl四种配子,假设它们的比例分别为a、b、b、a,则F1经过自交而组合起来的F2结果如下:

 

由于F2表现型为ppll的F1雌雄配子必然都是pl,所以pl的频率a(亲本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交换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换值与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的关系

 

由于任何一个交换的性原细胞所产生的四个配子中总有两个是亲本类型的,两个是重组类型的,因此亲代发生交换的性原细胞的百分数等于基因交换值(重组率)的______。

【知识目标10】基因连锁和互换定律的意义

根据基因的连锁情况和交换值,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_______性和________性,对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指导杂交育种:

人们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时,如果不利的性状和有利的性状连锁在一起,那就要采取措施,打破基因连锁,进行基因互换。

如果能掌握连锁基因的交换值,有助于估计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人们所需类型的比率。

2、指导医学实践,推测遗传病在胎儿中的发生率,预防患儿出生。

【知识目标11】三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分离规律是三个基本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是分离规律的引申和发展,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在分离之前,他们可能发生互换,同时,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

总之,三大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相互联系、同时进行、同时作用。

【知识目标12】显性的相对性

1.____________: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杂合子里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R,就能完全表现出显性性状,即一个显性基因所产生的基因产物,足以使所控制的性状得到完全表现。

当在F1自交所产生的F2中,显性个体数与隐性个体数的比例是3∶1。

孟德尔在植物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对性状都具有________的显隐性关系,即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同时存在时,只完全表现其中的显性因子。

在孟德尔以后,许多科学家继续研究其他各种生物的遗传现象,发现有些相对性状中,显性现象是不完全的。

但这并不有损于孟德尔定律,而是进一步发展和扩充。

2._______________: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代表现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如金鱼草的花色遗传。

金鱼草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类型,当红花(CC)与白花(cc)杂交后,F1的花为粉红色。

F1自交后,F2分离为红花1:

粉红花2:

白花1。

F2分离,说明F1出现中间型性状并非是基因的掺和,而是显性不完全。

那么,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在F1细胞中,R基因和r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对于显性基因而言,隐性基因为反效基因,因此等位基因在一起时,隐性基因一定程度上抑制显性基因的表达,所以F1个体既不表现显性,也不表现隐性,而是表现出介于两者中间的性状。

当相对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时,F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一致,都为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双亲的显性性状在后代个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

如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在异色瓢虫中,鞘翅有很多色斑变异。

鞘翅的底色是黄色,黑缘型鞘翅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鞘翅的后缘呈黑色。

如把纯种黑缘型与纯种均色型杂交,子一代杂种既不表现黑缘型,也不表现均色型,而出现一种新的色斑,好像两个亲本的的鞘翅叠起来,它们的黑色部分都表现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这表明,显性现象,不一定是一个亲体显性,另一个亲体隐性,而可以各自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

4.____________: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都得到表达的遗传现象。

人类的血型中存在一种MN血型系统。

M血型是由LM基因控制,其红细胞存在M抗原;N血型是由LN基因控制,其细胞存在N抗原。

当M血型人(LMLM)与N血型人(LNLN)结婚,他们所生小孩的血型为MN型,其红细胞既有M抗原又有N抗原,而不是两种抗原的中间类型。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控制A抗原与B抗原的基因的遗传也属于并显性。

思考:

镶嵌显性与并显性有什么区别呢?

5.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显性作用类型之间往往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根据对性状表现的观察和分析时进行的一种划分,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

不同的观察和分析的水平或者从不同的分析角度看,相对性状间可能表现不同显隐性关系。

例如,镰形细胞贫血症由一对隐性基因HbSHbS控制。

杂合体(HbAHbS)表型正常没有任何病症;而杂合体人的血液若在缺氧条件下用显微镜观察,部分红细胞镰形。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

HbA对HbS是完全显性;根据缺氧条件下,红细胞是否变成镰刀形判断,属于不完全显性。

 

【知识目标13】复等位基因

二倍体生物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而在群体中,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位的存在两个以上形式的等位基因,就称为复等位基因。

就二倍体而言,任何个体只含有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而复等位基因只能以群体为基础来描述。

思考:

为什么在群体中会出现复等位基因呢?

复等位基因是怎样形成的?

 

【知识目标14】人类的ABO血型系统

1.血型的发现血型是在输血试验中发现的。

早在1665年英国人罗维尔用两只狗进行输血试验,获得了成功。

但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血型的不同,之后的输血事故时有发生。

直到1901年,奥地利人兰茨泰纳分析出造成输血死亡的原因是输血的血型错误,最终发现了红细胞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证。

2.血型的分类

人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包括有凝集原_____和凝集原______两种;血清中天然产生的抗体(凝集素)包括有凝集素______和凝集素________两种。

根据人红细胞膜表面所含特异抗原(凝集原)的种类不同划分,可分为4种血型。

如下所示:

血型(表现型)

红细胞表面抗原(凝集原)

血清中抗体

(凝集素)

基因型6种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O

抗A、抗B

3.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1)原理:

________反应

指相对应的抗原(凝集原)与抗体(凝集素)的免疫反应,使红细胞紧紧地粘连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的现象。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反应。

 

(2)方法:

用已知的标准A型血血清(含抗B凝集素)和B型血血清(含抗A凝集素),分别与被鉴定人的红细胞混悬液相混合,依其发生凝集反应的结果,判定被鉴定人红细胞表面上所含的凝集原的种类,再根据含有的凝集原类别确定血型。

 

你能指出上图鉴定出的血型各是什么吗?

4.输血原则:

_____________

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输血关系:

思考:

O型血的人是万能供血者吗?

【知识目标15】Rh血型系统

1、分类依据:

Rh血型是与ABO血型相互独立的一种血型系统。

凡是红细胞膜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Rh+);红细胞膜上没有Rh抗原的,称为Rh阴性(Rh-)。

特点:

在人群中,Rh阳性占多数,只有少数人为Rh阴性。

人的血清中不存在能与Rh抗原(凝集原)起反应的天然抗体。

但Rh阴性的人,在接受Rh抗原后,可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Rh抗体。

2、临床Rh血型反应现象

(1)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可产生抗Rh抗体。

因红细胞膜上无凝集原,故不发生凝集反应;当此人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可发生凝集反应,进而发生溶血。

(2)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次妊娠期中,若胎儿为Rh阳性,其红细胞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后,可产生抗Rh抗体。

母亲再次妊娠时,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又为Rh阳性的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反应。

因此,Rh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目标16】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豌豆的各对相对性状界限分明,互不混淆,中间一般没有过渡类型。

这种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______________。

2.生物界还广泛存在着一类性状,它们的变异是_______的,即它们的变异不容易归属于少数截然不同的组别,中间有一系列的过渡类型。

表现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渐变,个体间仅有数量上或程度上的不同,而无类型或本质上的差别。

这些具有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______________。

如人的身高、人的胖瘦等等。

你还能举出一些数量性状的例子吗?

答:

奶牛的产奶量、玉米的穗长、棉花纤维的长度、农作物的成熟期等等。

 

【知识目标17】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

1.多基因假说:

1909年由瑞典学者H·尼尔松·埃勒提出了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很好的解释了数量性状的遗传现象。

假说内容如下:

在数量性状遗传中,

(1)许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各个基因的效应很小;

(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3)等位基因之间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表现为增效和减效作用

(4)不同基因的效应是累加的;

(5)所有基因独立遗传。

2.多基因遗传:

数量性状受多对基因调控,是多对基因的效应叠加的结果。

这种由多对基因决定一个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多基因遗传。

比如:

对玉米穗长这一数量性状,我们假定它是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一对是A和a,一对是B和b。

又假定A对a来讲,使玉米穗长度增加,而且是不完全显性。

AA植株的玉米穗最长,aa最短,Aa恰好是两者的平均。

B对b的作用也一样,而且A和B的作用在程度上也一样,并且是独立遗传。

假定两个亲本,一个是AABB,玉米穗平均最长;一个是aabb,玉米穗最短。

杂交得到子一代是AaBb,玉米穗长度在两个亲本之间。

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其结果如下:

因为A和B的作用相等而且相加,所以子二代的表型决定于基因型中大写字母的数目,分5类:

①一个大写字母也没有(aabb),占1/16;

②一个大写字母(Aabb和aaBb),占4/16;

③两个大写字母(AAbb,aaBB和AaBb),占6/16

④三个大写字母(AABb和AaBB),占4/16;

⑤四个大写字母(AABB),占1/16。

 

3.数量性状的表型特点:

(1)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一般呈现中间型。

(2)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连续变异。

(3)F2的表型平均值大体上和F1相近,但变异幅度远远超过F1。

思考:

根据自由组合规律,两对基因杂交F2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例。

但是,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有时也出现15:

1、9:

7、9:

6:

1、9:

3:

4等多种性状分离比例。

这又是为什么呢?

【知识目标18】基因互作

生物的多数性状多数不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往往是不同基因_____________的结果。

这种由于不同对基因间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同一个单位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互补基因:

不同对的两个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性状,这两个互作的基因就叫做互补基因。

①鸡冠形状的遗传

鸡冠的形状除常见的单冠外,还有豌豆冠、玫瑰冠、胡桃冠等。

如果把豌豆冠的鸡与玫瑰冠的鸡交配,子一代的鸡冠是胡桃冠;子一代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它们的鸡冠有胡桃冠、豌豆冠、玫瑰冠和单冠,比例接近9:

3:

3:

1。

该怎样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

子二代9:

3:

3:

1的比例很像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这说明鸡冠形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根据比例我们可以假定,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R就表现玫瑰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P就表现豌豆冠;而P与R同时存在时,由于互补作用,表现为胡桃冠;没有P和R存在时,由于p和r的互补作用,表现为单冠。

因此,亲本中玫瑰冠的鸡的基因型是RRpp;豌豆冠的鸡的基因型则是rrPP;杂交后的子一代为RrPp(胡桃冠)。

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中四种表型胡桃冠(P_R_):

豌豆冠(P_rr):

玫瑰冠(ppR_):

单冠(pprr)=9:

3:

3:

1。

②香豌豆花色的遗传

有一白花品种A与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