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314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鹿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选项。

1.钱穆曾说:

“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

”依据上述“血统”实施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据史载,明清时期,建宗祠、修宗谱、定族规的风气极为兴盛,几乎没有不立祠堂的宗族。

安徽歙县棠樾鲍氏是明清著名的商人世家,资财雄厚,其宗祠建于棠樾村口,祠前石路上至今耸立着七座由明清两代帝王御赐匾额的石牌坊,足见当年之壮观。

祠堂祭祖是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族中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出席祭礼,族人违犯族规家法,要在祠堂以祖先的名义执行处罚。

这说明(  )

A.宗祠兴盛与当地经商风气直接相关                       B.宗族势力发展对中央集权明显不利

C.传统礼教因宗族势力发展而焕发生机                   D.中国古代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特质

3.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4.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

西周

制度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中央节制地方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

A.①分封制②贵族政治                                                B.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

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5.“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

A.实行节度使制度      B.创立三省六部制     C.任命文官做知州      D.分割宰相的权力

7.宋初文书写道:

“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

“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

A.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8.《元史·百官志》记载:

“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

”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C.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9.《汜胜之书》写道: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

”《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

南宋《农书·六种之宜》写道:

“种莳之事,各有攸叙。

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

A.精耕细作的特点    B.重视因地制宜      C.发展因时而变      D.生产力水平低下

10.某学者说: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导致“小农成为最重要变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B.自然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

C.小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D.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1.在偏远的农村至今流传着赶牛耕地的口令:

“驾、驾”(往前走),“吁、吁”(站住),“喔、喔”(右拐),“过、过”(左拐),耕牛会依照口令有条不紊地帮助农人完成耕作。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

A.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B.农民训练牲畜的技能  

 C.耕牛是人们的好朋友  D.铁犁牛耕的生产状态

12.“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东汉水排                B.曹魏翻车               C.唐代筒车            D.风力水车

13.明初沿袭元朝实行匠户制度,强制征调工匠服劳役,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

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

南匠每名月

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

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

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导致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

C.体现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4.宋元话本中人物形象所涵盖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很大变化,包括了各种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媒婆、盗贼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市民形象。

不再仅仅是那些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C.社会教育的普及                                                        D.文学平民化的发展趋向

15.明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

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C.倭寇之患平息,政府放松海禁                                D.整体经济仍领先世界

16.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

从社会史观方面看,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  )

A.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                                 B.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逐步走向近代化

C.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17.清政府曾有规定:

凡中国出洋商船,每艘只准装载作炊具之用的铁锅一口,每人只准携带作劈柴之用的铁斧一把,每人每天只准携带口粮一升、余粮一升。

此外,茶叶每年限量出口50万担,大黄每年限量一千担等。

对上述规定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它禁绝了海外经商活动                                  B.它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C.它维护了官方垄断贸易                                   D.它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外贸领域的体现

18.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墨子》里有这样一段话,巫马子对墨子说:

“我与你不同,我不能兼爱。

我爱邹国人胜过越国人,爱鲁国人胜过邹国人,爱我家乡的人胜过鲁国人,爱我家族的人胜过家乡人,爱我的双亲胜过家族人,爱我自己胜过爱我双亲。

”据此判断,巫马子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0.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记载: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惟天时求民主”,人主只有能“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

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已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                             B.民本思想成为统治合法性依据

C.天命权威转为君主专制                              D.儒家希望假借天命制约统治者

21.“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

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2.北宋程颐说道: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

,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篡。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宗法观念与少数民族政权不协调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造成冲击

23.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

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君子、小人之辨。

材料表明(  )

A.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B.封建专制主义仍占主导地位

C.传统的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24.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

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

材料主要说明(  )

A.悲剧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B.古希腊人主张“因行称义”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戏剧成为宣扬人文主义的方式

25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  )

A.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                                            B.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

26.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

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融,彰显

人性价值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7.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否认教会的威信比承认科学的威信开始得要早”,而且反对教会“在人们的心念里和古代文明分不开,仰赖的仍旧是过去,然而是比初期教会与中世纪还渺远的过去”。

据此推断,文艺复兴(  )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借助古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C.以科学作为反教会的武器                                        D.彻底推翻了教

会的统治权威

28.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井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

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

这些做法在当时(  )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29.“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宗教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这样的

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  )

A.反对教皇的世俗特权                                                B.反对因信称义

C.反对教皇作为世界的宗教领袖                                D.反对宗教信仰

30.“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材料主要反映了宗教改革(  )

A.摧毁了教皇的精神枷锁                                            B.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相悖

C.未能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换汤不换药,实际意义并不大

31.表1

伏尔泰

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

孟德斯鸠

在中国,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魁奈

(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

表1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

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  )

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

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                                        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

32.伏尔泰认为“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由此可知伏尔泰(  )

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33.14-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B.以批判的态度来观察社会现状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34.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

这样一来,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器装置,这一架机器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据此可知(  )

A.近代自然科学成就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B.理性主义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C.牛顿经典力学支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D.牛顿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中同样适用

35.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

而康德却说: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

A.思想自由            B.推翻专制             C.人身自由        D.主权在民

3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

”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37.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

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到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

据此推论,当时西欧(  )

A.阶级关系出现变动      B.经济结构发生转变  

     C.农业经济趋向衰退      D.封建贵族丧失权力

38.“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C.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D.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9.有人指出,重商主义并不是表示重视商业,而是重视通过商业取得现金。

有了钱,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发展壮大。

因此,国家要尽可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下列符合这种经济政策的是(  )

A.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B.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

C.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D.1807年英国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40.15至17世纪的欧洲海外扩张,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

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

A.东西方贸易璧垒被打破                                         

   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

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得以确立                                    D.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

41.英国首相老皮特(1708—1778)曾说:

“我要把美洲的重要性说给你们听;它

是一个双重市场:

既是一个消费市场,也是一个供应市场。

”其主要观点是(  )

A.美洲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美洲是英国理想的资本输出对象

C.英国对美洲社会既有建设又有掠夺                        D.英国应使

用武力和商品征服美洲

42.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1812年,国王又奖励骡机的发明者克隆普顿5000英镑的奖金。

这表明(  )

A.英国政府重视技术创新                  

                          B.科技发明者的社会地位崇高

C.地方行政官由国王选派                     

                       D.物质奖励刺激了技术的发明

43.19世纪中叶,欧洲同时诞生了两种影响深远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和鼓吹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形成对比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更受欢迎,在19世纪最后30年成为美国主流思潮之一。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欧洲基督教传统更深厚                   B.美国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上升阶段

C.美国反共传统由来已久                    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使社会矛盾缓和

44.1780年,英国思想家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

“从艺术、战争、商业和宗教热情的最初出现至今,已经给旧世界和新世界的未开化的人群送去了无数的礼物,这些珍贵的礼物仍在继续传播着,它们永远不会被抛弃。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和传递了新思想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联系    

 D.工业革命完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5.17至18世纪的法国,一片富足繁荣的景象——众多肥沃的土地,迷人的乡村景色,温和的气候——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拥有小块土地的愿望。

对土地的依恋,减少了人口的社会流动。

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一时期的农业繁荣造成了19世纪法国工业的落后。

据此分析,19世纪法国工业落后的原因是(  )

A.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        B.消费品增加较快,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