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289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鲁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鲁教版选修3

选修3 旅游地理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与环境。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思路】

大规模的现代旅游开发已经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使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不得不思考现代旅游开发怎样才能与环境相协调,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内容简单易懂,考查的知识点清晰明了。

由于同学外出旅游机会不多,或外出旅游过程中对此关注不够,本课试图通过众多案例让学生在情境探究、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认识到旅游业不是“无烟产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构建】

本课核心知识是旅游开发过度和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2.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学会辩证分析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3.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学生“绿色旅游”、“生态旅游”。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依据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的情况,本课重点是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问题:

在去过的旅游景区中,你最满意哪一旅游景区的环境?

说说你旅游时的感受?

在旅游中,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或不尽人意的地方?

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调研

设置问题:

在去过的旅游景区中,你最满意哪一旅游景区的环境?

说说你旅游时的感受?

在旅游中,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或不尽人意的地方?

谈谈你的看法?

你觉得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吗?

请举例说明

学生交流回答。

让学生有意识了解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

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

阅读课本第82页,了解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①展示浙江千岛湖相关图片

问题1:

为什么千岛湖能成为人们向往的景区?

为什么能成为农夫山泉的水源地?

在你去过的城市中或景区,哪些景区的环境让你印象深刻。

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答案作出正确评判。

③投影展示案例,讨论为什么说“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①自主归纳总结

②讨论后交流发言

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协作能力。

案例.浙江千岛湖

千岛湖,是一个年轻的湖。

她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

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广的千岛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达7米。

原来的千岛湖叫排岭,已经被水湮没在湖底了,现在之所以叫千岛湖,是因为那些原来的山丘被水湮没了,成为孤岛。

森林面积达448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一流的大气环境,植被良好,水土流失很少,生态旅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内容解析]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环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环境决定旅游地的形象和竞争力。

原因:

良好的旅游环境可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提供良好的旅游氛围,满足游客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等。

探究活动2: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①分组,布置任务:

全班可分为4-6个小组,每组成员之间交流并讨论案例中或图片中体现出的问题。

②投影展示学案中案例:

案例1、案例2、案例3、案例4等

③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组间竞赛抢答

③学生提问,或质疑

对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进行准确评价和归纳。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案例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甲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乙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还有哪些?

案例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

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案例3.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3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1)阅读材料,说明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行为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2)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

(3)请提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长城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图4

案例4.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

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

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

增至10万。

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

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有什么关系?

试结合材料分析。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内容解析]

案例1:

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案例2:

不赞成。

购买珊瑚礁,会导致对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从而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

案例3:

(1)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

(3)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

“开源”即实行分流,增加淡季的吸引度,同时可以和周边的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

“节流”是控制客流量,如在饱和状态下,可实行分批放客或者限时游览,在旅游旺季可以实行门票预订等。

案例4:

(1)自然环境:

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占据等。

社会环境:

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2)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流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3)环境立法,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教育,禁止违法建筑等。

[内容解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对生物

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对地表环

境、自然资

源的破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

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传统社

区文化的

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

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

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探究活动3:

实战演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①分组,布置任务:

全班可分为4-6个小组,每组成员之间交流并讨论案例中的问题。

②投影展示案例:

“云雾山”案例等

③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组间竞赛抢答

③学生提问,或质疑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运用旅游规划的相关知识对景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部队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培养学生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意识。

案例.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图5为“云雾山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图5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

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C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

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的一段危险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

景区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

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请你对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

[内容解析]

(1)不赞同(反对)。

野味餐馆的建设:

①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②会诱使当地居民或不法分子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砍滥伐林木,导致生态破坏,造成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③造成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河流洪峰的功能下降,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2)不赞同(反对)。

索道的修建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来此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欣赏沿山路至云峰顶的景点,乘缆车直达云峰峰顶,无法仔细欣赏沿途各景点。

(3)不赞同(反对)。

因修公路而砍伐大量的千年古树,一会破坏景区环境,加剧景区的自然灾害,并导致景区物种的减少;二因大批千年古树被伐,会直接影响景区的游览价值,降低景区的旅游质量。

建议:

开辟水路,从A处乘船至D处;在D、E之间修建索道,乘缆车从D处至E处。

这样既可欣赏从A处至D处的山水风光,又避开了D、E之间的危险山路。

 

第三部分:

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总结

①设问:

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

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图6

1.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读海南岛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0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

解题指导:

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比较海南岛与俄罗斯的差别会正确回答第(3)题。

答案:

(1)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

(3)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

2.读

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

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

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

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

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1)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

具有什么价值?

(2)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受到“

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解题指导:

本题主要考查旅

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山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可找到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武陵源风景区:

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

黄果树瀑布:

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所致。

(3)①环境污染或破坏;②生态系统破坏;③扰乱当地社会秩序;④损毁自然景观。

【教学反思】略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

【设计思路】

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保护好旅游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少,理解难度小,不过保护旅游环境涉及领域和部门多,,所以本课教学想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处理相关内容。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激发学生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热情。

【知识构建】

本课核心知识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2.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能够结合案例,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3.通过案例,角色扮演的形式,体会旅游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了解公民在旅游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培养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奉献精神,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运用案例、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知道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或对策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问题:

经过前面旅游环境问题的学习,我们深刻感觉到旅游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那么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

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

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调研

问题:

在旅游环境保护中,你觉得你可以具体做哪些事情?

在今后旅游过程中,你会怎么去保护旅游环境?

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或景区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你会怎么做?

人们应该怎样保护旅游环境,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交流回答。

让学生有意识运用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

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

亟待重视的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

①展示一组体现旅游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旅游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②投影展示问题: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③投影展示问题2:

为保护旅游环境,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你觉得你可以做哪些事情?

仅凭你个人行为,你觉得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吗。

①学生自主回答。

②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材料和图片,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个人的行为不能根本解决旅游环境问题,为后面内容的学习,角色扮演做好铺垫。

[内容解析]

①旅游环境问题表现有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文物古迹遭破坏、扰乱社会秩序等。

②个人旅游时,遵守景区各项规定和注意事项。

避免在景区留下任何污染物,如: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

做生态旅游者、环保志愿者等。

依靠个人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保问题。

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完成。

探究活动2:

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展示相关案例:

学生分组探究解决的对策。

②全班分为4-6个小组,投影展示案例;而小组内部,组员有分工:

进行角色模拟—政府官员、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研究和教育专家、立法机关人员、旅游者等。

③组织各小组进行出谋划策,最终评选:

先进环保小组,环保明日之星等。

①学生分组讨论,并根据模拟的角色汇报交流的成果。

②讨论并评选先进环保小组,环保明日之星等。

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涉及可为下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案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

日本曾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内容解析]

(1)①清除垃圾,清洁旅游环境;②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③起到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境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①制定规则和法规,加强管理;

②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建立严密的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

④设定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案例2:

桂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材料一图2为“污染的漓江”

图2

材料二

发文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环境保护局

黄业秀:

  你报送的建设地点位于桂林市象山区翠竹路南巷6-17、18号门面新建兴隆快餐店项目的验收材料收悉。

该项目环保审批材料齐全,能够按照我局的批复要求建设,基本达到环保要求,使用液化气为能源;生活垃圾每天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经营情况正常。

我局同意该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合格,允许正式经营。

今后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进行排污申报、办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和进行年审。

  桂林市环境保护局

 

材料三

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除了切实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外,还要建立适应旅游业发展的经济体系,这就迫切要求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这里说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要涉及很大的范围,当然其中也包括旅游系统(指旅游局)的管理体制改革。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因此,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当然要涉及到与此相关的部门、行业。

目前旅游系统只是管理部分旅行社和饭店,如桂林市旅游局的直属单位只有桂林国旅、漓江饭店等。

针对漓江出现的环境问题,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角色模拟:

如果你是……,你该怎么做?

[内容解析]解决的对策:

加强漓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和沿江绿化,加强蓄水能力;加强漓江环境保护和监管,综合治理水质污染;提高水资源管理市场化程度,开展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漓江水利工程,改善漓江的生态环境、通航条件和旅游景观;提高江边居民素质,普及环保意识,处罚滥排乱弃等

宏观层面:

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等

角色模拟交流成果如下表:

旅游环境问题

旅游环

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损害文物古迹

法律

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破坏生态系统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扰乱社会秩序

环境评价与环保规划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

影响

开发商、经营者、旅游研究者

制定景区规划和发展规划

政府、开发商

污染自然环境

工程建设、生态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

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

和经营者

环境整治,污染防治

经营者

科技

保障

清洁技术

研究者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多方面技术和手段

经营者

探究活动3:

走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展示相关案例:

“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②学生讨论交流:

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②学生质疑、评价。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增强作为文明游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

“生态旅游”伤扎龙,丹顶鹤故乡在哭泣

图3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曾打动过无数人。

然而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这片丹顶鹤的“故乡”,却真的在哭泣。

原始湿地核心区伤痕累累:

柏油公路修进了沼泽中的孤岛,水的自然漫溢被隔断,公路的另一边干涸成了土地;已经冰冻的水面上还有原住居民们下放的“断子绝孙网”,以捕捞蚂蚱大小的鱼类;居民们不顾寒冷在苇塘中用收割机收割又细又矮的芦苇,将它们打捆运出卖钱。

“湿地人家”“鹤鸣春酒店”等度假村已粗具规模,狭窄的河道上修起了亭子、码头和大鸟笼。

原住居民再无法“靠天吃饭”:

造成这种现象的是生活在湿地核心区13个自然村屯的约5400名原住居民。

他们多数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躲避饥荒进入沼泽,祖祖辈辈困守孤岛,终日与湖水和苇塘相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几十年来的不断繁衍和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方式,急剧改变了原始湿地的生态环境:

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锐减,常年割苇使水草面积萎缩,湿地被开垦为耕地,再因其盐碱化产量过低而弃耕再开垦……据统计,截至目前,核心区内以碱斑地和弃耕地为代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万多亩。

人鹤争地谁去谁留: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长友说,原住居民需要生存,湿地也得保住,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5400人搬出核心区,这样既能改善村民的生活,也能保住这块生态价值巨大的原始湿地

对此,你觉得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何去何从,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解析]生态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活动,它体现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

对策: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等);控制游客数量,将旅游活动规模控制在旅游环境容量之内;提高管理水平;工程等建设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

第三部分:

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总结

①设问:

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