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425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docx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

国际投资复习汇总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跨国银行指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进行广泛的国际金融活动的银行。

主要标志:

1资本实力(10亿美元以上)2境外业务状况(5个以上国家)

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得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货币或其它形式的资产投入某种事业或对象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影响跨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硬环境是指能够影响投资的外部物质条件或因素。

软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因素。

例如,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

BOT投资方式有时也称为公共工程特许权。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

典型的BOT方式是指政府同私营机构(在中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该项目公司承担一个基础设施或公共工程项目的筹资、建造、营运、维修及转让。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Investment)一般指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经济行为。

具体指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居民,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投资和营运,以实现其资本增值的经济行为。

绿地投资(GreenInvestment):

是指跨国公司用自有资本或中长期信贷资本在东道国直接创办投资企业、厂矿或分支机构以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

(投资新建企业方式)

划拨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时使用的,由公司总部规定的价格。

它通常由高级经理人员据跨国公司战略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制定,不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影响。

投资融资化:

从事国际直接投资以控制经营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往往总是超过资本金,其超过资本金部分的投资,是通过债权债务途径的融资形态取得的现象。

 

在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方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B)。

A.49%B.25%C.10%D.50%

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中外合资企业,称为(B)。

A.契约式合资企业B.股权式合资企业C.债务式合资企业D.合作式合资企业

补偿贸易的补偿方式主要有(ABC)。

A.直接补偿B.间接补偿C.综合补偿D.劳务补偿

.不拥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形式有(C)。

A.中外合资企业B.外商独资企业C.中外合作企业D.国外子公司

二、判断题

1.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是举办出口创汇型、进口替代型和技术先进型企业。

()对

2.投资总额一般与注册资本额相同。

()错

3.中外合作企业一旦经营期满就要解除双方关系,而不能续展。

()错

4.外国投资者对我国进行投资时,如果以现金形式投资必须是美元等外币。

()错

5.中外合资企业的合同本文和附件有不符之处,应以合同本文为主。

()对

6.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越来越多,可以概括为直接利用外资方式、间接利用外资方式和灵活利用外资方式。

()对

 

对投资涵义的理解

投资总是一定主体的经济行为;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效益;

投资所获取的效益是未来时期的预期效益,而且是不确定的;

投资必须花费现期的一定收入;

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有多种形态。

投资要素

投资主体:

即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国家。

投资客体:

即投资对象、目标或标的物,可以是某一具体的建设项目、有价证券或其它对象。

投资目的:

即投资主体的意图及所要取得的效果。

投资方式:

投入资金运用的形式与方法。

以上四者,在构成一项投资时,缺一不可。

中外合资企业的特点。

合资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合资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合资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机器设备、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

各方出资均折算成一定的比例,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应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但无上限限制。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方式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随着中国股份制试点的开展,已有少数中外合资企业采用股份有限公司方式。

业务控制案例与分析

(一)提供了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控制途径

传统的直接投资形态对于企业的控制途径无非是新建投资和并购。

建立新企业就要购买土地、修建厂房、购买设备、招募工人,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费用开支。

兼并收购要么是现金支付,要么是股权交换,因此都必然付出很大的代价。

与之不同的是业务控制并不需要资本的投入,它是一种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控制形式。

(二)业务控制提供了“外部控制”的新理念

(三)业务控制提供了新的改革模式

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有:

冷热对比分析法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加权等级评分法

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道氏评估法)

投资障碍分析法

“闵氏多因素评估法”

抽样评估法

多因素加权分析法

成本分析法

利润因素评估法或灰色对比分析法

 

什么是冷热对比分析法

1968年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六十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大量工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提出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统一尺度的比较分析,从而产生了投资环境例冷热比较分析法(也称冷热国对比或冷热法)。

其基本方法是:

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诸因素,据此对目标国逐一进行评估并将之由“热”至“冷”依次排列,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表示投资环境欠佳。

冷热对比分析法选定哪些因素进行考虑?

政治稳定性

市场机会

经济增长成就

文化一体化

法律阻碍

实体阻碍

地理文化差异

冷热对比分析法优缺点

优缺点:

冷热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虽然在因素(指标)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但它却为评估投资环境提供了可利用的框架,为以后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主要问题是:

仅使用“冷热”作为评价结果很抽象而不能给人直观印象。

另外,所谓大中小的标准也很难把握,量化性差,且在对各因素的评断中,受评判者主观影响较强。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又称为等级尺度法、等级评分法或多因素分析法)是美国学者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从东道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着眼,注重软环境的研究因而与“灰色对比分析法”不同,具体分析了影响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

这些因素分为如下八个方面,根据这八项关键项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等级分数,又把每一大因素再分为若干个子因素,按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最后把个因素的等级得分加总作为对其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等级尺度法优缺点

通过评分使得投资环境的某些主要因素数量化,避免了单纯的定性分析所带来的模糊印象。

而且根据各因素在投资环境中的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分数,避免了对不同因素均等看待的问题。

采用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较容易地对不同的投资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

方法具有以下局限性:

一是指标不科学,未体现资本的收益、安全、效率要求这一基本特征。

同时,指标也不全面,缺乏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指标;

二是内容不全,有风险但无体现收益的指标;

三是各因素内权数的划分有随意性,且与分数的挂钩也不尽合理。

四是与现实也有矛盾,如“关税保护”与WTO的准入原则不合。

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区别:

经营范围、活动领域不同

联系:

1、业务联系紧密

2、高层管理人员相互兼职

3、相互持股

4、大多为财团拥有或控制

跨国银行基本特征

1、具有全球战略目标

2、资金实力雄厚

3、国际网络庞大

4、业务范围广泛

5、实行集权化管理

6、重视联合贷款

跨国银行组织形式

1、具有直接代表性质的分支机构(代表处、分理处、分行)

2、具有间接代表性质的分支机构(联属行、附属行)

3、其他分支机构(参股行、投资公司)

跨国银行在国际债务危机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1、债务资本化

2、减少新贷款

3、折价出售债权

4、设立呆账准备金

5、债务重新安排

此外,政府、金融组织、企业各方面需通力合作。

 

新建投资方式基本特征

一是衔接性强。

新建途径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把海外直接投资视为国内企业活动的延长,这种方式在企业选址、企业规模、管理人员的安排、管理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

二是投资金额大。

跨国企业一旦作出新建的决策,就要在东道国购买土地、修建厂房、引进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招募工人以及兴建其他设施,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开支,必将带来大量投资。

三是建设周期长。

新建企业一般要经历考查、申办、报批、基建、设备安装、工人培训等程序,因此耗时较长,一般而言,短则一年,长的可达三五年甚至更长。

四是投资风险高。

在东道国市场需求变化较快的情况下,企业建成投产之日可能也正是产品滞销之时,这样,企业就会面临着关门停产的局面。

另外,新建企业易受东道国企业的阻碍,虽然企业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但在当地人眼中会将其作为经济上的异己力量对待,同时,企业也不容易克服东道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上的差异。

此外,汇率变动无疑也是产生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

中国目前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采用新建方式。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优惠政策。

是跨国公司选择新建投资的诱因。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国投资,中国各级政府制订和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给予外商企业超国民待遇,如在外商企业用地上给予优惠甚至是免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机器设备等则免除关税,这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新建投资的成本。

第二,中国私有企业不如国外发达。

国有企业由于规模和体制原因也很难成为并购的目标公司。

第三,法律方面的原因(并购相关法律不配套,整合上存在障碍)。

第四,跨国公司的原因(转移价格、避免技术外溢)。

第五,其它原因。

与新建投资相比,跨国并购的意义:

1.尽快进入国外市场

2.迅速扩大产品线

3.取得现成技术与管理制度

4.减少资本投入

5.其他方面的好处

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全球战略目标:

2.生产经营规模庞大:

3.内部管理一体化:

4.国外分支机构众多:

5.重视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内部管理一体化主要表现在:

1.生产一体化。

----即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可充分享受总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生产设备,原料,技术及人员等。

2.营销一体化。

----子公司与总公司共享销售网络,渠道,储运设施,广告及信息等。

.3.采购一体化。

-----总公司联合子公司统一采购,以利形成买方垄断。

4.财务一体化。

-----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相互融资,以降低财务费用,减少税赋。

5.技术开发一体化-----总公司和子公司各据自身特点统一安排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总公司控管核心技术。

6.人才管理一体化

跨国公司的内部组织控制形式

TNC内部基本组织结构可分为:

子公司独立结构

国际业务部结构

全球性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的外部法定组织结构

外部法定组织结构(LegalStructure)指的是跨国公司对外所采取的法律上的形式。

可分为三类:

1.分公司

分公司(Branch)是由母公司根据东道国的法律,经东道国批准,代表母公司在东道国处理有关业务的非独立的分支机构。

在法律上,分公司是母公司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公司的股权100%归母公司拥有,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2.子公司

子公司(Subsidiary)是跨国公司根据东道国的公司法成立的分支机构。

它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或者说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母公司对子公司所负的责任仅仅限于投入子公司的股本。

3.国外基地公司

国外基地公司(Foreign-baseCorporation),是跨国公司为了逃避税收和资金调拨方面的限制,在避税地设立的代表母公司控制其他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国外基地公司控制国外其他子公司的股权,所以又称为国外控股公司,而它本身的股权又100%归母公司所拥有。

跨国公司经营策略

1、研究与开发策略

2、生产策略

3、销售策略

4、划拨价(转移价格)策略

5、文化策略

6、联盟策略

跨国公司运用划拨价策略的目的主要是:

①提高子公司的竞争力。

②降低和逃避税负。

③调节子公司盈利水平。

④转移资金、规避风险。

转移价格对策

一是加强对关联企业与独立企业之间业务的比较和分析。

二是通过控制进出口产品的价格来实现控制其利润转移的做法,这种对策只能在东道国企业控股的合资企业中实施。

三是通过关税来限制利润转移的做法。

四是实施定税的方法,即在约定的年份内,实行税收包干,一定几年不变

五根据市场制定参考价格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

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Dunning)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

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

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

它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

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3.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

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

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

日本对外投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日本对外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与东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有巨大差距。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诸如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

比较优势理论理论的局限性:

(1)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

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

(2)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

(3)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

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

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跨越国界的直接投资行为。

可分为以下的几种方式:

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合作开发。

对投资国言独资企业的利弊主要是:

利:

①有助于垄断技术优势。

②实现价格转移。

③便利总公司的决策与管理。

其弊端在于:

①不易得到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②产品外销要求高,不利占有东道国市场。

独资企业对于东道国的影响:

积极作用:

1.可为当地企业指示范作用

2.无须东道国投入,且可获得税收、土地使用费等收入

3.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负面影响:

1.缺乏对企业有效监督控制

2.不能分享利润

3.不利于直接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共同投资 共同经营 共担风险

不同点:

1.法律属性不同

2.经营性质不同

3.出资方式不同

4.收益分配不同

5.合营期满清算方式不同

合资经营对东道国方面的意义:

1.经营权控制.

2.增加了要求供应

3.提高水平--技术,设备人才

4.国内外市场开发

5.参与利润分配(利润,税收)

对东道国的负面影响:

由投资方实施转移价格带来的损失

合资经营对投资国的意义:

1.减少资金投入

2.国家风险小(经济成分特殊)

3.可充分利用合资的当地化优势(当地人管理当地人)

国际直接投资形成的基本途径分为

新建

并购(可分为参股和控股两种形式)

业务控制(以“外部控制”和“无股化”相结合为特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方式不同

合资经营企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各方的投资物都要折价计算投资比例;而合作经营企业是契约式合营企业,各方的投资物一般不折价计算投资比例。

(2)法律依据和法人地位不同

合资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合资企业是中国独立的企业法人;合作企业的法律依据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合作企业可以成为中国独立的企业法人,也可以不成为独立法人。

(3)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的组织方式是建立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任命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中外双方共同管理,根据一股一权原则获得经营控制权;合作企业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法人式的一般是成立董事会,非法人式的一般是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在管理方面,一般是以一方为主,另一方协助,或者是委托第三方管理。

(4)收益分配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按注册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亏损与风险,合作企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配利润或产品以及分担风险和亏损。

(5)合营期满资产处理方式不同

合资企业期满后按注册资本比例分配资产净值,合作企业期满后资产净值按合同的规定处理,如果外方在合作期限内已先行回收投资,则资产净值一般无偿归中方所有。

投资国关于对外投资的鼓励政策及措施有:

1)税收方面:

①税收抵免。

②税收绕让。

③延期纳税。

④减免税。

2)融资方面:

①为本国投资者或东道国合营者提供出口信贷。

②为本国投资者高科技研发项目提供政府津贴。

③为本国对外投资设立特别金融机构提供系统服务。

④为本国对外投资者实行优惠贷款利率。

3)其他方面:

①设立专门的政府服务机构。

②提供信息服务。

③提供技术援助。

④实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投资障碍分析法:

(宏观定性分析)

----将不利于对外投资的各种因素逐项列出并分析其影响程度,然后在各潜在受资国间加以比较,选择受影响较小的国家投资。

①政治障碍:

政治制度的差异、政局动荡(选举、民族纠纷、内乱等)

②经济障碍:

(经济停滞、国际收支恶化、外汇短缺、人力成本高、通涨、汇率动荡、基础设施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融资困难等)

③技术及熟练工人短缺。

④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歧视政策。

⑤东道国政府干预多。

⑥对进口、外汇收支及利润汇出实行限制。

⑦法律不完善或不公正。

⑧行政不透明、效率低、贿赂盛行等。

国别冷热比较法:

-----以“冷”、“热”因素来表达环境优劣的评价方法。

热因素有四个:

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和成就、文化一体化。

冷因素有三个:

法令障碍、实质性障碍、地理及文化差异。

评估的取向是热因素越大越宜投资、冷因素越小越宜投资。

多因素等级评分法:

----首先据不同因素作用确定等级评分,然后按每一因素中有利和不利程度给

予评分,最后将所有因素的评分加总作为投资环境总体评估,评估取向是分值越多越宜投资。

发展中国家投资理论

(一)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TheTheoryofInvestmentDevelopmentCycle,JohnDunning,1981)

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因而没有直接投资输出,由于本国投资环境太差,只有少量直接投资流入;

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外资大量流入,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资本输出仍然十分有限;

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对外投资大幅度上升,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但净对外投资仍为负值;

第四阶段,人均GDP在4750美元以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它们拥有了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投资呈正数增长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Small—scaleTechnologyTheory,LouisT.Wells,1983)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

(三)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TheTheoryofLocalizedTechnologicalChange,LallSanjaya,1983)

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进而实施对外投资。

(四)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JohnCantwell(PazEstrellaE.Tolentino,1990)的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外投资的累积增长直接相关的,技术能力的积累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其对外投资的形势和增长速度。

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五)小泽辉智(Ozawa)的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动态比较优势的互补性为发展中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实现经济转型和赶超创造了机会。

为此,发展中国家应以增强比较优势为基准,以出口导向战略为条件实施对外投资。

(六)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ThomasW.Roehl,2001)

存在资产相对不平衡(如缺乏技术优势、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市场寻求补偿性资产,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达到平衡,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

对外投资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增强竞争实力,在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