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671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docx

822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

李叔同的人生“三层楼”

李叔同的入室弟子丰子恺先生曾用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来分析李叔同。

他说: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

他的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

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

中年专心研究学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二层楼了。

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我与弘一法师”,见《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集》第106-10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可见,无论是早年的艺术还是晚年的宗教,从本质上讲李叔同都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1)怒发冲冠:

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

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

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

“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4)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5)八千里路云和月:

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7)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

朝见皇帝。

天阙:

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xū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zūn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注释

(1)纨绔:

指富贵子弟。

不饿死:

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

儒冠多误身:

满腹经纶的儒生却穷困潦倒。

这句是全诗的纲要。

《潜溪诗眼》云:

“此一篇立意也。

(2)丈人:

对长辈的尊称。

这里指韦济。

贱子:

年少位卑者自谓。

这里是杜甫自称。

请,意谓请允许我。

具陈:

细说。

(3)“甫昔”两句,是指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以乡贡(由州县选出)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

杜甫当时才二十四岁,就已是“观国之光”(参观王都)的国宾了,故白“早充”。

“观国宾”语出《周易·观卦·象辞》:

“观国之光尚宾也”。

(4)破万卷:

形容书读得多。

如有神:

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

(5)扬雄:

字子云,西汉辞赋家。

料:

差不多。

敌:

匹敌。

子建:

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

看:

比拟。

亲:

接近。

(6)李邕:

唐代文豪、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

杜甫少年在洛阳时,李邕奇其才,曾主动去结识他。

王翰:

当时著名诗人,《凉州词》的作者。

(7)挺出:

杰出。

立登要路津:

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职位。

(8)尧舜:

传说中上古的圣君。

这两句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

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

(9)“此意”两句是说,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

我虽然也写些诗歌,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

(10)骑驴:

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

十三载:

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到天宝六载(747年),恰好十三载。

旅食:

寄食。

京华:

京师,指长安。

(11)主上:

指唐玄宗。

顷:

不久前。

见征:

被征召。

歘然:

忽然。

欲求伸:

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

(12)青冥却垂翅:

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

蹭蹬:

行进困难的样子。

无纵鳞:

本指鱼不能纵身远游。

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以上四句所指事实是:

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杜甫也参加了。

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还上表称贺:

“野无遗贤”。

这对当时急欲施展抱负的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3)“每于”两句是说,承蒙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

(14)贡公:

西汉人贡禹。

他与王吉为友,闻吉显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

杜甫说自己也曾自比贡禹,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

难甘:

难以甘心忍受。

原宪;孔子的学生,以贫穷出名。

(15)怏怏:

气愤不平。

踆踆:

且进且退的样子。

(16)东入海:

指避世隐居。

孔子曾言: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去秦:

离开长安。

(17)报一饭:

报答一饭之恩。

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见《左传·宣公二年》),汉代韩信报答漂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

辞大臣:

指辞别韦济。

这两句说明赠诗之故。

(18)白鸥:

诗人自比。

没浩荡:

投身于浩荡的烟波之间。

谁能驯:

谁还能拘束我呢?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

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

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

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

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忧愁歌吟,决不是想优游退隐。

骑驴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长安度过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

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飞鸟折翅天空坠落,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

我很惭愧,你对我情意宽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诗篇举荐给百官们,朗诵着佳句,夸奖格调清新。

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

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

我要向东奔入大海,即将离开古老的西秦。

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

想报答你的“一饭之恩”,想辞别关心我的许多大臣。

让我像白鸥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纵擒?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hōng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

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选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

浪迹海上之人。

瀛洲:

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烟涛:

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

景象模糊不清。

信:

实在。

难求:

难以寻访。

(3)越人:

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国首都,也是魏晋第一大都会。

(4)云霞明灭:

云霞忽明忽暗。

(5)天横:

遮住天空。

横,遮断。

(6)赤城:

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

天台:

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十道山川考》:

“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

”四万八千丈:

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7)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

(8)因之:

因,依据。

之,指代前段越人的话。

(9)镜湖:

绍兴城北镜湖新区。

(10)剡溪:

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

(11)谢公:

指魏晋绍兴贵族兼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喜欢游山。

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

(12)渌:

清。

(13)清:

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谢公屐:

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

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

(15)青云梯:

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半壁见日海: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17)天鸡:

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

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得天色已经晚了。

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龙吟殷岩泉: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岩中的泉水在震响。

“殷岩泉”就是“岩泉殷”。

殷,形容声音大。

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20)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21)青青:

黑沉沉的。

(22)列缺:

指闪电。

(23)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

扉,门扇。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24)青冥:

青天。

金银台:

神仙所居之处。

《史记?

封禅书》载:

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里“黄金银为宫阙”。

(25)金银台:

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26)云之君:

本指云神,这里泛指神仙。

(27)鸾:

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回,回旋、运转。

(28)恍:

恍然,猛然。

(29)觉:

醒。

(30)失向来之烟霞:

刚才(梦中)所见的云霞消失了。

向来,原来。

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31)东流水:

(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

须,通“需”。

(33)摧眉折腰:

摧眉,即低眉。

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

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译文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

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笑逐颜开!

满庭芳·蜗角虚名

唐·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1)本词当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时作。

(2)蜗角:

极言微小。

《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簇常为争地而战。

(3)蝇头:

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义。

(4)些子:

一点儿。

(5)百年里三句:

语本李白《襄阳歌》: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6)能几许三句:

意谓计算下来,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7)抵死;老是。

(8)苔茵两句:

以青苔为褥席铺展,把白云当帐幕高张。

赏析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

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

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

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

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

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

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

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

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

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称这首词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现身说法,真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营营苟苟即蝇营狗苟:

营,用苍蝇到处乱飞比喻某些小人不顾羞耻,到处钻营的意思。

苟,苟且,这里是不顾羞耻的意思。

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