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235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笔记.docx

八年级物理笔记

八年级物理笔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八年级第一学期

序章、让我们起航

一、物理学:

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一般运动规律的学科。

二、物理学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物理现象。

三、周期T:

摆球完成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单位,秒,S)。

四、频率f:

摆球每秒完成摆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摆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的时间。

六、摆线长度不变,摆球质量不同,摆动一次的时间相同。

摆球质量不变,摆线长度缩短,摆动一次的时间减小。

上述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法。

七、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T=2π

[g(重力加速度)L(摆长)]。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要学好物理,就要重视观察与实验。

一、测量的意义

1、测量的目的:

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2、测量的要求:

(1)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单位”。

(2)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仪器。

3、物理量的测量值包含数值和单位。

1、长度的测量

1、si制中,长度的主单位为米,符号“m”

2、长度的倍单位为千米(km)长度的分单位为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3、长度的测量工具

(1)基本测量工具:

刻度尺。

(2)精密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4、使用刻度尺时,要先知道它的量度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度范围:

指刻度尺的起始读数与最大读数之间的范围。

最小刻度:

刻度尺相邻刻度之间的长度。

5、常用刻度尺有厘米刻度尺和毫米刻度尺。

6、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四点

(1)(厚)刻度尺的刻度要贴近被测物体。

(2)刻度尺不能歪斜在物体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4)物体的端线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

7、读数时靠近哪根刻度线,这根刻度线,读到最小刻度位。

8、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

9、测量所需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

10、误差

(1)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差异。

(2)误差产生的原因:

与测量的人、测量的物体有关。

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的方法:

密绕法。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

si制中,体积的住单位为米

,符号“m

”。

常用单位:

dm

、cm

、mm

升(l)毫升(ml)

2、体积的测量方法:

(1)计算法: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通过测量有关边长,用公式计算体积。

(2)用量筒或量杯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量筒:

刻度均和。

量杯:

刻度不均和。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知道它的量度范围和最小刻度。

(2)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

(4)读数时液面靠近哪根刻度线读这根刻度线的读数。

3、质量的测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

si制中,质量的主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4、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

天平,生活中常用:

杆秤、台秤等。

5、一切物体都有质量,常见的物体要会质量估测。

6、托盘天平的构造:

底座、横梁、托盘、刻度板、指针、平衡螺母、标尺、游码、砝码。

7、调节(a)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c)调节平衡螺母。

8、称量(a)将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b)在左盘增减砝码,使指针接近刻度板的中央(c)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刻度板的中央,使天平平衡。

9、待测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10、使用天平时注意

(1)不能测超出量度范围的质量。

(2)不允许潮湿物、腐蚀物直接放入托盘。

(3)游码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

四、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si制中,时间的主单位为秒,符号“s”时间的常用单位:

年、月、日、时(h)、分(m)。

2、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3、现在时间测量的工具统称为钟表。

4、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振片、线圈、接线柱、永久磁铁、限位孔、振针、复写纸、纸带。

第一章、声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振动时通过介质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

3、声波:

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

4、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的介质没有随波移动,只向外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5、声波无法再真空中传播。

6、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

7、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气温有关,气温低,声速小。

8、回声: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9、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10、传入人耳声波相差0.1秒以上就能区分。

11、回声的利用:

测距离、超声定位仪等。

1.2声音的特征

一、响度

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

(1)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二、音调

1、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的高低。

2、频率f: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符号Hz)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如粗细、松紧、厚薄、长短、体积等)材料有关,如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4、超声:

频率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

它的特点是频率高,能量大而集中。

有良好的定向传播特性,易于聚集。

次声: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它的特点是频率低。

其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易地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

它有很大的破坏性。

次声与超声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

三、音色

1、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特色,它们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

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2、乐音和噪音

乐音:

悠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振动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音:

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噪音。

噪音的振动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

噪音对人的生理、心理具有一定的伤害作用。

减少噪音的方法:

(1)从声源处减弱——消声

(2)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

(3)从人耳处减弱——隔声

第二章、光

2.1光的反射

1、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典型例子:

(1)小孔成像:

是光线实际到达所成的像。

像是倒立、亮的,像与物形状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上下颠倒,左右互换,是实像。

像与物可能是等大、放大或缩小的。

取决于像与物之间的距离

(2)影子:

是光线被挡住无法到达的像。

像是倒立的、暗的、与阻挡物外形相似,上下不颠倒,左右不互换。

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

(米/秒)

5、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V水=3/4CV玻<V水

6、光年:

是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S=vt=3×10

×365×24×3600=9.4608×10

(m)

7、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8、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辉改变方向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典型例子:

倒影

9、光的反射面叫镜面;反射面是平面的镜面是平面镜。

1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

11、光的反射定律: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3、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

14、漫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15、虚像:

眼睛能看见,光屏上接不到。

16、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17、平面镜成像作图:

运用对称法(虚线、垂直、距离相等、箭头、字母、虚像)

18、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潜望镜(靠两块斜放角度为45度的平面镜,将光路平移一段距离。

2.2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3、光的折射定律: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发现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如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入射角减小为0时,折射角也为0(光线不偏折)

4、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

玻璃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5、光发生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光的折射实例:

(1)插入水杯中的筷子变弯折了

(2)分币变高了

(3)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虚像,位置比实物高。

水里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虚像,位置比实物高。

7、光的全反射:

当光从谁或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是,入射角增到一定大时(临界点),折射光线消失了,光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全反射应用:

玻璃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亮、光导纤维(胃镜检查)、潜望镜、双筒望远镜等。

2.3透镜成像

1、透镜:

用玻璃等透明介质磨成的,它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是球形的一部分。

2、透镜的分类:

a)凸透镜: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b)凹透镜:

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3、凸透镜的作用:

凸透镜对折射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O,焦点F、焦距f

a)主光轴:

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C1、C2的直线

b)光心O:

透镜的中心过光点光路不改变。

c)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与焦点。

d)焦距f:

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凹透镜的作用:

凹透镜对折射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7、虚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于虚焦点。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

既能看到烛焰的像,又能找到像的位置并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凸透镜成像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这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当u=f时:

不成像,且这一点是实虚像的分界点。

4、当u=2f时:

凸透镜成一个等大的倒立的实像,且这一点是放大、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5、通过凸透镜成像就实像而言(物距大于一倍像距)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来越大。

6、凸透镜成像的公式:

=

+

2.4光的色散

1、一束白光穿过棱镜,会分散成七色光带(光谱),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色散。

2、其中的彩光不能在发生色散,叫单色光。

3、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叫复色光(如白光)。

4、红、绿、蓝叫三色原光,它们按不同的比例组合,会引起感觉不同的颜色。

5、激光式一种单色性极高、能量很集中的狭窄光束。

激光具有高定向性、高亮度的特点。

6、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无色透明玻璃能透过各种色光,而红色玻璃只能让红光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有他反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如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

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而吸收其他色光。

7、颜色的三原色:

红、黄、蓝三种颜色。

第三章、运动与力

3.1机械运动

1、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时不存在的。

3、在机械运动中,我们描述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4、参照物:

要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因此为了研究方便,应选择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

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轨迹分: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运动快慢分: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3.2直线运动

1、路程:

运动物体通过路径的长度,符号s。

2、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4、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

6、速度的单位:

主单位:

米/秒(m/s)(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小时(km/h)(读作千米每时)

1m/s=(1/1000)km/(1/3600)h=3.6km/h

7、速度的物理意义:

如5m/s表示每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

8、路程-时间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保持不变的速度v相当于比例系数k)

9、速度-时间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t轴的直线

10、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1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路程/时间

3.3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

2、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发生形变。

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

4、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6、力的图示:

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线段按一定的比例画出,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7、力的单位:

牛顿,符号N。

8、力的测量:

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9、使用前要了解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测力前要先对测力计调零。

3.4重力(G)

一、重力

1、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

3、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g=9.8N/kg)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4、不同星体对同一物体的吸引强弱不同,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只有地球上的

5、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6、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或水平仪。

7、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1、合力: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

求两个力或几个力的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和,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3.5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一对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4、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之间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都有关。

3)静摩擦力:

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叫静摩擦力。

4)滚动摩擦力:

物体在滚动时受到阻碍滚动的摩擦,叫滚动摩擦力。

5)在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6)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

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保持原先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越不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的利和弊。

4、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位置。

现实中没有不受外力的物体,物体都是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四章、机械与功

4.1简单机械

1.1杠杆:

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1)动力(F1):

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2)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3)支点(O):

杠杆绕着传动的固定点。

(4)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

从指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2杠杆平衡的条件

1、杠杆平衡的状态:

静止、匀速转动。

2、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3、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4、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3杠杆的应用常见的三种杠杆

1、L1>L2,F1<F2,省力杠杆(费距离)

2、L1<L2,F1>F2,费力杠杆(省距离)

3、L1=L2,F1=F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1.4、定滑轮与动滑轮、滑轮组

1、滑轮:

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根据使用的方法不同,滑轮又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种类型。

1、定滑轮: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剩一半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使用滑轮组,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根绳子承受,提起重物作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1.5轮轴:

由(外围的)轮和(中间的)轴组成的能绕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可看成不等臂杠杆。

若动力作用线子啊齿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臂为轮半径R,阻力臂为轴半径r,就省力。

若阻力作用在轮上,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

轴到圆心的距离为r,轮到轴的距离为R。

重物的拉力为F2,拉动重物的拉力为F1F1R=F2r

1.6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装置可以实现机械之间动力和能量的传递三种最简单的机械传动:

皮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

1.7斜面:

利用斜面向上拉物体所需的拉力F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拉力为FF=

G

4.2机械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W):

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乘的乘积,叫做功。

3、功的计算公式:

W=FS,F(力)S(距离)

4、功的单位:

J(焦耳)

(2)功率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P):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功率的计算公式P=

=(匀速运动)

=FV。

4、功率的单位:

=W(瓦特),常用的单位千瓦:

1KW=1000W。

4.3机械能

1、能:

能共对其他物体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

2、动能:

物体运动的时候所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实验表明:

运动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动能越大。

3、重力势能:

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能量。

4、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实验表明:

物体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5、机械能:

(一)动能:

质量(m),速度(v)。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高度(h),质量(m)。

(2)弹性势能:

形变量。

6、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7、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也可以相互转化。

4.4机械功的原理

1、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计算公式:

FS=Gh

2、使用杠杆可以省力(费距离),也可以费距离(省力),但不能省功。

3、使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4、机械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是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4.5机械效率

1、有用功:

使用机械时机械克服有用阻力所作的功。

2、额外功:

使用机械时机械不可避免克服(摩擦或提高动滑轮等)无用阻力所做的功。

3、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4、机械效率: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总功<1)。

计算公式:

η=

×100﹪

*5、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叫做机械效率,要提高机械效率,关键在于减少额外功,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摩擦、降低机械自重、简化机械结构等。

第五章、热和能

5.1温度、温标

1、热现象:

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

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

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

单位:

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

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

t=25℃

(b)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

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

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

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

单位:

开尔文,符号:

K。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

T=(t+273)K。

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

F=

t+32

5、温度计

(1)常用温度及:

构造:

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

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

普通温度计的范围为0℃-100℃,最小刻度为1℃。

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伍德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书。

(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5)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7、体温计

1、构造特点:

(a)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小的弯管(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弯管,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体温计玻璃泡容积与细管的容积之比远比普通温度计大得多。

所以体温计的精准度高。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5.2分子动理论

分子的直径1A=

m(A:

埃)。

1、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典型事例:

扩散:

物体分子从浓度较大的地方向浓度较小的地方迁移的现象。

(扩散可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

3、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

4、正因为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热运动:

把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5、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6、分子之间有空隙。

5.3热膨胀

1、气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