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247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灌溉总体规划.docx

xx县灌溉总体规划

XX省XX市灌溉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市域概况……………………………………………………………1

第一节自然地理……………………………………………………………1

第二节经济社会……………………………………………………………2

第二章灌溉发展现状评价…………………………………………………3

第一节灌溉发展历程………………………………………………………3

第二节灌溉现状情况……………………………………………………4

第三节存在主要问题…………………………………………………6

第三章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9

第一节灌溉发展需求………………………………………………………9

第二节灌溉节水潜力……………………………………………………10

第三节灌溉用水量………………………………………………………12

第四节水土资源平衡……………………………………………………12

第四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13

第一节指导思想…………………………………………………………13

第二节规划原则…………………………………………………………13

第三节规划范围与水平年………………………………………………14

第四节目标与任务………………………………………………………14

第五章总体布局…………………………………………………15

第一节总体布局…………………………………………………………15

第二节分区发展重点……………………………………………………16

第三节建设标准…………………………………………………………16

第六章主要建设规模……………………………………………………17

第一节灌溉供水保障工程建设…………………………………………17

第二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

第三节小型灌区建设……………………………………………………23

第三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4

第七章灌溉管理与改革…………………………………………………25

第一节管理体制及改革…………………………………………………25

第二节管理制度建设……………………………………………………28

第三节灌溉运行管理……………………………………………………28

第四节信息化建设………………………………………………………31

第五节政策保障措施……………………………………………………31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3

第一节评价依据及环境保护目标………………………………………33

第二节环境现状分析……………………………………………………35

第三节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5

第四节环境保护对策及环境监测………………………………………36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实施安排……………………………………………37

第一节估算依据与方法…………………………………………………37

第二节投资估算…………………………………………………………38

第三节资金筹措…………………………………………………………43

第四节实施安排…………………………………………………………43

第十章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44

第一节效果分析…………………………………………………………44

第二节保障措施…………………………………………………………44

附表…………………………………………………………………………46

附图…………………………………………………………………………46

第一章市域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

XX市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举世闻名的“西岳”XX雄居境内。

市域东邻潼关,西接华县,南与洛南县以秦岭为界,北和大荔县隔渭河相望。

地跨东径109º53′—110º12′,北纬34º22′—34º41′之间,东西宽28.00Km,南北长34.50Km,总土地面积817Km2。

华阴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复杂多样。

南部是秦岭山地,北部为渭河平原,二者之间为东西向延伸的山前洪积扇,东部为地势较高的黄土台塬。

XX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干燥,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内陆低压控制高温多雨,春季温暖多风,秋季温凉湿润。

据华阴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3.7℃,年极端最高气温43.3℃(196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6.5℃(1977年1月13日),月平均气温最高26.9℃(7月份)。

多年平均初霜日期10月30日,终霜日期4月3日,无霜期209天左右,全年日照2311小时,主导风向为东北风(ENE),年平均风速2.3m/s,多年最大风速20m/s。

降水是该区径流的主要补给源,多年平均降水量682mm,全市降水总量46900万m3,形成地表水11524万m3,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4367万m3,扣除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重复量(山区基流量1900万m3,河水补给地下水量5100万m3,灌溉补给量1100万m3)后,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7791万m3。

华阴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

郑西高速铁路、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老西潼公路横贯东西,南同蒲铁路、202省道、沿黄公路纵横南北。

公路路网密度达90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我国西部前列。

通讯业发达,国家郑-西-成电讯光缆穿境而过,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以及互联网络健全,设施先进。

第二节经济社会

XX市共辖太华、岳庙两个街道办事处、XX、罗敷、孟塬、华西四镇,2010年XX市市域耕地36.10万亩,其中水浇地29.2647万亩,水田0.2048万亩,旱地6.6317万亩。

总人口26.66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804万人,城镇人口14.6878万人,人口净增长率5.29‰。

全市中、省厂矿企业、市属企业、乡镇企业众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能源、制药、冶金、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有华能秦岭(秦华)发电厂、中联重科、龙钢集团、新西北钢厂、锦前程药业、博华制药、博爱制药、宏发石材、良木集团等,年工业产值超20亿元。

XX市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XX,道教文化名园玉泉院、"XX故宫"——西岳庙、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横阵遗址、西关村遗址等旅游景点。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风景型旅游城市的格局已初步建成。

截止2010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48.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8.9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345亿元,年底全市灌溉面积11.56万亩,有效实灌面积11.56万亩,旅游总人数达到164万人次,全社会旅游总收入7.9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87元。

第二章灌溉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灌溉发展历程

根据我市历史资料及统计数据,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以来的我市灌溉发展情况,我市灌溉面积呈萎缩趋势,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和节水灌溉呈快速发展趋势。

具体情况为:

总灌溉面积由15.372万亩减少为12.165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由15.027万亩减少到11.5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由0.188万亩增加到11.23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6万亩。

详见下表

表1-1XX市辖2000年、2010年灌溉面积指标情况对照表

年份

设施面积(亩)

总灌溉面积(亩)

农田灌溉面积(亩)

节水灌溉面积(亩)

配套机井眼数(眼)

总机电井配套功率(千千瓦)

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万m3)

2000

168034

153721

150272

1880

1684

14.96

8575

2010

160500

121650

115600

63700

1905

16.00

12347

(±)

-7534

-32071

-34672

61900

221

1.04

3772

变化原因:

1、近年来,降雨量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致使部分灌区灌溉面积减少;2、国家退耕还林和城市建设使部分农田灌溉面积转为非农业用地。

3、灌区管护制度不健全,管护责任不落实,水价偏低,工程维护经费不足,致使灌区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致使部分灌区失灌。

第二节灌溉现状情况

1、灌溉用水现状分析

根据《渭南市2010年水利统计资料》,其成果如下:

2010年农田灌溉总用水量5325万m3,其中水浇地用水量4899万m3,菜田426万m3,当年灌溉水浇地21.3万亩,用水量4899万m3,亩均用水量230m3。

菜田灌溉1.70万亩,用水量426万m3,亩均用水量251m3。

各类灌区用水指标情况见下表。

表1-2XX市农田灌溉主要指标成果表

灌区名称

现状201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

现状2010年亩均用水量(m3)

罗夫渠灌区

0.35

280

蒲峪水库灌区

0.35

279

仙峪灌区

0.38

266

瓮峪、黄浦峪灌区

0.35

266

纯机井灌区

0.70

246

2、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的加大,灌区田间渠系防渗改造、低压暗管埋设、田间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实施,使XX市的节水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灌溉(管灌、喷灌和微灌)面积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6.37万亩,其中渠灌4.87万亩,管灌1.5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的发展使各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纯井灌区达0.70,罗夫渠灌区、蒲峪水库灌区0.35,万亩以下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5~0.38。

3、灌排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XX市蒲峪水库灌区有水库3座,干渠总长16.0km,衬砌7.0km,干渠渠系建筑物170处。

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5万亩,当年实际灌溉0.45万亩,总供水量127.0万m3。

XX市罗夫渠灌区干渠支渠渠系建筑物66处,控制灌溉面积1.1万亩,干渠总长7.53km,衬砌3.52km。

当年实际灌溉1.05万亩,总供水量307.7万m3。

其余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包括抽水站23处,总装机50kw,机电井1961眼,池塘14处,输水渠道270km,2010年控制农田灌溉面积14.1万亩,实际灌溉9.98万亩,总供水量3311.5万m3。

2、灌溉管理现状分析

(一)水管单位改革情况。

XX市在2010年先后完成了蒲峪水库管理处、罗夫渠灌溉工作站、仙峪供水站灌溉工程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职工工资的财政全额供养,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但是工程管护经费一直没有足额落实。

(二)水费征收情况

我市蒲峪水库灌区、罗夫河灌区、仙峪灌区均存在水费征收不到位的现象,每年象征性从农民手中收取管理费用,如蒲峪水库灌区2010年农业灌溉收入10000元,灌溉用水114万m3,实际收取的费用单价为0.008元,比政府批准水费单价0.07元还低,更不用说远低于工程运行成本。

所有灌区按照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核定的微利水价均未执行,无法积累工程良性循环运行费用。

(三)基层水利管理现状

由于机构整编改革,乡镇水利员兼职参与了农业、林业及包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能专职搞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

小型灌区包括井灌区,各村小型机井及渠道等工程形成以村组电工为管理单元,主要收取电费及部分浇水管理费,工程折旧费、维修资金难以在收取的水费中体现出来。

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处于无序管理的低级状态。

第三节存在主要问题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水利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市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多为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受当时资金、建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较差。

经过近50年的运行,不少水利工程因维修经费不能落实,管理不善,年久失修,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造成渗漏严重,水利用系数极低。

XX市罗夫渠灌区自1955年建成以来,已运行55年,多年来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落后,工程老化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设计标准低,配套程度差,老化损坏严重,

(1)干渠渠系工程:

东、西干渠起点位于罗夫河峪口上游100m,采用浆砌石低坝引水。

东、西干渠断面型式为梯形,浆砌石衬砌。

东干渠底宽1.2m,上口宽度1.5m,衬砌高度1.2m,比降1:

800,流量0.86m3/s,现状长度4.93km,衬砌完好长度2.27km,完好率46%,建筑物18座,完好6座,损坏12座。

西干渠底宽0.5m,上口宽度1.0m,衬砌高度0.6m,比降1:

2000,流量0.11m3/s,西干渠末端1.0km被罗夫工业园占用,现状剩余长度2.60km,衬砌完好长度1.25km,完好率48%,建筑物18座,完好7座,损坏11座。

(2)干斗渠渠道工程:

东干渠现有五条斗渠,渠道比降1/800~1/1000,总长度10.44km,其中损坏长度4.59km,建筑物44座,损坏33座。

西干渠二、三斗渠已被罗夫工业园占用,仅剩一条斗渠,渠道比降1/800,长度2.41km,其中损坏长度1.06km,建筑物11座,损坏8座;干斗渠衬砌率低,加之维护经费不足,破坏严重,目前,只能有效灌溉0.26万亩耕地,仅占灌区总灌溉面积的30%。

用水效率低,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

XX市蒲峪水库灌区位于东南部孟塬地区,南依秦岭山脉,东与潼关接壤,西以秦峪为界,北至陇海铁路线,东西长5.0km,南北宽4.7km。

灌区总土地面积为3.43万亩,灌区设施灌溉面积为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3万亩,涉及XX市的孟塬、卫峪2个乡(镇)2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非农业人口0.31万人)。

灌区渠系由2条干渠、22条斗渠组成。

干渠总长16km,斗渠总长37.29km。

近年来虽然对西干渠进行了局部维修,但渠道整体老化,带病运行的现状没有实质改变。

其余万亩以下的仙峪供水站灌区及黄甫峪、瓮峪也存在田间渠系破坏严重,工程维护管理费用难于落实,工程灌溉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现实问题。

制约了XX市整体农田灌溉水平的提高。

由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渭河平原机井灌区因地下水埋深较小,开采成本低,管理方便等原因地下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70,2010年农田灌溉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达到了4406万m3,占当年水资源供水总量7928万m3的56%,地表水仅919万m3,占当年水资源供水总量7928万m3的11%。

由于渠道坍塌、附属建筑物老化、损坏、淤积、渗漏等原因,蒲峪、罗夫渠自流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5、港口抽黄灌区为0.4,遇到偏枯年份,各地工农业商业用水矛盾加剧,农业灌溉保证率将持续下降。

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市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但投入力度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不相称,县级财政较困难,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极为有限,配套补助资金基本不能到位,村委组织农民兴修水利的能力削弱,部分农村开展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现象,加上农村劳务输出量大,留守农村的主要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小型水利工程的归属不明确,除了蒲峪、罗夫渠及仙峪灌区市上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外,其他黄甫峪、瓮峪等小型灌区由乡镇监管,市灌溉管理工作站业务指导,管理责任不明确。

一方面,农民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农民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的意识淡薄,习惯用“大锅水”,只用不管。

上交水费仅是象征性的,如2010年蒲峪水库收缴的农村灌溉水价仅为0.008元,远低于0.07元的政府批复价格,更是低于工程运行管理核定的水价标准。

水费的实际收缴率非常低,这与目前农业粮价不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有很大关系。

水费难以征收,导致水管单位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工程的日常维修也因缺乏资金不能正常进行,造成渠道淤塞逐年加重,崩塌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加速了工程的老化,基层水管单位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管理。

第三章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

第一节灌溉发展需求

根据调查,XX市36.10万亩耕地中,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分析,加上城镇化进程、工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占用,2020年,市辖耕地灌溉面积将达到24.17万亩、2020年到2030年的十年间,确保24.17万亩灌溉面积数量不减少。

由于XX市耕地面积较少,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只能对现有的灌区从完善和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排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方面加强对现有耕地的合理灌溉,提高作物单产。

根据《渭南市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成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未来20年农业生产只有发展节水灌溉,XX市有限的水资源才能满足工、农业、城市建设、商业餐饮等行业的需求,其分析成果见XX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水资源供需分析成果表(表3-1)。

表3-1XX市供水中长期规划用水分析成果表

水平年

保证率(%)

工程供水能力(万m3)

总需水量(万m3)

灌溉需水量(万m3)

工程供水量(万m3)

2010年

50

12347

9812

7570

9812

75

12347

11932

9690

11932

2020年

50

12347

7405

5317

7405

75

12347

8792

6339

8792

2030年

50

12347

7141

4713

7141

75

12347

8340

5481

8340

此表灌溉需水量预测是在2020年、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70、0.75时推算出来的,工程供水量按“以需定供”原则推算,均未超过工程设计供水能力,水源工程供水能力是通过原有工程的更新改造,维持工程现状设计供水能力。

第二节灌溉节水潜力

一、现状用水分析

从2010年《XX市水利统计资料》分析,农田实际灌溉定额230m3/亩;菜田实际灌溉水量426万m3,实际灌溉定额251m3/亩,农田总用水量5325万m3,总灌溉面积23万亩(11.56),综合灌溉定额231m3/亩。

二、节水模式与措施

节水模式主要采取田间渠道防渗衬砌技术模式,渠道防渗技术模式是把各级输水用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输送水的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渠道防渗技术是灌溉农田的主要模式与输水方式,应用比较广泛,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工程措施,防渗衬砌的材料相对较多,譬如灰土与砌石、水泥土、混凝土以及复合土工膜料等,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是混凝土材料。

根据XX市实际,在机井灌区大力发展田间高效节水农业灌溉,低压暗管输水、田间田间喷灌、滴灌、渗灌等方式可以减少田间土壤水分的渗漏量,提高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充分吸收。

在南山洪积扇自流灌区,将现有渠道采用混凝土做防渗衬砌,减少渠道渗漏损失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三、灌溉节水目标

结合近两年农田灌溉的实际用水定额,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水效率控制的要求,经分析比较,到2020年,经过10年的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实施,将现状田间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提高到0.7,2030年达到0.75。

灌溉水定额由现状平均的266m3/亩提高到220m3/亩,2030年达到195m3/亩。

四、灌溉节水量估算

在现状灌溉用水水平与效率、灌溉节水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状灌溉用水水平与规划水平年年灌溉节水目标的差值,并根据灌溉面积发展指标,对灌溉节水潜力进行综合分析,估算出规划水平年通过各种节水措施可能形成的灌溉节水量,根据规划水平年维持灌溉面积发展目标,其中2020年节水量达到795.17万m3,2030年达到1484.36万m3。

 

表3-2XX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节水量分析成果表

水平年

灌溉面积(万亩)

维持灌溉面积(万亩)

高效节水面积(万亩)

灌溉需水量(万m3)

规划节水灌溉需水量(万m3)

规划高效节水量(万m4)

节水量(万m3)

2020年

24.17

15.16

3.20

3729.36

3196.59

262.40

795.17

2030年

24.17

20.17

6.00

4961.82

3969.46

492.00

1484.36

第三节灌溉用水量

根据灌溉发展面积、按50%保证率,明确灌溉用水量,规划节水量及未来20年水利工程供水能力,2020年、2030年灌溉可用水量分别为8832.98万m3、9716.28万m3,灌溉需水量5317.4万m3、4713.15万m3,其计算结果详见“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多年平均)表”(附表3-1)。

第四节水土资源平衡

按照《渭南市供水中长期规划》成果,结合本次灌溉发展总体规划要求,XX市水资源工程供给能力可以满足工、农、商、渔、建筑、环境生态等行业的用水需要,其分析结果见“XX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表”(表3-3)。

 

表3-3XX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表

水平年

保证率(%)

工程供水能力(万m3)

工程供水量(万m3)

总需水量(万m3)

灌溉需水量(万m3)

规划节水量(万m3)

实际需水量(万m3)

2010年

50

12347.00

9812.00

9812.00

7570.00

7570.00

2020年

50

12347.00

7405.00

7405.00

5317.00

795.17

6609.83

2030年

50

12347.00

7141.00

7141.00

4713.00

1484.36

5656.64

第四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指导思想

XX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灌溉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立足于宏观发展战略,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进农业和水利现代化为目标;加快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灌溉发展新机制,科学指导、有序推进灌溉事业发展,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水利基础。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统筹兼顾,全面规划

统筹考虑区域与流域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布局,灌溉与排水并重,大中小微型工程并举,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确定灌溉分区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优先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根据水土资源条件适度发展新灌区。

三、总量控制、以供定需

以上级批复的《渭南市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确定的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为控制,以水资源的承载力确定灌溉发展规模。

四、高效利用、科学发展

把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灌溉制度设计和技术推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降低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

五、建管并重、良性运行

建立健全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