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急救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急救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某某县急救站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县人民医院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预计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项目总工期将用17个月时间完成(因某某县属高寒地区,每年4月至10月方可施工),其中前期准备期6个月,施工期为10个月,项目收尾及竣工验收1个月。
1.1.5项目业主单位
某某省某某县人民医院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急救中心建筑技术规范》、《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关于大力发展人口计生事业的规划;
(5)某某县发展和改革局编制的《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6)《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8)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1.2.2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和地址、建设内容及规模和方案等进行研究,工程投资的估算按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进行编制,并提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意见,供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决策。
1.3可行性研究概要
1.3.1项目建设必要性
某某县的救护车辆、车载救治设备和必要救援设备设施及救援消耗品等提供应对的整体资源明显落后,特别是中心城区的部分区域及非中心城区急救站点的缺乏,还远不能达到8公里范围建站及15分钟到达现场的急救要求。
为尽早恢复某某县卫生硬件设施条件,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藏区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必要对某某县急救站进行建设,能够尽快体现急救站及时医疗救助的作用,对完善某某县的整体医疗急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县城的医疗硬件设施条件,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
1.3.2项目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某某县人民医院内部(在原有新址医院用地40亩范围内),场地地势开阔、较为平坦,交通及周边环境条件良好,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水、电供应和通信条件均具备良好的条件。
1.3.3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建设项目拟用地2050㎡,新建建筑面积1050㎡,其中:
急救站业务用房850㎡,高压氧舱房200㎡。
2、建设内容
(1)土建施工及安装工程;
(2)消防及管网工程;(3)设备购置等;(4)附属工程(绿化30%)。
1.3.4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投资:
850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
1.3.5组织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某某县人民医院应制定与项目相关建设和财务管理办法。
项目各建设工程采用项目招标的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工程监理。
1.3.6效益分析
建立某某县急救站,是国家加强藏区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健全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为保障全县人民的健康添加了砝码,为某某县后续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为推动某某县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1.4问题与建议
该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议项目单位尽快审核项目,加强各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成本控制和建设管理,杜绝浪费和挪用项目资金现象发生,自觉主动接受的各审批部门和纪检部门对其建设过程的监督。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
单位
备注
1
拟用地面积
2050
㎡
2
建筑规模
1050
㎡
2.1
急救站
850
㎡
2.2
高压氧舱房
200
㎡
3
绿化
615
㎡
4
建设工期
17
月
5
总投资
850
万元
6
资金筹措
850
万元
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疗、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
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明确要求“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联合出台《关于编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9年建设项目中央专项资金计划的通知》,要求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努力,到2011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1.2某某省十二五规划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健全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将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当地急救站,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服务能力。
加强疾病防治。
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结核、肿瘤等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分开的方向,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
打破条块分割,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加快城市医疗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社,基本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
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大力加强药品管理和技术监督。
深入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和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
2.1.3**//州十二五规划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高标准建设州、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
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
加快完善州、县、乡急救体系,在主要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建立多个医疗急救站。
加强基层、农村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建立初级卫生保健网,加强疫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防病保健能力。
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和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体系。
加大各级医院的改扩建、设施改造、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着力提升州医院、片区中心医院、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民族医院建设,提高民族医药服务功能。
为加快**//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某某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实施某某县急救站项目的建设。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医疗急救的基本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呼声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虽然某某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但总体上较发达地区而言,医疗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设备老化、陈旧甚至紧缺,办公场所简陋、拥挤,供病员住院的条件极差,这是长期以来因资金缺乏而未能改变的矛盾和事实。
随着近2年的重建和新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也不能一味的盲目扩大建设,仍然需要科学合理的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急救站,能够有效的将各个医疗站点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急救站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对病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该项目的建设依附于已经建设完工的某某县人民医院,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医疗水平。
强化了新时代医疗服务的特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新建某某县急救站,这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更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需要。
2.2.2是增强服务功能和社会竞争实力的需要
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以满足广大患者及时有效地普查普治等方面的需求,扩大急救站在当地社会上的影响,为所开展城乡医疗一体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急救站服务网络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
2.2.3是构建维护我国人口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屏障的需要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急救站必要设备的配置、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等措施,基本建成符合县情、覆盖广、功能完善、持续发展的急救服务体系,改善某某整体医疗急救服务条件,增强为广大居民提供医疗急救、健康保障等服务能力,更有效地保障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构建维护我国人口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坚强的后盾。
2.2.4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就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肯定是相对完善和全面的。
只有以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才有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可能,才能清新思考,提出发展创新的观点,才能为经济建设献力献策。
因此,某某县急救站的建设势在必行。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3.1某某县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某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某某省**//藏族羌族自治州北端。
西、北、东三面与甘南州的玛曲、碌曲、卓尼和迭部四县为邻。
东南、正南和西南同**//州的九寨沟、松潘、红原和**//四县相接。
地理坐标北纬32°56′~34°19′,东经102°08′~103°39′。
全县总面积106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均气温0.7℃,最低气温-33.7℃,年均降水量663.6毫米,无绝对无霜期。
县域被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自东南向西北的分水岭分为西部丘状高原区和东部高山峡谷区两大地貌类型。
辖1镇、16个乡(其中纯牧区7个乡、半农半牧区9个乡)、3个国有牧场(其中1个省属牧场)、95个行政村、343个村民小组。
县城达扎寺镇,地理坐标北纬33°34′,东经102°57′,距省会成都596公里,距州府驻地马尔康330公里,至甘肃省兰州市533公里,处于国道213线上。
3.1.2资源和区域经济
某某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优势突出。
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既有黄河九曲第一湾、热尔大草原、纳摩神居峡、降扎温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包座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又有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遗址、古潘州遗址等人文景观,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畜牧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原1212.6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978万亩,常年饲养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等草食牲畜116.6万混合头,其中牛50.4万头、羊62.8万只、马2.3万匹、猪1.1万头,是某某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
境内森林茂密,林地面积21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123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5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1种;有野生植物1100余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艽、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
矿产资源有泥碳、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立方米。
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37万千瓦。
某某县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三个转变”,按照“立足绿色、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培育支柱、强化法治、持续稳定”的工作思路和突出“打好科教、能源、交通、通信、生态、水利六个基础,建成生态旅游、绿色畜牧食品、天然藏药三个基地”的工作重点,不断探索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全力推动新发展,经济发展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势头,向建设高原明珠县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967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2.9%,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8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8.5%,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42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87.5%,同比下降28.7%;第三产业增加值17847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1.5%,同比增长4.9%。
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8万元。
3.1.3人口及卫生条件
某某县居住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2008年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6.4万人,占87.67%;藏族6.8万人,占93.15%。
人口出生率为13.4‰,人口死亡率为5.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5‰。
到2008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卫生技术人员256人,执业医师120人,注册护士70人,总床位数181张。
3.1.4气候条件
某某盖县城海拔约3500米,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冬长无夏,四季不明显。
受青藏高原和北面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寒冷干燥、降雨稀少;夏季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0.7℃,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33.7℃,最热月(七月)气温10.7℃,最冷月(一月)气温-10.7℃,年较差21.4℃。
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3.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4%。
某某县处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基本冻土深度1.2米。
年平均降水量为663.6毫米,年较差为369.3毫米。
降水强度年变化较大,冬季(11—3月)降水强度最小,7—9月降水强度最大。
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年各月平均风速在2米∕秒以上,以3月最大为2.9米∕秒,8—12月最小为2米∕秒。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月最大值出现在9月,为81%;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53%。
3.1.5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某某县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值0.40;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医院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抗震构造措施按照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设计,本工程各子项均为乙类建筑。
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安全度是有保证的。
3.1.6邮电通信
某某县的邮电通信设施完善,已经全部实现乡镇电话程控化,移动电话在全县范围实现无缝覆盖,并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基本建成光纤环状网络和邮运环状网络。
邮政业务实现了通邮到村组。
3.2项目选址
本建设项目属于公益性建筑,首先要方便人民群众。
在《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中明确提出,急救中心、直属急救分中心宜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便于车辆迅速出发。
直属急救站宜靠近城市主要居民住宅区,或重点区域,或交通要道。
本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县人民医院院内,即在原有医院用地(40亩)范围内进行新建,拟建场地平整,位于城市干道旁,并且无山体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地址状况良好,适宜进行建筑物的新建。
详见附图三:
某某县急救站所占原某某县人民医院用地总图。
3.2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3.2.1工程地质条件
某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构造上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龙门山北西向构造带与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之间的三角地块(**//地块)内。
区域上的主要河流为黑河,黑河为典型的高原河流。
该区域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对某某县有影响的地震震级未超过6级,一般为3—5级的弱震和微震,主要受近震和远震的影响和波及。
建筑场地处于黑河支流热曲北岸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场地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
3.2.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中的地下水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砾沙中的上层滞水,水位之间的连通性较差,水位埋深1.6—4.2m,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场地内地下水的最大涨跌幅度为1.5m,所以洪水季节时,场地内的最高地下水位埋深0.1m—2.7m。
场地高出热曲河5.0m,热曲洪水对场地无影响。
3.2.3施工条件
1、天然建筑材料
本项目建设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石料、上料等全部能在县内采购。
2、主要外来材料的供应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外来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等,采购渠道通畅。
3、施工电源
本工程施工电源由某某县电力部门供应。
因此,本工程的施工供电可靠,电量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队伍及设备
施工队伍按相关程序以招标方式,在省内外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
3.2.4政策条件
1、有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医院改扩建的大力支持,资金落实到位。
2、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医疗设备等的选择将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和《某某省政府197令》执行;同时合理利用好政府相关特殊政策,加快办事节奏。
3、医院成立由以医院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某某县急救站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4、严格按政府相关管理要求,完善办事程序监管、项目资金监管和工程质量监管,以此保证恢复重建资金合理正确使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3.2.5项目建设其他条件
1、本项目场址位于某某县人民医院院内,即在原有医院用范围内进行新建,所在场地内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完备。
工程所需的原材料也能够就近购买,施工队伍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某某县劳动力丰富,可为本工程提供充足劳动力。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建设及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得到了某某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对该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环境,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内容
某某县人民医院是达扎寺镇的医疗救治中心,担负着为辖区内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和急救任务的重任。
结合某某县目前人口发展状况及长远规划,参照《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建设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确定该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内容。
4.1建设规模
根据《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建设标准并且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进行确定其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拟用地面积2050㎡,总建筑面积1050㎡,其中急救站850㎡,高压氧舱房200㎡。
4.2建设内容
1、建筑部分
按照《急救中心建设标准》(2008年报批稿)建设标准,根据《加快**//州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表》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该项目功能定位为急救站用房,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医院周围及周边地区居民的一般急诊急救工作,承担辖区内灾害事故、疑难危重病人的医疗救护和急救站重症病人的转诊。
同时对急救站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建设内容有建筑1050㎡,含急救站用房和高压氧舱房。
表4-1急救站各类用房面积明细表
序号
类型
面积(m2)
备注
1
急救站业务用房
850
包括诊断、检查、化验、手术、护理、值班室、库房及设备等用房
2
高压氧舱房
200
5
合计
1050
2、附属工程
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强弱电工程、绿化等
3、设备购置
含急救通讯系统设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车及相关配置。
详见附表一,某某县急救站建设项目设备购置清单表。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项目概况
本建设项目为某某县急救站建设,该建筑物坐落在新址县人民医院内(县达扎寺镇县城规划西区),县人民医院占地40亩,本项目占地2050㎡,总建筑面积1050㎡。
5.2建筑设计
5.2.1项目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8年修订版);
(8)《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9)《急救中心建筑技术规范》(2008年报批稿);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5.2.2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设计应在日常急救服务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快速应变,统一调度指挥本地区的医疗机构的能力,满足承担紧急医疗救治任务的功能要求。
5.2.3平面设计
在总体布局和细节处理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结合项目建设用地以及地方特色进行布局。
功能分区合理,人、车、物品等各种流线组织清晰,避免交叉混杂;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最大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应保证急救车的出入顺畅和便捷,并设有充足的回车场地;
5.2.4造型设计
在建筑平面中,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应强化急救医疗工艺设计环节。
并根据国家对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布局。
在建筑立面造型处理上,采用现代建筑风格。
该建筑立面简洁新颖、大方,以体现建筑的独特性,以简练的色彩搭配严格遵循体量设计的特点并与已建建筑物相协调,体现其清新明快的风格。
虚与实,水平与垂直等的对比手法,体现时代气息。
5.2.5立面设计
急救站为2层建筑物,首层层高为3.3米,2层高3.0米;高压氧舱房为1层建筑物,层高为4.2米。
5.3结构设计
5.3.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8)《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技术规程》JGJ95-2003;
(9)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5.3.2设计荷载
1、风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附表D.4,**//州50年基本风压值为0.30KN/m2。
2、雪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附表D.4,**//州50年基本雪压值为0.40KN/m2。
3、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4、耐火等级:
二级。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
走廊:
2.5KN/㎡;
消防楼梯:
3.5KN/㎡;
上人屋面:
2.0KN/㎡;
病房、卫生间、会议室、办公室、检验室:
2.0KN/㎡;
设备按实际荷重计算;
一般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5.3.3抗震设计
1、本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
2、本场地建筑物、构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场地所处地区—某某省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均为乙类,故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本工程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震加速度值为:
0.1g。
5.3.4结构形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5.3.4基础方案
因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基础上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5.4给排水设计
5.4.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