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118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动物生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docx

《动物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docx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

1.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水平:

1)细胞和分子学水平的研究:

研究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研究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2.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实验后动物死亡①离体器官实验法②活体解剖实验法

2)慢性实验:

以完整、正常的实验动物为对象,在正常、科学的环境下做各种实验。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自我更新以及机体内部所实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转移过程。

2)兴奋性:

动物有机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的特性。

3)适应性:

动物机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

4)生殖:

动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生殖或自我复制。

4.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机体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就有

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获得

反射弧比较简单

反射弧比较复杂、易变、数量无限

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

各级中枢均可完成

需要高级中枢参与

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

能更高度的精确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物种共有

个体特有

7.机体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特点:

快速,精确,短暂。

2)体液调节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8.反馈控制系统——动物生理学中主要的控制系统。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兴奋性

①兴奋性定义:

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具有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或特性。

②阈值:

在一定时间内,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低刺激强度。

时间阈值:

达到刺激产生的最短时间。

③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

对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

2)相对不应期:

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

3)超常期:

对阈下刺激产生反应;

4)低常期:

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

细胞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

①内外离子分布特点:

外正内负,高钾低钠。

②选择透过性:

细胞内的钾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差作用下携带正电荷外流。

2)动作电位:

可兴奋的组织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原有的极化状态立即消失,并在膜的内外两侧发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

术语:

①极化: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状态

②去极化:

生物膜受到刺激或损害,膜内外电位差减至0

③反极化:

膜内外电位变正,膜外电位变负的现象。

④复极化:

去极化状态恢复至静息时外正内负的过程

⑤原有的极化状态增强,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兴奋性降低

形成过程:

①上升支:

钠离子内流

②下降支:

钾离子外流

③后电位:

钠离子—钾离子泵激活,二者恢复原始状态。

3)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细胞膜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带正电荷迅速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差迅速减至0(去极化现象发生),钠离子继续内流,去极化现象进一步发生,膜外变负,膜内变正,反极化现象发生。

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对钾离子通透性增大。

钾离子带正电荷外流,膜电位逐渐下降大致恢复至静息电位,发生复极化。

钠钾泵被激活,完全恢复至静息状态。

4)动作电位的特点:

①“全”或“无”现象;②不衰减性传导。

第3章血液

1.血液—(直接静置沉淀)→上清液→血清

血液→加抗凝剂→离心→血浆

2.血浆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

指无机盐,糖类,尤其是Nacl。

作用:

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或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2)胶体渗透压:

有各种血浆蛋白构成,尤其是白蛋白。

作用: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缓冲对:

1)碳酸氢盐缓冲对:

碳酸氢钠|碳酸(碱储);

2)磷酸氢盐缓冲对:

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

3)蛋白质缓冲对: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溶血:

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会发生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抵抗的能力或特性称为渗透脆性。

渗透脆性与抵抗力成反比。

5.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①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原料:

主要是蛋白质和铁,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②促进红细胞成熟的物质:

主要是VitB12,叶酸和铜离子。

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雄激素。

④红细胞的破坏:

主要是由于自身衰老所致,脾是主要破坏场所。

6.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①嗜中性粒细胞:

变形和吞噬能力强。

a.可吞噬侵入的细菌和异物;

b.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坏死组织,衰老或受损红细胞。

②嗜酸性粒细胞:

有吞噬功能

a.最主要功能是对寄生虫的免疫功能;

b.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它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减弱其程度。

③嗜碱性粒细胞:

不具备吞噬能力

a.释放肝素抑制凝血;

b.释放组织胺,扩张血管,有利于其他白细胞游走和吞噬。

④单核细胞:

变形和吞噬能力,渗出血管后变成巨噬细胞,与组织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巨噬细胞,在体内发挥防御作用。

⑤淋巴细胞

胸腺→T淋巴细胞→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抗原刺激

抗原刺激

骨髓→B淋巴细胞→浆细胞→特异抗体→抗原(体液免疫)

7.血小板:

1)生理功能:

①黏附;②聚集;③收缩;④释放;⑤吸附。

8.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7.抗凝常用方法:

①移钙法:

柠檬酸钠,草酸盐,EDTA等;

②加肝素(1:

10血液);

③脱纤维法:

去除纤维蛋白;

④降低酶活性:

低温;

⑤物理抗凝法:

接触光滑面或带正电荷的表面;

⑥双香豆素抗凝:

“苜蓿干草症”(为兽医临床疾病)

8.促凝常用

①提高酶活性:

适当加温;

②接触粗糙或带负电荷的表面;

③补充维生素K。

9.血型: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

心脏每次收缩舒张一次,称一个心动周期。

包括顺次发生的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共同舒张期三个时期。

2.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相应增加的能力。

(心率和心输出量影响心力储备)

3.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心搏射出的血量。

4.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5.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相应增加的能力,受心率和心输出量影响

6.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1)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①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前负荷):

心肌纤维初长度增加,可导致心肌收缩强度增加的特性称为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

当机体回心血量增加,心室容积增大时,心肌可通过这一机制加大心室肌的收缩强度,使搏出量增加,实现心脏泵血机能的自身调节。

②心机的等长自身调节(收缩能力):

仅依靠心肌自身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影响每搏出量的调节,心肌的这种特性称为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

③外周阻力(后负荷):

外周阻力指血液在心脏以外流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

对左心室来讲,其外周阻力就是主动脉压。

当主动脉血压升高时,可使射血阻力增大,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时程缩短,最终导致搏出量减少,反之,搏出量增多。

2)心率:

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心动过速或过缓都影响每搏输出量减少。

7.普通心肌细胞(心房和心肌细胞,非自律性细胞)的电位:

1)静息电位:

钾离子外流,外正内负,高钾低钠。

2)动作电位:

0期:

去极化期;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

1期:

快速复极早期;瞬时钾离子外流;

2期:

平台期(缓慢复极期);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少量钠离子内流);

3期:

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

4期:

恢复期;Na+-K+泵转运,并进行Na+-Ca2+交换。

8.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P细胞和浦肯野式细胞)的电位:

0、1、2、3同普通心肌细胞,4期则为缓慢恢复期,舒张期自动去极化。

9.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①有效不应期:

快钠和慢钙通道失活。

包括绝对不应期(0-3期,-55mv)和局部反应期(-55~-60mv)

②相对不应期:

-60~-80mv阈上刺激可兴奋

③超常期:

-80~-90mv阈下刺激可兴奋

特点: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利于心脏的泵血功能。

10.房室延搁:

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到房室交界时,速度变慢,形成时间延搁。

11.期前(额外)收缩:

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一次额外(人工或病理)刺激,可产额外的兴奋和收缩,由于它发生在下一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所以称为期前收缩。

12.代偿间隙:

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1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主要条件,因此影响两者的因素可以影响血压)

①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增大则收缩期动脉血压高压升高。

②心率:

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则血压升高。

③外周阻力:

小动脉管径和血液粘滞度;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④主动脉弹性:

弹性降低则血压升高。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比例减小则血压降低。

14.中心静脉压:

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中心静脉压。

(其高低决定于心脏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

15.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受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对血流阻力的影响)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升高则回心血量增加。

②心脏收缩力量:

心肌收缩力量强,收缩末期容量少,心舒期心室内压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抽吸力量较大,回心血量增大。

③体位改变:

从卧体转为立体,四肢部分静脉扩张,容量增大,回心血量减少。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收缩时,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受挤压,静脉血流加快。

⑤胸腔负压的抽吸作用。

16.微循环:

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7.微循环的通路

①动-静脉通路:

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

②直捷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多见于骨骼肌,主要是使血液快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

③营养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此通路迂回曲折,血流速度缓慢,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状,真毛细血管壁较薄,通透性大,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8.迷走紧张:

正常时,延髓的心抑制中枢占优势,不断发出冲动至迷走神经传至心脏使心跳缓慢减弱,不使血压过高的现象。

19.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血管平滑肌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血压上升,分别经由颈动脉窦上的窦神经和主动脉弓上的主动脉神经传至延髓,心抑制中枢兴奋,经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心加速中枢受到抑制,也经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

二者共同作用使心跳减慢;缩血管中枢受抑制,经交感神经传至血管,使血管舒张,最后结果为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的反射与上述相反。

20.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作用:

血管紧张素I:

刺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使血压上升。

血管紧张素II:

极强的缩血管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还可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促进醛固酮的生成与释放。

血管紧张素三:

缩血管作用降低,但可促进醛固酮的生成与释放,而醛固酮可刺激肾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加体液总量,使血压升高。

第五章呼吸

1.呼吸的全过程:

肺通气+肺换气(外呼吸)——气体运输——组织换气(内呼吸)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是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物质,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

(选择填空)

功能:

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②阻止肺泡积液。

③降低吸气阻力:

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吸气做功。

3.胸腔内压的形成机理: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设大气压为生理零值)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保持肺和气道呈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2)促进静脉血压和淋巴液回流及右心充盈。

(3)促进呕吐和反刍动物的逆呕。

5.肺总量:

表示肺(包括呼吸道)能够容纳气体的量,由肺活量和余气量两部分容积组成。

6.潮气量:

平静吸气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7.补吸(呼)气量:

平静吸(呼)气后,以最大限度加强吸(呼)气,能再吸入(呼出)的量。

8.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鼻到呼吸性细支气管的部分)+肺泡无效腔(进入肺而未能进入气体交换的肺泡容量)

9.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10.氧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

①氧离曲线:

以氧分压为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得到的血氧饱和度与血液氧分压的关系曲线称为氧解离曲线,呈“S”型。

②氧离曲线各段生理意义:

a.上段:

高原、高空、轻度呼吸功能不全,机体不发生缺氧;

b.中段:

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的氧保证安静状态下组织代谢需氧量;

c.下段:

保证组织活动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

11.氧离曲线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右移则氧饱和度下降,有利于血红蛋白解离更多氧气供组织利用,左移,则氧饱和度增高,使血红蛋白酶不轻易放氧。

①PH值和二氧化碳:

PH下降或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时,氧饱和度下降,曲线右移;

②温度:

温度升高,氧饱和度下降,曲线右移;

③2,3-二磷酸甘油酸:

血液中此物含量增加时,曲线右移。

12.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的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过程。

感受器:

气管到细支气管平滑肌内;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

中枢:

延髓;

意义:

防止吸气过深过长,及时转为呼气,维持呼吸节律。

13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⑴化学感受器

①外周化学感受器

感受器:

颈总动脉,主动脉体

刺激:

动脉血PH值下降,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

传入神经:

颈总动脉体→舌咽窦神经,主动脉体→迷走神经

中枢:

延髓

效应:

呼吸加深加快

②中枢化学感受器

感受器:

延髓腹外侧浅表处的神经元

适宜刺激:

脑脊液或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

氢离子浓度上升—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直接作用小

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敏感,间接作用

⑵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

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⑶低氧对呼吸的影响:

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直接对呼吸中枢表现为抑制作用。

⑷氢离子对呼吸的影响:

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第六章消化、吸收与代谢

1.消化:

动物机体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吸收和利用状态的生理生化活动称为消化。

2.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①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②较大的伸展性

③持续的收缩性或紧张性

④自动节律性收缩

⑤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张力的刺激较为敏感

3.胃肠激素:

胃肠道内粘膜生皮细胞之间存在大量多种类型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多种激素和激素类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4.脑肠肽:

许多原先发现于消化道的肽类也存在于脑内,而一些原先认为只存在于脑内的肽类,也出现在消化道内,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为脑肠肽。

5.吞咽的三个时期:

口腔期→咽期→食道期

6.唾液的生理机能

①湿润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

②杀灭口腔中的细菌,含有溶菌酶;

③哺乳期幼畜唾液含有脂肪分解酶,能分解乳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

④水牛,狗,在高温季节可分泌大量稀薄唾液,有助于散热;

⑤反刍动物唾液中高浓度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能中和胃酸,维持瘤胃内适宜的酸碱度,保证微生物正常活动;

⑥唾液淀粉酶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糊精。

7.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壁细胞分泌内因子、HCl,主细胞分泌胃消化酶

8.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①盐酸

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系统;

b使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被胃蛋白所需的酸性环境;

c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d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②胃消化酶

a胃蛋白酶:

最初为酶原,须经过盐酸或自身的活化形式激活,可将蛋白质分解为䏡和胨;

b凝乳酶:

哺乳期幼畜胃液内含量多,可使乳汁凝固,便于消化。

③粘液

a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润滑食物,免受其机械损伤;

b中和、缓冲胃酸和预防胃蛋白酶对粘膜的化学损伤。

④内因子

与VB12结合,一方面保护VB12免受破坏,一方面促进VB12在回肠内的吸收。

9.胃液分泌的调节(是一种神经-体液性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查书上内容。

10.胃运动的功能:

贮藏、混合、排空。

11.胃运动的方式:

①容受性舒张;②紧张性舒张;③蠕动

12.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部肌肉舒张,可使胃容纳大量食物,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

13.胃排空:

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肠的过程。

14.瘤胃内环境的基本特点:

①食物和水分相对,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节律性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拌混合,并使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微生物均匀地进入后段消化道;

③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与血液相近,并维持相对恒定;

④温度适宜(39-41℃),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⑤pH维持在一定范围内(5.5-7.5之间);

⑥内容物高度乏氧。

15.维生素的合成: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包括硫胺素、核黄素、生物素、呲哆酶和钻胺素)和维生素K。

16.反刍的四个阶段:

逆呕、再咀嚼、再混入唾液、再吞咽。

17.食管沟反射:

吸吮乳汁时,能反射性的引起食管沟肉唇卷缩,闭合成管状,使乳或饮料不在前胃停留而是由食管沟和瓣胃网管直接进入皱胃。

18.胰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性质:

为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值为7.2-8.4,胰液为水、电解质和有机物组成。

成分及作用:

①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当的pH环境;

②胰蛋白分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肽酶):

都以酶原形式存在,被激活(肠激酶、胰蛋白酶)后,可分解蛋白质为䏡和胨--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③胰脂肪酶:

在胆盐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脂肪为甘油-酯和脂肪酸;

④胰淀粉酶:

可分解一切淀粉和糖原,产生糊精和麦芽糖;

⑤其他酶:

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双糖酶可降解双糖为单糖;核酸酶可降解核酸为单核苷酸。

19.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性质:

胆汁由肝细胞周期性连续分泌,具有强烈苦味的有色液体,pH5.9-7.8;

成分:

主要有胆汁酸、胆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粘蛋白、卵凝脂和其他磷脂、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

作用:

①胆酸盐是脂肪酶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

②胆酸盐能降低脂肪滴的表面张力,乳化脂肪,增大表面积,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

③胆酸盐与脂肪酸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

促进脂肪酸吸收;

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⑤可中和一部分由胃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肠内适宜的pH;

⑥刺激小肠的运动。

20.小肠运动的类型:

蠕动、分节运动、紧张性收缩。

21.大肠液的作用:

是由大肠粘膜的腺体分泌的碱性、粘稠的消化液,含消化酶甚少,富含粘液、碳酸氢盐和磷酸盐缓冲体系,保护肠粘膜及中和大肠内发酵产生的酸。

22.小肠是各种动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和小肠绒毛的运动。

23.为什么单胃动物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①胰液、胆汁、小肠液大量分泌入小肠,消化酶丰富、种类齐全,营养物质得以彻底消化,出现了大量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②小肠绒毛表面结大,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粘膜有褶皱,褶皱上有绒毛和微绒毛,加大了吸收表面积;

③小肠的分节运动和逆蠕动延长了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使营养物质得以彻底消化和吸收;

④小肠绒毛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能够将吸收入血的营养物质及时运往全身,另外小肠绒毛的运动也是促进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2.呼吸商(RQ):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与吸入的氧气量的比值。

3.基础代谢:

动物在基础状态下(空腹、清醒静卧、环境温度20-30℃,精神安宁)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4.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①劳役和运动;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

5.影响基础代谢率和静止能量代谢率的因素

①个体大小;

②年龄:

体重增加最快的时期代谢水平最高;

③性别:

公畜大于母畜;

④生理状态:

发情期和妊娠后期强;

⑤营养状态:

好的水平高;

⑥季节:

春秋高;

⑦气候:

热带的低于寒温带.

6.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

在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这种温度称为动物的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

第八章泌尿

⒈排泄:

是指动物体将体内代谢终产物、多余物质、进入体内的药物或毒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⒉尿的生产: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作用③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⒊原尿:

血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水、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可通过物理滤过作用而滤入肾球囊腔内,生成的滤液称为原尿。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成分和血浆基本相同)

⒋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⒌滤过膜:

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以及两者之间的基膜。

⒍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⒎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①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的改变

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影响尿生成的质和量,而滤过膜面积减小可使尿量减少或无尿。

②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a毛细血管压:

大失血时,血压下降,滤过率下降。

b肾球囊内压:

结石等出现,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

c血浆液体渗透压:

快速静脉注射,渗透压下降,尿增多。

③肾血浆流量

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血流量增大,滤过率增加。

第九章肌肉

⒈肌管系统

①横管系统(T管):

横管是兴奋传递的通路。

②纵管系统(L管):

纵管系统是细胞内的Ca2+库,膜上有钙泵,能通过对Ca2+贮存、释放和回收,触发和终止肌原纤维收缩。

③三联管:

一横管及其两侧终末池组成。

三联管是横管和纵管衔接的部位,使横管系统传递的膜电位变化与纵管终池释放回收Ca2+的活动耦联起来。

⒉细肌丝的组成:

①肌动(纤)蛋白②原肌球(凝)蛋白③肌钙蛋白(又称原宁蛋白,由TnC+TnT+TnI构成)

⒊TnC+TnT+TnI的作用:

a、TnC:

对肌浆中Ca2+有高度亲和力,当肌浆中的Ca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与Ca2+结合,使整个肌钙蛋白分子发生一系列构型和位置的变化。

b、TnT:

使整个肌钙蛋白分子与原肌球蛋白结合在一起。

c、TnI:

当TnC与Ca2+结合时,把信息传递给原肌球蛋白,使后者的分子构型改变和移动位置,从而解除对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抑制作用。

⒋骨骼肌的收缩,收缩过程中,肌小节长度发生变化,粗、细肌丝长度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⒌兴奋-收缩耦联:

指以电位变化为特征的肌膜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肌肉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联系或中介过程,其耦联因子为Ca2+。

⒍骨骼肌的生理特征:

骨骼肌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其中收缩性的肌肉组织独有的特性。

⒎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①等张收缩:

肌肉兴奋后,发生以长度变化为主而张力基本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②等长收缩:

肌肉兴奋后,发生以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