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130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影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影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影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影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名词解释.docx

《电影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名词解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影名词解释.docx

电影名词解释

蒙太奇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

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

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当卢米埃尔兄弟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

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中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

后来,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再用药剂黏合,于是有人尝试把摄影机放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距离、角度拍摄。

他们发现各种镜头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能产生惊人的不同效果。

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开始,也是电影摆脱舞台剧的叙述与表现手段的束缚,有了自己独立的手段的开始。

一般电影史上都把分镜头拍摄的创始归功于美国的埃德温·鲍特,认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车大劫案》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影”的开端,因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机室、电报室、火车厢、山谷等内景外景里发生的事连接起来叙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包括了几条动作线。

但是,举世公认还是格里菲斯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镜头组接的技巧,使电影终于从戏剧的表现方法中解脱出来。

蒙太奇在无声片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而他们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蒙太奇的实验与研究上,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创作了《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土地》等蒙太奇艺术的典范之作,构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学派。

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指库里肖夫这位苏联电影工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发现一种电影现象。

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他认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了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且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盆汤、一口暗房死者的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剪辑在一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认为莫兹尤辛演技非常好,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悲伤及愉悦的感情。

因此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

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

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

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

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

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诗电影

·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

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人物被喻为“银幕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著述,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认为“应当摆脱与情节的任何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带来恶果”,甚至说注重情节的小说,其价值并不高于“在厨房里阅读的、流传在书摊和地铁的畅销书”。

他们还把“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的同义语。

同一时期,苏联电影界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也对电影中的诗的语言特别是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他们虽没有像法国先锋派那样陷入极端,即宣称“梦幻、迷醉与精神错乱是电影诗的真正内容”,但在一段时期内也倾向于否定情节。

爱森斯坦就发表过题名《打倒情节和故事》的文章(1924),而“结构诗学”学派的首领史克洛夫斯基则宣称“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是诗的电影”,并讥笑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半人半马怪物”。

然而苏联电影家们探索诗的语言及富于诗意的隐喻是为了更有感染力地反映客观现实。

《战舰波将金号》(1925)的出现,奠定了苏联电影“诗派”的地位,也说明他们走着与先锋派的“诗电影”截然不同的道路。

由于他们强调蒙太奇的隐喻性及影响作用,这一派的作品也被称为“蒙太奇诗电影”。

苏联20世纪50年代主张“诗的电影”的导演有卡拉托佐夫、塔尔科夫斯基、卡立克、帕拉让诺夫等。

70年代以来,按照“诗的电影”理论进行创作的导演有约谢里阿尼、阿布拉泽、曼苏洛夫、纳尔里耶夫、伊里因科等,他们的作品《落叶》、《愿望树》、《带黑斑的白鸟》、《牧歌》等都具有较强烈的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色调鲜明。

此外,苏联“诗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创作应从本民族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

具有深厚传统的民间文艺(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民歌、民族舞蹈)应成为“诗的电影”创作的源泉。

“诗的电影”在艺术手法上也应借鉴民间文艺中的表现手段。

电影从默片阶段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艺术散文语言的运用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很少再有人对“诗的语言”进行孤立的探索了。

但包括先锋派在内的早期电影艺术家们对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的探索成果,构成了现代电影表现手段的有机部分。

现代的诗电影一般都能注意到隐喻因素和叙述因素的较好结合。

·中国诗电影。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西方电影艺术家就致力于诗电影的创作,力图超越电影活动照相纪录性的局限。

西方诗电影的基本元素为隐喻、象征和节奏。

中国诗电影较之西方,具有鲜明的美学特色,盖源于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丰厚的诗学传统。

中国诗学之精粹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并由此创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在电影这种叙事艺术中,意境主要体现为环境与人物的交融,外部景观渗透着人物心绪,延伸着人物性格;两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从而大大拓展了美学时空,以有限的在场景物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

1948年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乃中国诗电影经典之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生活在江南小城中的三个青年男女,面对人生道路的困惑,陷于爱情、友情、亲情难以自拔的感情纠葛之中。

古老的城垣,衰败的庭院,营造出悲凉、忧伤、压抑、期待的气氛;并折射出那个时代颇有代表性的一种心绪。

50年代,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的开场,一艘小船在山光水色中荡漾。

小船进入古老的小镇,河水浑暗,傍河的破旧茶楼飘出喧嚣和烟尘。

一桶污水倒入河中,激起河底的污垢,污水上叠印出“1931年”字幕。

这个蒙太奇段落,不仅很有特色地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以极为凝练的手法概括了整个影片的主题,隐喻了中华民族当年的生存状态。

类似的诗化蒙太奇段落还有:

《林则徐》(导演郑君里)中林则徐沿着蜿蜒而上的石阶奔跑到山头,大远景中可以眺见载着战友邓廷桢离去的孤帆。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结尾处,在枫叶红遍的西山,小英子在嗒嗒马蹄声中告别父亲的墓地,也告别自己的童年……这些均属中国诗电影经典性的蒙太奇段落。

左岸派LeftBankGroup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

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

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

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

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

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相互间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

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年)和《战争结束了》(1967年),罗布-格里叶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横跨欧洲快车》(1966年)、《伊甸园和以后》(1970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音乐》、《印度之歌》及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年)等。

·“左岸派”的导演们由于对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感兴趣,从而走向了电影制作。

因此,他们的影片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的倾向。

这似乎与20年代超现实主义先锋派电影的美学探索有着某种联系。

然而,在20年代超现实主义的表现中,内心世界是他们唯一关心的现实。

他们认为:

内心的现实远远高于外部现实。

而“左岸派”导演们却提出了“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

他们认为,这是更高一层的现实。

这样一个新的创作追求使“左岸派”电影一方面以探索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即头脑中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超现实主义改造为一种易为公众所理解与接受的高级的现实主义。

电影眼睛派

·以Д.维尔托夫,为首的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小组。

成立于1919年底,成员有□.А.考夫曼、И.И.贝黎亚科夫、А.Г.列姆别尔格、И.П.科巴林等。

维尔托夫在1922~1923年曾多次撰文阐明电影眼睛派的观点。

他们否定故事影片,而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纪录现实。

他们研究了用电影摄影机观察生活的多种方式方法(电影眼睛一词即由此而来),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的眼睛更为完善。

他们在新闻纪录电影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快摄和慢摄、移动摄影等方法。

该派所倡导的重要手法之一是所谓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或者叫抓拍,即把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

这种方法在他们制作的杂志片《电影真理报》中曾大量采用。

电影眼睛派的纪录现实不局限于简单地纪录生活,他们总是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接、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以特定的含义。

电影眼睛派创造了电影政论这一新闻纪录电影的新样式。

这一样式的代表作有《电影真理报》中的许多影片、纪录片,如《前进吧!

苏维埃》(1926)、《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等。

此外,该派还制作了两部实验性影片:

《电影眼睛》(1923)和《带电影摄影机的人》(1929)。

·“电影眼睛”——是苏联纪录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于二十年代初提出,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即“电影眼睛派”。

他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演,甚至一般的反对表演的影片(故事片)。

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

《带摄像机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

这些影片都以取自生活的正式素材,通过巧妙的蒙太奇处理,充满激情的表现了苏维埃新社会的本质方面。

维尔托夫没有把电影的任务归结为只是单纯的摄录现实,他认为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创作阶段,对后来的电影工作者及五六十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今的电视发展正是延伸了他的“电影眼睛”理论——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

德国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电影通常通过恐怖、灾难、犯罪等题材,运用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的素材,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和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以夸张的表演方式反映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

 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表现主义电影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盖努茵》,《三生计》,《泥人哥连》。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表现主义手法而闻名。

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

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

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

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

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

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film)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

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

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

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

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

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

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

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

《爱德华大夫》(1945)、《眩晕》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变态者》(1962)和《群鸟》f1963),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法国印象派

·法国印象派电影即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德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阿贝尔·冈斯、杰尔曼·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路易·德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

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

由于路易·德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 重要作品有阿贝尔·冈斯的《车轮》(1922),莱皮埃的《黄金国》(1922),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1919)。

德吕克的《狂热》(1921)和爱浦斯坦的《忠实的心》(1923)等。

这些影片都有故事情节,有的还不乏庸俗的趣味,但其中往往有某些场面在造型风格上较有特色,并明显的表现了印象派画家对光的处理办法的影响。

最著名的例子有《车轮》中火车向悬崖即使最后发生翻车惨剧的场面和《忠实的心》中描写节日时的富于的镜头。

  由于德吕克及其周围的一些人物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后来都同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认为是先锋派电影的前奏,也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电影,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布莱顿学派

·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20世纪初 英国布莱顿地区。

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

现实主义的萌芽。

多视点时空观念。

·代表: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玛丽珍妮的灾难》,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西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英国“布莱顿学派”是世界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术流派。

因起源于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莱顿,故而得名。

“布莱顿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为摄影师,如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和希赛尔·海普华斯等。

该学派不仅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现,尤其对重大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和表现。

在表现形式和拍摄节奏方面,布莱顿学派给电影带来了早期蒙太奇,从而通过电影画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电影开始具备了属于自己所独有的叙事语言。

该学派反对梅里爱提出的“银幕即舞台”的主张,反对在剧场中和摄影棚里记录奢华的舞台剧和营造虚幻的电影魔术,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把镜头对准社会、瞄准生活,在露天的场景中拍摄真实的生活片段。

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眼前”的口号下,“布莱顿学派”的主将们拍出了一些历史文献片和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短片,对世界电影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

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

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鼎盛时期,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满怀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义,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

他们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创作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和现实的生活真实。

为了加强真实感,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常邀请非职业演员来饰演角色,影片中人物的对白也常使用地区方言。

但是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却不能提出问题的根源,找不到解决办法,因而不免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哀伤情调。

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改革了喜剧样式,使之更接近现实,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

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

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

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

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非政治 法国电影新浪潮性的电影。

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

《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

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

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

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

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真实电影

·源于1950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此潮流对日后纪录片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潮流分为“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两个分支,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

这些倡导者自言他们的灵感来自苏联的吉加.维多夫的「电影真理报」,较大的差别在于真实电影的事件更完整与单一,因此更具有剧情片的情节。

制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与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其特点。

法国与美国的真实电影最大不同在于法国可让导演介入,如让·鲁什和埃德加·莫兰的《夏日记事》(1961),而美国的真实电影则强调导演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

这样电影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而这种方法必然限制了题材的选择方向,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的作品很少。

而真实电影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给一般剧情片的创作提供一个保证最大限度上的写实性。

高达在他很多电影里面进行主观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实电影的方法。

  代表人物,让·鲁什,德鲁小组,梅索斯兄弟(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怀斯曼

·真实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方式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4.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这是“真实电影”有别于“直接电影”的最重要因素。

· 起源

 轻型摄影机的出现

  电影真实观念的演进

录音技术的变化

杂耍蒙太奇

·杂耍蒙太奇的含义是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

20世纪20年代初,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谢尔盖·爱森斯坦在戏剧与电影创作实践中采用并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结构演出的方法。

·爱森斯坦在《杂耍蒙太奇》一文中解释说:

  杂耍是“任何这样的因素,它能使观众受到感性上或心理上的感染……以给予感受者一定的情绪上的震动为目的,反过来在其总体上又唯一地决定着使观众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终的意识形态结论的可能性”,“不是静止地去‘反映’特定的、为主题所需要的事件,不是只通过与之相关联的感染作用来处理这一事件,而是提出一种新的手法——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而且是离开既定的结构和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感染手段(杂耍)自由组合起来,但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达到一定的最终的主题效果,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