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34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 学年学科数学教师姓名任广香第 1周 授课时间2015年9 月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索研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收第79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

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

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

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

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

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

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

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举一反三讨论交流

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

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

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思考: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如果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

   如果设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据各路段的车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车到达翠湖的时刻:

   ,再列出方程=60

   说明:

要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们在以后几节课中再来学习.

(四)初步应用、课堂练习

1、例题(补充):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x与18的和等于54;    

(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建议:

本例题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教师点评.

   解:

(1)x+18=54;   

(2)(27-x)=4x.

    列出方程后教师说明:

“4x"表示4与x的积,当乘数中有字母时,通常省略乘号“X”,并把数字乘数写在字母乘数的前面.

2、练习(补充):

(1) 列式表示:

①比a小9的数;   ②x的2倍与3的和;

  ③5与y的差的一半;④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五)课堂小结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1、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 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六)本课作业

1、 必做题:

第84--85页习题3.1第1,5题。

2、 选做题:

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      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      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3)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导入

启发式

讨论 

板书

 

 

 

教学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

1、 定义

2、 例

3、 练习

 

少数学生对定义不太理解。

记得不准确。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2015年9月

课题

移项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索研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出示教科书问题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

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2、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

3、列方程:

3x+20=4x-25…

(1)

设问1:

怎样解这个方程?

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

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设问2:

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

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

(2)

设问3:

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1。

归纳: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设问4:

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练习:

学生练习课本上第79面练习

对于问题1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

学生思考回答:

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得方程

1、现在你能解答课本的习题第6题吗?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送还和了一条船,正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多少同学?

提问:

1、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

有哪些步聚?

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2、现在你能回答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吗?

3、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1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

移项(等式的性质1)

合并(分配律)

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2“对消”与“还原”就是“合并”与“移项”

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作业:

1、必做题:

课本第82页习题2.2第2、3(3)(4)、7、8题

2、选做题:

将一块长、宽、高分别为4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的圆柱,它的高是多少?

(精确到0.1厘米,

 

提问

 

释疑

 

讨论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1。

 

教学反思

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好但是移项的忘记变号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2015年9月

课题

合并同类项第一课时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T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究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一、问题导入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

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时消与还原》。

“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二、探索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那么去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

今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

去年购买计算机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依题意,可得方程

x+2x+4x=140

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我们知道,解方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化为x=a的形式,为此可以作怎样的变形?

把左边合并同类项。

可得

7x=140

系数化为1,得  x=20

所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注意:

本题蕴含着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即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思考: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它把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向x=a的形式迈进了一步,起到了化简的作用。

三、例题

例1 解方程7x-2.5x+3x-1.5x=-15×4-6×3

解:

合并同类项,得6x=-78

系数化1,得 x=-13

注意:

如果方程中有同类项,一定要合并同类项。

四、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

补充题: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

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五、课堂小结

1、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ax=b(a≠0,a、b是常数)的形式。

从而简化方程。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

(1)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

(2)注意抓住基本等量关系:

总量=各部分量的和。

 

提问

板书设计

一、问题导入

二、探索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例题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了合并同类项的解法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2015年9月

课题

合并同类项第二课时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究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一、[活动1]解下列方程:

1、3x+5=4x+12、9-3y=5y+5

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纠正二、[活动2]展示问题1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个是多少?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

1、观察这些数,考虑它们前后之间的关系,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发现规律.

2、如果和其中一个数为a,那么它后面与它相邻的数是__________.三、[活动3]

1、思考:

谁能根据题中给定的条件找到它们的等量关系?

x-3x+9x=-1701

2、谁能解这个方程:

x-3x+9x=-1701合并

7x=-1701

系数化为1

x=-243四、[活动4]1、思考:

列方程关键问题是什么?

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交流

复习巩固并能移项

和合并加以

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三)

列方程关键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答要有合理性,同时注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年9月

课题

去括号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2)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前准备

T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究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复习提问】回顾旧知,承前启后

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最终结果一般是化为哪种形式?

最终化为

的形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3、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为化1,要注意什么?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某加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0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

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上半年用电度数+下半年用电度数=1500000。

设去年上半年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上半年共用电多少度?

下半年共用电多少度?

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

由此可得方程:

6x+6(x-2000)=1500000

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

设置疑难,回忆去括号法则:

⑴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⑵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总结去括号法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内项

系数化为一,以及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所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思考:

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设去年下半年平均用电x度,则

6x+6(x+2000)=1500000

解之,得x=11500

所以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1500+2000=13500度。

 

 

提问

 

释疑

板书设计

例1.解方程:

解: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化系数为1,得

教学反思

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协作的意识,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基本掌握,但个别学生还不是很熟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年9月

课题

合并同类项

(2)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究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一、活动1

练习;教师展示练习

1、合并同类项

(1)2x-5x

(2)-3x+0.5x(3)

2、解方程

(1)x+3x-2x=4

(2)6z-1.5z-2.5z=3

二、[活动2]

展示问题1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找出相等关系,合理设未知数、列式子)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

设这个伴有X名学生。

每人分3本,共分出-------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本.

每人分4本,共分出------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本.

这批书的总数由几种表示法?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三、[活动3]

1、思考:

方程3x+20=4x-25的两边只含有未知数项(3x与4x)和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观察:

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是由什么变化?

(发现学生思维的特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加以引导和规范)

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3x+20=4x-25

移项

   3x-4x=-25-20

合并

-x=-45

系数化为1

x=45

四、〔活动4〕

1、思考:

移项的根据是什么?

上面解方程“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移项”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通过复习合并及解方程的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得出什么是移项.

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二)

3x+20=4x-25

移项

3x-4x=-25-20

合并

-x=-45

系数化为1

x=45

教学反思

学生对简单的实际问题很容易掌握,但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交理性的认识,体会模型化思想能力的培养。

和平中学教师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7学年数学学科教师姓名任广香第1周授课时间年月

课题

合并同类项移项

课型

单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感知、归纳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

2.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作用。

教学重点

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用移项、合并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前准备

T幻灯片

教学方式

探究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授

 

活动1:

复习:

字母x与常数a的乘积记为ax,常数a叫做式子ax的系数。

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要注意连同它前面的符号。

合并法则:

ax+bx=(a+b)x.。

练习:

合并:

(1)2x-5x;

(2)-3x+0.5x

2.解方程:

(1)x+3x-2x=4

(2)3x-4x=-25-20

活动2:

问题2(课本p89)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教师与同学一起分析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

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4x-25;

问学生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列方程:

3x+20=4x-25…

活动3

设问1:

怎样解这个方程?

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

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设问2:

解方程的目标是什么?

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

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

(2)

设问3:

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1。

通过观察结果强调“变号”这一特点。

归纳: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也画框图。

设问4:

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讲解课本P91页的例题1解方程3x+7=32-2x

活动4

练习:

1.解下列方程:

2x-8=3x

6x-7=4x-5

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送还了一条船,正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多少同学?

解设这个班共有x人同学,依题意得:

活动5

小结:

提问:

1.今天同学们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

有哪些步聚?

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2.现在你能回答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吗?

3.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

4.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

(1)移项(等式的性质1)

(2)合并(分配律)

(3)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对消”与“还原”就是“合并”与“移项”

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布置作业:

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4、5

 

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找出相等关系,合理设未知数、列式子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开始,能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该相等,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x+20=4x-25

 

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得出什么是移项.

板书设计

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

(1)移项(等式的性质1)

(2)合并(分配律)

(3)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