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333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docx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

代位权在邮储银行资产保全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

邮储银行)各项贷款业务的逐步开办,信贷部门逾期催收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在邮储银行信贷资产出现或将出现风险的情况下,资产保全工作人员在保护本行金融债权时应及时、正确地行使代位权。

《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以下称《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规定:

“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债务人的债权已经到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邮储银行对于债务人应当行使而且能够行使自身权利却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邮储银行造成损害的,邮储银行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以维护邮储银行的合法债权。

但是,邮储银行在行使代位权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到清偿期

所谓合法,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必须有合法的债权债务的存在。

如果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成立,或者具有无效或可撤销的因素而应当被宣告无效或者可能被撤销,或者债权债务关系已经被解除,或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是一种自然债权,则债权人不能享有代位权。

所谓债权必须确定,是指债务人对于债权的存在以及内容并没有异议,或者该债权已经经过了法院和仲裁机构裁判后所确定的债权,且须为“到期债权”,未到期的债权除非出现破产等情形,否则不能成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标的。

(二)可代位行使的权利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

以下四项权利为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权利,不得由债权人代位行使:

1、非财产性权利。

例如,监护权、婚姻撤销权、离婚请求权等。

这些权利的行使虽然间接地会对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产生影响,然而此等权利的行使与否全凭权利人本人的意志,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2、主要为保护权利人无形利益的财产权。

例如,继承或遗赠的承认或抛弃的权利、抚养请求权等,这些权利虽为财产利益而产生的权利,但其行使与否以及行使的范围,即如何使之具体化,应依权利人本人的主观判断而定,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3、不得让与的权利。

主要是指那些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或者以特定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

这些权利的成立与存续,与权利人人身具有密切联系,因而不得由他人代位行使。

4、不得扣押的权利。

例如,养老金、救济金、抚恤金等。

(三)存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的事实

怠于行使是指应当行使而且能够行使权利却不行使。

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也就是说债务人的债务到期以后,债务人不存在着任何行使权利的障碍而未能在合理期限内主张权利。

(四)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影响到了债务人的清偿能力,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获得清偿。

邮储银行资产保全的工作人员在行使代位权维护自身合法债权时,应做好贷后监督、检查工作,摸清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转型

姜建清

资产管理与基金:

互相包含的两个概念

一般而言,资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手段来管理资产,使之保值增值。

从这个概念来讲,从几百年前诞生以来,商业银行就已经在做资产管理,它从老百姓这里得到负债,然后投资于信贷,或者是固定收益产品;增值以后,通过利率形式还给老百姓,实际上也是广义的一种资产管理。

不过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大量的投资银行和其他机构介入商业银行传统经营之外的一些领域,我们常常把资产管理定义为一种受托资产管理,即专业机构受托于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货币资产管理,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为信托关系。

基金和资产管理是一个互相包含的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首先从客户来说,资产管理的客户一般有三种,机构、企业和个人。

其中机构客户包括政府和保险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等各类基金。

基金包含在资产管理的客户里面,所以这两者不是并列的,是互相包含的。

第二,就开展资产管理的机构来说,既包括各种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管理公司;也包括银行,银行里面有资产管理部门;还包括投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所以,这又是一个包含的概念。

1999年美国共同基金所管理的资产就达到6.8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

第三,从产品的载体来说,基金本身又是资产管理的载体,这里面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甚至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基金的基金,还有信托计划等。

这些都是产品载体,还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将资产集中起来投入到各类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外汇、衍生产品,甚至房地产,未上市的股权,贵金属,大宗商品,古董等等。

总的来说,现在资产管理的内容、外延是非常广泛的概念,但主体是各类公募和私募基金,此外还包括与基金性质相近的各类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

资产管理与基金的相互包含关系也体现在银行开展的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上,目前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已经在合资设立的基金公司蓬勃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企业理财及咨询是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重要内容,为高端个人提供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内涵,而为上述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提供独立的存管服务则是资产托管业务的根本任务。

资产管理业务催生银行经营结构转型

从中国的资产管理情况来看,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超过三万亿。

银行的理念也迅速转型,开发出大量的创新产品,像债市方面委托的产品、信托加理财、外汇理财、QDII等衍生产品。

证券、信托、保险推出的与基金性质相近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不断涌现,形成一个迅速发展中的资产管理市场。

资产管理业务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成为推动银行转型的重要动力。

我一直认为,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存在着潜在的结构性风险。

长期以来,以银行为主导的资金配置格局,导致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

此外,社会资金大量向银行集中,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一个资金短缺的格局演变到流动性相对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在银行的体系内也受到了堵塞,一方面不可能大量增加贷款,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又没有出口。

所以,商业银行确实到了一个需要进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

至今年9月末,工商银行各项存款7.7万亿,前九个月增加各类存款1万亿,增加贷款3400亿。

大家过去经常讲中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以贷款为主,盈利都是靠存贷利差,实际上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商银行现在存贷比例是59%,总资产中的信贷资产是45.8%。

工商银行总资产中的信贷资产占比基本上接近西方国家银行的水平,他们一般是40%-50%,我们是45%,今年1至9月份存贷款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仅为42%。

中国商业银行的确走到了一个需要进行经营结构转型的十字路口。

这是我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然从外部的宏观的环境来看,中国居民财富的急剧增长的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外部客观环境也成熟了。

下面有几组很生动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到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给银行带来的变化。

2005年,工商银行当年新增个人储蓄存款2800亿,当年基金等各类理财产品销售1800亿。

2006年增加储蓄2080亿,销售理财产品3889亿。

今年1-9月份,我们储蓄存款负增长330亿,当然,这也不必紧张,我们贷存比例还很低,还有很大的存差。

之所以负增长330亿,是因为我们对个人销售理财产品7220亿,如果加上对公司类理财产品销售总量将达到8100亿。

如果没有这8100亿的销售,恐怕今年1至9月份的总存款的增加将远不止1万亿。

不过,正是因为这些资产管理业务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迅速成长。

在过去四年,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年均增长42%,我们依靠10%的贷款增长,带来了18%的资产增长,30.2%的利润增长,42%的中间业务增长。

今年效果更为显著,工商银行信贷增长10.4%,比全社会17%的贷款增长率低很多。

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66%的利润增长,是104%的中间业务(即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增长。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理财业务,就是常说的资产管理业务带来的收入。

现在理财业务收入占今年1至9月份中间业务收入的37%,比去年同期增加300%多。

资产管理业务对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大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资产管理业务是综合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面对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受到的种种挑战,我认为,积极推动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其中,发展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进一步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

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迈出了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步。

工银瑞信是首批试点的三家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基金管理规模已达到500多亿,跻身中国十大基金公司行列,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力量。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加强它与银行母体的联动与协作,将其打造为公募基金类资产管理业务的运作平台。

其次是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和企业理财等投资银行业务,推动相应的衍生产品创新。

私募基金(PE)业务是重要的资产管理业务,也是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并购重组类投行业务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球的私募基金规模已非常巨大,几乎所有的国际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私募基金。

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的总值在37900亿美元,其中通过私募基金方式主导的交易占并购交易总量20%,美国的2006年十大并购案中五项是私募基金经手。

中国有很多的并购通过直接投资的办法来完成,将来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也可进行国际投资。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私募基金还没有非常好的法规,私募基金本身的做法,包括银行业如何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还不够明晰。

另外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相对过剩,但同时企业资本金严重短缺,不仅使得银行一些贷款资本化,而且造成国内一些优质的项目大量引进国际私募基金。

这就导致了两方面后果:

一是国内金融机构难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超额利润,二是进一步加剧中国流动性过剩。

所以我们建议,应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稳妥推进中国金融机构的私募基金业务,有效缓解上述矛盾。

企业理财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部分,也是目前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银行针对企业客户需求设计的专项资产管理产品,或者为企业提供综合的理财服务方案。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商业银行现在有很多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可以做成理财产品的。

实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品,我看将来会有一个几千、几万亿,甚至更大的一个市场。

银行大量的信贷资产完全可以通过证券化卖掉,销售给愿意承担较高风险并获取较高收益的投资者。

此外,还有“信托加理财”产品,银行设立专项的资产管理计划,资金富裕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信托平台直接将资金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

当然,这样一些产品都需要做产品风险的隔离和信用的增级,需要信托公司承接和管理更多的资产支持证券和资产管理计划。

近年来我们自主开发的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多,除各类固定收益产品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外,将来还会包括各类衍生产品,如基于信贷类固定收益产品的一些衍生产品、组合产品,以及更有前途的一些利率、汇率的衍生产品等。

我们的战略投资者之一是高盛,它在衍生产品方面很有经验,最近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高盛将派一个团队与我们合作开发衍生产品,迅速把我们的水平提升到国际金融机构的水平。

第三是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推动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创新。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富裕个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

根据美林对中国私人财富调查,资产净值100万美金以上的个人有25万到50万。

中国的商业银行100万美元净值的客户数量不多。

原因是发展私人银行非常重要的是服务、渠道和产品。

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私人银行的客户要求主要是跟资本市场挂钩的产品,当然在欧洲成熟市场,他们希望更多的固定收益产品。

如果要拓展此项业务,可能需要能够直接投资到中国内地的股市、香港的股市,甚至全球的股市,这就要求我们有非常好的专业团队,能提供投资的建议。

需要有完善的产品线。

我们已计划积极尝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推动高端个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第四是继续拓展完善资产托管服务。

资产托管是资产管理业务必须的重要服务环节。

随着基金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各类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资产托管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球最大规模的资产托管银行纽约银行在同梅隆银行合并之后,托管资产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资产托管成为其最核心的业务。

随着我国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量也相应增加,但绝对规模同国外相比来说仍然较小。

工商银行是我国最大的资产托管银行,托管资产12401亿,今年托管资产增加7767亿,增长率达168%。

希望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工商银行托管资产规模能迅速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

总之,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我简单用两句话总结一下,一是希望在法律层面加大通过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力度和法律的支持。

二是希望将来银行在证券、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等一些领域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空间能够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快资产管理发展来疏导中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增强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

不良资产处置:

建行由核销走向经营

姜业庆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

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

开拓新的思路,建立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加速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是我国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记者日前从中国建设银行了解到,该行处理不良资产正在由核销走向经营之路

今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确定在广东、江苏、上海、深圳、四川等10个一级分行进行资产“大保全”体制的试点,准备在省会中心城市设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并逐步实行不良资产向一级分行的集中经营管理,以实现系统垂直化管理的目标。

建行资产保全部负责人说,建行这次“大保全”体制试点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资产保全部门集中经营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优势和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作用,加强不良资产市场化经营体制的创新,建立安全高效的资产保全审批决策体系。

建行为什么要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这个时点,推出资产“大保全”体制改革试点?

资产保全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的疑问时说,是宏观和微观形势所致。

记者在建行2003年《总行本部机构改革方案》中看到对资产保全部职能的描述:

资产保全部是全行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等特殊资产的经营管理部门,并承担全行非剥离债转股资产的管理等项工作。

经营和管理的资产类别主要为公司类的信贷后两类和部分非信贷不良资产。

建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如果说建行当初设立资产保全部是一种探索和尝试,那今天的“大保全”试点,却有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味道。

从眼前看,在资产质量控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外部经营环境也未真正改善的情况下,不少银行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

事实上,无论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防止不良资产反弹,降低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都是现代商业银行要永远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外部政策的支持下,经过消化历史包袱、剥离可疑类贷款,建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是,从银行内部看,由于资产质量的管理水平还达不到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水平,近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不良资产的生成机制。

从银行外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轨时期,资本市场和社会信用体制不够发达,短期内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客户基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增不良资产仍将难以避免。

从远处看,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对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底,也就是再过两年的时间,国内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

外国和外资银行将利用其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灵活的机制和我们展开竞争,可以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即将全面登场。

在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控制不良资产产生,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任务仍然很重。

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如何加快建行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步子,如何控制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是资产保全部面临的新课题。

资产保全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空间,支持全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外,外部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资产质量有了更高标准。

这几年来,国务院和监管部门一直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作为考核银行工作的主要指标之一。

今年颁布实施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对股份制改革确定的七项考核指标中,不良资产状况对这些关键指标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银监会要求,两家试点银行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率要持续控制在3-5%。

而公开上市后,建行还必须面对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不良资产必须不断下降并稳定在国内外投资者可接受的较理想的范围之内。

要达到这些考核指标的要求,资产保全部的任务艰难而繁重。

建行资产保全部有关人士说,当前该行所面临的资产保全工作新形势和新挑战是前所没有的。

譬如,在可疑类贷款剥离过程中,外部中介机构按国际标准严格的审计结果与建行现行的五级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真实的资产质量形势还不能盲目乐观。

同时,保障资产质量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不良资产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目前建行不良资产通过“消包”、剥离已降低至历史低点,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资产保全部负责人透露,股改后的资产保全部门定位是作为专门负责问题资产的战略业务单元,实现经营管理的集中化、专业化、市场化。

作为建行整体战略发展和组织架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保全部将成为对问题资产进行集中化、专业化催收处置的经营部门和利润中

试析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

万德强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竞争主体之一,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坚实补充,有力促进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

信用风险管理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对于防范和化解中小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意义深远。

一、信用风险累积及成因

1、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的现状

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

截至2007年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资产在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11家。

中小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2.45%。

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致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的繁荣稳定,因此信用风险防范对中小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而言,任重道远。

2、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的成因解析

在区域性金融市场上,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存贷款业务市场份额,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往往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信用风险问题较为突出。

(1)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引致信贷资产质量下滑。

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时,为抢占市场份额,在新增信贷资产中出现风险资产的可能性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化、系统化,成熟银行机构倾向于精简潜在客户群,逐渐淘汰部分信用等级较弱的客户,这一部门客户转而寻求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利用中小银行急于拓展业务的偏好,于较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资信调查,信息不对称、了解时滞增加了信用风险。

(2)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导致信用风险积聚。

中小银行内部组织框架缺乏对贷款客户的统一协调授信和集中管理,将会造成对部分客户集中发放贷款,进而形成集中风险,特别是集中交叉贷款产生较大风险。

主要表现为:

①对统一客户的授信业务交叉,银行对同一借款人可能同时办有多种授信业务,分散到不同的基层部门,使得对同一客户的授信额度与其承受能力无法直观监测比较,信用膨胀风险积聚。

②对同一客户的贷款机构交叉,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争夺客户时争先向同一客户发放贷款,产生一个企业在同一银行多家分支机构都有贷款,事实上的交叉贷款无法真实有效地控制企业授信额度,加重了信用风险累积的可能性。

(3)信贷资产向某些行业过度集中,盲目跟风投资,加剧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一旦产业周期变动,经济形势发生方向性调整,泡沫破灭,产业投资将受到重创,银行贷款坏账率有急剧上升风险。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入WTO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

1、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形成

风险管理理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流程,涉及各个员工和各个细节。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理念缺位,部分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信用风险管理思想刻板,已不能适应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和风险环境的复杂多变。

主要表现为:

银行业务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协调不够充分,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2、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还欠坚实。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是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缺乏统筹安排的信用风险内审机制。

四是信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五是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总体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还缺乏一批富于经验的风险管理人才。

3、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日趋深入。

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软件操作体系,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冗余,数据一致性较差。

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准确性差,严重阻滞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仍是一片空白,对于客户的监测仍仅停留在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上,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

4、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技术尚未建立

定量分析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但中小商业银行本质上仍依赖传统的定性分析与主观判断,较少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贷款分类科学、量化准确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因此,来自于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建立。

嘉兴市商业银行创新清收方式保全信贷资产

尚轩

2008年4月,两企业因涉及偷、漏税和调换国税账簿等问题被国税处罚,补税及罚金高达827万元,两企业实际经营者及相关人员也被判刑。

两公司在海宁银行业的授信总额达到2800万元。

该事件的突然发生,严重影响了两企业在嘉兴市商业银行海宁支行900余万元授信资金的安全。

为保全银行信贷资产,该行创新采取了代企业清收应收账款的方法,圆满清收了两企业全部的授信本金,开创了嘉兴商行不良清收的新途径。

因事件社会影响恶劣,银行涉及授信金额较大,嘉兴市商业银行海宁支行立即成立了专项清收小组,并由行长亲自挂帅,副行长和客户经理为小组成员。

清收小组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经过周密调查发现,两公司的账面应收账款高达4100余万元,涉及企业达100余家。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海宁商行提出了以清收两公司应收账款的形式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

因为两企业的授信担保企业为支行的信贷客户,如果简单的让担保企业承担保证责任,虽处理起来方便,但也仅仅是风险在企业之间的转移,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仍然未化解。

通过代理授信企业清收应收账款来归还银行资金,不仅维护了担保企业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