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800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1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docx

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建议报告全文

2006年第七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报告全文

7thAnnualmeetingofinternationalbusinessleadersadvisoryoftheMayorofBeijing

中国北京,2006年5月22–23日

佐佐木元:

充分利用ICT技术开展兼顾环境与经济的城市建设

(ICT*:

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会长

1.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际所实施的交通网建设情况

目前,北京正在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积极进行着广泛多样的筹备工作。

今天,我想为北京提供一个参考事例,介绍一下42年前东京奥运会召开时交通网的建设状况。

东京奥运会召开于1964年10月。

在此之前,1961年时,东京便已经成为人口突破1,000万人的城市。

1959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以涩谷为中心的地区,作为奥运会会场和选手村区域,率先开始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政府对奥运会投入的间接事业费用达1兆日元(相当于现在的4兆日元)。

据记载,其中80%用于新干线高速铁路、地铁、公路等交通网的建设。

当时,东京的汽车数量只相当于现在的22%,大约104万台,但那时城市中心区域已经经常发生交通堵塞。

为了在奥运会期间,选手和观众能够畅通无阻地在各个竞技场馆之间移动穿梭,我们制定了「紧急公路建设计划」,在奥运会临近时,完成了共计54.6公里22条干线道路的修建,和连结当时东京空运窗口—羽田机场和奥运竞技场馆长达32.8公里的首都高速公路。

1964年9月,连接羽田机场和日本铁道滨松町车站长达13公里的世界首条城市交通用骑跨型单轨电车正式开通,承担了输送国内外众多宾客的重任。

在10月10日奥运会开幕的前9天,即10月1日,1959年开始动工的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终于竣工运行,「光号」新干线列车将以往连接东京~大阪之间特快火车所需要的6个半小时路程缩短到4个小时。

使人们对出行移动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外,城市交通手段中十分重要的地铁,也开始采用民营(民营公司经营)和都营(东京都政府运营)的方式,通过与私铁(民营铁路)·国营日本铁道路线的互联互通,覆盖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琦玉县的首都圈交通网络逐渐成形。

2.城市计划的进展与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目前东京的城市规划目标和基本理念如下。

①维持和发展拥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城市活力

②为实现持续性发展,努力实现与环保的共存

③创造和发扬独特的城市文化

④实现能够安全、安心生活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⑤多种主体的参加与合作

我国的城市构造多为下述形态:

在城市中心部的土地未得到高度利用闲置一旁的同时,却形成了其周边地区至郊外区域则以住宅区为中心,呈低密度广薄扩散型城市结构。

这一结构一向被认为是导致城市交通问题和上下班路途漫长、地方城市中心地区空洞化的原因。

今后,为了实现高效率的城市经营、对应出生率减低和老龄化问题、以及对减低环境负荷要求等问题,需要我们探讨构筑多功能紧凑化城市的可能性。

这样的城市建设趋势,将对能源需求供给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个是城市各个经济主体(产业、业务、住宅)的结构变化所带来的能源需求分布变化。

例如,伴随着城市的紧凑化发展,工作单位和家庭不断接近,电热负荷的均衡化将会随之发展,以有效利用电力·热能互动共发为首的高效能源供给体制便有可能得到完善。

另外一个,则是交通负荷的降低。

由于城市紧凑化发展,人与物的移动距离可望得到减少,城市整体的交通需求亦可随之减少。

同时我们还可以期待居民们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机构,改用自行车或步行等有利于环保的移动手段。

目前,我国的废弃物排放量为每年4.44亿万吨,废弃物处理工厂的严重不足和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十分重大的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形成一个环保和经济成长双存并立的循环型经济社会,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国政府已经先后陆续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电再利用法以及汽车再利用法(2005年1月全方位实施),为了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不懈地努力。

同时,产业界同仁也积极主动地开展着「零废弃物」等活动,力争尽量减少产业废弃物的排放量。

产业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已经由1990年度的8900万吨降至2002年的4000万吨,几乎减少了一半。

到2030年,通过全体国民、企事业单位、社区、政府的进一步努力,3R活动(废物的减少、再利用、再生)将有更大进展。

有识人士指出:

如果循环型经济社会得到稳妥切实的建设,那么,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度减少。

当然对于能源需求结构的影响并不是单一层面的,我们需要不厌其烦地仔细研究考虑其各种因素。

在此,我想利用北京市和东京都的公开数据对两个城市的下述指标进行一下比较。

首先,经济指标即人均GDP,东京是北京的11倍。

地理性指标即总面积是北京的10分之一,总人口是北京的5分之四,电力使用量为北京的1.4倍,能源消费量为北京的5分之三,显示能源效率的原单位(能源消费量÷GDP)是北京的20分之一。

此外,显示城市交通发展状况的指标如下:

汽车拥有数量,东京为北京的1.8倍,公路总长为北京的1.3倍,汽车之外的城市交通网络--地铁运营路线总长,东京为北京的2.6倍(北京按轨道交通距离统计),每年的旅客运输量,东京为北京的4倍。

我认为,上述数据告诉了我们以下几个事实。

①北京还具有改善能源效率的诸多余地

②今后交通堵塞、环境问题将日益加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乃当务之急

③需要完善整合一个代替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城市型公共交通网络。

众所周知,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日本对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原因的废气排放量开始加以十分严格的控制。

2004年度的快报数值表明:

运输部门所排放的由于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62亿吨,是由于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1.8亿吨的22.1%。

我们的目标是:

到2010年,将它减低为2.5亿吨,将其控制为总排放量10.56亿吨的23.6%。

为此,在占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一半的私家汽车中,我们正在推动普及可抑制排放量的低耗能汽车的使用,同时积极开发和普及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新型汽车燃料,并且,为削减交通堵塞大力推广公路智能交通系统(ITS),并积极推进IT办公方式和在家办公等方式,借此减少由上下班交通运输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对于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35%货物运输,为了削减物流量、提高物流效率,我们在货主和物流单位之间开展着双方通力合作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

具体方法就是通过运货车辆的大型化、干线运输的共同化提高载货效率,通过物流基地的集约提高运输效率,并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倡由汽车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和海运等。

目前,有关行业正在积极响应、努力改善。

我曾经在日本经济同友会的地球环境·能源委员会中担任过委员长一职,我们十分认真地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并于2004年12月提出了「为了克服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8个建议」。

建议中,我们提到应通过实现IT社会,提高包括SCM(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在内的社会系统效率。

并指出,应普及推广节能设备、低耗能车辆等。

根据上述建议,我们对由于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效果进行试算的结果是降低了1.26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它相当于2010年由于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0.56亿吨的12%。

潜力相当可观。

此外,在建议中,我们还介绍了「思路转换」的实例。

在日本,货物快递公司可以以低廉的运输费及时地把我们在百货店或通过邮购、网上购物等方式购买的商品或新鲜食品送货到户,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务之一。

在城市地区,我们可以用一种专门的推车替代以往的汽车送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运输手段的转换方面,我们也建议从物流、人的移动、交通流动等所有观点考虑,建立一个融汽车、铁路、船舶、航空等所有运输手段和基础设施为一体的最佳组合型综合性交通体系。

3.为了兼顾环境与经济发展---充分利用ICT技术

最后、我想谈一谈为了兼顾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ICT技术的问题。

今年3月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对我国「第3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做出决策。

其中提到,为了开拓自身国力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兼顾环境与经济」。

其具体目标,是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克服地球温室效应·能源问题,和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实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社会。

在日本总务省推进的「U-Japan战略」中,也要求我们为了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运用传感技术、为了减少人与物的流动,积极普及远程办公方式和网上购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纸张使用量,多加使用RFID(电子标签)等,通过充分运用最尖端的ICT技术改变社会结构。

借此机会,我来介绍几个我们NEC向世界提供的ICT解决方案的实例和我们所开展的活动。

第一,是位于山形县的NEC电脑生产基地的事例。

这个工厂以往一直采用通过读取生产作业指示单上的条码来管理生产线进度的方式,通常每天需要进行10万次读取操作。

我公司通过利用自己开发的RFID的中间件,成功地导入了RFID卡之后,该工厂改用RFID卡替代生产作业指示单,自此之后,便能够实时掌握生产现场的有关信息,实现了及时下达生产指示、即时进行生产管理以及计算出厂货物数量等的一系列生产管理,生产效率提高了10%,加速了经营管理速度。

与此同时该工厂还开展了生产方式的革新、运输途径的效率化、外部仓库的削减、包装捆扎材料的削减等生产革新活动。

其结果、成功地将年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减了30%。

另外一个是NEC开发的「高速IP无缝通信技术」。

这项技术实现了高速行走车辆与无线LAN基站之间连续性图像的高速传输。

在实用方面,我们开发了无线LAN网络和移动电话网络相组合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从行驶状态下的急救车中即时向急救医院报告患者状态、发送应急措施的图像信息。

如果这个系统能够付诸实现,则急救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来自急救车中的图像和医疗数据迅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及时对急救队员下达确切指示、提供正确建议,由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现在,利用大阪国立循环器官疾病中心试验车辆所进行的实证试验已经结束,我们期待着它能够早期付诸实用。

此外,还有城市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预防事例。

在首都高速公路转弯较多、难以看到前方道路情况的地带,设置了在NEC协助之下开发的传感器,它可以把前方道路上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停止的或低速行驶的车辆信息实时发送到后续车辆的电子导航系统和高速公路上的信息显示屏上,实时发出警告。

通过为期3个月的社会试验,结果表明:

引进该系统后的3个月期间,事故发生数量减少了一半,尤其追尾事故锐减。

参加这项试验的很多司机表示「由于有了精神准备,所以能够提前减速」。

今后,为了这项技术的实用化,我们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设置上述传感器,并积极普及对应此项技术的车载终端。

此外,NEC还在锐意开展一项公路交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利用无线技术即时收集行驶中车辆的位置、速度等行驶信息,并将它反映到公路交通信息中去。

这个技术把行驶中的汽车本身当做了一个传感器,所以被称为「探测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即时了解公路的堵塞状况,并将这一信息传发至车载电子导航系统,这样便可以引导司机巧妙避开堵塞地段顺利抵达目的地。

其结果,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节省燃料,还可以削减废气排放。

由于此「探测系统」在没有设置传感器的路段也能够收集信息,因此,在系统建设时可不受公路基础设施整备状况的限制。

NEC在名古屋所实施的行驶实验表明:

这项系统可以使我们抵达目的地的时间缩短10%。

上述内容只是我们各项技术的部分少数事例。

我们坚信,RFID技术、高性能传感技术、高速无线LAN技术将把我们刚才提到的物·人·车的流动变为可视化信息、通过无论何时与何地均能连接的网络技术所传播的相应信息,一定能够为建设综合型城市交通系统做出丰富多彩的贡献。

衷心希望今天所谈的内容能够为北京市进一步的城市整备工作贡献绵力。

--------------------------------------------------------------------------------

嘉德奈:

北京现代能源效率设想

--法国电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嘉德奈

1城市能源:

背景

2.在北京执行“能源全面观”

3.现代技术:

支持“能源全面观”

3.1能源效率:

概念

3.2能源效率与地方生产

3.2.1“分布式”或“分布式”生产

3.2.2在建筑物中使用可再生能源

3.2.3利用废物为地方生产能源

3.3能源配送网

3.3.1能源效率与配电

3.3.2整体能源配送

3.4能源效率与消耗

3.5能源服务

4.执行“能源全面观”

4.1能源设计师:

核心作用

4.2筹划未来的竞争

4.3融资和筹资

4.4一个明确的特许权框架

5.结论和前景

1城市能源:

背景

2005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能源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要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证。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北京将如何组织能源供应和管理以支持这种发展。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

到2030年,世界61%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而目前只有48%。

因此城市将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们将成为政府和国际组织面对人类重大挑战(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资源枯竭……)时的重要合作伙伴。

为了充分履行其职责,城市必须通过提升在各种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能力,以集中、协调和优化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n运输:

特别是有关车辆行驶或停放的新规则,以及用于改善道路体系管理的措施;

n环境问题:

引入有关排污系统的管理规则;

n服务:

例如试行送货上门、“商店服务”等等,用更具效率的专业化物流管理替代依赖个别车辆的物流服务方式。

n废物管理:

其重点在于实施可回收的循环利用政策。

n水管理:

强调资源管理或水的“有效”利用。

n卫生:

优化卫生基础结构;

n能源:

努力确保供应安全和提高“能源效率”。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将出现巨大能源需求,北京更是如此。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中国已经发起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电厂建设计划,但是仅增加发电装机容量是不够的。

更不可能在北京这个高人口密度的大都市里大规模建设常规发电厂,因此需要大力推广节能措施。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2006年—2010年)强调,必须提高能源效率以加大GDP增长与电力消耗的比率。

2005年,北京的峰值耗电量比2001年增加了52%,达到10700MW。

这一数值比2004年增加了580MW。

北京的年耗电量已达到约75TWh。

在“十一五”规划中,天然气的供应量将增加50%,从2005年的40亿m3增加到2010年的60亿m3。

提高能源效率其目的是在不降低生活标准的前提下减少能量消耗:

通过改变电力生产、输送、配送和消耗技术以及通过改变人们的耗能行为和工作方法,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大多数专家认为,能源效率的提高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效应和保障一次资源是十分关键的。

在这方面,城市将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实施多种能源管理,将电力、供热、热电联供、废物处理和配气结合起来。

本文件介绍了EDF在城市环境和建筑项目节约能源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方面的经验:

作为一个在城市或建筑领域的节能企业(ESCO)或市政服务的参与者,它的经验可为研究提高北京“能源效率”的潜在途径服务。

2.在北京执行“能源全面观”

在未来几年中,北京将采取适当措施增加电力供应,加速电网建设。

北京将建设天然气项目,推进连通新城市和重要城镇的天然气管线建设。

北京还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能源储备和应急供应系统。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套协调的政策。

一些国家在几年前从集中计划管理转向通过市场和竞争来驱动城市能源供应的简单方式。

很多国家都进行了这种尝试,但事实很快表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不仅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也不能确保能源的可靠供应和长期投资政策。

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清楚认识到,一座城市应掌握执行其能源政策所需的方法与技能:

预测高峰段需求,评定多种能源,评价不同能源来源的可能性,控制配电成本,以及实行需求侧管理……。

因此,制订明确的“能源全面观”(以及执行措施与鼓励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城市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决定:

它难以影响由电力公司或天然气公司控制的电力供应系统,而且还必须了解法律架构,掌握并执行技术标准,并能筹集公共资金……。

实际上,只有一种大型参与者(可以是地区、大都市或大型城市)才适于启动这一大型程序,使能源全面性的概念成为一种可能。

尽管这种参与者通常不能掌握所有的要素,但事实上,一些大型能源供应商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它们能够与负责战略、执行协调和规则制定的地方机构相互影响。

为应对这种局势,我们认为,“能源全面观”可以依靠城市能源设计师执行(定义见下文)。

3.现代技术:

支持“能源全面观”

新技术(例如热电联供技术,或煤的汽化技术和其它未来的技术,或将氢用作能源的技术)能够在各种能源之间架起相互关联的桥梁。

基于这些新技术和新能源管理系统(在地方规模上)的能源结构概念能够将地方上的发电、配电和耗电服务整合为一个可提高能源效率的整体服务包,这将降低城市能源管理的总成本。

3.1能源效率:

概念

提高能源效率(主要指技术应用,以及在较低程度上指人的行为)的目的是在不减少耗能设施和设备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它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更好地使用能源的问题。

在2006年3月9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谈到,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将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改造旧建筑以提高能源效率,推进对将成为新建项目首选方案的绿色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研究,以及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

他说,这是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因此,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是促进可降低能源消耗的行为、加工工艺和技术的推广,这将使消费者和环境受益良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健康的环境;

节省费用;

节约能源资源。

这一概念可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从建筑、设备、工业设施到运输和能源生产本身。

因此,更高的能源效率将为实现环境目标(例如《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提高能源效率目前仍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许多阻碍,例如工业部门对能源的低效利用,或者阻止获得技术和推广有效能源形式的贸易障碍(高价材料……)。

因此,提高能源效率仍然是旨在防止气候变暖、解决环境和资源枯竭问题的各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用于:

能源生产;

能源分配网络;

能源消耗。

3.2能源效率与地方生产

3.2.1“分布式”或“分布式”生产

为了在城市水平上改进整体能源系统,必须分析“进口”能源和本地生产的能源(即天然气或煤),并在两者间做出选择。

这可以通过采用热电联供(CHP)或冷热电联供(CCHP)、当地供暖网络或当地锅炉等来实现。

事实上,至少出于以下三个因素,“分布式”或“分布式”生产将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

在消费者附近安装发电机组将减少能源输送网络的能量损失;

通过回收损失的能量,这些机组能使总体能源效率达到80%~95%;

它们最终避免新建重要的基础设施(大型电厂和新网络),从而减少相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3.2.2在建筑物中使用可再生能源

除当地的常规能源之外,建筑领域还可从新的能源技术即可再生能源中受益。

可再生能源可以改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光电能:

由于使用了可聚集太阳能来发电的光电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光电电池板可被安装在屋顶或固定在建筑物的正面。

太阳热能:

这种方式包括:

-被动式太阳能,通常被认为是最容易和最经济的一种新型建筑供暖方式。

在这种系统中,通过对建筑物的朝向、规模、位置、各侧面和材料等因素的控制可以最多地吸收太阳能。

这种系统不使用加热力学物质,而是收集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建筑的各个部分,例如墙、窗、地板和屋顶),再通过泵或者通风机进行配送,以控制温度。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接收器来加热水或空气。

与发电用的光电太阳能电池板不同,主动式太阳能板将日光转变成热量,用于加热水和建筑物。

风能:

风车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发电技术,因为其能量来源相对固定。

此外,现代风车在风力很弱时也能高效发电,这可增大投资的回报。

它们可以被安装在建筑群的屋顶,以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

地热:

由于在闭合环路或开放线路中采用了热交换器,因此热泵系统能从地下(地热能)或供水系统中吸收热量。

这种系统通常被用于加热或冷却建筑物,或者为商户或家庭供应热水以及对地面进行辐射增温。

虽然这种系统的造价通常要高于常规系统,但地热能系统在整个寿期中的运行费用更低,投资回收期也相对较短。

通常,热泵是从“不可用的”能源中提取能源的方式,例如从空气、水、地热和岩热能中。

小型水电:

小型水电站通常能毫不费力地满足地方对电力和建筑物供暖的需求。

根据能量生产和消耗情况的不同,其生产的电力可被立即使用或储存在电池中。

小型水电站通常根据地形进行设计建造,其规模一般较小,这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3利用废物为地方生产能源

人类生活会产生废物。

通过使用生物质或沼气可将其中部分废物用于能源生产。

生物质能来自于可通过分解或燃烧释放能量的有机物质。

通常,这些废物都是在当地产生的,包括木材、木片、农作物秸秆等。

燃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可用于房屋供暖的热量,并可通过气化(分解)和甲烷化作用将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变为可用于燃烧(与天然气类似)发电的气体燃料(沼气)。

3.3能源配送网

3.3.1能源效率与配电

电力配送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

在“十一五”规划中,北京将投资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来建设用于城镇供电的高压变电站(6个500kV变压器、30个220kV变压器和113个110kV变压器)。

对于电网,在城市水平上至少有3种可提高能源效率的方式:

1)减少损失:

通过优化电缆和设备(变压器等)或者使用连续电压可以减少配送电网的能量损失;

2)配电网的实时重组:

对电网尤其是配电网进行实时重组也可提高能源效率。

重组的目的是根据能源需求连续优化能量流,使其能符合用户的暂时需求变化或者生产手段(特别是“分布式”或“分布式”机组)的可获得性;

这些分布式”或“分布式”机组通常都与配电网相连,并至少具有两种用途:

向该电网输送超发电量(生产商通过有利的中断频率获益);

支持地方电网(电网运营商的问题)。

电网的实时重组需要对集中式、分布式和分布式发电机组(或“实际电站”)进行统一同步管理。

这种管理必须与负荷调度中心以及集中式发电设施相配合,并可通过签署转储合同或在建筑中使用储能装置(例如热水箱)等进行补充。

电网实时重组是“优化地方能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能使地方不再需要建设大型生产设施(整体效率低),最大程度地降低配送电网中的相关损失,并显着提高能源效率。

3)建立客户接口:

在客户与电网运营商之间建立接口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基本要素。

最简单的接口是测量器:

它可实现个人化计价,因此能鼓励客户降低或管理其能源消耗;

目前正在研究较为复杂的接口,例如能允许电力配电商对家用电气设备的使用进行管理(例如在用电低谷时启动洗衣机)的接口。

此类接口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