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021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docx

贝雷桁架计算书样本

附件1

新建铁路

广深港客运专线ZH-3标段综合工程

高峰特大桥

(中心里程:

DK97+629.13)

 

简支箱梁现浇贝雷桁架检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广深港客运专线ZH-3标项目部第一分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

 

 

高峰特大桥贝雷桁架验算

Ø1、计算资料

1.1工程概况

高峰水库特大桥17-32m简支梁,全桥总长569.81m,中心里程为DK97+629.13。

此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形空心墩,桥台采用的是矩形空心台。

3#墩~5#墩之间坡度较大,在3#墩~5墩之间采用贝雷桁架的现浇施工方法,水中梁采用造桥机现浇施工方法。

其中跨度为32.6m,净跨度为31.3m。

简支梁梁体为单箱单室斜腹板、等高度、不等截面结构,支点及跨中梁高均为3.05m。

箱梁底宽为5.5m,梁顶板宽13.4m,顶板厚度30~61㎝,腹板厚45~105㎝,底板厚28~70㎝。

1.2现浇支架方案

高峰特大桥3#-5#墩的简支箱梁简支现浇平台拟采用贝雷式(321型)作主梁、φ800mm钢管作支墩,贝雷梁的布置通过计算确定。

由于两墩之间净跨为31.3米,因此贝雷桁架设置为两跨简支形式,跨中采用单排φ800mm钢管柱作桁架,整跨采用单层双排321型贝雷梁做纵向主要承重结构,整跨需要特制2.1m长贝雷梁。

两端支墩仍采用φ800mm钢管,支立于桥墩承台上;在钢管四周10×10cm钢板焊接,经过三角板与钢管更好的连接,三角板再和预埋承台里面的钢筋连接;在钢管柱横向采用φ300mm钢管以及[18槽钢做剪刀撑来增强钢管柱的稳定性。

结构布置:

在钢管上开槽与双I45工字钢连接,在沿纵向方向搭设贝雷梁在双I工字钢上面;再在贝雷梁上部铺设I18工字钢作分配梁,顺I18工字钢的位置布置碗口式支架,其纵向间距与I18工字钢相合同为60cm,横向布置按计算要求布置,腹板下25cm,底板下60cm,翼缘板下90cm,其步距为120cm;在碗口式支架上沿横向方向铺设12×14cm的方木、间距按碗扣支架的横向间距布置,在承重方木12×14cm的垂直方向按间距为25cm布置10×10cm的小方木,再在小方木上直接铺设厚度为18mm的胶合板。

侧模采用钢模桁架;内模采用3015型组合钢模结构,采用普通钢管支架支撑加固形成整体。

在跨中位置的φ800mm钢管下面施工个基础支墩,在此基础支墩上以及3#-5#承台上预埋件(预埋件位置需准确)与钢管柱连接,施工基础前先对原地面进行整平、夯实,夯实后再用粹石加固,钢管柱下地基承载力为250kPa以上。

贝雷支架形式、具体尺寸结构详见施工图。

1.3材料参数

材料性能以及参数

 

截面抵抗矩(cm3)

截面惯性矩(cm4)

弹性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容许剪力(Mpa)

备注

[10

62.1

391

2.06×105

160

80

 

I45a

1430

32240

2.06×105

160

80

 

321型贝雷梁

3578.5

250500

2.1×106

273

208

单层单排参数值

φ80cm钢管

 

 

2.06×105

215

80

 

I18

185

1660

2.06×105

140

80

 

附注:

竹胶板:

规格1222x2444x18mm

弹性模量:

纵向Ez=6.5GPa、横向Eh=4.5GPa

弯曲强度:

f顺=80MPa、f横=55MPa

密度:

9.5KN/m3

木材:

方木强度等级取TC13(木结构设计规范)。

设计抗弯强度

顺纹抗剪强度

弹性模量

密度8KN/m3

Ø2、验算依据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兴水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高峰特大桥箱梁施工方案》

Ø3、设计说明

偏安全考虑,贝雷支架验算按照全联箱梁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验算。

根据设计图知最不利位置位于墩旁支点处,以下计算均取此部位荷载计算。

取荷计算时,不考虑翼板下支架作用(偏安全),认为全断面荷载仅由底板下支架承受。

详见《现浇箱梁贝雷桁架设计图》。

Ø4、强度验算

根据箱梁设计图知墩旁支点截面(顺桥向0-1.25m)处为最不利截面(此截面钢筋混凝土自重最大),计算得截面面积为14.556m2,则箱梁顺线路方向每延米钢筋混凝土自重为

14.556(中支点I-I截面面积)×1(延米)×25(C50混凝土自重)=370.5kN/延米

4.1.底模胶合板验算

主受力方木纵向间距为60cm,小方木按中心间距25cm布置。

胶合板按支承在分布方木上的3跨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示意图:

 

4.1.1.抗弯强度验算

顺线路方向每延米宽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小方木中对中间距):

l=25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钢筋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1=1.2(分项系数)×370.5/5.03=88.39kN/m;

倾倒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2.00×1=2.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3=1.4×2.00×1=2.8kN/m;

施工活荷载设计值q4=1.4×2.5×1=3.5kN/m;

q=q1+q2+q3+q4=88.39+2.8+2.8+3.5=97.49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

Mmax=0.1×97.49×2502=6.2×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1000×18×18/6=5.4×104mm3;

f—胶合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55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M/W=6.09×105/5.4×104=11.3N/mm2<[f横]=55N/mm2

满足要求!

4.1.2.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查手册P763)

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小方木中对中间距):

l=25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97.49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V=0.6×97.49×250=14623.5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T--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

b=1000mm;

hn--面板厚度(mm):

hn=18.0mm;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6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3×14623.5/(2×1000×18)=1.22N/mm2<[fv]=1.600N/mm2

满足要求!

4.1.3.挠度验算

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活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q--作用在底模上压力线荷载:

q=88.39/1.2=73.66N/mm;

l--计算跨度(小方木中对中间距):

l=25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4.5×103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100×1.8×1.8×1.8/12=48.6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677×73.66×2504/(100×4500×48.6×104)=0.88mm≤[ω]=250/250=1mm

满足要求!

Ø4.2.10cm×10cm分布方木验算

主受力方木纵向间距为60cm,小方木每根长度4m,分布方木按支承在主受力方木上的3跨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

取最不利腹板处进行计算(小方木中对中间距25cm),计算示意图:

 

本工程分布方木采用100×100mm规格,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100×100/6=166.7cm3;

I=100×100×100×100/12=833.3cm4;

4.2.1.分布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分布方木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M—分布方木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主受力方木中对中间距):

l=600mm;

q--作用在分布方木上的线荷载,它包括:

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设计值q1=1.2×0.25×3.05×26=23.79kN/m;

倾倒混凝土活荷载设计值q2=1.4×2×0.25=0.7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3=1.4×2×0.25=0.7kN/m;

施工活荷载设计值q4=1.4×2.5×0.25=0.875kN/m;

q=q1+q2+q3+q4=23.79+0.7+0.7+0.875=9.38×105N.mm

分布方木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σ--内楞承受的应力(N/mm2);

M--内楞计算最大弯距(N.mm);

W--内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16.7×104;

f--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

分布方木最大应力:

σ=9.38×105/16.7×104=5.62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4.2.2分布方木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V-分布方木承受的最大剪力;

l--计算跨度(主受力方木中对中间距)l=600mm;

q--作用在分布方木上的线荷载q=26.07kN/m

分布方木最大剪力:

V=0.6×26.07×600=9385.2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τ--内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内楞计算最大剪力(N);

b--内楞的截面宽度(mm):

b=100mm;

hn--内楞的截面高度(mm):

hn=100mm;

fv—分布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6N/mm2;

分布方木截面的剪应力:

τ=3×9385.2/(2×100×100)=1.41N/mm2<[fv]=1.6N/mm2

满足要求!

4.2.3.分布方木挠度验算

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活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ω—分布方木的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分布方木上的线荷载(kN/m):

q=19.83kN/m;

l--计算跨度(主受力方木间距):

l=600mm;

E—分布方木弹性模量(N/mm2):

E=10000N/mm2;

I—分布方木截面惯性矩(mm4):

I=833.3×104mm4;

分布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677×19.83×6004/(100×10000×833.3×104)=0.21mm≤[ω]=l/250=600/250=2.4mm

满足要求!

4.3.主受力方木验算

主受力方木纵向间距为60cm(支架纵距),按腹板下最不利考虑荷载,腹板先横向间距为30cm,主受力木每根长4m,承受分布方木传来的集中力。

主方受力方木按支承在顶托上的承受分布方木传来集中荷载的3跨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示意图:

 

本工程分布方木采用120×140mm规格,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20×1402/6=3.92×105mm3;

I=120×1403/12=2.75×107mm4;

4.3.1主受力方木强度验算

主受力方木跨中弯矩:

M=0.267×Pl

作用在主受力方木的荷载:

P=3.05×0.6×0.3×26+2.5×0.3×0.6=12.3kN;

主受力方木计算跨度(支架纵距):

l=600mm;

主受力方木最大弯矩:

M=0.267×12300×600=1.97×106N/mm

强度验算公式:

σ—主受力方木最大应力(N/mm2);

M—主受力方木最大弯距(N.mm);

W—主受力方木净截面抵抗矩:

W=3.92×105mm3;

[f]—主受力方木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主受力方木最大应力:

σ=1.97×106/3.92×105=5.03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4.3.2.主受力方木抗剪强度验算

公式如下:

V=1.267×P

其中,V—主受力方木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

l=600mm;

P--作用在主受力方木荷载:

P=12300N

最大剪力:

V=1.267×12300=1.56×104N;

主受力方木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外楞截面的受剪应力(N/mm2);

V--外楞计算最大剪力(N);

b--外楞的截面宽度(mm):

b=140mm;

hn--外楞的截面高度(mm):

hn=200mm;

fv--外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6N/mm2;

主受力方木截面的剪应力:

τ=3×1.56×104/(2×120×140)=1.39N/mm2<[fv]=1.6N/mm2

满足要求!

4.3.3.主受力方木挠度验算

根据《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活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ω=1.883×Pl3/100EI

ω—主受力方木最大挠度(mm);

P—分布方木传来集中荷载(kN/m)

l--计算跨度:

l=600mm;

E--弹性模量(N/mm2):

E=10000N/mm2;

I--截面惯性矩(mm4):

I=2.744×10mm7;

主受力方木的最大挠度:

ω=1.883×12300×103×6003/100×10000×2.744×107)=0.18mm≤[ω]=l/250=600/250=2.4mm满足要求!

4.4.满堂支架立杆验算

本工程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施工,为轴心受压构件。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不考虑风载和偶然荷载。

取最不利位置腹板中支点处计算。

静荷载设计值Ng=1.2×(Ng1+Ng2+Ng3)=17.42kN

脚手架的自重(kN):

Ng2=0.129×1.4=0.18kN;

模板的自重(kN):

Ng3=0.35×0.3×0.6=0.063kN;

钢筋混凝土自重(kN):

Ng1=0.3×0.6×3.05×26=14.27kN;

活荷载设计值Nq=1.4×(Ng1+Ng2+Ng3)=1.4×(2+2+2.5)=9.1kN

Ng1—混凝土振捣荷载,取2KN/m2;

Ng2—泵送混凝土荷载,取2KN/m2;

Ng3—施工活荷载,取2.5KN/m2

综上,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Ng+Nq=17.42+9.1=26.52KN;

4.4.1立杆抗压强度验算

立杆抗压强度必须满足:

N<[N]=A×[f]

[N]--立杆抗压强度允许值;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c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N=26.52KN<[N]=4.89×205=100.25KN,满足要求!

4.4.2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26.52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120/1.58=76查《扣件规范》附录C得φ=0.5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8cm;

l0--计算长度(m)l0=h+2a=1.2+2×0.3=1.8m(h为步距,a为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3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89cm2;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5.08cm3;

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160N/mm2;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

σ=26520/(0.5×4.89×102)=108.9N/mm2<[f]=160N/mm2

满足要求!

Ø4.5分配梁I18工字钢验算

分配梁I18工字钢纵向间距为60cm,贝雷梁最大间距为1.2m,在翼缘板处,计算按底板0.6m跨度计算。

分配梁I18工字钢,承受碗扣支架传来的集中力。

分配梁直接横向铺设在纵向的贝雷梁上面,承受碗扣支架传来集中荷载的3跨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示意图如:

 

I18工字钢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85×105mm3;

I=1.66×107mm4;

4.5.1分配梁强度验算

主受力方木跨中弯矩:

M=0.267×Pl

作用在主受力方木的荷载:

P=(1.2×3.05×26+1.4×2+1.4×2+1.4×2.5)×0.6×0.6=37.51kN;

分配梁I18工字钢计算跨度(支架纵距):

l=1200mm;

主受力方木最大弯矩:

M=0.267×37510×1200=1.21×107N/mm

强度验算公式:

σ—主受力方木最大应力(N/mm2);

M—主受力方木最大弯距(N.mm);

W—主受力方木净截面抵抗矩:

W=1.85×105mm3;

[f]—主受力方木强度设计值(N/mm2):

[f]=160N/mm2;

主受力方木最大应力:

σ=1.21×107/1.85×105=65.4N/mm2<[f]=160N/mm2

满足要求!

4.5.2.I18工字钢抗剪强度验算

公式如下:

V=1.267×P

其中,V—主受力方木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

l=600mm;

P--作用在主受力方木荷载:

P=37510N

最大剪力:

V=1.267×37510=4.8×104N;

主受力方木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V/A<[fv]

其中,V--计算最大剪力(N);

A--构件的截面面积(mm2):

A=3.06×103mm2;

[fv]--抗剪强度容许值(N/mm2):

[fv]=80N/mm2

主受力方木截面的剪应力:

τ=4.8×104/3.06×103=15.53/mm2<[fv]=80N/mm2

满足要求!

4.5.3、分配梁I18工字钢挠度验算

根据《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活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ω=1.883×Pl3/100EI

ω—主受力方木最大挠度(mm);

P—分布方木传来集中荷载(kN/m):

P=1.2×0.6×0.6×3.05×26=34.26kN;

l--计算跨度:

l=600mm;

E--弹性模量(N/mm2):

E=2.06×105N/mm2;

I--截面惯性矩(mm4):

I=1.66×107mm4;

主受力方木的最大挠度:

ω=1.883×3.5×104×6003/100×206000×1.66×107)=0.42mm≤[ω]=l/400=600/400=1.5mm满足要求!

Ø4.6.贝雷梁验算

按支承在横桥向双排工字钢上的两跨连续梁,承受I18工字钢分配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分析。

因两端悬臂部分长度很短,为方便计算不予考虑。

计算底板下承受的总荷载:

F=200.01+438.52+1046.26+267.83=1952.62KN

则折合每延米1952.62/5.05×14.5=24.48KN/m

单片贝雷梁承受I18A工字钢传来的集中荷载P=0.6m×0.6m×24.48KN/m2=8.82KN

腹板处0-1.25处I18A工字钢传来的最大集中荷载P=1.2×0.6m×1.05m×26×3.05/5+1.4×2.5×0.6=14.1KN

腹板处1.25-4.25处I18A工字钢传来的最大集中荷载P=11.6KN

腹板处1.25-4.25处I18A工字钢传来的最大集中荷载P=0.45×3.05×26×0.6×1.2/5+2.5×1.4×0.6=7.24KN

则底板验算:

有medas计算,最大弯矩M=637.9KN.m;最大剪力V=218.5KN

;最大的支座反力集中在跨中这个位置即为R=437.1KN。

腹板验算:

最大弯矩M=610.1KN.m;最大剪力V=204KN

;最大的支座反力集中在跨中这个位置即为R=408KN

贝雷梁相应的参数:

截面抵抗矩:

W=3578.5cm3=3.6×10-5m3

截面惯性矩:

I=250500cm4

 

腹板处的弯矩截图

 

底板处的弯矩截图

由上截图易知其腹板以及底板最大的弯矩分别MMAX=610.1KN.m、637.9KN.m

 

腹板处的剪力截图

 

底板处的剪力截图

由此知其腹板以及底板分别最大的剪力Vmax=204KN、218KN

4.6.1抗弯强度验算

利用结构计算软件输入荷载后,输出结果:

(抓图1)

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σ—工字钢承受的应力(N/mm2);

M--计算最大弯距;

W--截面抵抗矩(mm3),W=3578.5×103mm3;

f--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270N/mm2;

底板处最大应力:

σ=637.9×106/3578.5×103=178.3N/mm2<f=270N/mm2

腹板处最大应力:

σ=610.1×106/3578.5×103=170.5N/mm2<f=270N/mm2

满足要求!

4.6.2抗剪强度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剪应力τ=V/A<[fv]

其中,V--计算最大剪力(N);

A--构件的截面面积(mm2):

A=120×102mm2;

[fv]--抗剪强度容许值(N/mm2):

[fv]=208N/mm2

底板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218.5/120×102=182N/mm2<[fv]=208N/mm2

腹板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204/120×102=170N/mm2<[fv]=208N/mm2

满足要求!

4.6.3.挠度验算

底板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1.2mm≤[ω]=l/400=14500/400=36.25mm

腹板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1.2mm≤[ω]=l/400=14500/400=36.25mm

满足要求!

Ø4.横桥向Ⅱ45a工字钢验算

按支承在钢管立柱承受顺桥向贝雷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分析(尺寸见CAD图)。

底板处集中荷载P=437.1KN;腹板处集中荷载P=408KN(见抓图1)

 

 

由此图易知最大弯矩MMAX=555.7KN.m

 

由此知其最大的剪力Vmax=1311KN

4.1抗弯强度验算

利用结构计算软件分析内力(见抓图)

最大弯矩M=555.7KN.m

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其中,σ—工字钢承受的应力(N/mm2);

M--计算最大弯距;

W--截面抵抗矩(mm3),W=2×1860×103mm3;

f--抗弯强度设计值(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